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精神,制定好全國地方鐵路「十四五」規劃,由中國地方鐵路協會主辦的全國地方鐵路「十四五」規劃發展研討會12月2日在京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召開。
中國地方鐵路協會會長黃民、國家發改委基礎司副司長鄭劍、國家鐵路局總工程師兼科法司司長嚴賀祥、國鐵集團發改部副專員王亦軍以及有關省市發改委負責同志共200人參加會議。
會議由中國地方鐵路協會秘書長鄭明理主持。鄭明理說,這次會議的目的,就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編制「十四五」規劃的指示,聚焦交通強國、鐵路先行,推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總結「十三五」鐵路發展經驗的基礎上,研討「十四五」中國地方鐵路規劃編制工作,提出發展建議,以實現新時期中國鐵路的高質量發展。
國家發改委基礎司副司長鄭劍在研討會上作《關於「十四五」鐵路發展有關思考》的報告。鄭劍強調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關於「十四五」鐵路規劃思路。
去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就啟動了「十四五」鐵路規劃研究,特別是遵照習近平總書記和其他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我們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認真總結鐵路發展成果,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研究提出「十四五」及面向2035年鐵路發展總體思路、基本原則、重點任務、重大項目、政策保障等,以及科學有序推進鐵路規劃建設的意見。同時,我們與國家鐵路局、國鐵集團紮實推進規劃編制工作,多次開展專題調研,認真聽取地方、部門和專家意見建議,目前已形成了基本成果。
一、切實把握好時代特徵和形勢要求。
一是更加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 二是更加突出高質量發展導向。三是更加強化支撐引領作用。四是更加注重一體融合發展。五是更加強調強基礎增功能利長遠。
二、堅持系統觀念謀劃「十四五」鐵路發展。
一是突出完善網絡布局和結構優化。二是準確把握功能定位和建設標準。三是統籌銜接發展能力和要素保障。四是更加深化改革創新和安全質量。
三、紮實推進「十四五」鐵路發展重點任務。
我們與國家鐵路局和國鐵集團通過系統梳理,「十四五」將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強化戰略支撐能力。二是夯實基礎網絡功能。 三是打造全產業鏈優勢。四是建設人民滿意鐵路。五是增強風險防控能力。六是提升現代治理能力。
第二個問題,關於「十四五」地方鐵路發展考慮。
我國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和鐵路專用線等地方鐵路發展相對滯後,隨著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進、運輸結構優化調整和投資建設規模擴大,可以預見,「十四五」時期,以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和鐵路專用線建設為主體,將掀起地方鐵路發展的高潮。
一、「十四五」地方鐵路發展大有可為。"十四五」鐵路投資、建設、運營主體和發展模式路徑都會發生一些明顯變化。從投資看,隨著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和鐵路專用線加快建設,地方政府和企業投入明顯增多,鐵路建設投資由中央投入為主,逐步轉向中央和地方並重。從主體看,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和鐵路專用線主要由地方政府或企業組織建設和後期運營,國鐵集團不再是委託建設運營的唯一選擇,建設、運輸業務市場主體呈現出多元化趨勢。
二、科學有序積極穩妥推進「十四五」地方鐵路發展。「十四五」地方鐵路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要統籌好地方發展需求、前期工作深度、建設資金籌措、運營效益前景等因素,合理確定目標任務,紮實有序推進實施。一是堅持統籌規劃。二是有序推進建設。三是加強一體銜接。四是創新體制機制。
三、統籌把握地方鐵路發展的重點。一是加快建成城際鐵路網。二是加強市域(郊)鐵路建設。三是積極推動鐵路專用線建設。四是加大土地綜合開發力度。五是統籌好項目建設和運營管理。
國家鐵路局總工程師兼科法司司長嚴賀祥以《高舉高質量發展旗幟,紮實做好「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為題作報告。嚴賀祥強調三點:
一是新時代鐵路取得新成就,路網建設成就顯著,運輸服務明顯改善,裝備水平持續提升,鐵路改革逐步深化,國際合作成果豐碩,綠色發展成效明顯。
二是新徵程要求鐵路新作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要求強化鐵路支撐引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要求提升運輸服務品質,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發揮鐵路綠色優勢,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要求加強鐵路交流合作,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鐵路提升質量和效益。
三是新思路謀劃鐵路新藍圖,突出國家戰略引領,突出治理效能提升,綠色發展深入推進,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更加完善,鐵路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實現鐵路高質量發展。
國鐵集團發改部副專員王亦軍的報告題目是《「十四五」鐵路建設規劃相關思考》王亦軍報告的第一部分是發展基礎。她認為發展現狀包括路網規模快速擴充,路網結構持續優化,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第二部分是總體思路。指導原則是堅持服務大局,先行發展,堅持系統謀劃,協調發展,堅持優化結構,綠色發展,堅持銜接順暢,融合發展,堅持深化改革,高效發展。發展目標是現代化鐵路網基本建成,支撐服務能力顯著增強,綜合交通樞紐融合發展水平明顯提升。措施建議是防範債務風險,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面深化改革,持續釋放發展活力,強化規劃指導約束,科學有序推進項目實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實各方責任,強化協調督導。
黑龍江省發改委副主任肖鵬、重慶市發改委副主任周建池、雲南省發改委副主任周民欣、河北省發改委黨組成員賈樂堂、山東省發改委副主任關兆泉、浙江省發改委副主任李軍、廣東省發改委二級巡視員袁長清在研討會上做了發言。
中國地方鐵路協會會長黃民在研討會上做總結講話。他說,國家發改委、國家鐵路局、國鐵集團相關領導以及各省發改委負責同志的報告、發言,對做好「十四五」中國地方鐵路規劃的編制工作很有益處,大家提出了很好的建議。黃民會長講了五個問題。
第一,關於推動鐵路網高質量發展。鐵路是國家的基礎設施,是國民經濟的大動脈,當然要高質量的發展,路網水平要進一步提高,鐵路在「十四五」期間,路網覆蓋水平要進一步提高。人口50萬以上的城市,路網覆蓋率要由現在的86%提高到100%,地方鐵路、市域鐵路的覆蓋率也要提高。
第二,提高幹線鐵路水平,幹線是綱,綱的能力要提高,網的效率要提高。能力要足夠大,壓縮列車的追蹤和間隔時間,綱的能力要大一點,主通道線路標準要儘量提高,要差異化發展規劃,一般通道不一定非得要300公裡,要有差別,別搞一刀切。
第三,關於城市群、都市圈的軌道交通網絡化。要多層次發展,要大容量、多通道、大載客、通勤式,車站的設置不要和高鐵站一樣,乘客不候車,要多通道出入,四通八達。要四網融合,一體化,多網互聯互通。
第四,要完善物流網絡,便捷、低成本,暢通鐵路貨櫃的疏運優勢,地方性支線鐵路要推進,專用線延伸路網。要大力加強多式聯運,降低全社會的物流成本。
第五,系統推動鐵路改革,以改革創新為基本動力,用好既有網絡。界定鐵路企業和政府的關係,政府不越位,企業要到位。釐清國鐵和其他鐵路企業的關係,推動地方鐵路科學地、高質量地發展。「十四五」期間,要建設軌道上的中國,國鐵、地鐵都大有作為!文章來源:中國地方鐵路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