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你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對你的態度,請父母好好說話

2020-07-07 小魚奶爸日記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越想讓孩子做什麼,孩子越和自己唱反調,小的時候就哭鬧反抗,長大了直接無視,自己也不好發作。

有時實在忍無可忍,家長和孩子就像是兩座休眠的火山,在爆發邊緣。

事實是,問題並不會因為發火得以解決,家長越是強硬,孩子也更倔強,一句頂一句,結果火山瞬間迸發,家長發火後還要後悔。

李玫瑾教授:你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對你的態度,請父母好好說話

李玫瑾教授曾說:你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著孩子對你的態度。的確如此,孩子就像是家長的影子,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有道理的。

你注意過自己和孩子的溝通方式嗎?

不知大家看過反對語言暴力的圖片嗎?家長高大的身影,將孩子顯得無比渺小,孩子身上插著好幾把小刀,來自家長大張著的嘴巴。

語言暴力真不比身體暴力的傷害小,甚至決定了他們的性格,以及今後人生的走向。

李玫瑾教授:你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對你的態度,請父母好好說話

曾有研究人員對幾組家庭進行過調查,觀察家長語氣不好時對孩子的傷害,到底有多大?

最後研究人員給出的結論是,人們總是對最親近的人發最壞的脾氣,可真正的想法應該是:因為有愛,每句話才都要好好說。

家長可以反思一下,平日裡和孩子溝通時自己的樣子,是不是正確的。

比如孩子考試考了98分,你是不是說:「別驕傲,這就開心了?」原意是激勵,可這一盆冷水澆下去,孩子的自信馬上就涼了。

你不會知道,說話的方式對孩子的態度有多大影響。《小歡喜》中方一凡對爸爸媽媽的態度就是不一樣的。

媽媽對他提出要求,方一凡總是有選擇性地聽,來回「鬥法」,推來搡去,相互忽悠,陽奉陰違。但爸爸說的話,他會言聽計從,也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

李玫瑾教授:你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對你的態度,請父母好好說話

這種場面是不是很熟悉?正因為媽媽喜歡把他當成長不大的孩子,下達命令,而爸爸則把他看成大人,尊重他的意見。

請父母好好說話,這會讓教育簡單很多。

怎樣進行有效溝通?

1、不要否定,嘗試同理心

很多家長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威,只要覺得不符合心意,就第一時間否定孩子。可孩子聽了否定詞,就會應激式地做出反抗反應,讓事情變得很糟。

家長應該用同理心理解孩子的情緒,聽聽孩子怎麼說,讓孩子嘗試做一做,看看他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再按照孩子的思路糾正。

比如孩子就是不想寫作業,那就先停下來問問孩子發生了什麼,還要玩多久,做好規劃。

李玫瑾教授:你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對你的態度,請父母好好說話

2、問具體不問抽象

不要問你開不開心,要去問你今天玩這個項目,有什麼感覺?或者你今天最開心的事是什麼?

這樣的問題很具體,便於孩子回應,也會讓溝通更加豐富貼近實際。

比如「你今天沒好好吃飯,是菜不好吃,還是你不太餓?」這樣具體的問題不會產生距離感,能讓孩子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3、對事不對人

家長不要試圖用比較的方式,引出孩子的不滿。

不要總是說誰家孩子很聽話,誰家孩子今天發生什麼事情,就事論事,只關注自己的孩子,進行縱向對比,讓孩子知道家長對自己的觀察,以及相比之前有什麼進步或退步。

如果孩子提起老師今天又批評誰了,家長可以和他聊一聊批評的原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李玫瑾教授:你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對你的態度,請父母好好說話

4、多傾聽,準確說教

多聽孩子怎麼說,用簡單的「嗯哦啊」回應,尤其是孩子生氣時家長更要沉住氣,好好聽孩子說,孩子會自己找到原因和解決辦法。

如果真的要說教,也要準確而有價值,把指令性動作和真實感受說出來就好,不要只顧著發洩自己的情緒。

5、注意肢體語言

和孩子溝通時最好蹲下來,或者坐在沙發上,保持視線一致,這樣孩子有安全感,也顯出對他的尊重。

而且,在孩子情緒失控時,家長可以抱著孩子,給他釋放的空間。摸摸頭、拍拍肩、點點頭這些鼓勵式的肢體動作,可以經常和孩子互動,這樣孩子也會學會如何和他人溝通,怎樣表達愛。

李玫瑾教授:你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對你的態度,請父母好好說話

奶爸寄語:

智慧的父母不多言語,只用經驗守護孩子的成長;高情商的父母不會大吼大叫,只用愛和關注陪伴孩子成長。

家長要用生命影響生命,學會良性的溝通方式,親子關係本該是美好的。

相關焦點

  • 你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對你的態度,李玫瑾:家長要學會好好說話
    文丨超人芭比(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一直以來,在我們國家尊重長輩都是一種美德,而在許多親子關係中,恰恰也是因為種種原因,導致了父母與孩子關係不平等的存在,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地位應當凌駕於孩子,因此,平時對孩子說話的態度也存在很大的問題。
  • 李玫瑾:孩子的態度,取決於你說話的語氣
    ,孩子就是什麼態度李玫瑾曾經說過:你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對你的態度。簡言之,孩子的行為與認知都是父母行為的投射。家長在不知不覺中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會決定孩子對父母抱有怎樣的態度與情感。經典漫畫家幾米也曾經說過:一個小孩子寧願被最兇狠的仙人掌刺傷,也不願意接受來自大人的冷嘲熱諷。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但是朝夕相處的近距離接觸常常讓很多家長忘記了怎樣跟孩子好好說話。
  • 李玫瑾:孩子的態度,取決於你說話的語氣
    很多家長作為成年人,都明白出口傷人的危害性,但是當他們對齊自家孩子來,很多人際交往中的行為準則統統失效,對這孩子冷嘲熱諷。卻忘記了,小孩子也會為大人的一句話而受傷。01 李玫瑾:你什麼語氣,孩子就是什麼態度李玫瑾曾經說過:你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對你的態度。
  • 李玫瑾: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對你的態度
    導讀:李玫瑾: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對你的態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李玫瑾: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對你的態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教授:你是什麼語氣,孩子就是什麼態度!父母必看...
    現實中,經常會有這樣的父母:他們看到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可能就會怒火中燒,進而語出傷人。如此,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很多家長,對此應該都已經深有體會:你越是語氣重,孩子就越是和你對著幹,就越是不聽你的話。對此,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你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他對你的態度。如果你用尊重的語氣,那他就對你尊重;如果你不尊重他,他就不會尊重你。」換言之,就是:「父母是什麼語氣,孩子就是什麼態度。」
  • (育兒心經)你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著孩子對你的態度
    有孩子的家長,可能深有體會,那就是你越是命令孩子做什麼,他越是跟你對著幹。你越是強硬,他越是倔。因為親子關係就像是有回音的山洞,尤其是你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最終會反彈到你的身上。正如李玫瑾教授說的,你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著孩子對你的態度。換言之,就是你什麼語氣,孩子就是什麼態度。
  • 李玫瑾:你是什麼語氣,孩子就是什麼態度!父母必看
    很多家長,對此應該都已經深有體會:你越是語氣重,孩子就越是和你對著幹,就越是不聽你的話。對此,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你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他對你的態度。如果你用尊重的語氣,那他就對你尊重;如果你不尊重他,他就不會尊重你。」換言之,就是:「父母是什麼語氣,孩子就是什麼態度。」
  • 你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家庭的溫度
    因為親子關係就像是有回音的山洞,尤其是你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最終會反彈到你的身上。正如李玫瑾教授說的:你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著孩子對你的態度。換言之,就是你什麼語氣,孩子就是什麼態度。你的語氣,會影響孩子的為人處事有句話說,你的嘴,決定孩子的路。當你喜歡命令孩子、控制孩子時,他不僅僅回應給你的是「懶得搭理」,他還學會了你的命令和控制。
  • 李玫瑾:你什麼語氣,孩子就是什麼態度(摘自洞見)
    「越是命令,越跟你對著幹。」……的確,孩子越長大,意識越獨立,父母想要控制孩子的行為,的確不易。但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言:「孩子頂嘴,首先是父母不合格。」孩子逆反的行為,反叛的語氣,很多時候都是父母「教」出來的。你什麼語氣,孩子就什麼態度。
  • 李玫瑾:你什麼語氣,孩子就是什麼態度!
    有孩子的家長,可能深有體會,那就是你越是命令孩子做什麼,他越是跟你對著幹。你越是強硬,他越是倔。因為親子關係就像是有回音的山洞,尤其是你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最終會反彈到你的身上。正如李玫瑾教授說的:你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著孩子對你的態度。換言之,就是你什麼語氣,孩子就是什麼態度。
  • 李玫瑾:你什麼語氣,孩子就是什麼態度
    正如李玫瑾教授說的,你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著孩子對你的態度。換言之,就是你什麼語氣,孩子就是什麼態度。,會影響孩子的為人處事有句話說,你的嘴,決定孩子的路。出來工作後,脾氣也大得很,有時還會跟上司頂得青筋直冒,總以為上司會無限地包容自己,其實就是一種情商極低的表現;這些年,因為不會好好說話,不知道得罪了多人,失去了很多的機會。可見,父母說話和氣有禮、批評孩子能做到有理有據的家庭,他們的孩子確實比較懂得和別人相處,情商比較高。
  • 你語氣是怎樣的,孩子就是什麼態度
    的確,孩子越長大,意識越獨立,父母想要控制孩子的行為,的確不易。但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言:孩子頂嘴,首先是父母不合格。孩子逆反的行為,反叛的語氣,很多時候都是父母「教」出來的。1、你什麼語氣,孩子就什麼態度鄰居有個8歲的女兒,一直都給人乖巧伶俐的印象。
  • 你是什麼語氣,孩子就是什麼態度!父母必看
    對此,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你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他對你的態度。如果你用尊重的語氣,那他就對你尊重;如果你不尊重他,他就不會尊重你。」換言之,就是:「父母是什麼語氣,孩子就是什麼態度。」臺灣畫家幾米曾說:「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
  • 你會跟孩子說話嗎?李玫瑾教授的一句話,教會家長好好說話
    因為知道對方不會怪我們,所以直接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在家人面前,但這也是最讓人傷心的地方,好好說話真的會不一樣。訪談節目《圓桌派》有一期請到了李玫瑾教授,其中談到「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的話題時,她說,
  • 李玫瑾:孩子不聽話的三種表現,媽媽態度和語氣,決定了孩子未來
    態度決定一切。——卡耐基。這句話對於育兒也同樣適用。作為我國著名的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教授,是一名長期從事研究青少年犯罪的著名教授。她的育兒心得,常常以實踐為範例,語言通俗易懂,對問題的剖析直中要害,很多育兒的經典語錄,能讓你有醍醐灌頂之效。李玫瑾教授有這樣一句話令人記憶猶新:你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他對你的態度。
  • 父母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有句話說得好:成功的家教源於父母與孩子之間相處的種種,而父母的語氣影響孩子的一生。好的家庭與父母的言語息息相關,尤其是說話的語氣。父母說話的語氣,不僅影響家庭的幸福,也影響到孩子日後的為人處事。他有個朋友,對待外人會好好說話,但對待妻子和孩子,從來都不注意語氣。有次下雨後路滑,妻子不小心摔傷了,他趕到醫院一個勁地數落:「都說下雨天讓你別出去,沒摔死你啊!」「為什麼你總是這樣?真是會添麻煩!」
  • 致家長:你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運氣
    我們用兩年時間學會說話,卻要用一生時間學會閉嘴。父母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運氣,你對孩子說什麼話,孩子就會變成什麼樣子。父母想要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首先要學會好好說話。朋友來做客,發現我對兒子很溫柔,兒子也很聽話,十分羨慕。「我家那個就知道氣我,不罵他,他永遠跟你反著來。」
  • 你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路!
    放下控制欲望,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你的嘴,決定孩子的路。當你喜歡命令孩子、控制孩子時,他不僅僅回應給你的是「懶得搭理」,他還學會了你的命令和控制。在網上看到一位網友的分享:我媽什麼都好,但有一樣,卻是非常的不好,那就是跟爸爸說話的語氣非常不耐煩,動不動就吼的那種。
  • 請注意你的語氣,跟孩子好好說話,千萬不要語言暴力!
    父母在與孩子有效溝通時,一定不要帶任何情緒,孩子在理解語言內容之前已經感知到了你的情緒波動,從而有可能拒絕溝通,或者因恐懼而聽話。父母說話的語氣對孩子的影響很多時候,我們在跟孩子溝通時,好好的一句話,可能會因為我們不好的語氣而變味。
  • 父母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性格!丨父母必讀
    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重新審視自己,與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有時家長的說話方式直接決定了事情的發展趨勢,甚至影響到孩子性格的形成。所以,改變說話的語氣、語調可以使孩子聽話,事半功倍,達到培養好性格的目的。能注意控制自己的語氣,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不同的語氣所表達出的效果是很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