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自主吃飯是令許多家長頭痛的問題。既要擔心小朋友不好好吃飯,又要擔心孩子吃多了、還是吃少了,還有挑食的問題等等。
究竟要如何培養孩子吃飯的好習慣呢?
在培養孩子吃飯習慣前先明確,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培養什麼樣的吃飯習慣:
1.吃飯專注。吃飯時不看電視、不玩玩具、不隨意離開餐桌,只是好好吃飯。
2.吃得乾淨。養成餐桌禮儀,吃飯時桌面、餐盤等較乾淨,不雜亂。
3.按時適量地吃。孩子到吃飯的時間點就吃飯,孩子能夠掌握自己該吃多少不會餓、不會撐,避免隨意地剩飯剩菜。
4.食物多元。雖然家長們都不希望孩子挑食,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那麼喜歡的食物,只要孩子能夠做到食物多元,且營養均衡就可以了。如果是嚴重挑食,例如不吃青菜的情況還是要及時調整。
另外,有些孩子先天脾胃比較虛弱,容易消化不良,因而更容易產生厭食或者挑食的問題。
想要改善孩子消化不良問題,調節腸道功能,家長可以適當給孩子補充益生菌。
除了孩子自身挑食、腸胃不好的情況,家長的不恰當餵養方式也是造成孩子不好好吃飯的重要原因。例如一些家長讓孩子邊看電視邊吃飯,或者是為了讓孩子吃飯連哄帶騙等等。
想要孩子好好吃飯,家長要養成這些習慣:
1、固定吃飯的地方
吃飯時間,全家人都要在餐桌上吃飯,孩子也和大人一起坐在餐桌旁,建立孩子一種「和爸爸媽媽一樣自己吃飯」的意識。即使大一點的孩子喜歡吃幾口就跑,也不要為了餵飯而轉移吃飯的地方,就在餐桌上等孩子來來回回跑著吃。
2、固定吃飯的時間
如果家裡是三代同住,可能會出現一頓飯吃好幾輪的情況,但這樣可能會讓孩子誤以為想什麼時候吃飯就什麼時候吃,不利於培養孩子好好吃飯的習慣。建議家長儘量和小孩同一時間一起坐在餐桌前吃飯。
3、專注吃飯
家長們要想培養孩子專注吃飯的習慣,首先要做的就是以身作則,自己也不看電視、不玩手機,專注吃飯,給孩子積極正向的引導。營造吃飯的儀式感,告訴孩子吃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認真對待。
4、養成分餐的習慣
分餐可以避免把一些細菌通過餐具傳遞給孩子。分餐除了要把大人和孩子的餐具分開,也要注意一些分餐的動作,例如不用自己的筷子夾食物餵孩子,也不逗孩子讓孩子餵我們食物等,大家各吃各的。
5、拒絕哄騙進食
部分家長為了讓孩子好好吃飯往往會對孩子連哄帶騙,例如:你好好吃飯,我就帶你去動物園去玩、去買喜歡的玩具等等。這樣不僅不利於培養孩子自主吃飯的習慣,而且,一旦你沒有兌現諾言,可能就成為孩子撒謊失信的「模範」。
6、吃飯也是親子陪伴
如果孩子年齡適合和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家長還可以邀請孩子一起做飯,例如洗胡蘿蔔、摘掉青菜不能吃的部分等等。孩子對食材越熟悉,對食物的接納度就越高。另外,這種協作也是一種親子陪伴。
吃飯的時間也是很好的親子時間。家長可以和孩子聊聊營養知識、食物烹飪過程、有趣的事情等等,讓孩子愛上食物,愛上吃飯。
文章部分配圖來源網絡,侵刪
編輯:兒科醫生助理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