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要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

2020-08-28 超敏教育

當我想閱讀一些跟教育教學有關的著作時,我在網上搜索,很多人都把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也稱《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列為教師的必讀書。在讀《給教師的建議》之前,其實我讀完或在讀《寫在講臺邊上》、《做實幹、巧幹的教師》、《窗邊的小豆豆》、《做最好的班主任》、正面管教兒童系列(五本)等。決定讀《給教師的建議》,一時因為網上的推薦;二是很早就知道蘇霍姆林斯基的名字,以及一些他有關教育教學的理論;三是我在網上粗略的瀏覽書的內容之後,感覺裡面的內容切合實際。

所以我就開始了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書中說的每一個例子、每一個觀點,與我過去、現在的教育教學的關係,發現我的做法、想法和蘇霍姆林斯基是不謀而合,於是就有表達的衝動所以我決定讀一節寫一節,我也要跟著他寫寫我的一百條,算是一種對過去二十多年經歷的回憶,算是一種自我的剖析、反思、成長,也算是一種對讀書過程的標記。

在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的過程中,曾經看到有人在評論,我們的教育教學與外國有很大的差別,蘇霍姆林斯基的理論不適合我們,而且也跟不上現代教育教學的思想,方法也是落後的。

我不完全認同這樣的說法,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教學方法,對於我們不完全適用,這是肯定的,但是很多內容還是值得借鑑的,有的地方跟我們並沒有什麼兩樣。他和我們一樣,所面對的都是學生,都是傳授知識、技能。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我們對待外來的東西,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可完全否定,也不可一概拒之門外。

當我們抱著一個正常的心態去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只要能耐著心把讀完,我想相信你一定會有很多收穫,一定會有很多話想要說、很多事想要做。

順便說一下,我所讀的《給教師的建議》,是我從網上下載的電子版,然後在電腦上重新設計過版面之後,印表機上列印出來,自己簡單地裝訂成的。我把整本「書」分成了十小本,把它們分放在辦公室裡和家裡,就是為了一有時間就能隨時閱讀。

每次最多讀一節內容(也就是一條建議),有時可能需要幾次才能讀完一節。就這樣我邊讀邊思考,邊聯繫實際邊寫讀後感。

我沒有給自己規定,讀完它要用多長時間,但是我一定會把它讀完,因為我越,越感覺它離我很近,有時候簡直就是在述說我的過去。

讀完它之後,我一定會有很多的收穫,至少會收穫一百篇讀書心得。隨時歡迎各位老師、大家指點。

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超敏教育

相關焦點

  •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讀蘇霍姆林斯基?
    相信許多教師都曾有過這樣的疑惑,但當你翻開《給教師的建議》,便會明白為什麼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會成為「鮮活的」教育經典。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全國比較教育學會蘇霍姆林斯基研究會會長肖甦從「鮮活的人」「鮮活理論和實踐鮮活」「教育的活水常讀常新」「鮮活的生命力超越時空」四方面解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 一線教師寫的: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
    買來後,便迫不及待地讀起來,就像該書前言介紹的一樣,讀起來確實文字平易樸實,談的都是一些細小的可具操作性的做法,以一個個問題的提出和解答的形式集結成冊。100條建議中凝聚了蘇霍姆林斯基30多年來從事教育實踐工作的點滴智慧結晶,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無不閃耀著老蘇堅定的共產主義教育理想之光,正是在這種堅定的信念下,他以自己的實際行為實踐著教師這一職業的神聖,讀來不但受益匪淺,而且有一種深深的觸動。
  • 芭莎教師共讀會第二期開始報名 | 一起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
    圖:老師們的分享感謝堅持下來的每一位老師,感謝助教老師們鼓勵、督促、點評共讀成員們打卡,本次的共讀會才得以順利地進行。部分老師還給出了優化建議,給了小芭極大的包容和理解,謝謝你們。現在,小芭要自豪地宣布:芭莎教師共讀會第二期報名開始啦!
  •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幾大建議
    俄國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所寫書的年代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因材施教,你做到了嗎——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之一
    我很早(讀師範的時候)就知道蘇霍姆林斯基這個名字,知道他的一些有關教育的言論,也知道他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著作,但就是沒有多麼想著去讀這本書。今天起開始懷著一顆崇敬的心去讀,絕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近段時間以來,始終有種讀書的強烈需要,這大概是因為寫作,讓我感覺到的思想、理論上的欠缺,有一種知識上的「飢餓感」。
  • 重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有感。
    這幾天趁暑假重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我對這本終身受益的書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有的一以貫之,有些結合了新的模本和背景之後的新的體驗,經典之作永不過時。 在近四十的教育生涯中,蘇霍姆林斯基始終用心做教育,研究教育。
  • 學校教育系列: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第24條、74條建議和我的看法
    學生要有自己心愛的書和喜愛的作家,這樣才有利於全面的發展。每一個學生都要熱愛讀書。教師要培養起學生對書的熱愛,使書籍成為學生智力生活的指路明星。如果教師的智力生活不豐富,那麼就會造成學生的智力生活不豐富,所以教師要有豐富的智力生活。一個人既在豐富集體的智力生活,同時又在享受集體的精神財富。集體的智力活動可以是各種科學小組。
  • 學校教育系列: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第60條、52條建議和我的看法
    減輕學生的負擔,必須讓他閱讀的東西比他要技術的東西多兩倍。如果學生除了教科書以外,什麼都不讀。那連教科書也是學不好的。若學生其他的書讀得很多,那麼他不僅能夠學好教科書,還有多餘的時間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部分片段有感
    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我今天讀到了第41頁,在旁邊我做了批註,有點自己的小小感想,跟大家分享。說來慚愧,我初高中的時候學習不太好,今天竟然走上老師的崗位,來教導別的孩子學習,時長我都會恐慌,怕把別人的孩子教得不好,那麼,我逃避不了的東西,只能經常學習 ,時時反思了,這本《給教師的建議》雖是剛讀,卻真是讓我入迷。
  • 讀蘇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
    明明沒有找到答案,為什麼還要長篇累牘?沒有價值的東西,最好不要發表,即使花費了很多的努力。本身讀蘇霍姆林斯基的這部《育人三部曲》是為了給自己昨天提到的那個關於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的疑惑找方案。剛讀的時候我還是非常驚喜的,確實在初讀文章的時候有了一些啟發!我意識到,在教育過程中想要培養他負責,就首先必須教會學生熱愛。
  • 新網師修煉記 | 讀《給教師的建議》獲益匪淺
    當年,我以中師進修學曆本科的水平,進入初中開始了語文教學,遇到的難題可以說是數不勝數。時光之水,將我打磨的像鵝卵石一樣光滑,可是我的心中仍然有許多難以解開的結。每次開學我都在困惑,不知道怎麼上課,而且越來越不知道怎麼上課。也讀了不少名師課例,經常是從耳目一新的興奮到課堂複製的水土不服,最後以失敗告終。不由地我不開始思考:他們為什麼那麼做,為什麼他們那麼做就是成功的?
  • 學校教育系列: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第23條、43條建議和我的看法
    教師要這樣來教育學生,造成一種風氣,使他們感到不學無術、對書籍冷眼相看時不道德的。以上是第23條建議的觀點概括。我的看法:自尊對學生來講是極其重要的,在學習中體驗不到自尊感是不能持久地積極學習的,要在集體智力活動中讓每個孩子體驗到自己的價值。
  • 為什麼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經久不衰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北京師範大學剛剛成立外國教育研究所,我就看到了蘇霍姆林斯基的幾本書,我們組織翻譯的第一本書是《要相信孩子》。這本書原名為《要相信人》,但當時正是「文革」之後,人們對「人」的認識還受到批判「人性論」的影響,翻譯這本書的時候,我們還專門商量,結果書名改為《要相信孩子》。其實,蘇霍姆林斯基的原意是「要相信人」。所以這本書一直到現在還是沿用當時的譯名。
  • 學校教育系列: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第50條、70條建議和我的看法
    如果教師引導最有才能的學生超出教學大綱的範圍,那麼集體的智力生活就會變得豐富多樣,從而影響到最差的學生也不甘落後。我的看法:一個班級既有優等生,又有差生。優等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總是「吃不飽」,此時要鼓勵他超大綱學習。
  •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父母的建議》
    (圖片來源於網絡)蘇霍姆林斯基,是烏克蘭著名的教育家,早在很多年前讀國內一些教育類書籍時,就常常看到作者引用他的隻言片語,引起了我對他的極大興趣。我一直期待有關他作品的電子書出版,卻是等了兩三年都還沒有等到,於是我在網上購買了他的作品之一《給父母的建議》。隨著我的孩子越長越大,我對家庭教育的興趣不減反增,因此,更想從蘇霍姆林斯基的作品中吸收更多關於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
  • 從蘇霍姆林斯基著作汲取教育智慧
    雖然沒有把他的全集通讀一遍,但仍打心眼裡覺得,那一冊墨綠封面的《給教師的建議》,內裡觀念與實踐,於我而言,就是十分難忘的教育「小百科」。  與蘇霍姆林斯基的「初遇」  說來有些臉紅,最初讀蘇霍姆林斯基,頗有幾分「救場」味道。
  • 學校教育系列: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第21條、22條建議和我的看法
    我的看法:想要學生熱愛你所教的學科,必須想辦法讓學生對你教的學科有興趣。教師要有一定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愛上學習,要讓學生的大腦動起來,學生不但對知識有樂趣,還要有深度,這個深度是學生能通過努力達到的。學校教育系列: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第65條建議和我的看法
  • 蘇霍姆林斯基告訴你: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之路怎麼走
    在近期中國知網以「蘇霍姆林斯基」為主題,顯示資料有1825篇,其中包括一些期刊針對今年蘇霍姆林斯基誕辰百年而出的專欄。運用問卷星隨機調查50名小學教師,只有兩人不知道他的名字,96%的答卷者知道他是蘇聯著名的教育家,90%的答卷者讀過他的《給教師的建議》。可以說,蘇霍姆林斯基是對我國尤其是中小學教師影響最大的國外教育家之一。
  • 學校教育系列: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第14條建議和我的看法
    蘇霍姆林斯基的第14條建議:不要把學習之母變成後娘。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複習的量要適度,不可多也不可少,要符合教材和學生的特點而定。一、建議理科老師採用一種綜合複習的方法。二、建議文科老師教給學生複習時放過細節,抓住要點。可以花幾節課時間複習文科的某些章節,具體地做給學生看,怎樣不用從頭到尾地讀材料而複習。教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東西上。以上是我對蘇霍姆林斯基第14條建議的概括,詳細內容看原文。
  • 英語教師顏瓊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相信閱讀的力量
    特殊的寒假,加之教科室的任務驅動,讓我認真通讀了曾經喜歡的教育著作——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有所讀、有所思、亦有所得。《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中有一百條建議,初看建議似淺顯,細品建議涉及到教師經常遇到問題的各種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