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TLU-AS
|博學弘毅 明道篤行|
有人說,你走在過去的街角,聽著過去的歌,看著過去的老電影,流著昨天的淚,你以為你懷念的是那個時代?不,你只是懷念過去的自己。還有人說,有些過去的,就讓它過去,懷念沉湎都不過一點夕陽,而明天太陽照常升起,在這破曉前黑夜中,新的歷史自要有人來創造。
過去和現在,在李老師的英語課堂then and now裡會摩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上課伊始,李老師首先以一個猜謎語的形式進行切入,What is the longest? What is the shortest? When you once lose, you can’t find it. 同學們很聰明,馬上猜出這是time.
是啊,隨著過去到現在時間的變化,我們的生活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李老師出示自己童年和現在的照片,開始和同學們一起討論小時候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同學們積極暢談,瞬間對自己小時候的樣子充滿回憶。
在了解到Mike一家的過去和現在變化之大後,同學們也感嘆,身邊的變化真的是巨大!從座機到手機,從報紙到電子書,從實體店購物到網上購物……
從過去到現在,我們身邊發生了很多變化,有好有壞,伴隨著《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歌聲,把大家的思緒拉回了很久以前,同學們在紙上貼上自己小時候的照片,相互介紹。
最後,李老師說,在當下我們要懷念過去,因為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它們會成為各種美好的回憶,但是我們更要珍惜現在,因為現在的我們正值美好!
同樣的then and now ,在楊燕老師的課堂上則是截然不同的風格。
閱讀前Pre-reading借圖趣導,啟迪思維;閱讀中While-reading整體呈現,發展思維;閱讀後Post-reading實踐運用,拓展思維。
活躍氣氛,導入主題,激活思維
眾所周知,良好的開始意味著成功的一半!在這Warm Up環節中,本課採用歌謠、猜測性遊戲激發學生閱讀的動力,激活學生掌握的背景知識,掃除語言障礙,預測閱讀材料的內容。
整體呈現,感知體驗
本節課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圖片,通過觀察圖片預測文本的相關信息,活躍思維,激發閱讀興趣。
通過展示Mike一家人年輕的照片,讓學生通過錄音的形式,找出這是他們多少年前的照片,學生對此很感興趣,也就提高了課堂學習的興趣。
滲透朗讀策略,培養閱讀能力
楊老師主要運用了多種形式的操練方法,來搭建語言支架,使教學內容直觀化、具體化、簡單化,有效地突破重難點。同時藉助板書支架,讓學生進行語言輸出。
最後設置問題:The time is changing,.The world is changing,but our love is still there.假如現在是二十年之後,讓學生暢想未來的生活,以過去式的形式描述現在的生活。
李俊熹老師、楊燕老師共同執教了then and now. 兩位老師同課異構,但是都注重了學生對於過去式的掌握。
李老師的課堂教學輕鬆幽默,重點突出。同學們在掌握了一般現在時的用法後,也同樣掌握了過去式的用法。李老師在課上把過去和現在的課文、單詞、短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同時展示,讓同學們一目了然。不僅如此,李老師還讓同學們嘗試寫作,讓同學們自己動筆介紹幼年時的照片,回想多年前的自己是什麼樣子的,會做什麼,不會做什麼。同學們回想連篇,不僅珍惜了當下,而且懷念著過去。
楊老師的課堂思路清晰,開門見山。首先以歌聲引入,迅速讓學生知道這是過去式,同學們在課上掌握了課文內容,並且對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式有了更深的理解。楊老師提供了大量的課本原圖片,讓同學們親身體驗了教材情景,激發了學習興趣和閱讀興趣。
兩位老師的同題異構課,有著不同的教學思路:李老師的分-分-總,楊老師的總-分-分,但都告訴了同學們在面對時間變遷時,都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積極面對每一次的變化。
小學部英語組在「從教走向學」的教學理念指導下,開展多元教育活動,用同題異構課給教師「集體備課,個人自備,分頭施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模式,老師們在切磋中交流,在創新中成長。西浦附校的老師們以集體的智慧並肩前行,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