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聖故裡·漯河
中華漢字文化名城LOGO徵集大賽
入圍作品網絡投票活動開始
▼
2019年8月19日,字聖故裡·漯河中華漢字文化名城LOGO徵集大賽正式啟動。
大賽由漯河市中華漢字文化名城建設工作指揮部主辦、漯河日報社承辦,以「漢字名城,創意之約」為主題。自啟動以來,共收到省內外設計作品423份。2019年12月5日,字聖故裡·漯河中華漢字文化名城LOGO徵集大賽評審委員會對收到的作品進行初評,最終有30件作品入圍。
今年4月7日,字聖故裡·漯河中華漢字文化名城LOGO徵集大賽評審委員會作出決定,請公眾對初評的30件入圍作品進行網絡投票。
此次投票活動從4月8日零點開始,到4月23日零點結束。你喜歡哪個?請在文末投票欄進行投票。
30 件 入 圍 作 品 展 示
▼
01號創意說明:標誌為變形的「字」字,並將賈湖遺址的大門形狀、圖騰龍融合了進去。
▼
02號創意說明:標誌整體像城市規劃圖,內部像篆體「字」,整體似中國印。
▼
03號創意說明:取用「中」字和「漯」的拼音大寫聲母「L」,同時融合漢字雛形、漢字文化、河流浪潮、文化印章、中國紅等視覺元素。
▼
04號創意說明:本案以"華″字結構肌理為載體。粗糙感的線條取意於契刻符號,「字」字線形厚重平滑喻示漢字的演變。
▼
05號創意說明:標誌以漯河的拼音首字母「LH」為設計基礎。圖案上半部分為字母L,為騰飛的百靈鳥。圖案下半為字母H,同時圖案中又融入了「文」字。
▼
06號創意說明:漯河歷史城隨水名,所以標誌元素中有水系,地形上西為伏牛山,東為平原,所以將山水城三個元素合為一體。
▼
07號創意說明:標誌以漢字「中」、「字」二字為創意元素,融入古樸印章元素設計而成。
▼
08號創意說明:標誌以「中華漢字文化名城」的英文翻譯首字母,四個「C」為創意元素,融入古樸印章、傳統紋樣設計而成。
▼
09號創意說明:
▼
10號創意說明:該logo融合漢字」字",選取許慎文化園漢代風格建築、字聖許慎雕塑、展開的捲軸等元素。
▼
11號創意說明:無。
▼
12號創意說明:標識以漢字"漯"為基礎進行設計,其中巧妙融入字聖許慎雕像、印章等元素。
▼
11號創意說明:無。
▼
14號創意說明:LOGO由「漯」字與「印章」藝術化而來。
▼
15號創意說明:以篆書「字」字為造型基礎,筆畫中自然融入漯河的「漯」字的拼音。
▼
16號創意說明:以漯河的「漯"字展開創意,筆畫延綿往復。
▼
17號創意說明:無
▼
18號創意說明:標誌以「漯河」二字為設計元素,融合許慎雕像、印章圖案而成。
▼
19號創意說明:LOGO以篆書"漯″字為元素進行設計,形似漫展的書簡,整體造型又好像一座豐碑。
▼
20號創意說明:
▼
21號創意說明:標誌以漯河首字母「L」「H"、漢字「華」字為創意元素設計而成。
▼
22號創意說明:以「漯河」出土的「舞陽甲骨」為圖形輪廓構成,傳統「印章」嵌入篆體漢字「字」。
▼
23號創意說明:LOGO以漢字「字」為設計創意主體,融合了龜甲、七音骨笛、契刻符號、賈湖遺址、許慎雕像、沙澧河、文化印章等元素。
▼
24號創意說明:以甲骨及中國印為背景,以「字"為創意主體。下方為字母「LUO HE」與漢字架構結合。
▼
25號創意說明:標誌以小篆「字」的漢字為原型,將鳳鳥、骨笛與傳統紋樣相結合。
▼
26號創意說明:本設計是將中華漢字文化名城的「漢」字寫意變形而成。
▼
27號創意說明:抽象的「字」與「H」進行交融。中間為人形,人形外部為開啟的大門。
▼
28號創意說明:對漢字「字」的設計。看似四本疊加的書籍,底部的中文採用隸書與篆書表現。標誌逆時針旋轉,又似楊柳依依以及沙澧河波浪蕩漾。
▼
29號創意說明:無。
▼
30號創意說明:標誌以漯河的「漯」字構成,該標誌的上面看似海螺,與竹筒形狀相結合。「漯」字下面的「小」以河流的的線條來表現。
喜歡哪個?請投票
來源:漯河日報
編輯| 晁銘
審校| 趙曉培
監製| 梁佔傑 張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