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地紛紛探索產城融合的模式,通過資源整合、環境優化,盤活一些老舊房屋和閒置資產建設產業園,助力地方招商引資。比如坐落於運河邊的藍園運河小鎮總部產業園,開園至今兩年來,就吸引了不少投資創業者。不過一些入駐企業向《曝光臺》反映,因為產業園自身建築質量的問題,他們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尤其是漏雨、漏水問題成為不少入駐企業共同的心病。
徐先生經營了一家裝飾設計公司。2018年12月,他與江蘇藍園商業管理發展有限公司籤訂了為期4年的合同,在運河小鎮產業園租下2千多平米的辦公用房。之後就發現,牆皮發黴、脫落,地面積水的情況時有發生。
徐先生說,這一年多,公司裡「小雨滲水、大雨必漏」。今年3月底,二樓辦公區甚至還出現了4次消防栓漏水的狀況。
徐先生告訴記者,2018年底入駐運河小鎮後,就因為辦公區二樓頻繁漏水無法裝修,一度影響了企業的正常運轉。直到2019年8月,二樓裝修才算正式啟動,沒想到,到了今年3月快要竣工的時候,樣板間的裝修因為消防栓漏水全部被泡。徐先生說,花了300多萬元裝修後要砸掉重新做,這件事「真心要命」,而且他一遍一遍地在反映。
記者了解到,運河小鎮產業園由吳中城投的子公司——吳中文化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開發建設,委託江蘇藍園商管公司和永旺物業進行管理。整個產業園內,共有12幢獨棟小洋房式辦公樓。像徐先生一樣,深受漏水問題困擾的商戶還有不少。
永旺永樂(江蘇)物業工作人員表示,去年漏得更厲害,發泡混凝土日曬雨淋之後順著管道進去就堵住了,他們疏通了9戶30處。
一年多來,徐先生曾多次向產業園管理方反映此事。但對方表示,他們只負責日常管理,並不清楚漏水的具體原因。
於是,記者一行聯繫到了蘇州吳中城投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蔣海東。蔣海東介紹,運河小鎮於2015年竣工,由於商業規劃的調整,中間曾經閒置了2年左右,直到2018年才開始重新招商。
蔣海東表示,作為開發建設單位,吳中城投確實是有維修責任。不過,產業園的物業管理方也應該承擔維保義務,比如對積水的地方要疏通水管。他同時表示,房子存在缺陷,對此他不願多說。
記者趕赴吳中區城建檔案館,想了解關於這個項目的更多公開信息,結果,有些意外,工作人員表示,查不到運河小鎮項目的資料。
根據《城市建設檔案管理規定》,建設單位應當在工程竣工驗收後六個月內,向城建檔案館報送符合規定的工程建設檔案。其中包括了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單位工程質量綜合驗收文件等一系列相關資料。這裡為什麼沒有運河小鎮項目的資料呢?
吳中區住建局質監站工作人員表示,不知道受限於哪個環節,這個項目的整體竣工驗收和竣工備案還沒做。
竣工驗收是檢查建築工程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工程質量的全面考核,也是最後一道必經程序。運河小鎮項目竣工已有五年時間,至今還沒有通過整體竣工驗收,這個答案出人意料。
吳中區住建局質監站工作人員表示,按照法律規定,還沒竣工驗收的房子屬於施工方,是不能使用的。
既然沒有通過竣工驗收不得交付使用,那麼,運河小鎮在2018年就開始對外招租並引進商戶,相關部門對此又是否知曉呢?
調查中,屬地住建局以及街道的多個部門均表示,情況基本都清楚,但是監管有難度。
→吳中區住建局質監站站長吳金亮:只管質量,不管是否交付,可以到開發辦去問問。
→吳中區住建局房地產管理科開發辦工作人員:只管房地產項目,產業園項目要找街道。
→吳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長橋街道)建設局工作人員:要去找吳中區住建局,鄉鎮管不了吳中區國資單位。
→吳中區住建局建築業管理科工作人員:沒有什麼監管,沒有去查處這個事情的部門。
一個已經竣工五年,並且兩年前就開始對外招商的項目,為什麼至今還沒有通過整體竣工驗收,仍然是一個謎。而對於入駐商家來說,可能還面臨著其他麻煩。
產業園沒有通過整體竣工驗收,就拿不到不動產證。這也就意味著,運河小鎮產業園裡的入駐商戶們除了要面對房屋質量問題,後續或許還有更多意想不到的麻煩。
商戶們告訴記者,他們中不少人都是在準備向市場監管部門申領營業執照的時候才知道,藍園運河小鎮產業園沒有不動產證。
後來經過多次溝通,產業園的管理方給商戶們提供了一份由吳中高新區經濟發展局蓋章的房屋產權證明。
吳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發展局項目服務科工作人員表示,有些房子建好後不是馬上就能拿到產權證,產權證正在辦理中。他們跟市場監管部門打好招呼了,這份房屋產權證明可以代替房產證複印件。
而至於藍園運河小鎮什麼時候才能通過整體竣工驗收,什麼時候才能辦下產證,什麼時候才能解決讓入駐企業困擾的漏水問題,開發建設單位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來看,還是未知數。
蘇州吳中城投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蔣海東說,這其中有歷史遺留問題,好多資料都是複印件,年數長了字都看不到了,現在又要按新規執行,一直在補相關材料。
打造特色化產業園,不僅能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也能有效盤活閒置資源。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沒能做到依法依規,那就可能好心辦了壞事。房屋漏水、租金壓力增加,這些無疑都加重了企業的負擔,相信這也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身為國企,藍園運河小鎮的建設方與管理方,就更應該在遵紀守法、產業探索、服務小微企業等各個方面做好示範。關於此事的後續進展,《曝光臺》將持續關注。來源:蘇州廣電總臺
編輯:baoguangt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