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太陽系邊緣的溫度達到了30000度,這是怎麼回事?

2020-12-16 探索宇宙說

太陽系因太陽而誕生,而太陽是一顆恆星,其質量達到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所以它有強大的引力能夠束縛太陽系各個星球,讓它們無法脫離太陽,只能圍繞它運行。

太陽和其它的恆星一樣,由於內部不斷發生的核聚變,產生的光子帶來了巨大的能量,這些能量以熱輻射的形式向外傳播,最近的地方可以影響到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雖然宇宙中大量的恆星存在,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宇宙的背景溫度是非常低的,達到了零下270攝氏度,已經接近於絕對零度。

可能很多人覺得,宇宙背景輻射的溫度如此之低,那麼整個宇宙空間就沒有溫度高的地方,事實真是如此嗎?可能過去不少人也這麼認為,可是旅行者二號到達太陽系邊緣後,一個重大的發現卻讓很多人們改變了看法,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人類在42年前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它們都是帶著走出太陽系的任務而去,而且兩艘飛船都集合了當時人類的最高科技,主要的任務還是為了探索地外生命,其次就是探索太陽系邊緣的一些情況。

經過42年的飛行,旅行者一號目前距離地球約218億公裡,已經走出柯伊伯帶進入星際空間,而旅行者二號目前距地球約180億公裡,正處於太陽系邊緣的位置。旅行者二號上面的儀器工作還算正常,還能夠正常向地球發送數據。

前段時間,旅行者二號向地球傳回了最新數據,通過分析這些數據,科學家驚訝地發現,太陽系邊緣的溫度竟然高達31000度,這是怎麼回事?如此高的溫度讓人懷疑,太陽系的邊緣究竟發生了什麼?

如果說靠近太陽系日冕的位置溫度達到了數萬攝氏度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太陽表面的溫度雖然只有6000攝氏度,但是它的拋射物形成的日冕層溫度可達到了上百萬攝氏度。所以靠近太陽的位置,幾萬的溫度不算什麼。可是太陽系邊緣距太陽非常遙遠,太陽的輻射到達那裡的能量已經非常少了,所以太陽系邊緣的溫度非常低,太陽系最冷的星球也在邊緣。

可是現在旅行者二號的探測數據卻發現,太陽系邊緣的溫度竟達到了30000攝氏度,實在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那麼如此高的邊緣溫度是如何形成的呢?後來,科學家研究認為,太陽系邊緣的高溫源於太陽風在這裡跟來自星際空間的各種輻射和星際離子高速的碰撞,通過物質間的碰撞產生了摩擦產生了巨大能量,形成了非常高的溫度。

其實這一點很多人一想就能夠明白了,我們生活在地球能夠看到很多的這種高速摩擦碰撞產生高溫的現象,由此可見,在宇宙中的一些特定區域,各種星際粒子互相摩擦碰撞的地方有可能都是一個個高溫區域。當然,太陽邊緣的這個高溫空間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還有很多的秘密等著人類去破解。

通過旅行者二號在太陽系邊緣這個高溫空間的發現,再一次讓我們認知到太陽風的厲害,它給宜居帶內的地球帶來了適宜的溫度和光照,讓地球成為了培育生命的溫床。同時,強大的太陽風也在太陽系邊緣形成了一個高溫的區域,可以有效保證太陽系外星際空間的各種致命輻射危害到太陽系中的生命。

可能很多人也會非常好奇,太陽系邊緣有高達30000攝氏度的高溫區域,為什麼旅行者二號還能夠完好無損?對於這個問題可能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旅行者二號的材料本身就是非常好的抗高溫屬性,另一個原因就是它的飛行速度非常快,高速穿行自然也能夠有效減弱高溫的破壞。

太陽系邊緣存在一個高達30000攝氏度的高溫區域,這個發現讓科學家高興的同時也有一些煩惱,要知道這個高溫區域雖然保護了地球內星系的生存,尤其是地球生命的生存環境。但是也同樣給未來人類探索太陽系邊緣甚至是走出太陽系邊緣增加了危險。

人類現在的科技雖然還比較落後,還無法真正全面探索太陽系邊緣,走出太陽系更是還做不到,但是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未來人類走出太陽系是必然的,那個時候不管是去太陽系邊緣探索還是走出太陽系,都要面對那裡的一個高溫區域,如果做不好防高溫措施,飛船或探測器都有可能遭到重大的破壞。

如果是載人飛船經過高溫區域,更是要小心,因此未來的飛船想走出太陽系,新的耐高溫必然是要研究出來的,尤其是能夠抵擋幾萬度高溫的材料。當然,太陽系邊緣太陽風跟星際空間的粒子,物質相互碰撞的區域,高溫只是它的一個屬性,除了這個可能其它的複雜屬性。如果我們不能完全了解這個區域,可能在未來的走出太陽系計劃也會受到很大的牽連。

當然,現在我們還沒有能力真正去全面了解太陽系邊緣的情況,因為現在的飛船速度還是太慢了,到達太陽系邊緣需要很長的時間。只有等未船的速度更進一步,到達太陽系邊緣只需要幾天時間的時候,那麼全面探索太陽系邊緣的奧秘也會展開,那個時候我們還會發現更多的太陽系邊緣的奧秘,尤其是柯伊伯帶的內部謎團,甚至科學家猜測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有可能也在太陽邊緣的位置。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小夥伴們,你們對引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太陽系的邊緣令人困惑,科學家懷疑遠古太陽系與想像中的完全不同
    在過去的天文觀測工作中,科學家們驚訝地發現,在銀河系之中,像我們太陽系這樣的單恆星系統其實並不多見,而更多的恆星系統則是以雙星甚至是多星系統的形式存在,比如說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統
  • 科學家發現水的新形態,原來2000度的高溫下,還能結成冰!
    科學家發現水的新形態,原來2000度的高溫下,還能結成冰!水是生命之源,我們深知水的重要性,地球上的生物都離不開水。人人都知道,水有三種形態,在常溫下是一種液態水,如果溫度低於零下攝氏度,又會變成固態冰,當溫度達到100攝氏度時,又會變成水蒸汽,隨著溫度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我們最常見的無非是液態水,它塑造地球萬物,如果水有一天不存在了,地球將變得面目全非。在很多人固有的認知中,都認為水只有這三種形態,其實固態冰有多種結晶態。
  • 宇宙最冷的溫度是多少科學家沒有地方可以達到此溫度
    全網追蹤】當溫度低到接近絕對零度的時候,那麼這種溫度下的粒子便不會運動,處於靜止狀態。不過這種情況並不存在,因為溫度只可能無限接近於絕對零度。地球上最冷的溫度位於南極,在南緯90度的地方,最低溫度可以達到-94.5攝氏度。如果要是說太陽系中最冷的環境,那就是位於太陽系邊界的天王星的大氣層附近,可以達到-214攝氏度。當然除了太陽系以外,還有更低的溫度。
  • 為什麼奧爾特星雲是太陽系的邊緣?
    奧爾特雲的外邊緣標誌著太陽繫結構上的邊緣,也是太陽引力影響範圍的邊緣。 目前對奧爾特雲沒有直接的觀測證據,但科學家仍然認為它是所有長周期彗星、進入內太陽系的哈雷類彗星、半人馬小行星及木星族彗星的發源之地。奧爾特雲外層受太陽系的引力牽制較弱,因此很容易受到臨近恆星和整個銀河系的引力影響。這些擾動都會不時導致奧爾特雲天體離開原有軌道,進入內太陽系,並成為彗星。根據軌道推算,大部分短周期彗星都可能來自於離散盤,其餘的仍有可能來自奧爾特雲。
  • 太陽系邊緣的奧陌陌,可能不是普通天體,科學家:是外星產物
    太陽系邊緣的奧陌陌,可能不是普通天體,科學家:是外星產物宇宙是我們目前非常好奇的地方,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對於宇宙空間的探索也在不斷地增加,當然,以我們人類現在的科學技術來說,也只能勉勉強強探索太陽系內部的,一部分天體和宇宙空間,甚至我們連自己所處的太陽系,也未必真的全部了解
  • 太陽系邊緣有一個巨大「保護罩」,將太陽系包圍,它是什麼?
    人類想要探索宇宙,第一步先要將太陽系探測清楚,雖然人類對太陽系八大行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對太陽系邊緣的情況了解極少,那裡對於人類來說還是一個探測盲區。曾經偉大的科學家特斯拉做出一個預測:他預測太陽系邊緣存在一個巨大的保護罩,將太陽系包圍。特斯拉預測太陽系邊緣的這個保護罩可能是人為的。
  • 木星比科學家想像的溫度要高?原來木星內部有放熱源
    比如我們的太陽系,就有太陽在提供熱源,讓我們這些星球能夠稍微「暖和」一點。理論上來說,近水樓臺先得月,越靠近太陽的星球,越有可能獲得比較多的能源(只是單位面積獲得的能源比較高,不是絕對的溫度)。除了金星表面的特殊環境導致它比內側的水星溫度還高之外,其他行星的溫度都隨著和太陽距離增加而降低。
  • 為什麼有那麼多科學家,懷疑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
    太陽繫到底有哪些可疑之處?曾經太陽系有九大行星,2006年IAU將冥王星開除了,因為冥王星實在太小,而且在它軌道附近還發現了不少類似大小的天體,所以冥王星只能與它們一起被貶到了矮行星行列。但在這八大行星裡,仍然有讓我們目瞪口呆的地方。
  • 旅行者2號在太陽系邊緣發現了「最後一個驚喜」
    一部紀錄片透露,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2號在太陽系邊緣發現了「最後一個驚喜」,之後它將前往星際空間。 1977年,NASA啟動了旅行者計劃,使用兩個機器人探測器——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來研究外太陽系。科學家計算了一種罕見現象的發生日期,這種現象意味著所有離太陽最遠的行星都是完全對齊的。
  • 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科學家:不想承認,但充滿太多巧合
    許多科學家們都曾提出過一個讓人震驚的猜測,那就是我們的太陽系或許是被某種外星高等文明所設計出來的。而這樣的猜測絕不是張口就來,胡亂猜測,而是有一些巧合讓科學家自己都難以自圓其說。巧合一:地球恰好在太陽系內的宜居帶我們都知道,太陽系內有八大行星,這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的位置都不相同,其中最近的為水星,最遠的是海王星,但是不管是最近還是最遠,這些星球都沒地球運氣好,因為我們距離太陽不近也不遠,恰好是遠近適中,所以溫度才適應生命的存活。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在哪裡?或許真的存在,哈勃望遠鏡發現關鍵證據
    但科學家認為能除了這八大行星外,太陽系內還存在一顆行星,它處於太陽系的邊緣位置,擁有非常狹長的軌道,因為距離母星較遠受到的引力小,因此公轉速度很慢,繞太陽一周需要1-2萬年的時間,平均軌道距離45億公裡,比海王星還要遠20倍以上。
  • 科學家猜測,早期太陽系可能有兩個太陽,一個脫離太陽系而去
    如果我們站在太陽系外觀測地球,是很難真正觀測到的,原因就是有兩道防護保護著地球,一道是厚達一光年的奧爾特雲,一道是柯伊伯帶。自從發現了柯伊伯帶以及更神秘的奧爾特雲之後,科學家對太陽系邊緣的探索研究一直在不斷深入。可惜人類的科技實力還非常有限,我們現在的探測器也只能對柯伊伯帶進行一些簡單的探測研究,而更遙遠外圍的奧爾特雲,我們現在還沒有能力到達。
  • 水星疑似發現生命,難道太陽系內圈的四顆行星,都存在過生命嗎?
    根據現有的數據,科學家們推測,火星上存在過生命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後來科學家們又在金星上發現了過量的磷化氫,這意味著金星上也極有可能存在過生命;最近,科學家們又在水星上發現了生命可能存在過的證據。這裡我們不禁要發出疑問,難道太陽系內圈的四顆非氣態行星上都存在過生命嗎?
  • 恆星溫度高達幾千度,人類是如何測算出來的?科學家給出解釋
    恆星溫度高達幾千度,人類是如何測算出來的?科學家給出解釋我們都知道太陽的溫度很高,而且太陽在源源不斷的釋放能量,那麼太陽這麼高的溫度人類是怎麼測算出來的呢?一般我們都知道物體溫度的高低能夠通過表面看出來,一般顏色由暗紅到亮紅,然後再到亮黃,白藍白,藍這是溫度一步一步走高,在宇宙中,紅恆星的表面溫度達到了2500k到3500k左右,g型的黃星,表面的溫度達到了5000k到6000k左右,比如說我們的太陽,表面的溫度就已經達到了這麼高,而o型的藍巨星,其表面溫度達到了30000k以上!
  • 31光年外,科學家發現了一顆本來不應該存在的行星,怎麼回事?
    可是科學家通過天文望遠鏡,在一顆紅矮星附近卻發現了一顆質量特別大的行星,這個發現讓科學家吃驚不已,這是一顆本來不應該存在的行星,這是怎麼回事?這顆紅矮星名叫,距地球約31光年,質量是太陽的1/8,直徑是太陽1/7,亮度還不到太陽的1/100。
  • 水星上溫度最高達到400度!上面的冰是怎麼形成的?
    說起來令人難以置信,我們知道水星距離太陽最近,因此,水星上的溫度之高自然不難想像,但是有研究表明水星上是存在冰的!這難免受到質疑:水星圍繞太陽的近距離軌道能幫助行星形成冰嗎?換句話說,水星灼熱的溫度怎麼可能導致結冰呢?
  • 太陽的表面溫度能達到多少度 太陽的表面溫度是多少度
    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佔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那麼這個太陽的表面溫度能達到多少度呢?  太陽表面溫度約為6000℃,在這樣的高溫下,一切物質只能以氣態存在,因此太陽又是一個熾熱的氣體球,其中心溫度估計高達2×107℃。熾熱的太陽表面不斷地向宇宙空間放射出大量的光和熱。
  • 為什麼會科學家說「太陽系是被設計好的」?他們到底發現了什麼?
    相信不少人和筆者一樣,都好奇這個問題,對於這個問題,那些偉大又嚴謹的科學家是不會說出這麼讓人震撼的話題的,雖然,有不少文章都提到特斯拉有預言過太陽系的邊緣是一個巨大的保護層,但實際上,尼古拉·特斯拉真的有說過這句話嗎?
  • 澳科學家發現最近太陽系外「超級地球」(圖)
    科學家發現了一顆距離地球僅14光年的「另一個地球」——沃爾夫(Wolf)1061c,人類未來「移民」的目的地備選星球又多了一個。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沃爾夫1061c的固態行星質量為地球的4倍,是迄今為止在太陽系外發現的距離最近的宜居星球。  報導稱,沃爾夫1061c系澳大利亞天文學家發現的3顆行星之一,圍繞名為沃爾夫1061的紅矮星公轉。
  • 科學家發現宇宙「蛋殼牆」,橫跨35億光年,疑似超級文明所造
    當前地球上孕育著許多人類的生命,在地球之外,太陽系一直在保護著地球,雖然說人類目前無法在宇宙中生存,但要知道地球卻在太陽系內部,如果太陽沒有守護著地球,那麼地球就不能為人類提供如此良好的生存環境,現在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想要解開地球上的某些奧秘,想要進入宇宙中尋找某些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