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想要數位化轉型面臨什麼問題

2020-12-13 電子發燒友

企業想要數位化轉型面臨什麼問題

同花順財經 發表於 2019-09-23 17:27:17

工博會期間,由施耐德電氣和德勤共同舉辦的工業市場創新趨勢論壇上,業內專家表示,目前數據夠了,算力基本上夠了,或者未來不夠再去補,但一些複雜場景關聯的算法怎麼解決,是目前工業界數位化轉型中面臨的問題。

德勤發布的《全球人工智慧發展白皮書》顯示,AI已在金融、醫療、安防等多個領域技術落地,且應用場景也愈來愈豐富,正在實現全方位商業化,引發了各個行業深刻變革。報告預計,到2025年世界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超過6萬億美元,2017年至2025年複合增長率達30%。

在這一過程中,很多企業相信數位化轉型勢在必行,但推行數位化過程中遇到許多難題。根據德勤對來自11個國家的300多名高管進行的調查,94%的受訪者表示數位化轉型是其首要戰略目標,然而採取防禦型策略的企業數量是採取進攻型策略企業的2倍,即企業實施工業4.0更多以降低成本為目標,而非增長市場、增加收入或改變商業模式。

人才挑戰是企業關注的另一話題,但只有1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需要大幅改變人員組成和技能,特別是用戶界面設計人才至關重要,但並未納入預算。供應鏈是數字轉型的重要領域,但供應鏈中的負責人員或參與人員在決策過程中沒有太多話語權。德勤供應鏈管理主管合伙人龔戈亮覺得,企業為了什麼而進行第四次工業革命、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數據怎麼運用以及人才培養這三點,是在工業4.0變革中比較普遍性的問題。

比如,數位化生產場景中海量的數據如何運用和分析,然後反哺到具體的生產場景去創造價值,是在實施工業4.0時一個讓企業頭大的問題。另外,企業最需要並不是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去操作產線的人力,而是在這個過程中了解數據的關聯、分析數據,做出及時反應的人才。

德佳諮詢和MR工業總經理馮晉中認為,這幾年製造業處在最關鍵變革期,很多企業向智能製造和工業物聯網轉型;2019年是5G元年,5G怎麼跟製造業尤其是智能製造、數位化工廠相結合,將給製造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根據德勤調研,長江三角洲大中型的製造型企業,相比五年前,40%以上人工的工作已經被機器取代,大量的自動化設備、大量的機器人早已經在製造型企業中。一旦在人工智慧的應用場景上得到突破,人工智慧的軟體植入到自動化設備裡,企業將快速增長。

華為製造行業解決方案首席專家李天恩介紹,本質上5G是一組協議,一組各種不同的技術,應該包含三類:一類是帶寬增強,超高的無線帶寬接入。現在運營商能夠提供,部分城市已經商用的有些5G基站可以做到,其帶寬尤其是峰值帶寬理論上可以達到4G的100倍。高可靠的延遲部分也可以降低十倍,也就是說可以達到1毫秒左右的延遲。5G高可靠和低時延最典型的應用場景就是無人駕駛。

「5G還有一個特點,超高速情況下的連接穩定可靠性,5G的設計目標是要在一平方公裡達到100萬個連接。2020年左右5G協議就會標準化,工業真正去試點嘗試應用可能需要到2021年以後。也就是說,工業上批量用5G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他說。

來源:同花順財經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什麼是企業數位化轉型?
    首先,我們需要清楚的了解下什麼是企業數位化轉型,關於企業的數位化有很多專門的解釋,但是往往脫離企業認知的實際,因為從企業的需求看:他需要的是實際的,可具體落地的路徑,所以站在企業的立場上將數位化的場景清晰展示出來是目前最大的難點。企業的數位化,是個人在線化之後的企業在線化場景。
  • 為什麼說企業數位化轉型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這兩年,越來越多的經銷商或是中小企業老闆都面臨同一個困惑:利潤越來越薄,生意越來越難做,企業已經走到盈虧平衡「極點」,老闆們想要做些什麼卻不知從何做起。 但他們不知道,眼前的問題恰恰是與更長遠發展規劃息息相關,這時候企業更應該釜底抽薪,找到正確的數位化轉型道路,及時止損,用正確的方式將企業帶上正軌,而現在正是最好的時機。 1.疫情倒逼企業數位化轉型 上半年的疫情,讓眾多企業遭受重大打擊,對有的行業甚至是毀滅性的,如餐飲、旅遊、影院...
  • 漫談企業數位化轉型(上):什麼是信息化、網際網路化和數位化?
    信息化、網際網路化、數位化,有著相輔相成的遞進關係。談論企業數位化的轉型,首先必須得說清楚三者的概念,只有對其有清晰地定義和界定,才能進一步的去探討如何實現演變和轉變。對於企業來講,尤其是傳統企業,如果想實現數位化轉型、數位化賦能,首先應當定義清楚這些概念,理解各自的特點和挑戰,這樣才能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做量身剪裁,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欠缺什麼,找到正確的演進路徑。
  • 企業數位化轉型,運營人員如何構建數位化運營能力?
    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本質是為了順應消費者需求,重新進行資源配置,以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在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業務運營人員需要提高自己的數位化運營技能,做一個複合型的運營人才。
  • 企業如何數位化轉型?參考答案來了!
    新冠疫情影響下,有的企業業績下滑,有的企業卻仍保持相對於行業數倍的快速增長。他們做對了什麼?答案很簡單,數位化轉型!在由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和阿里研究院聯合舉辦的2020雙11「看中國」日談會場「數字基建:從連接到共創」環節中中,企業家和學者共同關注數位化轉型賦予企業的競爭優勢。
  • 企業數位化轉型2.0時代已經到來 10個關鍵點讀懂數位化轉型
    今天,我們業界關於企業數位化轉型有很多新的概念,有些時候新概念太多,也造成了「新概念霧霾」,我們需要一個「霧霾淨化器」;我們需要一個望遠鏡,能看到數位化轉型的全局;我們需要一個顯微鏡,能看到數位化轉型的細節;我們也需要一個CT機,能看到數位化轉型的本質。 什麼是數位化轉型的本質?
  • 數位化轉型對企業意味著什麼?
    儘管每個企業的數位化轉型看起來各不相同,但數位化企業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徵:協作:企業所有成員有目的地參與,實現共同願景。也就是說,企業不同級別和團隊之間攜手努力,建立信任,提高透明度和員工參與度。文化:需要擺脫傳統的商業結構和層次結構,授權員工做出決策和提出想法。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餘曉暉:中國企業都面臨著數位化轉型的挑戰
    「對中國來說無論是大中小企業,無論是任何一個行業,都面臨著數位化轉型的基本的挑戰,也是一個機遇。」11月26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餘曉暉在 「《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大會上如是說。這是數位化轉型的一個基礎,或者說數位化轉型最核心的部分其實是數據驅動但是我們的世界非常的複雜,只是數據驅動是無法解決問題,所以我們還有一個行業模型,把這兩個結合在一起,我們就構成了數據驅動,將每個行業的機理和知識相結合的綜合優化範式,這個範式我覺得是當前數字經濟和產業化轉型的基本的機理,我們觀察工業4.0和日本的網際網路工業,講的不同的名詞的時候,其實本質是一樣的。
  • 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對企業全面、系統的數位化重塑,來實現企業的智慧化升級,將企業打造成為面向未來的智慧企業,而數位化轉型,則是打造智慧企業的主要手段和核心路徑。 智慧企業,是一個以客戶為中心,具有狀態全面感知、事務自動預判、業務自主決策、發展自我演進的高度智能化的企業。
  • 傳統製造企業如何攜手IBM Garage破解數位化轉型難題
    目前,中國正在迎來新一輪的變革,隨著雲計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應用,越來越多的企業迎來數位化轉型的關鍵時期,基於大數據、物聯網等等技術的解決方案也應運而生,徹底拉開了國內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帷幕。對很多傳統企業來說,數位化轉型的過程將遇到各種困難,而有經驗的企業此時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
  • 騰訊楊國安: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五環框架」
    12月20日,楊國安發表了題為《中國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洞察》的演講,並首次提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五環框架」和「三大洞察」,提供了一個較為通用的數位化轉型藍圖。 楊國安將數位化轉型路線歸納為五個重點環節:戰略、價值鏈、數字能力、組織匹配以及領導力。這五個環節層層包裹、遞進,任何一環都會直接影響到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成果。
  • 傳統企業想要實現數位化轉型?必須深入思考的4個關鍵問題!
    企業都在談數位化轉型,可喊口號者甚多,實踐者寥寥,究其原因,乃思想與認識未到位,方法與措施不明確,本文將全面科普企業數據化轉型的思路,為你來一次真正的大洗腦。我們需要學會如何提出更加深層的問題。我們尤其需要知道這些數據是如何得出的,我們用了什麼樣的模型來分析它們,以及在這一分析過程中究竟遺漏了什麼。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超越僅僅使用數據來優化操作程序的做法,並學會利用數據來構思新的生產可能性。
  • 四大企業數位化轉型方式
    數位化轉型是一項戰略挑戰,自是艱難的,但也是必須達成的。關鍵的問題已經不是要不要轉,而是從哪裡轉和如何轉。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從兩個維度進行思考。目前,雖然數位化轉型的呼聲很高,但是數位化轉型究竟為企業帶來哪些價值、到底值不值得做, 一些企業是將信將疑的; 對該投入多少資源和人力、 在多大範圍內進行變革等問題,企業內部也難以達成共識。
  • 雙英張春宣:唯「適合的數位化運用」可賦能「企業數位化轉型」
    「數位化轉型」等於數位化技術的疊加使用,企業工具大換血仿佛是眾多企業在轉型過程中的一種思維定勢,先進化數字工具固然重要,後疫情時代的企業歷程更像是在證明技術的解決方案,雲端的處理方式是保證穩妥、平滑過渡陣痛的主要路徑之一。
  • 中原銀行行長王炯:商業銀行的數位化轉型面臨五大挑戰
    我們看一看作為一家銀行,作為一家企業他到底是怎麼思考他的數位化轉型的,他為什麼要轉?首先看一看,現在的數位化到到底在我們的生活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第四金融必須要支持企業,支持實體經濟,支持C端的客戶,如果離開了金融的功能,所謂的轉型都是自娛自樂,所以要能夠提升你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這是我們在轉型的過程中,對於轉型目的的一個思考。二、中原銀行數位化轉型實踐。
  • 中國信通院王超賢等:後疫情時代我國數位化轉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
    總體來看,對後疫情時代數位化轉型的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的研究還較少,且不夠系統深入。為彌補現有研究缺口,本文聚焦後疫情時代數位化轉型的可持續發展,把疫情對數位化轉型的研究從短期視角延伸到長期視角,深入研判未來數位化轉型的發展路徑,試圖揭示後疫情時代的數位化轉型的可持續發展方向;並在此基礎上,給出後疫情時代數位化轉型可持續發展的針對性對策,從而為企業轉型、政策制定等提供參考。
  • 「數位化」成2020年度熱詞 傳統行業如何看待企業數位化轉型?
    對企業而言,疫情期間各種在線需求加速釋放,使企業更有意願和動力推進數位化轉型。中國企業對數位化工具產生了爆發式需求,由此形成新的使用習慣和工作模式,數位化覺醒將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推動力。在這一轉型的關鍵時期,智領雲聯合創始人、CEO 彭鋒認為,建設統一的數據中臺能夠很好地幫助傳統製造業、服裝企業等進行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迭代速度轉型。  除了製造業、服裝業等傳統企業,房地產行業也面臨著數位化轉型與升級。
  • 「騰訊雲啟數位化轉型計劃」南京站開啟,助力企業構建數位化設計思維
    但知易行難,中小企業轉型面臨"不會轉"、"不敢轉"兩大難題,只有掌握數位化轉型方法論,構建企業自身的數位化DNA,建立適應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才能成為真正的數位化企業。12月3日,繼珠海站和瀋陽站後,"騰訊雲啟數位化轉型計劃"培訓第三站在南京啟動。
  • 復盤疫情下的家居企業數位化轉型
    此次疫情將傳統製造行業的問題充分暴露,員工、供應鏈、物流、設備等問題都可能成為阻礙企業開工的瓶頸,但同時也看到數位化能力強的企業在面對疫情展現出的極強韌性,在恢復生產、政策響應、危機處理能力上遠勝於仍處在「數位化邊緣」的企業。
  • 「數位化」成2020年度熱詞,傳統行業如何看待企業數位化轉型?
    會上,依文、用友、飛書、我愛我家、世紀互聯等優秀企業代表帶來了各自對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思考。在會議正式開始前,計世傳媒集團副總裁趙燾昊作為主辦方為大會致辭,他指出,疫情帶來的「長尾效應」使得「數位化」成為2020年度熱詞。對企業而言,疫情期間各種在線需求加速釋放,使企業更有意願和動力推進數位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