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日益擁堵、尤其在一二線城市,開車被堵已司空見慣,加之油價高企、停車困難、動輒違規被罰,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公共運輸出行,地鐵無疑是首選,快捷、安全、舒適、廉價,但造價高昂,使用及維護費用高,並不適合所有地區,城市地面有軌電車具備地鐵諸多優點,造價較低,加之新技術導入,近年來取得了較快發展。
筆者最近乘坐了武漢軌道電車,選擇的路線是從車輪廣場至武漢商學院站,全長7.7公裡。有軌電車白色車身、深色門窗,上部貫穿紅色線條,十分醒目,車頭呈流線型,四節車廂鉸接聯結,頭尾車廂3個車門,中間2個車門,均為兩側開門,與地鐵車廂一致,除交叉路囗外,軌道線路兩側用護攔封閉,站臺不封閉,設有電子顯示屏,顯示目前日期、時間、站點信息及車輛預計到站時間,非常實用。
低地板與站臺平齊,上車刷卡,每節車廂座位數14,其中12個座椅安裝在高於地板的座臺上,上下不方便,乘坐也不舒適,體驗不好,差評!推測其下部安裝有超級電容,從車廂空間推測有軌電車最大載客量4x3(係數)x14=168人。
有軌電車啟動迅速,運行安靜、平穩、快速,幾乎感覺不到車身搖晃,可以媲美地鐵,而且據報導,有軌電車還有一項人性化設計,能夠保證"一路綠燈",在一些車流量不大的非主幹道路口,感應系統可提前感知到接近路口的有軌電車,讓紅燈提前變綠,或延長綠燈時間,確保優先通過,但據筆者觀察,這一技術並未成熟,每個交叉路口均有交警值守指揮,電車經交叉路口時均會制動減速,甚至停止,全程7.7公裡,筆者耗時21分鐘,去掉停止時間4分31秒,運行時速為28公裡/小時,高於一般公交車及快速公交BRT,但還達不到地鐵運行速度。
實際上,在交通繁忙的武漢光谷,有軌電車已發生多起車禍,儘管並不嚴重,但也給這一新生事物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一方面我們需要更成熟可靠的技術,另一方面大眾交通安全意識和行為急待提高,雙管齊下,有軌電車才能得到更好發展,提供大眾更安全、便捷的公共運輸服務。
有軌電車還有一項黑科技,車上載有超級電容,可以利用進站間隙充電,30秒即可完成,運營過程中軌道不帶電,安全性更高,這一技術最早應用於廣州海珠環島有軌電車,逐步得到推廣應用,據筆者實測,每次到站停留時間20至30秒,車輛正常運行,沒有出現任何動力不足的現象,期待這項黑科技越來越成熟,未來能夠滿足長區間距離電量需求。
隨著自動駕駛、電動化技術的不斷進步,古老的有軌電車將再次煥發活力,獲得越來越廣泛的運用,各位親愛的讀者,你們所在的城市建有有軌電車嗎?乘坐體驗怎樣?看好它嗎?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