全身酸痛是怎麼回事?
全身酸痛是怎麼回事兒?全身酸痛在咱們老百姓的生活中,有時候經常會有這種情況,那麼最常見的原因我們分為2種:
一個就是有一些比如感冒,有一些細菌感染或者是受涼,那麼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機體病毒感染了,早期他就會表現出來一個輕度的這種發熱,或者炎症反應。
由此他還沒有發熱,或者發熱不重的時候,先表現出來一個全身的酸痛,這是由於感染病毒,或者感染細菌引起的,這種我們大家都可以理解,感冒、感染引起的。
第二個就是沒有這些感染的因素,我們也會覺得莫名其妙的全身疼痛,這個就是跟我們的機體狀態有關係。
我們都知道,我們機體是一種很穩定的穩定系統,當我們睡眠受到影響,當我們的營養素,比如缺鈣、補充不足,當我們的全身的這種過度的這種壓力比較大,引起的我們的植物神經功能,發生紊亂,這種情況就會導致我們的機體的免疫力下降。
那麼表現他全身的肌肉酸痛、肌肉筋膜酸痛、骨關節酸痛,這種是我們一種亞健康的狀態,這種狀態可能通過一些營養食物和藥物的調整 很快就能好轉。
如果持續的不好轉,我們就要懷疑,會不會是一些全身性的系統性疾病,比如內分泌障礙或者就有一些惡性病變,它的前期症狀,那我們需要通過找專業的醫生來進行鑑別。
警惕身體發出的10個警報
可能是身體即將透支的徵兆!
1、呼吸急促,全身酸痛
長期高負荷的工作會大量消耗身體能量,導致肌肉、頸椎等部位出現酸痛症狀,同時身體對氧氣的需求量增加,導致呼吸急促。
建議:每天進行深呼吸練習,能緩解壓力,提高身體的氧含量。最科學的呼吸方法是「吸———停(屏氣10~20秒)———呼」的形式,儘量深吸,然後用力吐出。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10分鐘就有效果。
2、睡眠變少,白天易犯困
壓力會嚴重影響睡眠質量,導致失眠或睡眠過淺,白天則渾渾噩噩容易犯困。同時,進入60歲後,人的睡眠時間也會減少,睡眠質量也會逐漸下降。
美國史丹福大學佛裡德曼教授指出,進入老年後,人體各個功能進入衰退期,機能的減弱也讓人對睡眠環境的要求更高,這樣睡眠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進而減弱。
建議:不同人群在面對睡眠問題時應有所不同:年輕人因壓力導致的睡眠問題,可首先進行自我的調節,如睡前深呼吸、冥想、關掉手機和電腦等電子設備,營造一個良好的睡眠氛圍。
同時還可增大運動量,注意飲食,睡前少吃或不吃;老年人則要科學看待失眠,不要因為睡不著而發愁,晚上如果睡不好可以在中午適度補充睡眠。每天適度運動也有助提高睡眠質量。
3、手抖
經常雙手顫抖在醫學上被稱為「特發性震顫」,兩成65歲以上老人會出現這種問題。
中國老年學學會科學養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朱高山表示,大多數人手抖症狀都比較輕微,無需太過在意,但如果因此影響到了日常生活,可進行對症治療。
建議:雙手顫抖有時也可能是帕金森症候群、甲亢、腦卒中等疾病的信號,因此最好及時就診確定原因。
4、聲音改變
70歲左右的男性聲帶軟骨開始變薄,聲帶穩定性變差,發出聲音的頻率變高,說話的聲音可能變得更尖。絕經後的女性由於雌激素缺乏,聲帶容易腫脹,導致說話聲音變得低沉。
建議:生活中避免用嗓過度,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喝水,以免損傷聲帶。(來源:《生命時報》)
5、牙齒變長
英國中蘭卡郡大學牙醫學院院長約翰·科林恩博士表示,一些人在40歲後,牙齒會「變長」,這其實是牙齒給人們發出的警報。
一般來說,人的牙齒在30歲左右開始變色,牙釉質變薄;40歲牙床開始萎縮,牙根逐漸暴露,牙齒長度有時會比年輕時增加約6毫米。
此外,吃刺激性食物時牙齒疼痛,牙齒變脆、出現裂痕,牙齦紅腫、伴隨出血,牙齒鬆動等都是衰老表現。
倫敦牙科美容中心專家莫維恩·德魯安博士建議:徹底刷牙和用牙線清潔牙齒有助防止牙齦萎縮,維護牙齒健康。
此外要認真清潔口腔衛生,刷牙不能草草了事,口腔健康不僅關係到整個消化系統,如果口腔狀況差,誘發心臟病、高血壓的概率也會上升。
6、對光線、噪音變得敏感
英國應對壓力專家夏洛特·瓦茨指出,人體長期處於壓力中,神經高度緊張,大腦長期處於警戒狀態,對周圍事物就會變得很敏感,一旦出現光線、聲音變化,大腦的「警報」就會被拉響。
建議:每天抽出半小時徹底放空自己,進行冥想,周末可以約朋友去郊外走走,遠離噪音,讓壓力得以釋放。
7、愛吃甜食
壓力大,身體消耗的能量多,對能量的渴求也會變多,所以會變得愛吃糖果、蛋糕等甜食,而且吃甜食所帶來的欣快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焦慮感。很多人還會變得暴飲暴食,進而刺激消化系統,導致便秘、腹瀉等問題。
建議:想吃甜食時,不妨先想方設法分散一下注意力,或吃點水果、堅果等健康零食,滿足口腹之慾。
8、普通工作看起來很難
壓力狀況下,人對信息的把控及分析能力都會受到影響。此時,平時看起來很普通的工作都會讓人覺得力不從心。肖震宇說,壓力的確會讓人的注意力、反應速度下降,從而影響工作效率。
建議:面對「困難」的工作,可以分步來做,適當降低要求。如果出現工作效率低、易犯小錯誤的狀況,可以調整工作順序,先處理日常事務性工作,如果長期如此,最好考慮休假及時進行調整。
9、喜歡自言自語
長期高負荷運轉,會讓人籠罩在焦慮、無助和害怕中,從而導致人們特別在意他人的想法和意見,深怕自己的一言一行不當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此時,每個人都會在潛意識中追求安全性,男女的表現也有所不同,男性傾向於獨處,自己消化壓力,女性則更希望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變得嘮叨或絮叨,甚至出現常常自言自語的情況。
建議:關掉手機和電腦,偶爾遠離外界事物的打擾,適當調整對自己的要求,是平和心態、緩解壓力的有效方法。
10、總想上廁所
人在緊張時總想上廁所是正常反應。但也有一種狀況需要引起注意:經常起夜、憋不住尿可能不僅僅是壓力導致的,也可能是身體走向衰老時發出的求救信號。
英國皇家薩裡郡醫院泌尿科專家克里斯多福·伊登表示,從50歲左右開始,人們起夜的次數明顯增加。這是因為膀胱老化從40歲開始加速,一些人在65歲時就很難「控制」膀胱了。
女性步入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尿道組織變得更薄、無力,膀胱的支撐功能下降,也可能導致憋不住尿。
建議:預防膀胱老化要養成不憋尿的習慣,尤其教師、司機等職業人群要格外注意。睡前2小時不要喝水,睡前4小時不要喝太多咖啡、茶等飲料。
更多閱讀:
糖尿病盯上了年輕人?年輕人得糖尿病可怕嗎?早期3級預防很關鍵
銀屑病是如何發生的?4個因素在背後「推波助瀾」!目前能治好嗎
世界首款阿爾茨海默症新藥,有望量產上市!有病治病,未病應先防
感染了HIV的女性,沒辦法生健康的寶寶?這是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