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肯定的。
推薦兩個外用藥:1,白芨粉加氧化鋅軟膏 2,紫草油。
氧化鋅軟膏作為皮膚科的第一法寶應該說當之無愧,其主要成分氧化鋅在古代埃及即開始用於輔助傷口癒合。
氧化鋅是鋅的氧化物,在皮膚外用藥物中主要起收斂、乾燥和抑菌效果。研究發現,外用氧化鋅通過調節表皮傷口癒合的多個環節(如炎症、纖維增生和組織重塑)發揮促傷口癒合效果,這種效果被認為與緩慢、少量、持續的鋅離子釋放到傷口有關。其對於加速傷口癒合的功效,堪比一些價格昂貴的酶成分藥物。氧化鋅同時可以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念珠菌對皮膚的損害。
白芨:
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具有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皮膚科外用於皮膚皸裂,燒傷燙傷等。

紫草油:紫草油出自清《瘡瘍大全》,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所收載。功用涼血解毒,化腐生肌。主治水火燙傷、凍瘡潰爛、久不收口等症。皮膚科用於皮膚屏障的修復和慢性皮炎溼疹。
口服中藥改善皮膚屏障的研究很多,總結起來主要有三大類方法:
1.健脾益氣法
中醫認為,脾虛則清陽不升,皮膚難以得到足夠氣血津液的潤澤。在皮膚機械屏障功能障礙的小鼠模型基礎上,加上脾虛模型幹預,發現小鼠表皮的神經醯胺含量再降低,皮膚屏障功能破壞更嚴重,提示了脾虛證可能引起皮膚屏障功能破壞的一系列疾病。
脾虛證的皮膚屏障功能受損相關疾病,多見於兒童,這符合小兒「脾常不足」的生理特點,在疾病上尤以特應性皮炎和溼疹多見,常見滲出嚴重、皮膚乾燥脫屑、瘙癢劇烈等表現,總因脾虛固攝無力而津液外洩,經皮失水增加所致。研究顯示,健脾益氣治療小兒溼疹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和改善皮膚屏障功能的作用。
2. 養血祛風法
某些皮膚屏障功能損傷性疾病的發病和風邪密切相關,因素體本虛,衛外不固,風邪乘虛入侵,留戀肌膚,營衛不和,氣血失調,日久可致血虛風燥。
血虛風燥證多見於皮膚屏障功能受損相關疾病的穩定期,此時疾病進展緩慢,瘙癢輕微,臨床上可見以瘙癢、脫屑、粗糙等為主要表現,如銀屑病穩定期、特應性皮炎、慢性溼疹等。中醫養血法能化生津液,補充體內和皮膚津液不足,同時祛風法能使蘊於皮膚的邪氣排出,起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養血祛風法治療皮膚病最常用的是當歸飲子及其類方。當歸飲子能顯著改善表皮的皮脂含量和角質層含水量,降低復發率。動物實驗研究發現,當歸飲子
能上調銀屑病模型小鼠皮損中神經醯胺含量、水通道蛋白 3 的基因及蛋白的表達,從而改善皮膚屏障功能。
3. 清熱解毒法
某些皮膚屏障功能損傷性疾病緣由風熱之邪侵襲,鬱結成毒,纏綿難解,表現於皮膚的。
熱毒證多見於炎症反應較明顯的皮膚屏障功能損傷性疾病,這類疾病熱邪明顯,熱迫血行表現於皮膚上,多見紅斑、丘疹,如溼疹、痤瘡、銀屑病、激素依賴性皮炎等。
清熱解毒類中藥不僅有抗菌作用,而且能抑制炎症介質的合成和釋放,減少炎症反應和組織損害,從而減少皮膚組織炎症反應帶來的屏障功能損傷。有研究表明清熱解毒除溼類中藥在改善皮膚水分方面有一定作用,同時可以通過藥物在體內功效的發揮,減少皮膚表面的油脂分泌。
總之,祖國傳統醫學是個寶,值得關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