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課外勞動時間:1-2年級至少2小時
為了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臨沂市大中小學將增加學生課外勞動時間、增設勞動教育必修課。
9月10日,山東省教育廳發布《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若干措施》(徵求意見稿),突出勞動價值觀念的培養,使學生尊重勞動,崇尚奮鬥。大中小學專門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總課時統籌安排。每周課外勞動時間,小學1-2年級不少於2小時,其他年級不少於3小時。普通高校明確依託課程,本科階段不少於32學時。職業院校勞動教育課中,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每學年不少於16學時。
文件指出,每學年設立集體勞動周,學校可在學年內或寒暑假自主安排。小學低中年級以校園勞動為主,小學高年級和中學可適當走向社會、參與集中勞動,高等學校組織學生走向社會、以校外勞動鍛鍊為主,結合生產類實習實訓活動,積極開展專業服務、社會實踐等。
強化實踐體驗,以體力勞動為主,讓學生出力流汗,接受鍛鍊、磨鍊意志。學生承擔擦黑板、分午餐、掃地、打水、清潔校園、植樹除草等力所能及的班務及校務勞動,鼓勵根據現有資源開設田園、烹飪、維修等特色勞動教育項目。
高校應結合產業和勞動新業態,適應山東轉型升級需要,不斷深化產教融合,加強與行業骨幹企業、中小微企業緊密協同。注重挖掘山東農業文化傳統、近海漁業作業傳統等勞動教育資源。
此外,加強家校協同,中小學校針對學生成長規律布置洗碗、洗衣、疊被、掃地、整理房間、倒垃圾、做飯、照顧老人等力所能及的日常家務勞動,家長打卡反饋,分年級建立家庭勞動清單,每年學會1至2項家庭生活技能並逐步養成勞動習慣。
【記者調查】
勞動教育已在臨沂市部分學校落地生根
記者調查發現,勞動教育在臨沂市各個學校的重視程度參差不齊,部分學校如臨沂半程中學、臨沂沂州實驗學校、臨沂銀河小學、臨沂第十七中學等的勞動教育已落地生根,勞動教育內容豐富多彩。
臨沂銀河小學 讓勞動教育照亮成長之路
「勞動教育成就美好未來,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臨沂銀河小學將勞動教育與非遺、美術、綜合實踐等課程相融合,讓課程內涵更加豐滿、更加多樣化。在勞動實踐課《與眾不同的盤扣》上,該校劉磊老師從盤扣的起源談起,課堂內容妙趣橫生,還教給了學生兩種不同製作古法盤扣的方法。
據介紹,在疫情期間,該校選取便於居家操作的傳統美食製作為突破口,創編錄製了《舌尖上的春天》、《舌尖上的夏天》等系列課程。每周三下午,課程準時上線。這種把傳統節日文化與美食結合起來的課程,備受家長和學生的追捧,並被多家網絡平臺轉播。
臨沂沂州實驗學校 將勞動教育「種」在學生心中
臨沂沂州實驗學校為了提高學生們的衛生意識和生活自理能力,根據各班級學生特點設計布置不同的勞動任務。該校還為進一步幫助學生養成熱愛勞動、勞動光榮的意識,在學生復學後設置學生餐廳志願勞動崗,讓六、七、八年級學生輪流參與學生餐廳志願服務。
該校勞動教育周主要圍繞衛生、勞動習慣養成進行,讓學生主動分擔家務,適當參加校內外公益勞動。
臨沂半程中學 以勞動教育為「原」教育
該校以勞動教育為「原」教育,構建新勞動教育課程體系,以新勞動教育特色品牌為抓手,建立了「以勞育德、以勞促智、以勞健體、以勞樹美、以勞創新」五個維度,「田園勞作、家務勞動、社區服務、職業體驗」幾大板塊、36門課程的頂層框架,構築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勞動育人體系,實現了辦學質量和管理水平的井噴式提升。
「藉助學校地處農村的優勢,擁有佔地200多畝的『伴成教育』聯盟校實踐基地,特地開設田園勞作課程,把家庭、學校、基地的田間勞作課程化,包括常見的花卉培養、農作物培養,製造沼氣、水的淨化、農副食品的加工與貯藏、無土栽培技術、釀酒釀醋等等。」臨沂半程中學校長雷明貴說,鑑於田間課程的重要價值,他們將其以校本類、社團類、實踐活動類、參觀類四種方式予以實施。學生每學期至少要達到10課時的最低要求,並記入個人成長檔案。
【專家建議】
勞動教育,學校、家庭、社會須共同發力
臨沂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張洪高認為,總體來看,多數人都認識到了開展勞動教育的必要性和價值,但也有部分人對勞動教育的認識存在誤區,認為勞動教育會增加課業負擔。
張洪高稱,勞動教育的主體過於單一,主要依賴學校教育,而家庭對學生的勞動教育嚴重缺位,沒有形成全社會協同推進的良好氛圍。同時,沒有把勞動教育實施效果及考核評價納入整體評價機制……一系列原因導致勞動教育被弱化。
張洪高稱,要想上好新時代勞動教育這門課程,需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推進。學校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大中小學應建構基於勞動核心素養的勞動課程體系,系統性設計各學段勞動的內容和方式,並培養專任師資,明確勞動教育的實施機構和人員,開齊開足勞動教育課程。此外,社會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充分利用社會各方面資源,加強勞動基地建設,為勞動教育提供必要保障。一方面,鼓勵企業公司、工廠農場等開放實踐場所;另一方面,鼓勵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以及各類公益基金會、社會福利組織動員相關力量、搭建活動平臺提供服務性勞動基地。
「對學生而言,新時代勞動教育對培養學生勤儉、奮鬥、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具有重要的影響。」張洪高認為,對國家而言,新時代勞動教育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義。
【延伸】
蘭山區致力打造勞動教育新樣態
近日,記者從蘭山區教體局獲悉,《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一出臺,該局針對勞動教育在區內所有學校進行了調查問卷,全面了解學校勞動教育開展情況。同時在全省範圍內多所學校進行問卷調查,涉及開課情況、課程內容設置等30多個問題,通過調查和對比,更加真實地評估區內各個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的優勢與不足,科學地制定相關措施。
今年是蘭山區教育系統的「改革創新年」,該局著力打造蘭山區區域勞動教育新樣態,「中小學勞動教育新樣態區域推進研究」是全區「三位一體」科研重大項目之一。以項目為依託,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遴選24所實驗學校,因地制宜,系統化打造特色勞動教育。同時,該局還結合學段特點,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在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學段打造全程化勞動教育育人體系。
該局表示將總結好、推廣好典型經驗、典型做法,形成蘭山品牌,將在課程建設、師資配置、資源共享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實現「系統化設計、全程化育人、區域化實施」的新格局,打造蘭山教育發展的新樣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