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順財經 發表於 2019-09-23 17:27:17
工博會期間,由施耐德電氣和德勤共同舉辦的工業市場創新趨勢論壇上,業內專家表示,目前數據夠了,算力基本上夠了,或者未來不夠再去補,但一些複雜場景關聯的算法怎麼解決,是目前工業界數位化轉型中面臨的問題。
德勤發布的《全球人工智慧發展白皮書》顯示,AI已在金融、醫療、安防等多個領域技術落地,且應用場景也愈來愈豐富,正在實現全方位商業化,引發了各個行業深刻變革。報告預計,到2025年世界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超過6萬億美元,2017年至2025年複合增長率達30%。
在這一過程中,很多企業相信數位化轉型勢在必行,但推行數位化過程中遇到許多難題。根據德勤對來自11個國家的300多名高管進行的調查,94%的受訪者表示數位化轉型是其首要戰略目標,然而採取防禦型策略的企業數量是採取進攻型策略企業的2倍,即企業實施工業4.0更多以降低成本為目標,而非增長市場、增加收入或改變商業模式。
人才挑戰是企業關注的另一話題,但只有1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需要大幅改變人員組成和技能,特別是用戶界面設計人才至關重要,但並未納入預算。供應鏈是數字轉型的重要領域,但供應鏈中的負責人員或參與人員在決策過程中沒有太多話語權。德勤供應鏈管理主管合伙人龔戈亮覺得,企業為了什麼而進行第四次工業革命、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數據怎麼運用以及人才培養這三點,是在工業4.0變革中比較普遍性的問題。
比如,數位化生產場景中海量的數據如何運用和分析,然後反哺到具體的生產場景去創造價值,是在實施工業4.0時一個讓企業頭大的問題。另外,企業最需要並不是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去操作產線的人力,而是在這個過程中了解數據的關聯、分析數據,做出及時反應的人才。
德佳諮詢和MR工業總經理馮晉中認為,這幾年製造業處在最關鍵變革期,很多企業向智能製造和工業物聯網轉型;2019年是5G元年,5G怎麼跟製造業尤其是智能製造、數位化工廠相結合,將給製造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根據德勤調研,長江三角洲大中型的製造型企業,相比五年前,40%以上人工的工作已經被機器取代,大量的自動化設備、大量的機器人早已經在製造型企業中。一旦在人工智慧的應用場景上得到突破,人工智慧的軟體植入到自動化設備裡,企業將快速增長。
華為製造行業解決方案首席專家李天恩介紹,本質上5G是一組協議,一組各種不同的技術,應該包含三類:一類是帶寬增強,超高的無線帶寬接入。現在運營商能夠提供,部分城市已經商用的有些5G基站可以做到,其帶寬尤其是峰值帶寬理論上可以達到4G的100倍。高可靠的延遲部分也可以降低十倍,也就是說可以達到1毫秒左右的延遲。5G高可靠和低時延最典型的應用場景就是無人駕駛。
「5G還有一個特點,超高速情況下的連接穩定可靠性,5G的設計目標是要在一平方公裡達到100萬個連接。2020年左右5G協議就會標準化,工業真正去試點嘗試應用可能需要到2021年以後。也就是說,工業上批量用5G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他說。
來源:同花順財經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