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14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潘聰平
場內,身著統一的白色文化衫的選手,以三人為一小組緊張而認真地答題;場外,工作人員忙碌地穿梭在各分崗位之間,二樓各代表隊的領隊老師也耐不住,走出休息室,透過走廊上的窗戶悄悄向下面觀望,努力尋找自己的學生,從他們的神情判斷答題情況。
這是記者13日上午在英傑交流中心看到的一幕。第三十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北京賽區預選賽暨「方正科技杯」全國大學生程序設計邀請賽在陽光大廳進行,國內多所著名高校的選手雲集於此,為爭奪進軍全球總決賽的資格進行著一場高水平的程序設計角逐。
據悉,今年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賽區共有11個賽場,其中在中國有三個賽場,分布於北京、杭州和成都。此次北京賽區賽事由北京大學主辦,北大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承辦,方正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贊助。ACM/ICPC亞洲區競賽組委會黃金雄教授、北京大學校長助理李曉明教授、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何新貴院士等領導參加了開幕式,復旦大學蘇展同學作為參賽選手代表發言。
復旦大學蘇展同學作為參賽選手代表發言
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已經成功舉辦了29屆。與往年相比,今年北京賽區的比賽亮點迭出:
參賽隊伍為國內最多
此次競賽分為網上預賽和賽區決賽兩部分進行,網上預賽於10月16日圓滿結束,共有來自97所高校的447支隊伍參加了網上預賽,是國內參賽隊伍最多的賽區,從而為我賽區有更多的隊伍出線,參加世界總決賽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網上預賽共選出70支隊伍參加了今天的賽區決賽。
雲集多支亞洲高水平隊伍
參加本次賽區決賽的參賽隊伍中有五支在其他賽區取得第一名的選手,他們雖然已經取得了參加全球總決賽的參賽資格,但仍積極參加了本次比賽。另外此次比賽還有其他很多在全球總決賽中取得名次的隊伍,可謂高手雲集。
高水平女隊:亮麗的風景
在韓國取得第一名的上海交大女隊和在成都賽區取得金牌、名列第五的北京大學女隊都參加了此次比賽。作為高水平女隊,她們的參賽成為了整場比賽一道亮麗的風景。
據悉,此次亞洲賽區選出的代表隊將在明年四月赴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奧參加全球比賽。ACM/ICPC亞洲區競賽組委會黃金雄教授在開幕式之後向記者簡單介紹了亞洲賽區的情況。亞洲國家參加比賽已經有十餘年的歷史了,最初是「慘澹經營」,但近幾年成績越來越好,幾乎每年全球前十五名中都有將近一半是來自亞洲國家的參賽隊,上海交大曾經兩次奪得全球總冠軍。在工作語言為英語的不利條件下,這種成績是驕人的。
據北大參賽隊伍的負責人介紹,北京大學從2000年開始派隊參加比賽,04年第一次進入全球總決賽,並取得了第11名的好成績,獲得銅牌。今天共有六支隊伍參加比賽,隊員多數來自信息科學學院、數學學院和考古文博學院。
相關連結
ACM/ICPC:ACM/ICPC(ACM 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是由國際計算機界歷史悠久、頗具權威性的組織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美國計算機協會)主辦的,是世界上公認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其目的旨在使大學生運用計算機來充分展示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該競賽從1970年開始舉辦至今歷經29屆,一直受到國際各知名大學的重視。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上海交通大學等世界知名高校都曾獲得全球總冠軍。同時,賽事也受到全世界各著名計算機公司的高度關注,在過去十幾年中,APPLE、AT&T、Microsoft、IBM等世界著名信息企業分別擔任了競賽的贊助商。
該項競賽分為區域預賽和國際決賽兩個階段進行,各預賽取得第一名自動獲得參加世界決賽的資格。世界決賽安排在每年的3—4月份舉行,而區域預賽安排在上一年的9—12月份在各大洲舉行。中國內地從1996年開始參加ACM/ICPC亞洲區預賽,今年的比賽由北京大學主辦。
攝影:潘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