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在工作中每次聽到孕媽們聊自己的事情,還是會有感同身受的感受。只有生過寶寶的女人,才能切身理解,孕婦有不易,生孩子又有多難!有位媽媽說了自己在分娩時的經歷,看起來有些好笑,但其實卻讓人忍不住心疼和為寶寶感到欣慰。
胎兒臍帶扭轉像「麻花」,醫生爭分鬥秒取出
媛莉(化名)懷孕36周多了,她每天都在家數胎動,每周做胎心監護。可有天上午,她覺得寶寶不怎麼動了,而且跟他說了好一會兒話,也沒什麼反應。這是咋了?難不成睡著了?媛莉也打算躺一會兒,醒了再跟寶寶互動。可她剛躺下,覺得不對勁,三四個小時都沒有胎動,會不會像醫生說的,胎兒缺氧了?
想到這裡,媛莉躺不住了,趕緊喊著老公帶她去醫院,心裡想著哪怕是虛驚一場也好,至少自己求個心安。到了醫院後一檢查,果然胎心慢,而且B超結果顯示,臍帶呈扭曲的長管狀回聲,考慮胎兒宮內窘迫,建議馬上進行剖宮產手術。
媛莉的老公想都沒想,馬上就籤字了,這種問題上,不需要考慮太多,能兩個都救最好,不能的話也要盡全力。老公打電話通知了家裡人,婆婆剛趕到就聽到產房有新生兒的哭聲「哇……」
護士走出來說生了,新生兒輕度窒息,經過搶救很快就恢復過來了。幸好送到醫院及時,寶寶的臍帶扭轉了十幾圈,像麻花一樣啊!聽到這裡,媛莉老公和家人都鬆了一口氣,還好老婆心細,不然後果不堪設想啊!
媛莉說,自己躺在產床上,就只聽到醫生說:「快!抓緊!」然後幾分鐘後,看到一個脖子上擰了一圈又一圈的小寶寶在自己眼前一晃,接著就聽到了哭聲。一切來得突然又自然,可能是剛剛好!
為啥臍帶會扭轉?
這不是我第一次聽說,產婦分娩時,胎兒臍帶扭轉的事情。臍帶是連接胎兒和胎盤的重要橋梁,也是媽媽給寶寶傳遞營養物質的重要渠道,只有它們相處融洽,胎兒才能健康發育。
臍帶扭轉是指臍帶順著縱軸旋轉、扭曲,就像扭麻繩一樣,只要向相反的方向旋轉,就可以恢復正常。發生臍帶扭轉,和胎兒的活動有關,有些胎寶寶比較調皮,喜歡動來動去,有時還翻跟頭。過分的扭轉則可能造成臍帶扭轉。
有數據統計,生理性扭轉可達6~12周,嚴重會導致血液循環中斷,不能及時被發現且加以幹預,很快就會出現胎兒宮內窘迫的現象。
對於臍帶扭轉的真正原因,醫學上並沒有明確的認定,只是認為,可能和臍帶發育不良以及胎兒的活動有一定關係。
還有的學者認為,臍帶扭轉和孕媽的具體情況以及胎兒的性別有關,經產婦的腹部鬆弛,胎兒活動空間大。而男寶寶的活動力度大,發生臍帶扭轉的概率高。
孕期如何預防臍帶扭轉
胎兒在媽媽肚子裡,我們無法隨時用肉眼觀察到。所以,做好預防工作更為關鍵,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孕媽們要堅持數胎動。從懷孕的28周起,注意胎動的變化情況,每天分三次,每次一小時數胎動。一旦發現胎動次數偏低,就要及時去醫院就診或聯繫你的醫生說明情況,以尋求專業的幫助。
Tips:胎動每小時在3~5次左右,5分鐘以內的波動屬於一個胎動。數胎動儘量保持情緒平穩,得到的結果更準確一些。判斷胎動是否正常,主要看胎動的次數,而不是胎動的幅度。
其次,避免長時間坐著、蹲著。有些媽媽習慣窩在沙發裡看電視,但這樣長時間不活動,會影響孕媽全身的血液循環,也會讓骨盆受到壓迫,導致子宮血液循環不通暢,胎兒發生臍帶扭轉的概率增加。
最後,必要時吸氧。如果做胎心監護不過關或者臍帶血流值過高,可以到就近的醫院吸氧,每天1小時左右,不僅可以緩解孕媽胸悶的情況,對胎兒缺氧也有一定的改善。
枕邊育兒寄語:
胎兒在媽媽肚子裡,一舉一動都值得關注。雖然並不是每個寶寶都有可能發生臍帶扭轉,但我們仍然要注意。關注到胎兒的胎動情況,並且在發現異常時,儘早到醫院就診,以便得到很好的照顧。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胎兒出現臍帶繞頸,跟孕婦睡覺姿勢有關嗎?細數臍帶繞頸的小徵兆
一到孕晚期,為何胎寶老被臍帶繞頸?四個因素你佔幾個?
懷孕臍帶繞頸一定要剖腹產?錯!上心4件小事,輕鬆「解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