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全球580所高校、5000名選手的數月激烈競逐,2020國際大數據競賽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決賽即將來襲。7月20日晚,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院士,百度CTO王海峰,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鄭慶華,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等嘉賓在線上集體亮相,分別從各自專業領域為參賽隊伍們帶來指導和鼓勵,期待覆賽隊伍取得優異成績。
2020 IKCEST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大數據競賽暨第六屆百度&西安交大大數據競賽是國內最專業最權威的高校大數據賽事之一,由中國工程院、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及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指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科技知識中心(IKCEST)、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CKCEST)、百度、西安交通大學共同主辦。
大賽既有來自聯合國和政府的強力支持,又有院士專家指導,還有有AI行業領軍企業、雙一流院校支撐,影響力輻射全球。
大賽最強指導團強強對話,聚焦AI+醫療發展關注複合型人才培養
今年國際大數據競賽賽題定為「高致病性傳染病的傳播趨勢預測」,是競賽首次與醫學相結合,運用大數據技術助力傳染病的傳播預測和控制,增強人類社會合作抗風險的意識和能力。同時,也通過競賽為國家培養選拔出一批既懂AI又懂醫學的複合型人才,在醫療衛生系統發揮AI技術價值。
目前,競賽已經進入複賽的衝刺階段,即將迎來決賽環節。為了給予複賽隊伍更加專業有效的指導,王辰院士從醫療衛生領域角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高致病性傳染的傳播趨勢預測是一個多元高次方程,除了要分析病毒自身特點,還需要關注社交距離、天氣等多種因素;而大數據的趨勢預測,就是將若干個有邏輯關係的事情,通過算法、數學的模擬模型和計算機的信息技術對整個結果做出預測。
對此,王海峰從人工智慧角度出發給出了觀點,他講到:「結合人工智慧的算法,從大量數據裡可以挖掘出高致病性傳染病的各種潛在規律,這對於其傳播趨勢預測具有重要價值。不僅如此,AI技術在疫情期間的價值還體現在很多方面,例如為了減少傳染的嘗試用機器人幫助送餐送藥,以及通過AI技術幫助進行遠程診療等等。」
雙方在交流AI+醫療的融合發展時,也不約而同地表達了對「複合型人才」的關注和期盼,王辰院士表示「真正有人既懂醫學又懂信息科學、大數據,這是至關重要的。」帶領百度走在AI行業第一線的王海峰也認為「未來,想要更好的打破醫學界跟信息科學界、大數據相關技術之間的堅冰,培養複合型人才可能會發揮更大價值。」
如今,大數據已經成為每一個人,每一個單位,以及各級政府建立現代治理體系,把控學習目標、研究目標、工作目標的一個重要手段。正如西安交通大學鄭慶華副校長講到,「今年的選題可以通過同學們擁有所學知識,創造、研究出利用大數據的新方法,為疫情防控和預測,為世界範圍內儘快實現疫情控制和正常生活學習提供科學有效的支撐工具。」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張文宏也對進入複賽階段的選手們表達了期待:「我們非常期盼從事大數據領域和醫學領域的人才能夠結合,能夠給我們國家的防疫專家提供非常好的數據。而且在大數據的競賽當中,我們也能夠對全世界的疫情給予一個非常準確的估計。未來可以在數據的預測裡面,在世界上能夠掌握髮言權。」
據了解,國際大數據競賽已成功舉辦五屆。隨著AI技術的地位愈顯重要,世界各國對AI人才的培養也極為重視,高水準、強競爭性的國際賽事成為AI人才展示實力的舞臺。據了解,本屆競賽報名的參賽隊伍覆蓋了五大洲22個國家的580所高校,超過3000支賽隊近5000人,國內100%覆蓋TOP 42所雙一流高校。國際大數據競賽旨在放眼「一帶一路」倡議共建國家,通過競賽方式挖掘全球大數據人工智慧尖端人才,實現「政府—產業—高校」合力推動大數據產業研究、應用、發展的目標,進一步夯實賽事的理論基礎與實踐基礎,加快拔尖AI創新人才培養。
「新基建」背景下的融合發展,人工智慧尖端人才的世界級舞臺
實際上,本屆賽題「高致病性傳染病的傳播趨勢預測」的設置,不僅是一次AI+醫療融合發展的全新嘗試,更是結合了疫情熱點,對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的一次積極答覆。染病的有效防治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如何通過大數據,特別是數據的時空關聯特性,來精準預測傳染病的傳播趨勢和速度,將極大有助於人類社會控制傳染病,保障社會公共衛生安全。
作為此次賽事主辦方代表,百度品牌AI市場部總經理徐菁表示:「在全球協力抗疫的背景下,智能化疫情防控被賦予了更多期待和重任,本屆國際大數據競賽的議題首次將大數據與醫學相結合,希望最好人工智慧能夠在最需要的地方發揮價值。」據了解,目前已經有很多來自哈佛大學、牛津大學、雪梨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全球超過3000支頂級學府的隊伍加入大賽,挖掘用大數據、AI改變世界的更多可能性。徐菁表示,「科技無國界,百度期待更多年輕人加入比賽,一起把用科技改變世界的初衷與夢想變成現實。
據悉,百度為所有選手提供了飛槳深度學習開源框架,以及其他數據資源,助力選手數據模型的搭建與訓練。值得一提的是,競賽階段選用百度飛槳深度學習平臺,組委會還將免費提供百度大腦AI Studio上100小時Tesla V100 GPU算力卡,選手自行登錄競賽平臺百度大腦AI Studio激活使用。
可以說,本屆競賽不僅繼承了前五屆競賽為中國夯實大數據人才基礎的初衷,更是在「新基建」發展的大背景下,對複合型人才培養的有效實踐。不論是賽題的設置,還是專家顧問等評委人選,以及在參賽過程中對於選手們更具專業性的指導,都足以看出百度作為科技企業領軍者,對賽事的高度重視,對參與社會公共問題、為國家輸送理論與實踐複合型人才的社會責任擔當。
據官網介紹,本屆大賽分為初賽、複賽和決賽+頒獎儀式三個階段。大賽面向全球開放,高等院校、科研單位、企業、創客團隊、個人等人員均可報名參賽,每隊1-5人,每隊至少一名大學生。評審流程則通過打分系統,實時更新排名,最終由評委確認結果選出獲勝者。目前,大賽已經進入複賽最後的衝刺階段。更多信息可登錄競賽官網了解。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