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星馳主演的喜劇電影《功夫》裡面,周星馳在一輛有軌電車上挑釁一名眼鏡男,結果被暴揍了一通,灰溜溜地下了車——這才有了他與女主角黃聖依重逢的故事。
現在的人們,很少有人見過有軌電車。有軌電車作為一種有100多年歷史的公共運輸工具,曾經在20世紀初風行一時。《功夫》裡出現有軌電車的身影,實屬正常。但在上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私家汽車、公共汽車、計程車、地鐵等公共運輸工具的興起,有軌電車逐漸式微,從許多城市的公共運輸系統退出。目前,在中國,只有少數幾個城市還保留著有軌電車。
其中,就有長春。
12月27日,我特意在長春體驗了一把有軌電車。當日下午,我在紅旗街的電影廠站上了一輛54路有軌電車。這輛有軌電車實行無人售票制,票價為1元。車廂裡的實木座椅和復古裝飾,讓人的思緒穿越時空,回到100年前……
中國第一個擁有有軌電車的城市不是長春,也不是北京或者上海,而是天津。1906年2月16日,中國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在天津進行試運營。這條有軌電車線路共計5.16公裡。
長春引進有軌電車,是在1941年。當年4月,當時的新京(長春)交通株式會社投資購置電車及鋼軌,在長春修建了兩條有軌電車線路。11月1日,線路竣工,正式通車營運。於是,有軌電車特有的「鐺鐺」聲音,開始飄蕩在長春的城市上空,為長春市民所熟知。
不過,由於新京交通株式會社財力緊張,所購買的電車和鋼軌,都是從其他地方淘汰下來的舊貨,甚至還有德國西門子公司在1905年製造的電車。
隨著有軌電車逐漸被長春市民接受,長春的有軌電車線路不斷擴張。到1945年8月15日,長春有軌電車線路已有7條,電車總量達到73臺。上世紀50年代,有軌電車仍然是長春公共運輸系統中重要的成員。1960年,長春有軌電車進入鼎盛時期,全市共有有軌電車線路6條,總長度達52.63公裡,電車總量為88臺。
1960年,長春電車公司職工曾經純手工刨制了一臺有軌電車——「長春號」。長春號外殼塗裝成綠色。於是,綠色的「長春號」有軌電車穿行在寬闊的馬路上,成為一代長春人共同的記憶。
然而,盛極而衰。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有軌電車軌道佔地影響其他交通方式的弊端日益凸顯,加上老電車故障多,維修費用高,所以在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以來,有軌電車線路被逐漸拆除,從商業鬧市區域退出來。到1987年,長春全市有軌線路被拆除得只剩下3條,長度18.32公裡,運營車輛75臺。到1995年,只有54路還在堅守崗位,繼續行駛。
2012年,54路一度改用21輛汽車進行運營。不過,當年底,一批新型有軌電車重新出現在54路上。2014年,長春又開通了55路有軌電車線路。目前,長春一共有兩條有軌電車線路,即54路和55路,總運營裡程有17.26公裡。
54路往返於工農大路站與西安大路站之間,全程共16個站點;55路往返於工農大路站與長春西站站之間,全程共19個站點。54路和55路都實行無人售票,全程票價為1元。
現在的54路和55路有軌電車線路,車型不斷更新,冬天有暖風,夏天有空調,車內還配置了自動報站器、觸控螢幕、智能車載監控系統,既舒適又安全。因此,不但外地遊客來到長春後,必須乘坐「打卡」,就連長春本地市民,也非常喜歡乘坐。有軌電車就像長春這座城市裡一道移動的風景線。
最後送大家一個冷知識。
目前長春54路和55路上運行的900型有軌電車,是由瀋陽新陽光機電公司所生產。而瀋陽渾南的有軌電車,卻是由長春軌道客車公司所生產。是不是挺有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