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語文作文預測題目:悲憫情懷
2020-07-03 11:04
來源:大眾網
作者:
2020高考語文作文預測題目:悲憫情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網絡上一張照片受到廣泛關注,其內容是:下雨天,在一個地下通道入口處,一位母親用左手為孩子擋雨,而她的右手舉著把傘,為一個佝僂著腰的老大爺擋雨。老大爺是一位流浪漢,而這位媽媽一直慢慢地跟隨在他身邊。
請針對這件事,選擇合適角度,發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明確文本,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文題解析】
這是一道評論類的材料作文,評論的內容是「一位母親用左手為孩子擋雨,而她的右手舉著把傘,為一個佝僂著腰的老大爺擋雨。老大爺是一位流浪漢,而這位媽媽一直慢慢地跟隨在他身邊」,評論是注意找準切入點進行立意,可從「悲憫情懷,人性靈光」的角度分析,人之所以高貴,不在於金錢、權勢,而在於具有善良的品性、悲憫的情懷,對待弱者不僅具有同情心,而且有幫助的實際行動。這便是人性之善,這便是人性之光;從「以身垂範,教育孩子」的角度分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媽媽的善舉,在溫暖流浪漢的同時,也為自己的兒子樹立了人格、德性的楷模,在潛移默化中把人性之善傳給了孩子;從「奉獻愛心,和諧社會」的角度分析,曾幾何時,一句「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唱遍了大江南北。其實,這首歌裡所倡導的奉獻愛心的精神,永遠都不會過時,永遠都是和諧社會的正能量。行文時注意從材料因此自己的觀點,讓文章有針對性,論證時注意可結合「共建和諧社會」「弘揚正能量」「樹立核心價值觀」等熱點進行分析,讓文章有深度。
【優秀作文】悲憫情懷
悲憫,悲,指慈悲,對人間的苦難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情感;憫,指同情,指對苦難中的人們並不輕視,甚至可憐,折射的是一種博大的愛.悲憫就是哲人以大智大慧來憐憫同情苦海中的世人.
唐朝的白居易響亮的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口號.這是古訓,也是歷代文人富於歷史使命感的一種集中概括.它意味著對時代的關注,對現實的關切,對改造社會的責任和使命.古往今來,能夠真正做到的不多,但也不少,詩聖杜甫就是這樣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
悲憫屬於時代的產物,魯迅說,杜甫不是古人,他生活在我們堆裡.由於經歷了唐代由盛到衰的過程,與詩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對國家的憂慮及對老百姓的困難生活的同情.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當杜甫目睹社會災難,心有鬱結,他執筆揮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悲憫屬於人類的激素,我們每個人在沒有被生活麻木時,都會萌生對人的悲憫.
悲憫是一種愛,就如同求得這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的寒士,胸襟是用愛承載的.一個人可以像杜甫一樣沒有家財萬貫,可以沒有日日的歡欣,但卻不能沒有了悲憫,只要心中久存著悲憫,就有信念,就是一種巨大的財富.悲憫可以修行一種心境,可以修行一顆善心,可以讓自己、讓別人都俱歡顏.杜甫傾聽時代的足音,呼吸時代的空氣,把握時代的脈搏,讓自己的心合著時代的節奏一起跳動,真正用心去感悟時代、體驗時代,真正為時代而唱.
都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文章能夠打動人,使人潸然淚下,作者不只是注入了讓人難以用言語形容的深情,讓讀者產生共鳴,必定還有一顆悲憫的心,默默洞悉著民間的疾苦.茫茫宇宙,個人的力量都太過渺小,他們手中的筆,化作武器,劍指災難.
隨著時間的流逝,隨著歷史的前進,這些星星暗淡了,消失了,被人遺忘了,又有更多新的星星,懷著一顆悲憫的心,出現在我們的夜空裡,在黎明來臨之際,給予人們星光,給予人們希望.
【山東初高中學生專屬】
山東高考近五年真題,高考複習資料,初中期末試卷,更多資料
掃碼即可獲取
6月13-7月5日
2020中高考主題活動陪伴考生備考、擇校
掃碼或微信打開連結長按關注二維碼
立即獲取
掃碼獲取2020年河南高考志願填報講座入場券
掃碼添加新東方廣州學校老師
發送「2020高考」
獲取更多資訊
成都學校二維碼展示
長沙學校二維碼展示
2020湖北高考解析直播
長按識別掃碼 進入直播群
交流高考心得,獲取更多內容
名稱名稱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