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其實原來不止四大名著,是六大,只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另外兩本不太符合社會發展的價值觀就從中給刪掉了,那麼剩下兩本是什麼呢?《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儒林外史》中的一個故事,這裡面講的都是當時讀書人的性格和命運,反應了當時社會的現狀,封建禮教和科舉制度對人們造成的傷害。
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就是《範進中舉》,一個為了科舉而拼搏的年輕人,最後讀了大半輩子書終於中舉之後的那個形象刻畫得非常好。範進就是很普通的一個讀書人,他沒背景更沒什麼地位,也沒有貴人,靠著自己讀了十年聖賢書才終於翻身,這是他的夢想,所以小的時候就開始拼命讀書,可科舉在當時來說是很難得一件事情,非常艱難,所以到了五十歲,已經過了人生一大半,他還是窮酸樣,家裡沒錢,到了冬天也沒有厚衣服穿,冷的不行。
也就嶽父胡屠夫偶爾給他點錢,但也看不起他,時常嘲笑他,很多人都看不起他,覺得他就是個木頭疙瘩,只知道讀書,還求不來功名,一輩子碌碌無為,在範進還沒中舉的時候,胡屠夫是最看不上他的,他覺得範進太老實忠厚,懦弱無能,範進為了考試也總是低三下四的和嶽父借錢要盤纏赴京趕考,這個時候胡屠夫的話就更難聽了,連罵範進母親他都不會反駁。
就這樣一直被胡屠夫欺壓著過日子,從20歲開始考試到後來雖然每次考試都成功不了,但他照樣不放棄,有一次還想在考,和胡屠夫借錢,可胡屠夫不給錢還罵了他一頓,最後只能餓肚子去湊錢這才能去趕考,當然上天不負有心人,這次範進已經50歲了終於考上舉人了。
胡屠夫聽說之後臉色立馬變了,拿了四五千錢來祝賀自己的女婿,連周圍之前那些不看好他的人也都來了,大家都想不到範進居然有這一天。可大家想不到的是,範進成功了,他也變得瘋癲了,他受刺激了,終於不用在被別人看不起了。
以後可以在仕途一帆風順了,鹹魚終於翻身了,那麼多人來巴結他,各種錢,地,還有房子的塞給他,甚至還有窮人要給他來打工伺候他,當時範進家裡是絡繹不絕的人,根本什麼都不用愁,家裡丫環都多了那麼多,比富人還要富。
所以在古代那麼多人想要考上科舉,哪怕一輩子心血耗上去也值得,只可惜他剛中舉沒多久母親就去世了,他守孝三年,然後升遷就給耽誤了,三年時間過去後他進京會試,考上進士,這個時候官場的路才開始順風順水,被封了山東學道,別提多好了,這日子和之前比起來,換成是現在每個人,都得高興得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