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等風來育兒聯盟」。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很多家長作為成年人,都明白出口傷人的危害性,但是當他們對齊自家孩子來,很多人際交往中的行為準則統統失效,對這孩子冷嘲熱諷。
卻忘記了,小孩子也會為大人的一句話而受傷。
李玫瑾曾經說過:你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對你的態度。簡言之,孩子的行為與認知都是父母行為的投射。家長在不知不覺中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會決定孩子對父母抱有怎樣的態度與情感。
經典漫畫家幾米也曾經說過:一個小孩子寧願被最兇狠的仙人掌刺傷,也不願意接受來自大人的冷嘲熱諷。
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但是朝夕相處的近距離接觸常常讓很多家長忘記了怎樣跟孩子好好說話。歇斯底裡的樂器,動輒斥責的口吻,常常傷害孩子而不自知。
今年的一部女性題材的電影《春潮》就探討了一對母女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殘忍地揭示出了原生家庭中父母的行為處事方式對於孩子帶來的一生的影響。
記者郭建波美麗且富有正義感,她與自己的女兒,母親紀眀嵐因為血緣親情的捆綁,祖孫三代生活在一起。
郭建波的母親紀眀嵐在外雷厲奉行,親切善良,但是對於女兒郭建波卻展現出無比令人厭惡的一面:她言辭犀利對著女兒進行諷刺批評,動輒因為一點小事對著郭建波聲嘶力竭,情緒極不穩定的她對於自己的孫女雖有寵愛之心,卻也時不時翻臉。
郭建波身為女兒又身為母親,面對自己總是充滿戾氣,百般挑剔的母親卻無可奈何。在外工作能力突出,又富有正義感的她回家只能忍氣吞聲,用無言的方式反抗母親的暴政:
討厭母親集合一大幫子人在屋子裡大喊大叫,她只能躲在陽臺上,用香菸毀掉紀眀嵐剛剛攆好的餃子皮;自己受傷回到家裡還要面對母親不斷地數落與冷嘲熱諷,她恨地用手掌抓住陽臺上的仙人球。
同樣受到紀眀嵐影響的,還有孫女郭婉婷:姥姥冷嘲熱諷的說話方式讓她無可奈何,動輒發火的情緒狀態更讓她小心翼翼。上小學的她就要在姥姥和媽媽的戰爭中察言觀色。
影片末尾,郭建波面對昏迷不醒的紀眀嵐才敢說出自己多年的委屈:「好安靜啊,你安靜了,世界就安靜了。」
「但你醒來後,一定還是會用最惡毒最骯髒的話來罵我。」「我想躺在媽媽懷裡,你摧毀的是我對母親在我心中的印象。」
就像電影海報上寫到的:「你與母親的關係,決定了你和世界的關係。」
有太多像紀眀嵐一樣的家長,對著自己的孩子口不擇言,用最難以忍受的說話態度,說著世界上最殘忍的話。
而這樣的說話方式,態度,帶給孩子的是一輩子的壓抑和怨恨。
很多家長明白說話態度對於孩子的終身影響,但是常常在現實生活中難以察覺。
這三種常見的父母對於孩子表達糟糕的說話態度,需要引起家長的注意。
1. 命令
《爸爸去哪兒》中的嚴父楊爍頻頻上熱搜,被網友炮轟。梳理他與兒子相處的日常,他對於兒子的態度之所以會令人不滿,就是因為他頻頻對兒子的命令語氣。
兒子走路內八,他就大喊著命令兒子:「給我從那個坡上重新跑一遍!」
孩子在前面戰戰兢兢地爬樓梯,他在後面,明明是擔心孩子會掉下來,卻還是採用命令的語氣:「你再不爬快點,我可就在後面踹你了!」
這樣的命令語氣會讓孩子產生壓迫感,並且會對家長產生出敬而遠之的態度,造成孩子安全感缺失,嚴重損壞親子關係。
2. 懇求
一些家長在與孩子交流時,也會經常產生懇求的語氣:「寶寶,你來幫幫媽媽好不好?」「你不要搶小朋友的這個玩具了,媽媽再給你買新的好不好?」
看似溫柔的懇求語氣,但是卻暗含了只要寶寶妥協,家長就會給予獎勵的條件。
這樣的語氣雖然溫柔,卻是變相溺愛的一種,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的:久而久之,家長會失掉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如果交換條件,孩子就無法滿足,自然就不會妥協。
3.不耐煩
周末的公園,一位可愛的小女孩正在跟夥伴開心地在草地上奔跑嬉鬧。或許是玩鬧得太開心,小女孩一不小心摔倒在地,清晨草地上的露珠將小女孩嶄新的裙子弄溼了,還有些許泥土粘在上面。
小女孩站起身來,準備繼續玩,看到走過來的媽媽卻害怕地大哭起來。這位媽媽走過來生氣地拍了拍女孩子身上的泥土,說:「一天操不完的心!你看看剛給你洗好的衣服糟蹋成什麼樣了?」
這樣的情景很多家長並不會陌生,而孩子面對走過來的媽媽崩潰大哭得原因也不難理解:不耐煩的說話狀態讓孩子已經習以為常,並且知道自己一定會挨罵。
這樣帶給孩子的更多的是:我讓媽媽不開心的失落感與「我真是沒用」的失落感。
說了這麼多父母說話語氣不正確對孩子帶來的影響,那麼父母應該用哪種說話態度才是正確的呢?
不論採取怎樣的態度,都應該建立在平等的溝通的基礎上。下面三種方式,或許對家長有幫助。
1. 鼓勵和信任
家長對於孩子的鼓勵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樣是《爸爸去哪兒》中,黃磊面對女兒黃多多的說話態度就很值得家長學習。
需要孩子們完成任務時,年齡最大的黃多多需要帶領弟弟妹妹們一起活動。面對突如其來的領導人任務,多多明顯有些信心不足。
黃磊蹲下身對黃多多說:「多妹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帶小朋友們順利找到蔬菜,來跟爸爸匯合!」
這就是鼓勵和信任的最好示範。家長向孩子表達信任的態度,鼓勵的語氣就能讓孩子信心滿滿。
2. 尊重和讚美
霍思燕與兒子嗯哼相處的日常,也給家長們上了一堂好課。
不論兒子嗯哼做什麼,霍思燕總能找到兒子值得誇獎的地方:
兒子明白「人多力量大」就是團結,她會誇獎:「嗯哼你比我還要聰明!」
兒子給她準備了小禮物,她也會開心地把兒子摟進懷裡一臉幸福;
出門前兒子幫自己挑選化妝品,不論兒子的搭配多麼奇怪,霍思燕也會一臉驕傲地使用它們。
學會讚美,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
3. 商量
除了積極的讚美與鼓勵,面對需要解決的問題時,家長更應該採用商量的語氣:「寶貝,我們今天看電視就只能看一小時哦!」而不是「去把電視給我關掉!」
「我們是不是應該睡覺了?」而不是「現在給我上床睡覺!」
商量的語氣更容易讓孩子接受,也更容易促進問題的解決。
看完以上,你認為家長應該對孩子才去的說話態度應該是怎樣的?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觀點!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