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邊緣有一個巨大「保護罩」,將太陽系包圍,它是什麼?

2020-12-23 探索宇宙萬物

宇宙浩瀚廣闊,太陽系只是銀河係數千億個星系中的一員。而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唯一有智慧文明的星球。人類從誕生之後,一直向望著星空,想弄明白天上的星星是什麼,太陽是什麼?這個夢想隨著人類走進科技時代,很快就實現了。

如今人類已經走出地球,看到了浩瀚的宇宙,看到了地球的家園-太陽系。人類探索太空最偉大的一個發明就是天文望遠鏡,有了它能夠讓我們看到遙遠的星空深處,看到數不盡的星系,恆星等天體。不過,現在人類的科技還很落後,我們還沒有能力走出太陽系。

人類想要探索宇宙,第一步先要將太陽系探測清楚,雖然人類對太陽系八大行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對太陽系邊緣的情況了解極少,那裡對於人類來說還是一個探測盲區。曾經偉大的科學家特斯拉做出一個預測:他預測太陽系邊緣存在一個巨大的保護罩,將太陽系包圍。

特斯拉預測太陽系邊緣的這個保護罩可能是人為的。早期的科學家自然不相信特斯拉的這個預言,太陽系邊緣怎麼可能會有保護罩呢?但是隨著人類探測技術的不斷升級,天文望遠鏡還真發現了太陽系邊緣確實有一個巨大的「保護罩」將太陽系八大行星完全包圍其中,它會是什麼?

天文望遠鏡的觀測證實了當年特斯拉做出的那個預言,太陽系邊緣確實有一圈物質將太陽系包圍,那麼它是什麼?真的是人為製造安排的嗎?經過科學家的不斷觀測研究,最後這個所謂的保護罩其實是由無數的天體組成 的,它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聽到的柯伊伯帶。

太陽系邊緣有存在一個柯伊伯帶將太陽系包圍其中,這個柯伊伯帶內有著數不盡的天體,到底有多少天體,科學家也不知道,我們對柯伊伯帶的了解非常少,曾經的九大行星冥王星就是處在柯伊伯帶內。像冥王星這樣的小天體在柯伊伯帶內多到無法估計。

那麼這個柯伊伯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科學家通過研究認為,這個柯伊伯帶並不是如特斯拉所說人為製造的,而是天然形成的。它的形成其實跟早期太陽系的形成有關。太陽系形成於50億年前,早期的太陽系內充滿了星際塵埃,它們將太陽系籠罩,讓太陽系陷入一片灰暗之中。

很快太陽誕生了,它發生強大的太陽風能量,不斷將這些星際塵埃向外吹去,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系內的這些星際塵埃逐漸被太陽風吹走,太陽系內慢慢變得乾淨起來,八大行星也開始穩定運行,地球也開始慢慢孕育生命。

那麼被強大的太陽風吹走的這些星際塵埃哪去了?其實它們並沒有消失,而是被太陽風吹到了太陽系的邊緣,在這裡慢慢聚集演化,最後形成了數量龐大的小行星群,它們同樣受到太陽引力的影響,圍繞太陽運行,形成了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柯伊伯帶。

龐大的柯伊伯帶就是像一個保護罩一樣,將太陽系八大行星圍在其中,它對太陽系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可以有效保護太陽系的內陸,免受太陽系外天體的入侵。只要太陽系外有天體要進入太陽系,首先要經過柯伊伯帶,而柯伊伯帶充滿著數不盡的各類天體,這樣就可以阻擋系外天體的入侵,將它們擋在太陽系之外。

柯伊伯帶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阻擋太陽系外的外星文明的探測和入侵,如果站在太陽系外看太陽系,你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個龐大的小行星圈,而不容易看到地球的存在。這樣,如果有外星文明探測到太陽系方向,看到的也是柯伊伯帶,看不到太陽系內的詳細情況,地球的存在也不容易被發現。

這可能也是人類尋找探索了幾十年還沒有發現外星文明的一個原因,有可能外星文明已經發現了太陽系的方向,但是看到外層有如此龐大的柯伊伯帶這個天然屏障,在不確定太陽系內是不是文明存在的情況下,也不願意冒險穿越柯伊伯帶。

當然,柯伊伯帶給地球提供了天然屏幕保護的同時,也讓人類未來飛出太陽系增加了一些阻礙。雖然現在人類的科技還沒有辦法飛出太陽系,但是不久的未來,人類是一定要走出太陽系探索。那個時候,我們也同樣需要穿越柯伊伯帶才行。同樣可能會面臨未知的撞擊風險。

不過,柯伊伯帶是在太陽系邊緣,隨著人類對它的不斷探測,未來必然會對它越來越了解,也會找到安全穿越它的通道。柯伊伯帶是人類文明的巨大財富,它在未來不僅是重要的資源開採基地,更是太陽系的一道天然保護罩。一旦未來人類遇上惡意的外星文明入侵,柯伊伯帶也是我們重要的防護網。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出現「神秘保護罩」?旅行者一號無法穿過,科學家找到答案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人類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地球存在太陽系中,有很多人都有一顆遠大的心,他們的心早就已經飛出地球,飛出太陽系了。
  • 太陽系外有一個保護罩?科學家已找到線索!
    但世界的很多國家,電能已經成為了最普遍的存在,就是有了交流電的產生,我們的生活才取得了巨大的便利,如果說起世界上最早推廣交流電的科學家,很多人都會想到他的名字,他就是尼古拉特斯拉。他的一生可謂是極具爭議,許多的發明創造,在那個時代來說格格不入。
  • 包圍著太陽系的奧爾特雲是什麼?它是科學家的假設還是真的存在
    儘管人類觀測星空的歷史有上千年之久,可是人類至今卻並不了解太陽系,迄今為止,人類還並沒有完全了解整個太陽系的結構,因為太陽系太大了,太陽系的半徑大約是100000 AU(天文單位,1A.U.=1.496x108千米)。所以太陽系的邊緣究竟是怎麼樣的,人類至今還沒有搞清楚。
  • 科學家猜測,早期太陽系可能有兩個太陽,一個脫離太陽系而去
    它環繞內太陽系,就像是一個龐大的星系護罩一樣,將太陽系包裹其中。如果我們站在太陽系外觀測地球,是很難真正觀測到的,原因就是有兩道防護保護著地球,一道是厚達一光年的奧爾特雲,一道是柯伊伯帶。自從發現了柯伊伯帶以及更神秘的奧爾特雲之後,科學家對太陽系邊緣的探索研究一直在不斷深入。
  • 太陽系的邊緣令人困惑,科學家懷疑遠古太陽系與想像中的完全不同
    ——半人馬座α星就是一個三合星系統,它由A、B、C三顆恆星組成(註:半人馬座α星C就是我們熟悉的比鄰星)。 有意思的是,近日一個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表明,由於太陽系的邊緣令人困惑,科學家懷疑遠古太陽系與想像中的完全不同,在那個時候,太陽系裡可能存在著兩顆恆星,我們先來了解一下。
  • 旅行者號的遭遇表明,人類無法離開太陽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那麼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最終能否飛出太陽系?據了解,目前飛得最遠的旅行者一號已經遇到了阻礙,什麼擋住了旅行者一號的去路呢?太陽系的範圍到底有多大?第三種定義是以太陽引力為參考,理論計算得出的數值是15~23萬個天文單位,一個天文單位相當於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第四種定義是眾多定義中範圍第二的,因為它將太陽系外層的一個圈層當作邊界,這個圈層就是奧爾特雲。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邊緣的溫度達到了30000度,這是怎麼回事?
    太陽系因太陽而誕生,而太陽是一顆恆星,其質量達到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所以它有強大的引力能夠束縛太陽系各個星球,讓它們無法脫離太陽,只能圍繞它運行。如果說靠近太陽系日冕的位置溫度達到了數萬攝氏度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太陽表面的溫度雖然只有6000攝氏度,但是它的拋射物形成的日冕層溫度可達到了上百萬攝氏度。所以靠近太陽的位置,幾萬的溫度不算什麼。可是太陽系邊緣距太陽非常遙遠,太陽的輻射到達那裡的能量已經非常少了,所以太陽系邊緣的溫度非常低,太陽系最冷的星球也在邊緣。
  • 旅行者2號在太陽系邊緣發現了「最後一個驚喜」
    一部紀錄片透露,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2號在太陽系邊緣發現了「最後一個驚喜」,之後它將前往星際空間。 1977年,NASA啟動了旅行者計劃,使用兩個機器人探測器——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來研究外太陽系。科學家計算了一種罕見現象的發生日期,這種現象意味著所有離太陽最遠的行星都是完全對齊的。
  • 為什麼奧爾特星雲是太陽系的邊緣?
    奧爾特雲的外邊緣標誌著太陽繫結構上的邊緣,也是太陽引力影響範圍的邊緣。 目前對奧爾特雲沒有直接的觀測證據,但科學家仍然認為它是所有長周期彗星、進入內太陽系的哈雷類彗星、半人馬小行星及木星族彗星的發源之地。奧爾特雲外層受太陽系的引力牽制較弱,因此很容易受到臨近恆星和整個銀河系的引力影響。這些擾動都會不時導致奧爾特雲天體離開原有軌道,進入內太陽系,並成為彗星。根據軌道推算,大部分短周期彗星都可能來自於離散盤,其餘的仍有可能來自奧爾特雲。
  • 奧爾特雲真的是太陽系的邊緣嗎?
    奧爾特雲奧爾特雲最初是天文學家提出的太陽系假想邊界,但現在已經有幾個證據可以表明奧爾特雲的存在。理論上,奧爾特雲的內邊緣距離太陽5萬天文單位(0.8光年),外邊緣距離太陽20萬天文單位(3.2光年)。奧爾特雲可以分為兩部分,內層是盤狀的希爾斯雲,外層則是球狀的奧爾特雲。在奧爾特雲中,可能分布著多達上億塊冰狀天體,它們是早期太陽系的殘餘物。關於奧爾特雲存在的第一個證據是長周期彗星。
  • 奧爾特星雲究竟是在保護人類還是在阻止人類飛出太陽系?
    太陽系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是以冥王星的運行軌道作為太陽系的邊界,因為他們認為冥王星是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冥王星之外的一切都將不再以太陽為中心。冥王星事實上,早在冥王星還被認為是太陽系邊界的時候,科學家們就有一個巨大的疑問——太陽系的彗星是從哪裡來的?
  •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內側邊緣,為何只有它才適合居住?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宇宙是非常廣袤的,但是所有的天體都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遵循著一定的運動規律,一個套著一個的,如地球圍繞太陽系旋轉,太陽系又圍繞著銀河系旋轉,都是小天體圍繞著大天體旋轉的,所以我們是位於銀河系的,而銀河系就是我們老大的老大,它的直徑大概介於100,000光年到180,000光年之間,大約有1500-4000億顆恆星,很有可能存在1000億顆星系,如此說來,我們太陽系也不過是芸芸眾生中的一顆而已。
  • 我們的太陽系是什麼樣子的?
    圖:太陽系的行星和矮行星。圖中僅大小按比例繪製,距離不依比例。圖: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圖片不按比列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是我們的太陽首先我們要講解的是太陽系家族中的老大,它就是我們的太陽,它位於太陽系的中心。太陽系幾乎所有的天體都在圍繞著太陽公轉,近到水星以及掠日彗星,遠到理論上的奧爾特雲以及已知目前最為遙遠的威斯特彗星。按照太陽風來算,我們的太陽系邊緣在太陽風停止的地方,也就是大約在冥王星以外4倍遠的地方。按照太陽控制的引力來講,我們的太陽系邊緣在大約2光年處。
  • 新視野正在逐步揭示太陽系邊緣的秘密
    當宇宙飛船發送它的數據時,它繼續向外飛入柯伊伯帶,也被稱為柯伊伯-埃奇沃斯帶。柯伊伯帶是太陽系的第三個區域。該帶環繞我們的太陽系在20AU到50AU之間(1AU是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並充滿了柯伊伯帶天體(KBOs)。冥王星直徑1188公裡,是最大的柯伊伯帶天體之一,但估計有35000塊太空巖石漂浮在該地區。
  • 盤點太陽系最神秘的九大行星
    過冷卻的金星為什麼會像地獄一樣變熱,是太陽系中唯一反方向公轉的行星,這一點無法解釋。比這個地球稍微小一點的行星被濃密的雲包圍著,金星表面不僅是颶風,還是世界上噴發的火山。金星沒有受到磁場保護,但是太陽風沒有把大氣吹走,這個行星的謎團比火星還多。
  • 太陽系的外殼——奧爾特雲
    奧爾特雲是一個假設包圍著太陽系的球體雲團,布滿著不少不活躍的彗星,距離太陽約50000~100000個天文單位,最大半徑差不多為1光年,即太陽與比鄰星距離的四分之一。天文學家普遍認為奧爾特雲是50億年前形成太陽及其行星的星雲之殘餘物質,並包圍著太陽系。
  • 太陽系可能真存在第九大行星,只是它的形狀並非常見的圓形球體
    自從冥王星因為體積太小被取消第九大行星的名號,科學家一直相信太陽系裡一定還存在一個未被發現的行星,那顆未被發現的「第九大行星」可能藏在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區域,柯伊伯區域處於太陽引力的最遠端,這片區域裡圍繞著數以億計的隕石和小行星,然而科學家發現這些小行星軌道不一致
  • 太陽繫到底處於銀河系的什麼方位?來看看我們有多偏遠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存在於太陽系中,太陽系圍繞著銀河系運行。這麼看來,銀河系是十分廣闊的,那麼銀河系裡有多少恆星呢?在銀河系中,類似太陽的恆星數量大約在1000億顆-4000億顆,它們共同組成了龐大的銀河系王國。
  • 太陽系邊緣是否存在神秘力量?
    似乎一直有一個太陽系皮殼層的說法,傳說在太陽系的柯伊伯帶邊緣處有一個皮殼層,無論是從太陽系外進入內層還是從太陽系出去,到這個區域都會被減速甚至被神秘摧毀.....這是脫離地球的三個速度,7.9KM/S只是一個繞軌速度,11.2KM/S可以脫離地球去到月球或者其他行星,但最終並不能脫離太陽系,而16.7KM/S則是一個可以脫離太陽系的速度!
  • 科學家猜測太陽系第九號行星,可能根本不是行星而是一個原初黑洞
    根據科學家的猜測,太陽系邊緣的這個第九號行星,它如果存在,其質量是地球的5-10倍。這樣的行星已經算得上超級地球,如此巨大的一顆行星存在於太陽系邊緣,那麼其產生的引力必然會對周圍的很多天體產生明顯的引力影響。當然,要發現第九號行星可不容易,太陽系邊緣是人類探索的盲區,那裡的光線非常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