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地處北緯18°,古稱崖州,也稱鹿城,處於海南省的最南端,是我國唯一的熱帶濱海旅遊城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文化多姿多彩。
天涯海角遊覽區,位於三亞市天涯區,距主城區西南約23公裡處,背對馬嶺山,面向茫茫大海,是海南第一旅遊名勝, 景區海灣沙灘上大小百塊石聳立,"天涯石"、"海角石"、"日月石"和"南天一柱"突兀其間。
清雍正年間,崖州的知州程哲來到此處,並在天涯灣的一塊海濱巨石上題刻了「天涯」二字。而後民國年間,瓊崖守備司令王毅又在相鄰的另一塊巨石上題寫了「海角」二字。至此,天涯灣畔的這片濱海地帶便成了名副其實的「天涯海角」。
海邊矗立著巨大的花崗巖石,最高尖石上題刻著「海角」二字,與「天涯」二字遙相呼應,構成了完整的天涯海角。"天涯"和"海角"這兩塊大石頭也是有來歷的,傳說一對熱戀的男女分別來自兩個有世仇的家族,他們的愛情遭到各自族人的反對,於是被迫逃到此地雙雙跳進大海,化成兩塊巨石,永遠相對。
"愛情石"坐落在天涯海角大門正對面的海上,兩塊石頭像"日"、"月"重疊交叉,心心相印,日月相伴,朝暮相隨。
清代宣統年間,崖州知州範雲梯多次體察民情時經常往返於此地,看到此石如此剛正不阿,心裡便立下了 「一日為官,終生為民」 的誓言,後擬書「南天一柱」並命人在此石上刻上「南天一柱」四個大字,以祈求施政一帆風順,國泰民安、豐衣足食之意。
「海判南天」石是清朝進行地圖測繪活動留下的測量緯度的標誌。「南天」指的是太陽所行區域,「判」是一剖兩半之意,「海」則指南海。「海判南天」全意就是:「南海」在「海判南天」處分為「天南海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