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滿足基本的溫飽問題後,不少人開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讀書、寫字、聽歌...這些原始而又傳統的娛樂方式似乎不再滿足年輕人的需求。他們往往以更刺激的方式來取悅自己,網友將其稱為「網紅運動」,惜命的人卻更願意用「人類的1000種死法」來形容。
11月30日,雲南騰衝正值賞銀杏黃葉的最佳時期。這一天,當地的一熱氣球發生事故,一名工作人員從熱氣球上墜落,當場死亡。
從這麼高的熱氣球上墜落,十死零生。
不久後,當地的通報也出來了。通報稱,當時熱氣球項目結束,工作人員正準備收起熱氣球。突然颳起的大風導致熱氣球再次升空,一工作人員沒有及時鬆手被帶到空中,隨後墜落。
自古以來,人類對於擺脫自身重力和地球引力好像就有著莫名的執念。
尤其最近幾年,在短視頻和網紅經濟的加持下,不少類似項目應運而生。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過度「娛樂」的另一面是「毀滅」。
過度「娛樂」的另一面是「毀滅」
今年5月發生的那起蹦床事故也許你還記得:
即將讀研究生的女孩琪琪(化名),在一家蹦床館玩「人體炸彈」項目時,頭部朝下摔進了海洋球池內,造成完全性截癱。
而琪琪最好的結局,就是「可以推著輪椅走」。
人生最好的年紀,大好的前程,可能就此畫上句號,並承受著難以想像的痛苦與絕望。
我們或許能夠在各種網紅的視頻裡看到他們炫技,潛意識中認為這是一項安全且好玩的活動,如果能夠打個卡發個朋友圈那就更完美了。
但這項運動並沒有想像的安全。
體操運動員何雯娜就曾在一檔節目中表示:
「我對動作很恐懼。會猶豫,已經好幾年了。」
身為專業的運動員,何雯娜為什麼會有恐懼?因為這項運動要求人要有很強大的身體素質和反應能力,就算是專業運動員,也不一定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
一個翻身,可能就傷了脖子或者腰。如果姿勢錯誤,下落時輕者扭傷骨折,重者半身不遂全身癱瘓。
就是這樣危險的項目,卻衍生出了各種更加刺激的玩法:
這是蜘蛛牆,就是借蹦床將自己粘到牆上;
這是「天羅地網」,就是從密密麻麻的彈力網格中下落;
這是「公主抱」,就是教練把你彈起再接住。
幾乎所有的網紅運動都出過事!
琪琪的故事,也不是個例。
福州,女孩小原就在玩蜘蛛牆時,因為衣服卡住襠部導致下體撕裂2cm。
年輕小夥小黃在金沙灘景區玩蹦床時頭部著地,造成頸椎骨折,全身癱瘓。
鄭州,女大學生小李在蹦床時發生意外。送醫後被認定為癱瘓,從此連大小便都無法自理。
蹦床如此危險,蹦床館的工作人員本應該持證上崗。
但為了迅速賺錢,絕大多數蹦床館並不會請專業人員,更是處於「三無」狀態:無專業設備,無安全提示,無專業教練。
更觸目驚心的是,有蹦床館的工作人員曾透露:
「幾乎每個蹦床館都出過事,骨折崴腳是正常。」「有的蹦床館幾乎每個星期都會出事。」
這樣的網紅冒險運動,你覺得靠譜嗎?
蹦床不是最「要命」的網紅項目,更要命的還在後面。
這叫「極限飛躍」,這張曾刷爆網絡的圖片你也許看過。
光是這張圖就讓人捏了一把汗,用命懸一線來形容再貼切不過了。
這叫充氣城堡,一個流行了很多年的項目。無論是在商場,還是在遊樂園裡,總是能夠見到它的身影。
就是這樣一個深受小朋友喜愛的項目,卻多次被曝出「被風吹翻致兒童傷亡」的新聞。
這是高空玻璃滑道,最近兩年大火的項目。
在網紅經濟的驅使下,現如今一個景區如果說沒有高空玻璃滑道,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景區。
但很少有人知道,國內幾乎所有的玻璃滑道建設方都不具備資質!
今年8月,虎谷峽景區玻璃滑道就曾發生事故,1死20傷。
這是「人體彈弓」,工作人員的操作失誤,直接將遊客重重摔在地上,骶骨骨折。
這是「高空鞦韆」,一架簡易版的鞦韆,完全可以用鐵鏈+座椅的形式湊合,而這也是大部分「高空鞦韆」的現狀
這是熱氣球,就在騰衝熱氣球事故發生的一個多月前,湖南的熱氣球就曾發生過事故:一名兼職大學生從熱氣球上墜落,當場死亡。
千萬別拿自己的生命去娛樂
當你以為這些項目安全時,你錯了!你只是沒關注到那些傷亡新聞罷了。
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對網紅運動趨之若鶩?
到網紅景點打卡、去網紅餐廳拔草、為網紅奶茶排隊幾小時、網紅球鞋可以炒出天價...這一切的背後,似乎都在告訴我們:誰不買,不去照做,就是落伍,就會被時代拋棄。
可是,生命的意義在於賦予它無限可能,而不是拿著生命去豪賭,去和他人比較。
不管做什麼,請先想想危險與後果。不要盲目跟風,更不要掉進網紅和商家的營銷陷阱裡。
版權歸原作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來源:健康時報
編輯:劉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