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不少孕媽發現,到了懷孕晚期身體不適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一心盼著早點「卸貨」,其實進入孕晚期,不僅孕媽身體不適加重,胎兒可能發生的機率也會增加,大多是胎兒在子宮內發生缺氧,若是孕媽發現及時,可以避免胎兒發生危險,若是不能及時發現,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前幾天有一則新聞,湖南一位懷孕8個月的孕媽,前一天晚上自己感覺胎動過於頻繁,第二天上午感覺胎動不多了,到了下午基本感覺不到胎動,就去醫院做檢查。
醫生給做了胎心監護,發現胎心監測曲線就是一條直線,醫生考慮寶寶出現了宮內缺氧,安排了吸氧、補液,胎心監護還是不好,於是醫生立刻給這位孕媽做了剖腹產手術。
切開肚子後,才看到臍帶高度扭轉,扭得像麻花一樣,扭轉周數達37周,醫生才恍然大悟,寶寶缺氧就是因為臍帶扭轉,好在搶救及時,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前不久也看到過一個類似的新聞,也是湖南的一位懷孕8個月的孕媽,感覺胎動不好,就去了醫院,一檢查醫生發現胎兒缺氧立即做了剖腹產手術,也是因為臍帶扭轉。
到了懷孕晚期,胎兒出現缺氧的情況是很常見的,作為孕媽雖然不能直接看到肚子裡寶寶的情況,但可以根據「胎動情況」來判斷,因而要時刻監測自己的胎動情況。
就像前面兩位孕媽的情況,若是孕媽感覺胎動太頻繁、太活躍,然後胎動逐漸減少,甚至感覺不到胎動,就要警惕了。
孕期出現「胎動異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胎兒出現了缺氧的情況。
因為臍帶是連接母體胎盤和胎兒之間的重要維繫,會源源不斷把營養和血氧通過臍帶輸送到胎兒體內。
若是臍帶這條「通道」出現異常,就會直接影響到胎兒氧氣和營養的輸送,最先表現出來的就是「寶寶缺氧」。
孕期「臍帶異常」主要有下面幾種情況:
1. 臍帶纏繞
臍帶纏繞是指臍帶纏繞到胎寶寶的身體上,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臍帶繞頸,一種是臍帶繞腹,其中以臍帶繞頸最為多見。
不論是哪種,孕媽們不能直接看到,都需要藉助B超檢查發現,不過「臍帶繞頸」在懷孕晚期是很常見的情況。
① 出現臍帶繞頸怎麼辦?
多數胎寶寶出現臍帶繞頸,會在出生前自己繞開,有的胎寶寶甚至會臍帶繞頸達4周之多,也會在分娩前自行繞開,大多沒有危險。
② 什麼樣的臍帶繞頸最危險?
其實,不難想像:如果臍帶纏繞過緊,容易造成胎兒缺氧,這種情況是比較危急的情況,檢查發現這種情況後,醫生會建議立即做剖腹產手術,結束分娩。
2. 臍帶扭轉
因為臍帶裡輸送的是血液(裡面包含氧氣和養分),如果出現了臍帶扭轉的情況,就相當於在半路上出現了「路障」,嚴重時就會別卡在這裡過不去,這樣就會導致胎兒宮內缺氧,這是種很危險的情況。
前面案例中的孕媽,臍帶多達37周的扭轉,對胎兒的血氧供應來說,就是個「相當大的路障」了,於是胎兒缺氧情況也比較嚴重。
3. 臍帶脫垂
這種情況,大多是胎兒的臍帶過長,或是提前破水沒有保持平臥位,在分娩前,胎寶寶還沒出生,臍帶先出現掉落的情況,這樣也會影響道臍帶裡的血液輸送到胎兒體內,也容易造成寶寶宮內缺氧。
4. 臍帶打結
顧名思義,就是臍帶出現了「打結」的情況。臍帶打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真的打結了,一種是假性臍帶打結。
「假性臍帶打結」只是臍帶集聚,看起來像打結,一般不會影響胎兒血液的輸送。
但如果出現真的臍帶打結,情況往往也比較嚴重,也容易造成寶寶宮內缺氧。
孕媽如果感覺胎兒的胎動不正常,不管什麼時候,一定要第一時間去醫院,醫生一般會安排做胎心監護檢查,根據胎心監護結果再做決定,是吸氧還是直接剖腹產。
在懷孕晚期,產檢比較頻繁,從懷孕32周開始,2周產檢一次,到36周每周產檢一次,每次產檢中都會做胎心監護,因而孕媽不要覺得產檢意義不大,而經常不去檢查。
其實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孕期有血壓、血糖高的孕媽,更要重視孕晚期的胎心監護,而且第一次胎心監護的時間也要更早,一般在懷孕28周就開始做了。
胎心監護的結果如何看?
胎心監護後會有一張曲線圖,也就是「胎心的變異曲線」。
正常的胎心曲線,會有明顯的加速和減速,是變化的;但如果胎寶寶存在宮內缺氧的情況,胎心曲線就會變得平直,就像前面醫生說的「變成一條直線」,而且胎動次數也會變少,在20分鐘之內檢測不到有效胎動。
出現這種情況,若是孕媽起來活動、吸氧再做一次,若是依然沒有胎動,就要考慮胎寶寶可能有宮內缺氧的情況,必要時要立即剖腹產了。
到了懷孕晚期,孕媽不僅要按時做好每次產檢,而且還要多注意胎動,若是感覺胎動不正常,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不能掉以輕心。
歡迎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京媽點讚並分享給更多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