黝黑的臉頰、深邃的眼神、高挺的鼻梁、清晰的輪廓,天生自然卷的他,讓人一眼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名真真正正的彝族漢子。 他叫木乃熱布,四川涼山人,2013年入伍,是武警遵義支隊執勤五大隊執勤八中隊的一名衛生員。用中隊官兵的話來說,他就是一根筋,老是跟自己過不去,作為一名軍事素質優秀的應急班班長,非得去鑽研衛生專業...
木乃熱布
應急班班長變形記 木乃熱布自入伍以來,因軍事素質過硬,管理能力突出,被推選為應急班班長。任職期間,多次率隊參加各項軍事比武競賽活動,個人因成績突出,榮獲優秀士官4次,優秀義務兵2次,嘉獎2次。2018年5月參加支隊群眾性崗位大練兵比武競賽取得指揮專業個人第二名。 一名應急班班長為何會想要轉型幹後勤?這還得從3年前的一次軍人大會上說起。 「下步,支隊將組織後勤專業培訓,有炊事員、駕駛員、衛生員、司務長等,目的是培養全能型技術人才,也就是讓每名官兵全面發展。軍事素質過硬是基礎,專業技術精湛是本領。」大會上,中隊長向發兵動員官兵積極參加支隊組織的各項後勤專業培訓。 「我覺得,中隊需要一名衛生員,目前我們沒有衛生員,每次看病都需要外出,且交通不便,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木乃熱布的這次發言,引起了中隊官兵的注意。 「話雖如此,衛生員要求那麼高,誰能通過重重考核呢?」「後勤專業,不僅要技術精,軍事素質更要過硬……」一系列問題在會上被提出,讓會議陷入一陣寂靜。 「我想參加衛生員培訓,當一名合格的衛生員!」一個響亮的聲音出現,木乃熱布起身面向大家,眼神篤定。「相信我,以後看病就來找我!」 有了這個想法,在得到部隊的允許後,卯足了勁兒,在確保軍事素質過硬的前提下,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苦練衛生專業上。 從零開始。 為了熟悉專業知識,那本衛生專業常識書都被翻爛了,用他的話來說,參加五公裡越野時都在背理論知識,累可以用另一種你喜歡的方式放鬆。 「師傅,我又來啦!」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木乃熱布,老遠就開始呼喊自己剛拜的師傅。 「我在呢,別喊了,在呢!」正值周末,中隊擔負守衛目標的醫務室醫生,正準備回家。 「今天周末,就不能讓我休息休息嘛,又遇到撒子問題了嘛...」師傅的一番「吐槽」過後,又耐心地教導他,正是這樣的緣分和機遇,加快了木乃熱布的成長與進步。
木乃熱布(右一)為戰友講解藥品的用法
老跟自己較勁 「靜脈輸液,不容易找到血管,怎麼辦?」 「靜脈輸液,失誤了會怎麼樣?」 「失誤了,怎麼處理?」 …… 翻開木乃熱布的學習筆記本,這幾個問題格外醒目。為了熟練掌握打針的要領,減少失誤的機率,一個人就在衛生室研究怎樣破解這些問題的錦囊妙計。 自己給自己打針!多多少少是有點困難的,從綁止血帶到找血管、從左手捏拳到右手拿針頭,都是一個人完成。原來,給自己扎一針都不容易,整個過程需要15分鐘完成。 第一針扎進去失誤了,沒找到血管、第二針扎進去也失誤了,輸液管沒有血液回流、第三針、第四針...時間就在這樣一個看似簡單又反反覆覆的動作中流逝。 終於,時光不負努力、歲月不負自己,他成功了,而且還是排除運氣的情況下,又給自己扎了幾針。 欣喜若狂的他,激動的像是小孩子得到心愛的玩具一樣,在衛生室活蹦亂跳。聞聲而來的戰友,看到眼前的場景震驚了。 「班長,你也忒狠了吧,連自己都扎,關鍵是兩隻手都被你紮成蜂窩煤啦」戰友拿起木乃熱布的雙手,手背上,布滿了紅點,有幾個紅點還溢出了血。
木乃熱布(右一)在為戰友開處方
在場的戰友,都為之感動,統統都給班長豎起大拇指。從那以後,「狠人」的稱號,就在木乃熱布的身上坐實了。 中隊組織觀看《血戰鋼鋸嶺》電影,對木乃熱布的影響極其深遠。 「如果真的發生戰爭,現在的能力素質、反應能力,到底能在戰場上救下多少名戰友,又會有多少戰友因為自己的速度過慢、能力不足而喪失生命。」 正是因為這樣的自我質疑,讓木乃熱布產生了一股強大的動力,在心肺復甦、通氣、止血包紮等訓練課目,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自我突破。 「時間能夠快一秒,或許在戰場上,就能多挽救一名戰友的生命!」他時常提醒自己,時間就是生命。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能梅花撲鼻香。 最終,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18年7月參加武警貴州省總隊後勤比武競賽,榮獲衛生專業個人第四名,集體第二名的好成績;2020年7月參加武警貴州省總隊教練員比武競賽獲集體第三名;2020年7月參加支隊群眾性崗位練兵暨後勤專業兵比武榮獲衛生專業第一名的好成績。
木乃熱布(右一)在為受傷戰友包紮有我在,請安心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對於部隊來說,良好的後勤保障是戰鬥勝利的重要條件。 大型比武、日常訓練、野外駐訓、「魔鬼周」、搶險救災、處置突發事件.....戰友到哪裡奮戰,他們就把衛生室搬到哪裡。 臂膀上的紅十字就是無聲的代言,小小的醫務背囊,裝載著戰友的希望。天氣炎熱、戰友中暑怎麼辦?野外集訓,被蛇蟲鼠蟻咬傷如何及時正確處理?這些問題,也成了木乃熱布持續不斷的研究課題。 「你們就不用跟著走了吧,後面有一輛保障車,你不坐嗎?」 「不用,真有情況還能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坐車上挺麻煩的,耽誤時間。」 …… 在參加「魔鬼周」極限訓練,組織長途行軍過程中,特戰隊員看著衛生員背著醫務背囊,不掉隊的跟著隊伍後方。
木乃熱布為受傷戰友上藥「衛生員、衛生員在嗎?」「真的不想看見你,可是又不能沒有你,唉,好難啊。」受傷的戰友,還不忘跟他開個玩笑。「忍一下,待會兒會很痛哦」木乃熱布依然不忘關心自己的戰友。 一身迷彩,洋溢著青春的氣息; 一隻紅十字袖標,擔起的是生命的責任。 甘露雖小卻能滋潤大地,細水長流展現無限生機,把最美的年華獻給軍營,把無私的關愛獻給戰友,把最亮麗的身影留在別人腦海。 在部隊,像木乃熱布這樣的衛生員還有很多,或許他們的名字無人知曉,但那溫暖的雙手、忙碌的身影、輕盈的腳步聲,卻總能讓人難以忘懷…
肖靜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周雅萌
編輯 徐然
編審 王璐瑤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