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地球內部溫度高達幾千度?或者另有原因

2020-12-17 騰訊網

我們生活的家園——地球,是一個直徑約為12700多千米的球體,它由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部分組成。

然而,看似能讓我們人類安居樂業的地球,實質上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火球」。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的表面上,而就在我們腳下數十公裡深處的地殼,溫度就可以高達數百攝氏度,在地殼下面的地幔和地核,溫度更是高達數千攝氏度,地核的最高溫度甚至達到了七千攝氏度。

正因為地球內部的溫度非常高,所以地球內部活動非常活躍,因而產生地震和火山爆發等自然現象,並嚴重影響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那麼問題來了,地球內部這麼高的溫度,它是怎麼產生的呢?

目前科學家們普遍認為,這是由於地球內部放射性物質衰變產生的。放射性物質在衰變的過程中,放出了大量的熱量,再加上處於地球內部封閉的環境中,熱量難以散發,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經過長期的積累,因而使地球內部溫度變得極高。

也有科學家認為,地球在形成初期,就是一個火球。隨著表面熱量逐漸散去,因此表面溫度就慢慢降了下來。然而地球內部是一個封閉的環境,熱量無法散去,因此仍然保持高溫的狀態。

如果這兩個都是地球內部產生高溫的原因,那麼,它應該適合於每一個星球,然而,我們的月球卻是個例外。

有研究表明,月球由內到外,都是一個死寂的星球。沒有磁場,沒有地震,也沒有火山噴發。那麼,為什麼月球內部沒有產生高溫呢?

或者,地球內部高溫的產生,另有原因。可能與地球本身的自轉運動有關。

我們都知道,物體在自轉的時候都會產生一個離心力。當地球在自轉時,地球上的物體就會產生一個向外的離心力。同時,地球上的物體又受到一個向內的地球引力(重力)作用。在這兩個力的共同作用下,就會產生一個摩擦力,根據摩擦生熱的原理,因此,地球內部的溫度就會逐漸升高。由此我們可以判斷,當星球的自轉速度越快時,它的內部就越活躍,溫度也就越高。同理,當星球的自轉速度越慢時,它的內部就越安靜,溫度就很難升高。而我們的月球,它的自轉速度就非常慢,因此,月球的內部就很難產生高溫。

由於地球一直自轉不息,因此,地球內部不斷產生熱量,當熱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以地震或火山噴發的形式釋放出來。

所以,合理開發和利用地球內部的熱量,或許能減少或避免地震和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的發生。

相關焦點

  • 太陽溫度高達上千度,可與普朗克溫度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而太陽提供光和熱的方式,則是通過太陽自身內部的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能量,這些能量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從太陽裡面逸散出來,而這些逸散出來的能量傳達到我們的地球上面。我們地球經過層層篩選之後,吸收了這些有利於我們地球的能量。也正是因為這些能量我們的地球開始煥發蓬勃的生機,首先因為這些能量中蘊含著大量的光和熱,我們的地球原本存在的冰山,在這樣的溫度條件下,漸漸的融化,形成了水。
  • 既然地心溫度高達6000度,為什麼不會熔化?
    地球核心在地球的中心,地核可分為兩部分,外核是液態的鐵水,它包裹著冥王星大小的固體鐵球內核,這是一個困擾了幾代科學家的謎題。雖然地球最中心的溫度最高可達6000度,比太陽表面還要熱一些,但那裡卻是固態的,這怎麼可能呢?在地心的固體鐵塊中,原子排列在晶體結構中。這些結構看起來不同,構成取決於溫度和壓強。在正常的溫度和大氣壓力下,鐵呈現為體心立方堆積結構,經典的立方體形狀有八個頂點和一個中心點,每個點包含一個鐵原子。
  • 為啥地球核心高達6000度,形態卻是一個固體的鐵球?
    地球核心我們的地球是個很神奇的物體,它身上有無數奧秘值得探尋,其中一個就是為啥它最中心的溫度高達 6,000 度,但是那裡仍舊是固態的。咱們先來了解一下地球的結構,地球的內核是一個直徑大約有 1500 英裡( 2414 公裡)的固體鐵球,體積同月球一樣。
  • 美國有地區氣溫高達130度,可能是地球的最高溫度
    上周日,加州死亡谷的爐溪鎮的氣溫飆升至130華氏度,據報導,這可能是地球上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如果證實屬實,這一數字將比死亡谷8月份創下的紀錄高出3度。據該報紙報導,這也將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熱的三個溫度之一,而且事實上可能是最高的。「到目前為止,我所看到的一切都表明這是一個合理的觀察結果,」世界氣象組織極端天氣和氣候小組負責人蘭迪·瑟維尼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華盛頓郵報》。
  • 地球內部比太陽表面還熱,這麼高的溫度咋來的?並非只是壓力大
    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約為16℃,但是在地球的核心,科學家們估計溫度高達5600~6000攝氏度左右,比太陽表面的溫度(5600℃)還要高一點。
  • 為什麼太陽中心溫度高達2000萬攝氏度,而太空溫度卻那麼低?
    在銀河系中,存在的恆星有很多,但人類最關注的恆星還是太陽。人類之所以對太陽格外的關注,是因為太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眾所周知,地球之所以擁有生命體,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有太陽的存在。地球與太陽適宜的距離,使得地球擁有適宜的溫度和光照。如果地球失去了太陽,那麼地球不僅會陷入黑暗,還會失去暖和的溫度變得冰冷無比。到那時,地球也將變得不適合生命體生存了。太陽不僅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還是太陽系中的中心天體。它表面溫度高達5500℃,而它的中心溫度高達2000萬攝氏度。
  • 地球內部有可能存在另一個文明嗎?
    人類對地球的認識是極為膚淺的,遠遠不及對大陸、海洋、大氣,甚至對宇宙的認識。原因很簡單,地表之下沒有人去過,而地球又是近圓形,地殼把地球裹得嚴嚴實實的,無從下手。不過,對地球內部是否存在著另一種人類的問題,通過我們對地球粗淺的了解就可以解答。
  • 恆星溫度高達幾千度,人類是如何測算出來的?科學家給出解釋
    恆星溫度高達幾千度,人類是如何測算出來的?科學家給出解釋我們都知道太陽的溫度很高,而且太陽在源源不斷的釋放能量,那麼太陽這麼高的溫度人類是怎麼測算出來的呢?因為恆星的溫度太高,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到恆星附近去測量它的溫度,我們能夠觀測恆星的溫度是依靠它們給我們傳來的波,然後再通過波段的特性來分析,比如說我們的太陽,科學家測量太陽的溫度,也不是測量出來的,只是對太陽的輻射進行了測量,在物理學上有一個叫黑體輻射的概念,這概念的大概意思就是任何的物體都有不斷的輻射!
  • 歷經46億年,地球核心溫度仍與太陽表面溫度相當,這是為什麼?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科學家通過測定放射性核素的衰變情況,發現地球大約有46億歲了。雖然經過了46億個年頭,地球依舊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地球表面70%被液態水覆蓋,剝開水圈,地球外面這層薄如蛋殼的巖石質外殼,被稱為地殼。火山爆發時噴出的熔巖就來自地殼之下,溫度高達900~1400攝氏度。越深入地球內部,溫度越高。
  • 為什麼溫度沒有上限,卻有絕對零度存在,物理學家給出答案
    筆者-小文在現實世界中,所有物質都被加上了枷鎖,無論是運動的速度還是一個生物的壽命,乃至一粒沙子也會有化為齏粉的一天。但這個問題遭到了一部分人的反對,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溫度了,人類對於溫度的變化是非常敏感的,因此早在人類還處於原始時代就有了獸皮做成的衣服。
  • 太陽表面溫度很高,地球內部溫度更高,宇宙中最高溫度是多少?
    太陽釋放的能量如此巨大,那麼太陽的表面溫度一定很高吧?當然,太陽表面的溫度約為5700攝氏度左右,這個溫度超過了目前已知的熔點最高的金屬。其實如此高溫在地球上也可以找到。宇宙中充斥著高溫生活在地球表面的我們很容易就忘記了,其實地球是有一顆火熱的心的。
  • 磁鐵加熱會失去磁性,為什麼地球內部溫度很高還有磁場?
    簡單來說,磁鐵產生磁場和地球產生磁場的原理是不一樣的。下面,就來分別介紹一下兩種磁場是如何產生的。在原子中,無論是電子、質子的自旋,還是電子在原子核外的軌道上運動都會產生相應的磁矩。而如果原子中的磁矩疊加在一起,就會有一個淨磁矩,則該物質就會產生磁場,從而表現出磁性,這就是磁鐵。在磁鐵產生的磁場中,諸如鐵這樣的鐵磁性物質會被磁化,使得磁鐵和鐵磁性物質產生很強的電磁力作用,從而表現出磁鐵能夠吸引鐵磁性物質的現象。
  • 地心溫度高達6000°C,為什麼人不會被融化?今天總算知道了
    地心溫度高達6000°C,為什麼人不會被融化?具體可以參考火星的內核,已經徹底冷卻,被科學家們宣告死亡了,反之地球上的地心,也就是內核的能夠產生熱量,正是地球處於生命周期的體現,據近年來的科學家研究表明,地球內核的溫度高達6000攝氏度,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溫度那麼高,我們卻感受不到?關於這個問題,關鍵就是我們為什麼感受不到地心高溫所傳來的熱量,首先我們要先來了解一下熱傳遞。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邊緣的溫度達到了30000度,這是怎麼回事?
    可能很多人覺得,宇宙背景輻射的溫度如此之低,那麼整個宇宙空間就沒有溫度高的地方,事實真是如此嗎?可能過去不少人也這麼認為,可是旅行者二號到達太陽系邊緣後,一個重大的發現卻讓很多人們改變了看法,這是為什麼呢?
  • 水有重力且無孔不入,為什麼沒有滲入地球內部,僅在地表循環?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按理來說水是具有重力的,能夠往下滲透,但是為什麼水並麼有一直滲入到地心呢?如果我們換一個思路想想,我們每個人在地球上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但是我們同樣不會被吸引到地心而是留在地表上,這是為什麼呢?
  • 溫度能否低至零下1000度?地球在這種溫度下會怎樣?
    首先,地球上不可能出現零下一千攝氏度的低溫,就連宇宙中也不會出現這麼低的溫度。因為最低溫度只有-273.15 ℃,而且這還是無法達到的極限溫度——絕對零度。那麼,為什麼溫度會有下限?為什麼下限是-273.15 ℃,而不是-1000 ℃,或者更低的溫度?
  • 地球的內部是什麼樣的,如果是這樣的,這跟地震有關係嗎?
    例如,當一場大地震發生時,它釋放出從震中向外輻射的能量,這些波在地球的各個方向傳播,但它們不是直線運動,它們以不同的速度運動。相反,它們的速度取決於巖石的溫度和密度。例如,熾熱的熔巖在寒冷的時候會減緩地震波的速度,密集的物質會更快地傳遞它們。通過使用地震檢波器來監測這些波,在不同位置的到達的時間,科學家們可以計算出地球內部巖石層的密度,它們是由什麼構成的。
  • 為什麼原子彈的爆心溫度比太陽中心溫度還高?
    類似的將輕元素轉化為重元素、釋放能量的反應也在地球上的聚變炸彈中起作用。地球和太陽內部最強大的核爆炸實際上有很多共同點。它們的絕大多數能量來自核聚變:將輕核壓縮成重核。聚變過程在能量上是有利的,這意味著產物的質量比反應物低。
  • 木星比科學家想像的溫度要高?原來木星內部有放熱源
    比如我們的太陽系,就有太陽在提供熱源,讓我們這些星球能夠稍微「暖和」一點。理論上來說,近水樓臺先得月,越靠近太陽的星球,越有可能獲得比較多的能源(只是單位面積獲得的能源比較高,不是絕對的溫度)。除了金星表面的特殊環境導致它比內側的水星溫度還高之外,其他行星的溫度都隨著和太陽距離增加而降低。
  • 人類為什麼不能鑽透地球?原來是因為地球內部這麼恐怖
    在地球表面往內部挖個洞,在之前就有人這麼幹過,美蘇在冷戰期間,不僅比誰飛上太空,還比誰能往地面之下鑽的井深,這一點蘇聯贏了,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由於地心溫度過高,挖掘難度大,耗費資金眾多以及科研成果較少等原因,最終科拉深坑的挖掘工作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