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0日電 19日,第42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簡稱ACM-ICPC)全球總決賽落在北京大學落下帷幕。這是被譽為「計算機編程領域的奧林匹克競賽」的 ACM-ICPC全球總決賽第三次來到中國,由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承辦。在這屆2018ACM-ICPC總決賽上,除了來自全球幾十個國家的頂級大學生程式設計師代表隊以外,方正、快手、商湯等國內高科技企業也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快手直播:3所國內高校上榜,倒計時30秒北大絕殺奪得金牌
據介紹,鑑於大部分愛好者無法親臨比賽現場,快手作為本次ICPC大賽的金牌合作夥伴,全程直播了總決賽。來自全球六大洲、111個國家、3098所大學的選手參與本次ACM-ICPC賽事,最終由140個參賽隊進入全球總決賽。今年的全球總決賽,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18所國內院校代表隊參加。比賽結果顯示北京大學代表隊位列第三,再奪金牌。清華大學排名第7,上海交通大學排名第8,獲得銀牌。莫斯科國立大學為唯一破解9題的隊伍,獲得世界冠軍。
作為一場聚集了全球最為精英的大學生程式設計師群體的比賽,比賽含金量很高。技術人員的簡歷上如果有ACM-ICPC的參賽或獲獎經歷,對於進入大型的IT或者軟體公司有很大的幫助。頂尖技術人才聚集的盛會自然也少不了極度渴求人才的網際網路公司身影。事實上,能夠出現在這一賽事上的高科技公司,基本都是在計算機編程和算法上面走在行業前沿的企業。而這些企業,往往也是參賽者們未來就業的首選目標。
全球總決賽方正為繼IBM後首家ICPC全球贊助商
今年的全球總決賽,方正接棒IBM贊助支持大賽,是此次大賽全球鑽石贊助商,快手和商湯是本地金牌贊助合夥伴。
ICPC的新面孔「快手」 重視年輕人才培養 為本地金牌合作夥伴
快手以一家高科技企業的身份在ICPC上的亮相,讓業內和公眾看到了它的技術實力。據介紹,快手成立於2011年的短視頻公司,定位是一個記錄和分享生活的短視頻平臺,資料顯示其日活1.2億,在短視頻領域坐穩了老大的位置。快手一半多的員工是技術人員,在人工智慧、大數據領域走的很靠前,是一家科技公司。過快手此次成為大賽的本地金牌合作夥伴,不難看出這家公司在人才布局上的深謀遠慮。
據了解,快手作為一家技術產品雙引擎驅動的網際網路公司,技術團隊建設的高標準。其對於一些技術人員的面試題都是ACM競賽難度的,很多位快手工程師都是各個高校ACM集訓班出身。 快手科技CEO宿華本人在清華讀博期間加入谷歌中國早期團隊,深耕AI技術十餘年,快手技術團隊成員10%畢業於清華、北大,還有多員工畢業於國際一流高校或在國際頂級科技公司擔任過重要研發職位。近年來,業內程序達人紛紛流向快手,聚集了一大批業界頂尖的高科技人才。
參賽選手成為網際網路公司HR競相爭搶的對象
最近幾天,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的校招HR都忙著和各學校的帶隊教練交流,為公司爭取更多優秀的技術人員。不僅僅是本屆ICPC大賽贊助商們在現場搭建布展,吸引參賽選手並和他們積極互動,一些外圍的公司向這些選手遞出橄欖枝。
根據廣州中山大學的統計,2007年google在廣東省招收的10名學生中,有8名來自中山大學,且其中7名來自於中山大學的ACM隊伍中。不僅如此,大多參加ACM隊的學生,都進入了華為、阿里巴巴、百度等IT知名企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