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猴年春節7天假期結束。「新華視點」記者通過10個大數據勾勒這個春節發生了哪些新變化。
4億人次春節出門:傳統「鐵公機」仍是運輸主力
交通運輸部統計,7天春節假期全國旅客發送量達4億人次,同比增長6.7%,全國高速公路及重要國省幹線公路、大中城市及重點景區周邊公路交通流量與去年春節同比都有增長。除了傳統的鐵路、公路、民航春運外,今年滴滴順風車等網際網路平臺叫車軟體首次參與春運,解決了許多打工者的返鄉之困。通過滴滴順風車返鄉和返程人數已破百萬之多,相當於在鐵路既定運力的基礎上,額外增開了1500多列8節動車組。
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孫章說:「今年春運傳統的『鐵公機』運力都有增長,還是春運的絕對主力。此外,很多人感受到,今年的火車票比往年又好買了些,鐵路服務質量明顯提升。」
近600萬人出境旅遊:旅遊過年成更多人選擇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以前,春節唯一的選項就是回家過年。如今,旅遊度假越來越成為新的過年時尚。今年交通運輸部首次利用大數據分析旅客出行規律發現,約80%的出行為探親訪友,10%左右的出行為旅遊度假,度假人群中有17.7%選擇了出境遊。
中國旅遊研究院和攜程旅行網發布的報告預計,2016年春節出境遊人數預計將達到570萬到600萬,如果以人均旅遊相關費用1.5萬元計算,中國遊客春節出境花費或將達到900億元。
2016年春節假日出境旅遊形成小高潮。國家旅遊局發布的消息稱,最熱門的出境目的地國家和地區為日本、泰國、韓國、澳大利亞、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臺灣、香港。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春節外出旅遊已經逐漸成為很多中國人重要的過年選擇。中國海外消費市場蘊含巨大潛力,不僅體現在傳統的購物消費、餐飲、住宿消費上,還包括文化體驗、行動支付消費等。
271個城市空氣品質超標:「春節霾」較去年明顯加劇
環境保護部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除夕夜——2月7日19時至2月8日6時,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監測結果顯示,271個城市空氣品質超標,其中47個城市空氣品質達到嚴重汙染,92個城市空氣品質為重度汙染。除夕夜338個城市PM2.5、PM10平均濃度分別為148微克/立方米和210微克/立方米,同比去年分別上升27.6%和23.5%。
但同時,北京、上海以及一些中小城市禁放限放措施有成效。上海今年除夕夜和大年初五兩個空氣品質「高危」時間段內的數據均好於2015年。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今年「春節霾」情況整體加劇、局部地區緩解,說明治理霧霾既需要政府努力,也需要公眾參與。政府在禁限的同時,應更為有效地引導民眾用多種形式慶祝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