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為喜肥耐肥作物,很少聽說誰家的大姜中了肥害。大姜喜肥是因為它分枝多,畝株數多,生長期長,產量高。而大姜又是一種對養分需求較嚴格的作物,吸收的鉀最多,氮次之,鈣和鎂居第三和第四位,磷最少,而且還得需要吸收鐵,鋅,硼等多種微量元素。因此說來,大姜是一種喜歡完全肥料的作物。而縱觀市場上的複合肥料,並沒有哪種複合肥可以達到如此的配比,無非就是氮磷鉀三種或兩種的配比。因此我們可以選擇高鉀,中氮,低磷的三元複合肥,或者是高鉀高氮低磷的複合肥。另外還得需要增施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的有機肥,增施硼肥,鋅肥,鈣肥等。
對於大姜的施肥,應該是在增施有機肥的基礎上,適量追施三元複合肥,同時增施微量元素肥。一,施肥水平對大姜生長和產量的影響大姜是喜肥作物似乎地球人都知道,因此多年來,姜農偏施氮肥的現象比較嚴重,這樣卻既不利於產量的進一步提高,又降低了產品質量。無論缺少哪一種肥料都不利於大姜植株的生長,表現為生長緩慢,植株矮小,莖稈細弱,分枝少,產量低。增施肥料可改善土壤肥力狀況,有利於及時補充植株生長所需營養,促進植株生長。但無論哪種肥料,並非越多越好。施肥過量,會造成根系的吸收困難,伸展緩慢,導致地上莖葉生長受阻,增產幅度小。
適量的氮磷鉀供應,可促進光合作用的進程,改善光合性能。光合作用的增強可導致地上莖葉的加速增長,製造更多的營養,為地下姜塊的充分膨大奠定物質基礎,如果土壤中某種元素供應不足,光合作用會明顯降低,產量難以達到理想的目標。但用肥量不可過多,否則同樣會導致光合效率的下降。像我們這裡種姜,一般的施肥情況是這樣的。1,基肥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如豬糞,雞糞,圈肥,土雜肥等3–5手扶車,均勻撒施地表後翻入土中,開溝起壟備播。如果你的肥源有限,可以起壟後撒施溝內。也有人會用豆餅肥,煮熟的黃豆等,但需徹底腐熟,並且用殺蟲劑拌和,以防生蟲或被鳥,鼠等偷吃。
播種時可施少量的種肥,如畝施複合肥50–100斤左右。2,追肥大姜一生可追2–4次肥。苗期可以追施少量的提苗肥,如尿素,硫酸銨等氮肥,畝用量不宜過多,一般畝用尿素10–15斤左右,以促進幼苗早發。現在大多數是用水溶肥或生根劑菌肥,更有利於大姜根系的發育。第二次追肥是在麥收後,大姜具有三根莖時,也就是三股杈時期,一般畝追三元複合肥150–200斤左右,結合小培土進行。可稱之為壯苗肥,為將來的高產打好基礎。第三次追肥是在立秋前後進行,此次追肥尤為重要,因為是關係到大姜的膨大,提高產量的一次追肥。追完這次肥後就要大培土了,大姜完全進入黑暗潮溼的地下,再想開溝追肥已不適宜了。
此次追肥用肥量較大,像我們這裡一般畝追複合肥300–400斤左右。可結合大培土進行追施。3,水衝肥大姜大培土後,如果發現有脫肥現象,或者是覺得自己所用肥料不太多,可以隨時衝施一些水溶性的肥料。特別是在出姜前的20天左右,可以隨水衝施30斤左右的硝酸銨鈣,硝酸銨鉀等速效性肥料,對延長大姜葉片功能和產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二,微量元素肥的施用大姜生長期間,除了需要氮磷的等大量元素外,還需要很多的微量元素,如硼,鋅等微量元素在大多數的姜田裡缺乏。大姜缺乏硼鋅等微量元素,會發生裂口,生長發育不良等現象。鋅肥和硼肥可以基肥用,但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都是葉面噴施。
像我們這裡,在播種大姜時,一般畝施硫酸鋅2–3斤,硼砂1–2斤左右,可同複合肥一起施在溝內,與土充分混勻後播種。也可以作葉面噴施,如硫酸鋅的用量是0.1%,硼砂的用量也是0.1%。噴施時間一般是在幼苗期和姜塊膨大期進行,共噴2–3次即可。大姜生長的中後期,我們也隨時噴一些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一般是結合噴藥殺蟲防病進行,噴個2–3次,對於葉片的生長和延長壽命有很大的幫助。總起來說吧,對於大姜的施肥,在複合肥的選擇上,我的建議是首選有機無機復混肥,以含鉀量高的為佳。三元複合肥以高鉀中氮低磷的複合肥為好,高氮高鉀低磷複合肥為次要選擇,含量均衡複合肥為最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