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本土影視作品「把關人」——記老一輩電影人焦炳琨

2021-01-17 中國甘肅網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超

難得一日閒,早已成為他十分熟悉的生活節奏。雖然已經86歲高齡,但他的每一天不是在認真地撰寫評審意見,就是在細心地審看劇本,要麼就是傾盡全力思考著蘭州本土電影藝術未來的發展方向。平日裡好不容易有點空閒時間,他都會將之用於讀書,閱讀的內容十分廣泛。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工作中缺什麼就補學什麼。」

焦炳琨,1933年11月生,天津人。歷任嘉峪關市文化局局長兼廣播電視局局長,蘭州電影製片廠廠長、書記。現任甘肅省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發表文學作品500餘萬字,著有19部小說、評論和報告文學,其中小說《山花》入選中學語文課本。拍攝電影、電視劇、紀錄片百餘部。《中國廟會文化》《甘肅石窟藝術》等作為中國外宣片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發放到我國駐外196個使領館。榮獲甘肅省首屆「德藝雙馨文藝家」、甘肅省「優秀電影工作者」稱號及甘肅文藝終身成就獎。作品曾榮獲國家「五個一工程」獎、敦煌文藝獎、金鷹獎等。

如今,焦炳琨依然沒有離開他鍾愛一生的電影。自稱「80」後的他還在經常參加影視作品的審查工作,3天審完一部46集的電視劇外加兩部電影,一些年輕人都坐不住,但他一直認真地看、認真地記。他致力於對影視的研究,在進入「80」後還連續出版了三部有關影視研究的書籍。

多年來,他筆耕不輟,在蘭影廠工作的4年,他帶領全廠創拍了《鎳都人》《潮起黃河第一彎》等百餘部電影、電視劇和紀錄片。他的家裡雖不華麗卻非常整潔,處處彰顯出他簡單卻嚴謹的生活態度。

焦炳琨出生在天津,他的家在當時天津最繁華的地方,那裡有多家電影院,在學生時代他就看電影,只要攢夠錢就會去看。《萬家燈火》、《一江春水向東流》、《泰山》等影片給他留下很深的印象。

焦炳琨說:「我當時就對電影十分鐘愛,但年紀小對電影的認識很膚淺,直到在部隊裡負責電影播放,才對電影有所了解,之後寫了很多影評,對電影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

1949年,焦炳琨參了軍,一開始他在部隊裡做文化教員,後來做俱樂部主任,而電影作為當時時尚的宣傳、娛樂活動,在部隊深受歡迎。從部隊轉業後,他到了酒泉,後又調到嘉峪關任文化局局長,一直從事文化工作,始終沒有與電影分開過。1990年,根據省文化廳安排,焦炳琨被調到蘭州電影製片廠擔任廠長兼書記,至此便正式成了蘭州人,也更加深入地與蘭州電影走到了一起。

「對我而言,電影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電影。」就這樣,電影成為焦炳琨一生的摯愛,而蘭州電影藝術的發展更讓這位耄耋老人牽掛到如今。

從1996年到現在,焦炳琨審看了20年的影視作品,成為甘肅影視劇的「把關人」。

「蘭州本土影視創作者和製作者還要不斷提高作品自身的生命意識,作為藝術生產的社會功能,一定要將作品的教育灌輸模式向受眾的個性選擇自由而轉變,由文化部門的行政推廣向受眾的市場接納轉變。」這段話語蘊含了老人對蘭州電影發展的執念,更表達了他對全新蘭州未來發展的殷切期盼。

如今,從《丟羊》開始,《丟人》、《雪葬》等接連出現的諸多本土優秀電影作品脫穎而出,帶領著蘭州本土電影創作向著「中國電影蘭州製造」的宏偉目標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

有目共睹,在激動人心的日子裡,一個彰顯全新發展力量的蘭州,藉助電影藝術的手段讓本土文化變得愈發生動、直觀,而本土電影也正是憑藉著對本土文化的提煉和挖掘,擁有了打動人心的力量。這種相輔相成的升華並非憑空而現,前提則是必須植根於豐厚的本土文化資源,而這一點恰恰是蘭州所擁有的絕對優勢。

焦炳琨感慨地說:「其實,蘭州的電影工作者一直在努力探索。近年來,蘭州電影藝術創作在不斷的蛻變中進入到一個令國人刮目相看的全新時期,很多優秀作品不僅比肩國內一流,更滿懷文化自信頻頻走出國門與世界爭鋒,這必將為新蘭州未來發展增添一份充滿自豪的美好與激情。」

相關焦點

  • 光影路上追夢人——記甘肅省影視工作者焦炳琨
    焦炳琨在高校做學術報告焦炳琨(右二)參加頒獎活動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莉焦炳琨是我省影視界受人尊敬的前輩。在他70年的工作生涯中,從事過電影放映、影視創作,也從事過基層文化管理,從蘭州電影製片廠廠長崗位上離休後,他專注於看劇本、審片和影視評論工作。
  • 焦炳琨新書《本土電視生命意識的思考》首發
    原標題:焦炳琨新書《本土電視生命意識的思考》首發  中國甘肅網3月30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記者 高宏梅)3月29日,由蘭州市文聯,甘肅省電視協會主辦的焦炳琨先生新書《本土電視生命意識的思考》首發儀式在蘭州舉行。
  • 焦炳琨:生活就是電影
    焦炳琨的一天,是從閱讀開始。每天早上五點多,他起床晨讀,涉獵廣泛,工作中缺什麼就補什麼。早飯過後,開始審片。大到影片的選題立意,小到人物的言行舉止,甚至系不系安全帶這樣的細節,他都仔細琢磨。對於自己不懂的問題,焦炳琨從書本上、從文件中找答案,甚至到相關部門去諮詢。16年來,經他審看的劇本和影視劇,超過千部(集)。他對作品把關之嚴之細,省內影視圈人所共知。
  • 甘肅省德藝雙馨文藝家焦炳琨先生應邀來河西學院作學術報告
    12月4日下午,應河西學院邀請,甘肅省德藝雙馨文藝家焦炳琨先生為信息技術與傳媒學院師生作了題為《影視創作的境界----需求不同,感悟不同》的學術報告。信息技術與傳媒學院、圖書館負責人及相關專業師生200餘人聆聽了報告。
  • 2018中國翻譯協會年會:加強本土化譯製 助推中國影視「走出去」
    2018中國翻譯協會年會上,「中國影視翻譯與國際化」專題論壇匯集了從事影視翻譯製作、發行的專業人士,就中國影視作品本土化譯製和國際傳播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影視譯製是提高影視國際傳播力的重要環節,在中國影視「走出去」過程中發揮了獨特的重要作用。近年來,中國影視作品在不少國家掀起「華流」現象,成為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的重要窗口,促進了民心相通。
  • 由52篇文章架構起的多維度思考——對焦炳琨專著《本土影視生命...
    原標題:21世紀甘肅電影創作研究:  由52篇文章架構起的多維度思考  ——對焦炳琨專著《本土影視生命意識的思考》的頓悟
  • 中國影視作品在海外的翻譯與傳播
    近年來,我國採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進當代中國影視作品的輸出。2000年,我國確立了「走出去」戰略;2001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了《廣播影視「走出去工程」的實施細則》;2006年,原文化部頒布了《文化建設「十一五」規劃》;2009年,國務院發布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
  • 用光影傳遞城市IP 本土影視講述「青島故事」
    從《硬漢》系列開始,丁晟喜歡把家鄉的紅瓦綠樹雜糅成鏡頭的語言,此次《特警隊》的拍攝則讓他體驗了一把青島的「科技感」——《特警隊》是首部在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水下攝影棚拍攝的影片,而丁晟自然也成為了第一個「試水」的導演。如今的青島,早已將電影深深刻入了城市的基因,並內化為最重要的城市文化特色。一批風頭漸勁的青島本土電影人蓄勢待發。
  • 2018中國翻譯協會年會「中國影視翻譯與國際化」專題論壇在京舉行
    朱新梅在「本土化譯製與中國影視國際傳播」發言中,介紹了國家廣電總局譯配工程的實施情況和譯製影視節目的傳播效果,並對本土化譯製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提出了建議。她指出,影視譯製是提高影視國際傳播力的重要環節,在中國影視「走出去」過程中發揮了獨特的重要作用。近年來,中國影視作品在不少國家掀起「華流」現象,成為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的重要窗口。
  • 迪士尼宣布50部新影視都有哪些影視 迪士尼影視作品一起來看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迪士尼宣布50部新影視都有哪些影視 迪士尼影視作品一起來看看 迪士尼宣布50部新影視,都有哪些影視呢? 今天(12月11日),迪士尼官方宣布了未來動畫、電影和電視劇的新計劃。這些新計劃不僅將在迪士尼推出,還將在迪士尼旗下的其他平臺上推出。
  • 環球音樂中國發布首個本土廠牌「魔音繆斯」,專注影視音樂
    憑藉環球音樂集團在全球影視音樂領域的深厚積累和領先優勢,環球音樂中國希望將集結全球優秀的電影音樂人,以專業化的創意製作和接軌國際的行業標準,為國內的優質影視項目提供全方位、世界級的音樂創意傳播方案,創造更多華語音樂經典的同時,助力中國原創影視作品和音樂走向更廣闊的世界舞臺。」
  • 【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當好「外人」做好「家裡人」 ——記榮和村...
    【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當好「外人」做好「家裡人」 ——記榮和村黨組織書記溫路 2020-07-11 1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福影廠計劃拍攝10多部影視作品
    在22日晚舉辦的「福建電影之夜」影視推介會上,2020年福建電影製片廠計劃拍攝的影視作品片單發布,這些作品立足福建本土深厚的文化資源,挖掘創作題材,各項目主創上臺進行了推介。導演黃健中介紹說,電影《鄭和》展現明朝時期的海洋文化及鄭和七下西洋,打開中國與世界正式的文化交流通道的宏偉歷程,體現了多民族大融合時代的特徵。
  • 莫言名著將拍成網劇,解析文學作品影視改編五大新趨勢
    傳媒內參導讀:近年來,文學名著的從零改編少之又少,影視劇出品基本是幾年才出現一部,大部分影視名著作品都是二度翻拍。當前文學名著影視改編又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和新趨勢:網劇化、系列化、國際化、高頻化、時代化。
  • 淺析影視作品中場景的語義符號作用
    所以一個優秀的影視作品中場景是十分重要的元素,場景有著塑造人物形象,交代故事背景,推動情節發展,體現文化等十分重要的作用。了解影視場景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艾柯(Umberto Eco)認為:「符號是在社會約定俗成的基礎上可以代表其他事物的任何事物」 [1] 。所以符號學是可以用以分析影視場景的重要方法,本文將結合案例運用符號分析影視場景的作用。
  • 保康縣文化和旅遊局:當好「三大員」,奮力戰疫情
    當好社區疫情防控戰鬥員全縣疫情防控衝鋒號吹響後,縣文旅局第一時間將《關於組織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並參與值班值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迅速傳達至系統3個支部共76名黨員,快速動員在縣城過年、且未與武漢等疫情嚴重地區人員有過接觸的28名黨員積極向居住地社區報到,迅速投身到光千、河西、新街等社區「疫情」防控一線。
  • 蘭州本土原創微電影《姐妹》獲金雞百花電影節優秀作品獎
    -01-23 00:17來源:每日甘肅網-蘭州晨報 首席記者平麗豔 金雞百花電影節第二屆國際微電影展映盛典在西安頒獎蘭州本土原創微電影《姐妹》獲優秀作品獎  每日甘肅網1月21日訊(據蘭州晨報報導首席記者平麗豔)1月19日,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二屆國際微電影展映盛典在西安臨潼頒獎,來自國內外的114部微電影喜捧優秀作品獎,由蘭州市文聯、蘭州浩發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本土原創微電影《姐妹》獲此殊榮。
  • 天津工人報:「黨員媽媽」當好學生引路人——記全國先進工作者...
    馮翠玲(左)在工作中 沈嶽/攝每天早上6點半,天津大學藥學院校友群裡都會準時發送新聞早班車,365天從不間斷,而發送該信息的人正是前不久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馮翠玲多年來,這位被學生親切稱為「黨員媽媽」的「本土書記」,以堅強政治定力和創新思路舉措,當好了學院國際化建設的引路人。成立於2000年的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是一個國際化試點學院。學院裡75%以上的教師具有海外留學或工作經歷,多名教師和兩任院長都是外籍人士。馮翠玲作為「本土書記」,二十年間配合兩任「外籍院長」承擔起學院國際化示範建設的重任。
  • 對話張嘉譯侯鴻亮行業大咖,影視作品如何無愧於時代
    可以說,網際網路對影視行業發展確實存在一定的衝擊,也對整個影視工業轉型升級發出了新的挑戰。或許也正由於「網際網路+影視」的發展過於迅猛,以至於業內業外對其依舊存在著不少誤解。日前,CCTV-2《對話》一場關於「讓作品無愧於時代」的業界大佬對話,也從正面釋疑了有關於網際網路影視的迷惑。
  • 當好韶關水質安全「吹哨人」 ——記我市水質安全監測預警工作
    當好韶關水質安全「吹哨人」 ——記我市水質安全監測預警工作 2020-12-21 22: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