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全國首創分級通關人才培養模式,網安學院開講新學期第一課

2020-09-07 武漢微新聞

7日,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正式開學。兩所入駐高校的相關學院——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開始講授開學第一課。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兩所高校的相關學院不僅先後入選國家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項目,學院院長也均由校黨委書記或校長擔任。

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學生正在上課。記者蔡欣星 攝

武漢大學官方網站顯示,國家網絡安全學院院長由武漢大學校長、院士竇賢康兼任。在華中科技大學官方網站8月29日發布的《校黨委書記邵新宇為網安學子講授開學第一課》新聞中,顯示該校黨委書記邵新宇院士兼任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充分顯示了學校對網絡安全專業學科的重視。

「武漢大學一直把國家網安基地建設、一流網安學院建設當作頭等大事來抓。」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常務副院長趙波向記者表示。而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黨委書記高順文認為,校黨委書記兼任學院院長,為高站位、高起點、高水平推進一流網安學院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更充分體現了學校黨委服務網絡強國戰略和國家重大需求的堅強決心。

2016年,武漢大學響應中央網信辦,武漢市委、市政府戰略部署,成立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同年,華中科技大學也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部署,成立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學生正在上課。記者蔡欣星 攝

兩所高校相關學院先後入選國家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項目。2017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開幕式上,包括武漢大學在內的七所高校被確定為首批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高校。兩年後,第二批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高校名單公布,華中科技大學等四所高校入選。

教育部官方網站發布的《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管理辦法》顯示,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的總體思路和目標,是經過十年左右的努力,形成4–6所國內公認、國際上具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網絡安全學院,其主要任務包含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校企合作等九個方面。

兩所高校入駐國家網安基地校區後,均已採取了新動作。

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院長助理杜瑞穎介紹,未來教學工作將以30人的小班教學為主,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可隨時答題、隨堂測驗。同時進一步引進一流教師,把一流學生培養成一流人才,並與地方政府、企業通力開展合作,不斷產出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成果。

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黨委副書記李磊介紹,該學院已於2020年開始招收第一批本碩博貫通培養班,採取「一生一方案」,實施個性化教學。同時,學院在全國首創分級通關人才培養模式,與相關企業從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材編制、實踐教學、課題研究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蔡欣星 通訊員李文 彭輝)

全國首創分級通關人才培養模式

今天,位於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的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正式開課。新入駐的武漢大學網絡安全學院與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千餘名學生,經過短暫的新校區適應,開啟了在國家網安學院的求學生涯。

「新校區條件非常好,一個園區有兩所頂尖學院,可以與武大的老師同學交流前沿科學,這在別的地方是很難實現的。」華中大網安學院研一學生袁江華說。

國家網安基地是國內唯一的「網絡安全學院+創新產業谷」基地,是承接國家戰略、國之重器的重要工程。網絡安全學院是國家網安基地內規劃建設的學歷教育區,也是最核心功能片區,其用地面積318畝,總建築面積28.9萬平方米,2018年8月24日正式動工,今年7月1日開啟交付。

8月28日,武漢臨空港經開區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籤署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網絡安全學院入駐辦學協議。自此,兩所「雙一流」高校的網絡安全學院將在同一校園辦學,在學科設置、師資力量、圖書資源、實驗設備方面共建共享,共同創建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培養一流網絡安全人才。

根據入駐辦學協議,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將安排本部師生,整體入駐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作為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首批獲得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的高校及國家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高校,兩所學校在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方面具有國內領先優勢,因此將繼續強力推進一流學科建設工程。

據介紹,武漢大學網安學院新珈樓中心機房配備40個機櫃,搭載應用系統虛擬化超融合平臺、雲桌面系統超融合平臺等各類伺服器與軟體平臺近200臺。同時,新珈樓具備虛擬仿真實驗室,採用現代化、智能化設備和軟體,可以將上幾百個實驗融合到八個系統實驗中,為教學、科研提供服務。

「新珈樓除了有大量學生機房和討論室,供師生進行科學研究和學術討論,還有許多智慧教室,為學生提供實踐環節的訓練場所。」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常務副院長趙波說,大樓建有12間智慧教室,分為標準型、分組研討型、多屏協作型,功能包括互動教學系統、物聯控制系統、教育錄播系統、空間管理系統、標準化考場等。

華中大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明德教學綜合樓有各種教室48間、討論室26間、黃鶴網絡靶場等實驗室45間、楚天大學生雙創基地1間。

其中,黃鶴網絡靶場可同時容納258人同場競技。擁有五大靶場、七大系統、七大平臺體系,從教學、科研、攻防演練、工控實測等方面,打造一個國內領先的能攻、能防、能研究的開放式防禦仿真演練研究平臺。在楚天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含大學生企業孵化工作室,可同時培育20支創業團隊。

「我們的目標是培養技術型、實戰型、創新型、創業型的網絡空間安全領域人才。」華中科技大學網安學院黨委副書記李磊介紹,該學院在全國首創分級通關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從大一到大四學習從易到複雜,從認知、實踐到研究,「就像打遊戲過關一樣」,同時從教材編制、課程設置、實踐教學等全方位對接相關企業。(楚天都市報記者陸緣 王永勝 通訊員李文)

來源 | 綜合長江日報-長江網、楚天都市報

編輯 | 宋濤

【來源:武漢發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網安學院正式開課!首創分級通關人才培養模式
    昨天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正式開學兩所入駐高校的相關學院——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開始講授開學第一課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兩所高校的相關學院不僅先後入選國家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項目
  • 全國首創分級通關人才培養模式,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正式開課
    楚天都市報9月7日訊(記者陸緣 王永勝 通訊員李文)今天,位於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的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正式開課。新入駐的武漢大學網絡安全學院與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千餘名學生,經過短暫的新校區適應,開啟了在國家網安學院的求學生涯。
  • 學校「一把手」任學院院長、開本碩博貫通培養班……網安學院開講新學期第一課
    長江日報-長江網9月7日訊 7日,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正式開學。兩所入駐高校的相關學院——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開始講授開學第一課。記者蔡欣星 攝)武漢大學官方網站顯示,國家網絡安全學院院長由武漢大學校長、院士竇賢康兼任。在華中科技大學官方網站8月29日發布的《校黨委書記邵新宇為網安學子講授開學第一課》新聞中,顯示該校黨委書記邵新宇院士兼任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充分顯示了學校對網絡安全專業學科的重視。
  • 網安學院開講新學期第一課
    新珈樓內,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學生在上新學期第一節課《網際網路大數據》。9月7日上午,位於武漢臨空港的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正式開學。兩所入駐高校的相關學院——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開始講授開學第一課。
  • 林毅夫在鎮傾情開講第一課
    金山網訊(記者 朱婕)9日,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教授,受聘為江蘇大學榮譽教授,並傾情開講新結構經濟學微專業第一課。新結構經濟學是林毅夫教授及其合作者提出並倡導的研究經濟發展、轉型和運行的理論。
  •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新學期首堂思政公開課國旗下開講
    樂聲響起,邢臺職業技術學院6000餘名師生面向國旗齊唱國歌,激昂雄壯的旋律在校園裡迴蕩。該校師生新學期第一課從升國旗開始,學院新學期首堂思政公開課在國旗下開講。「讓青春在磨礪中出彩。金色九月,我們平安歸來。同學們一定要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規定,認真學習,健康生活,不辜負全院教師、後勤安全人員的徹夜守護,不虛度這全國上下負重前行換來的平安時光,讓生命在奮鬥中閃光升華。」
  • 匯聚「智慧教室」「頂尖實驗室」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正式開學
    9月7日,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正式開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將充分利用智慧教室、網絡靶場等新型教學場景,培養世界一流的實戰型網絡安全人才。7日開始,新入駐國家網安基地的武漢大學網絡安全學院與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的千餘名學生,從前期實操集訓正式進入系統課程學習階段。
  • 壹財經開講|數位化時代賦能營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數位化時代,隨著我國產業結構進入全面調整升級期,對人才的素質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也正在倒逼新商科教育的改革創新,培養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新商科』人才勢在必行。」寧夏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寧夏數字經濟與智慧管理研究院負責人馮蛟說。當前,寧夏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提出重點發展九大特色產業,亟需產業人才支撐、經管人才儲備。
  • 武大華科1300餘名學生入駐,這所學院開課了
    9月7日,在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東西湖區)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的1300餘名本碩博大學生入駐國家網絡安全學院,正式開課。上午9時,在國家網絡安全學院新珈樓B106教室內,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教師蔡波正在向2020級研究生新生講授《人工智慧》。這間階梯式教室能容納76人,寬敞明亮,設備先進,聞不見絲毫異味。
  • 武大華科1300餘名學生入駐,這所學院開課了
    9月7日,在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東西湖區)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的1300
  • 這場音樂黨課插上翅膀飛向全國!央視新學期音樂第一課在寧波錄製
    寧波交響樂團、中央音樂學院合唱團帶來《立德樹人 美啟智——雲端音樂課》,通過央視音樂頻道及眾多網際網路雲端平臺同步播放,向全國青少年普及高雅藝術知識,開啟新學期音樂第一課,以優秀的音樂向教師致敬。一小時的雲端課堂,15部音樂精品逐一上演,讓現場觀眾聆聽跨越時光的音樂作品,體驗感人至深的音樂力量,也讓電視機前的同學們感受到開學第一堂音樂課的魅力。
  • 全國首個短視頻選修課火爆開課,快手聯合北體大探索校企人才培養新...
    公司副總裁親自來上開學第一課? 9月18日,全國首個短視頻專業選修課「快手新媒體素養課」開課啦!本課程由快手與北京體育大學聯合推出,面向北體大新聞與傳播學院2018級同學開設,邀請多位快手官方講師、業界資深大咖專題授課。課程納入課時、學分統計,線下授課的同時線上同步直播。
  • 網安人才缺口 70 萬!臨空港的網安基地,歡迎你們來學習
    武漢有兩所網安示範學院9月17日,第二批全國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名單公布,華中科技大學入圍。至此,全國共有11所高校入圍該名單,武漢獨佔兩元,在全國城市中數量居前。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邵新宇介紹,華中科技大學網絡安全學院堅持「一院兩地,多方協同,開放共享,產學研用結合」的辦學模式,形成了系統安全、應用安全、網絡安全、密碼學及應用等4個特色方向。在網安人才培養方面,「通過個性化、國際化、系統化、多層次的人才培養,打造本碩博貫通、產學研用結合的立體式人才培養體系。」
  • 網安學院第一課
    9月1日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首堂實操課在新珈樓教學樓進行武漢大學相關專業的大三、大四年級學子在全新的教學環境中開始學習網絡攻防課程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教授實驗中心主任陳晶告訴記者武漢大學在位於國家網絡安全學院的新校區內
  • 四川打造輻射全國的網信人才培養基地
    郭瑩 攝14日,四川省網信人才培養基地揭牌,當天,四川網信雲課堂同步發布。四川省網信人才培養基地由四川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教育廳、省人社廳聯合授牌,目前已被納入全國網信人才培養「基地庫」。
  • 國家網安基地網安學院正式開學
    網安學院新珈樓。9月7日,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正式開學。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1300多名本碩博學生,成為首批入學學子。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研二學生蔡鑫偉,在本科期間曾獲得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一等獎。開學前,他曾跟隨老師一行來到網安學院先行探訪,「新校區的智慧教室、物聯網實驗室等都非常先進,而且實驗室、教學區都很集中,便於學生討論」。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大四學生劉董奇,正在做考研準備。
  • 創新第一課 開啟新學期
    除了思政內容外,山東的很多學校也選擇將誠信、安全、勞動等內容作為開學第一課的主題。在全國各地,為了上好開學第一課,許多學校都進行了創新。有趣有料迎新生9月3日是南京理工大學新生報到的第二天,校長付夢印給3000餘名大一新生上了一節特殊的思政課。
  • ...開生面的主題班會 安徽科技學院走進學生班級開講「開學第一課」
    一場別開生面的主題班會 安徽科技學院走進學生班級開講「開學第一課」 2020-09-04 10:07:57   來源:安青網
  • 紓解網安人才慌,BCS武漢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高峰論壇在漢舉行
    8月7日,作為北京網絡安全大會(BCS2020)系列活動的「武漢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高峰論壇」在武漢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會展中心舉行。來自全國10所雙一流高校相關負責人、政企機構代表,網絡安全頂級專家等政、產、學、研、用各界齊聚一堂,共議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 新增兩個專業,「專業+外語」模式全國首創
    新增兩個專業,「專業+外語」模式全國首創  ——訪上海外國語大學招辦主任王斌華  摘要  上海外國語大學2019年招生專業中新增了塞爾維亞語專業和語言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