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可能真存在第九大行星,只是它的形狀並非常見的圓形球體

2020-12-22 痴狂科學

自從冥王星因為體積太小被取消第九大行星的名號,科學家一直相信太陽系裡一定還存在一個未被發現的行星,那顆未被發現的「第九大行星」可能藏在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區域,柯伊伯區域處於太陽引力的最遠端,這片區域裡圍繞著數以億計的隕石和小行星,然而科學家發現這些小行星軌道不一致,好像受到另一個不明物體引力的影響,它可能才是科學家一直尋找的「第九大行星」。

科學家們發現,對包括冥王星在內的小行星帶的運行軌跡分析後,發現在它們的軌道附近有一顆巨大的暗淡星體,根據它對柯伊伯帶的影響認為其質量可能有地球的10倍,巨大的引力牽引著柯伊伯帶的小天體沒有往太陽系核心聚集,從某種意義上它的引力是太陽系行星的第一層保護,大家都知道木星的引力也保護了地球免遭受絕大多數的隕石襲擊。

科學家雖然沒有找到這顆神秘的天體,但發現太陽系的天王星和海王星是19世紀的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用算法計算出來的,之後德國的天文學家用天文望遠鏡在結果位置上搜索才找到的,科學家們之所以堅信「第九大行星」存在也是根據這套算法和對冥王星軌道的觀察得出的結果,它之所以未被發現是因為處於太陽系邊緣地帶接受到的光線極其暗淡,才導致極難被發現。

只是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這顆神秘的行星可能並非人們常見的球體,由於受到的太陽引力非常少其形態因為自轉離心力形成一個巨大的扁圓體,這個星體可能會是天文界的另一個發現:首個處於氣態與固態之間的星體,由於其核心引力不足而內部氣壓也較小。這種圓盤形星體可以解釋太陽系邊緣出現的奇怪軌跡情況,如果沒有這顆天體,柯伊伯帶不會聚集如此之多而且也會慢慢的脫離太陽的引力,不過另一些研究人員認為「第九大行星」就在海王星附近而沒有在柯伊伯帶。

「新視野號」探測器前不久才飛到柯伊伯帶拜訪了第一個小型天體,此次探測器也期望能通過近距離研究小天體的數據,計算出其特殊軌道的原因,由於此次近距離觀測的「太空鴨子」以軌道時快時慢著稱,天文學家一直弄不明白這顆星體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研究人員認為就是受到了太陽系邊界神秘引力的影響,但很多人並不接受「扁圓體」行星的說法,認為如此奇怪的天體應該也是圓形,否則就不能存在數十億年之久,因為在所以已發現的系外行星中並沒出現過扁圓星體。

然而提出扁圓體說法的人卻指出在因為太陽的引力才能形成包括地球在內的行星,而離太陽引力越遠的地方由於引力不足,就很難形成固態行星,這也就是為什麼從火星之後就全部是氣態行星,而無法形成體積較大的固態行星了,再到太陽系邊界由於引力太小,行星離心力甚至超過了引力所以才會形成這種奇怪的形狀。

然而所有的一切說法都沒有直接的發現證據,「新視野號」探測器也可能很難找到那顆神秘的天體,只能期待未來以更好的天文望遠鏡來發現這片區域的秘密。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相關焦點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在哪裡?或許真的存在,哈勃望遠鏡發現關鍵證據
    2006年國家天文聯合會對太陽系行星做了新的定義,需要滿足三個必要的條件:1、繞太陽公轉;2、清除臨近軌道上的天體;3、自身質量足夠大,呈現流體靜力平衡狀態,保持自身球體形狀。新設定的行星標準讓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黯然神傷,它被降級成矮行星,至此太陽系變成了八大行星。
  • 太陽系發現未知第九大行星?且慢下定論
    太陽系發現新行星是公眾很感興趣的話題,但這幾年都有類似成果聲稱太陽系可能存在未知行星由於柯伊柏帶天體運行軌道與預期不符,有天文學家提出,太陽系內 柯依伯帶以遠的區域內可能存在未知的大行星。由於這些區域又冷又暗,未知行星反射的太陽光極為微弱,要通過觀測確證未知行星非常困難。但未知行星一旦確 證,將改變太陽系的疆界,行星的定義可能又要重新修改,太陽系形成模型也要修改。
  • 第九大行星是個「禍害」:太陽系土崩瓦解
    從去年開始,天文界開始普遍認同一種說法,在冥王星之外還存在第九大行星,而隨著科學家研究的逐漸深入,第九大行星的存在也越發令人感到不安。最新的科學假說認為,太陽將在大約70億年後開始衰亡,那時它將在拋射出自己一半的質量的同時迅速膨脹。這一過程中,地球會被太陽所吞噬。接下來它將逐漸黯淡下去,最後成為所謂的白矮星。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表親」給天文家提供了重要線索
    一顆巨大的系外行星環繞著336光年外的雙星運行,這可能為我們解開一個更接近地球的謎團提供了寶貴的線索。在太陽系的遠端,海王星之外,存在著一簇被稱為「極端海王星外天體」的冰冷天體,它們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移動。
  • 為什麼太陽系內的所有行星都是圓形的?
    這個平衡被製造並保持了一個球體的形狀。圖:信使號探測器的水星合成影像。在這些物質冷卻後,它仍然維持了它的球體形狀。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行星是圓的的原因。然而,它們並非是個嚴格的球體。隨著行星的旋轉,在它們的圓形上會有一些凸起。行星旋轉得越快,凸起就越大。這意味著快速旋轉的行星可能不如其它行星圓,甚至可能有一點平。
  • 美科學家稱「第九大行星」或為流浪行星:被太陽系引力捕獲
    (原標題:美科學家稱「第九大行星」或為流浪行星:被太陽系引力捕獲)
  • 科學家確認行星HD106906 b的軌道,或能解釋第九大行星是否存在!
    HD 106906 b行星擁有超遠公轉軌跡,該行星距離母星的最遠位置是地球距離太陽的730多倍,科學家認為超遠公轉軌道的存在或許也能證明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存在。由於科學家發現太陽系柯伊伯帶的一些小天體擁有異常的運行軌跡,似乎受到了某大質量天體的磁場影響,科學家認為有軌跡特殊的天體在遠離太陽的地方運行,這顆大型天體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第九大行星,由於這顆天體大多數時間在很遠的位置上緩慢行進很難被人們發現,科學家希望能證實這顆天體就是造成太陽系行星異常的原因,只是大型天體在如此遙遠的位置上還會圍繞太陽運行嗎?
  • 第九大行星是一種特殊黑洞?體積是地球30倍,它比行星恐怖多了
    筆者:三體-小遙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太陽系中存在八大行星,還有無數大大小小的天體,地球只是其中一部分,由於生命的存在而變得與眾不同。然而在十幾年前,關於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深入人心,通過嚴謹的科學探討才將冥王星排除出去。直到冥王星被劃分為矮行星,人們才漸漸接受這個概念。最近,科學家們通過觀測太陽系的邊緣地帶發現,柯伊伯帶有部分小行星的軌道最遠距離太陽幾百個天文單位。如果說是海王星的引力散射效應,或許仍然有些牽強,於是人們推測,太陽系存在第九大行星。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或只有一顆保齡球大小,這是究竟是什麼情況?
    文/仗劍走天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或只有一顆保齡球大小,這是究竟是什麼情況?在宇宙太空中有很多的星球,人類所生活的地球,不過只是其中最小的一顆,圍繞著太陽作運轉的活動。曾經的人類可能對於宇宙太空一無所知,甚至用神話故事來詮釋人類之外的世界。不過隨著人類如今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人類知道了地球之外的並不是神話,而是運轉著的無數星體。
  • 為什麼冥王星被踢出了太陽系大行星的行列?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2006年的會議上,將太陽系中的大行星定義如下:1,是一種天體;2,在圍繞太陽的軌道上運行;3,有足夠的質量使它的自身引力克服剛體力,使它呈流體靜力平衡(接近圓形)的形狀;根據以上要素,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這之前,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對於大行星的定義並沒有包括第4條,所以冥王星被列為第九大行星,在2006年之後,冥王星被降格為矮行星。(矮行星的定義:滿足1、2、3,不滿足4,不是衛星。)
  • 太陽的雙胞胎行星論,第九大行星的存在與否,或許不久後就能知道
    Siraj說:「在雙星消失之前,太陽系已經捕捉到了它的外層天體,即奧爾特雲和第九大行星。」Siraj說:「太陽失散已久的伴星現在可能正存在於銀河系的任何地方。」 另外,這項研究可能會對第九大行星(又名行星X)的存在產生影響。第九大行星,大小與海王星類似,被推測擁有一個使其遠遠超過冥王星的高度拉長軌道。
  • 美學者猜想稱太陽系邊緣存在第九大行星(圖)
    天文學家正在尋找另外2顆行星存在的證據。圖為該星系的藝術想像圖。  英國《獨立報》網站2月13日報導 原題:支起望遠鏡:一顆新行星讓科學家興奮異常(記者保羅·羅傑斯)  如果你從小到大都認為太陽系有9顆行星並且5年前因為冥王星被降級而震驚,那就準備好再次震驚吧!太陽系可能確實有9顆行星,而且最大的一顆也許不是木星。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或許只是一個橘子大小的黑洞,比地球重10倍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哈佛大學和黑洞計劃(BHI)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方法來發現太陽系的黑洞,並與之一起,一勞永逸地確定假想的第九大行星真實性質,其研究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研究強調了未來遺產時空觀測(LSST)任務觀測吸積耀斑的能力,吸積耀斑是否存在將證明或排除行星九是原始黑洞的猜想,研究基於被攔截彗星破壞產生的耀斑來搜索太陽系黑洞。
  • 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降級為矮行星?還能恢復行星嗎?
    冥王星是在1930年被克萊德·湯博發現的,並將它歸為了第九大行星。一個英國十歲的小朋友建議將新發現的冥王星以古希臘羅馬神話中的冥界之神-普魯託來命名。普魯託在希臘神話中的名字是哈迪斯。後來,這個小朋友的這個命名方案就成了最終的名稱。
  • 盤點太陽系最神秘的九大行星
    人類登陸月球已經是五十年前的事了,但對太陽系還是不太了解。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太陽系的九大謎團。 ,在 197.2℃下成為太陽系最低溫度的行星,旅行者2號探測器通過天王星時表面溫度高達6650°C的離子海洋。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多可怕?
    冥王星,2006年以前它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以人類之名)。冥王之名源於古羅馬神話,陰間之神,布魯託,猶如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閻王,掌管著黃泉之畔。冥王星就像幽冥一樣荒蕪、冰冷與寂靜,然而最終卻被推下神壇,這一開始就是個誤會。
  • 【宇宙科普】太陽系九大行星變八大行星了,你知道吧?
    2006年以前,如果那時候你在讀高中,地理試卷上出現一道題,太陽系有幾大行星?你毫不遲疑的寫上答案:太陽系有九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Bingo,得分,這就是送分題啊。最近,侄子的試卷上也出現了同樣一道題,他寫的答案是:八大行星。
  • 「九大行星」再迎新成員?事實證明它只是一顆矮行星
    鬩神星(Eris)是太陽系中最大的矮行星,也是繞日軌道中的第九大天體,有時會被指稱為「第十大行星」。鬩神星的發現打破了太陽系中傳統的「九大行星」,也引出了一個新的天文學範疇。矮行星Eris插畫位於冥王星軌道之外的矮行星,是一顆海外天體(TNO),意指任何繞日運行、且運行距離大於海王星或30個天文單位(AU)的行星天體。由於距離和軌道偏心率的存在,它也是散盤型天體群(主要是彗星)中的一員。
  • 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行列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太陽繫結構圖太陽是中心天體,這在太陽系中存在八大行星,還有兩條小行星帶(分別是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柯伊伯小行星帶)、土星擁有巨大的土星環、木星是一顆氣態行星、地球是目前太陽系乃至銀河系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等,對於太陽系這個恆星系來說,它最大的特徵莫過於它擁有八大行星,這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
  • 冥王星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它的環境究竟有多可怕?
    根據最初的估計,冥王星的大小接近於地球,所以在當時它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第九大行星。 太陽系 根據科學家繪製的太陽系全景圖來看,在太陽系中存在八顆非常顯眼的行星,這八顆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海王星、天王星,這八顆行星在太陽的帶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