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講了這麼多道理,你還是生氣

2020-09-03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中國青年報

圖集

到了該睡覺的時間,小朋友卻還賴在媽媽屋裡不走。媽媽說:「咱們說好今天你要自己睡覺了,快去你屋裡吧。」

「我不!就要跟媽媽一起睡!!」

「這不行,咱們來講講道理,咱們不是說好了的嗎?」

「不要!」說完,小朋友就開始在床上撒潑打滾。

「你記得媽媽說,定了規則要怎麼樣嗎?」

「哇……」看媽媽不答應,小朋友哭了。

這家隔壁住著一對情侶,兩人聽到哭聲,無奈對視:又開始啦!

「咱們上次說要在這面牆上貼隔音海綿來著,什麼時候貼呀?」

「哈哈……開個玩笑,一面牆應該也沒那麼有效啦。」

「啊,你上次不還誇我主意出得好?你騙我。」

「不是呀,我以為你在開玩笑嘛,覺得不能讓你掃興,我以為這樣說能讓你開心,不是在騙你呀。」

「你還狡辯!!!」

「我只是想告訴你我的真實想法啊!」

「我真的很生氣,而且你還不哄我。」

「我不想服軟哄你了事,我想讓你知道我的想法。」

事情到了這裡,兩家人都有些冒火又洩氣。

一個人想:為什麼你跟我說話,像隔壁小孩一樣「不講道理」呢?

而另一個人想:我都這麼氣了,你怎麼還不安撫我呢?

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是聽不進道理的

如果我們分別站到幾個人的角度,會覺得大家說得都有道理:孩子需要媽媽安撫才能睡著;媽媽覺得規則很有必要;「感到被欺騙」的伴侶想要安撫和道歉,這很合理;認為自己是好心的伴侶想要心平氣和,好好解釋講道理,本來也沒什麼問題。

但是很顯然,兩家的溝通都是錯位的,兩個成年人間就像隔壁的大人和小朋友。解釋的人會把憤怒理解成「像小朋友般不可理喻」,憤怒的人會把道理接收為「你的情緒不應該出現」,所以即便兩個人都沒有犯嚴重的錯誤,仍然能吵個昏天黑地。

心理學領域有過一個有趣又影響深遠的「三重腦假說」,認為我們人類的大腦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越是負責基礎功能的腦,在進化中出現得越早:先是負責心跳、呼吸、睡眠等功能的腦幹、小腦、基底核;然後是參與情緒功能、記憶功能的邊緣系統;最後才是跟語言、思維、自控有關的新皮層。雖然這個假說有過度簡化的地方,但其所揭示的現象確有其事:情緒會先於思維出現,情緒也會干擾我們的思考和自控力。

處於強烈的情緒之中,比如極度憤怒時,我們是很難聽得進道理的。

生氣的時候,我們多數是在害怕不被愛

雖然生氣的人看起來強勢又蠻橫,他們可能嘮叨不講理、批評攻擊、追趕糾纏、鍥而不捨、永不示弱,但其實,他們的內在可能並沒有這麼強硬。

情緒聚焦療法(EFT)認為,人們的情緒像一座冰山,表露在外的只是一小部分,而潛在水下的,是深層的害怕、傷心。他們害怕被拒絕,因為別人的不喜愛而難過。冰山的更底層是人天生的依戀需求,人們之所以有上層表現出的情緒,很可能是因為感受不到與別人穩固的情感連結、害怕自己不被愛。

依戀是哺乳動物求生存的本能,在危急的情況下,維持與父母的親近,可以得到父母的照顧和保護,得到安撫並降低情緒的激動程度,然後重新回復到自認為安全的狀態,以繼續探索外部世界。小朋友需要媽媽陪著才能睡著,就是想獲取安全感。

而在長大成人之後,往往是伴侶替代父母成為我們的安全基地,有了安全的成人依戀關係,我們就更有自信與安全感去應對外界的挑戰,更自在地向外探索。但如果我們覺得當下的依戀關係不夠安全穩固時,比如感覺自己被騙了,於是感覺不到足夠的支持關愛時,就可能容易情緒激動,害怕、憤怒,甚至於超過了腦神經系統可以負荷的程度,造成認知功能暫時失調,而讓情緒成為此刻的主宰。

道理要講,但情緒要先安撫

我們有時能看到這樣的說法:為什麼男朋友明知我生氣,還不來哄哄我,而是一直講道理?

這樣的問題下往往吵成一團,大部分人支持講道理,但也有人會覺得「你是覺得我不懂道理嗎」?

其實,生氣的人首先需要的,的確不是道理,但也不是單純地服軟,而是安撫。

EFT治療師認為,大部分家人、伴侶之間的吵架,並非因為不相愛,也不是因為某人有人格障礙,而是因為他們無法找到有效的方法來滿足自己和對方的依戀需求,他們嘗試的各種方法不僅沒有正面效果,往往還讓對方覺得更不被關愛,從而產生生氣、挫折、傷心、受傷、害怕、羞愧、歉疚、後悔等負面情緒。

這些情緒累積蔓延到生活的各個層面,影響兩人互動的方式、對彼此的態度,導致缺乏信任和安全感,進一步更難以體會到對方的善意和脆弱,傾向於將對方的一舉一動視為惡意攻擊,以至於無法傳達正面溫暖的信息。負面防衛信息被放大,任何的嘗試都變得無效。而跳出這種無效惡性循環的最重要的第一步,就需要承認情緒的正當性,先安撫情緒。

做到這一點,有兩個很簡單的辦法:接觸和重複。

擁抱也好,握住手也好,然後溫和、緩慢、輕柔地用對方剛剛使用的情緒詞來描述對方的情緒,表達自己的理解。比如,故事二中的情侶就可以抱住生氣的那個人說,「我知道你感覺被騙了、很生氣,我說的話讓你感覺我在狡辯在欺騙,我知道了」。這就像我們安慰哭泣的小朋友時,我們會一面反覆輕拍孩子,一面重複地說我在這裡、我知道,等等。

正如我們在前面提到的,情緒激動時我們聽不下去道理。重複可以幫助對方在情緒激動、認知功能受影響、難以思考時,多留一些時間來接收處理這些信息。這樣的應對方式,也可以幫助發脾氣的本人逐漸學習到自我安撫的方法,在下次要吵起來的時候,知道自己是在害怕和擔心,不至於被古老的情緒腦完全控制住。

不要因為表層爆發的情緒,而毀了深愛的安全港灣。(殷錦繡)

責任編輯: 王萌萌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講了這麼多道理,你還是在生氣?
    媽媽說:「咱們說好今天你要自己睡覺了,快去你屋裡吧。」「我不!我就要跟媽媽一起睡!!」「這不行,咱們來講講道理,咱們不是說好了的嗎?」「不要!」說完,小朋友就開始在床上撒潑打滾。「你記得媽媽說,定了規則要怎麼樣嗎?」「哇……」看媽媽不答應,小朋友哭了。
  • 為什麼男朋友在明知我生氣的情況下,不哄我而講道理?
    大家別說誇張,好好想想有沒有這種時候,男朋友哄得好好的,自個兒倒越想越生氣,索性男朋友不哄了,擺事實講道理了,女方卻不明白為什麼男朋友在自己生氣的時候都不哄你。哄一個女生去解決問題的本質是掩蓋問題,當個渣男太簡單了,遇到事就和稀泥就可以了。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會離婚?
  • 為什麼男朋友在明知我生氣的情況下,不哄我而講道理?
    背景:為什麼男朋友在明知我生氣的情況下,不哄我而講道理?這是什麼原因呢?是只有我男朋友這樣,還是所有男人都這樣?本來哄哄我,說點好話就行了,為什麼他一直巴拉巴拉講,我快氣死了。我的想法:來來來,讓實戰派情感諮詢導師告訴你,男人不愛哄你,而喜歡跟你講道理的深層原因。講原因之前,先給你舉幾個例子:1、20歲出頭的小王,很喜歡自己公司的一個女同事,於是每天編各種理由給女同事買早餐、買奶茶,請女同事吃飯,女同事要是主動跟小王聊天或者出去玩,小王都能高興半天,小王覺得這樣的感情真好。
  • 為何和男朋友吵架後他要講道理?又為何惹你生氣後他要笑個不停
    這時候問題來了:理性的男人會通過講道理來找出原因然後解決,感性的女人則會覺得他為什麼要和我講道理?他是不是不愛我了,於是事情本身並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男人的態度——他為什麼要跟我講道理?如果非要讓解答這個問題,那只能用排除法了,因為如果不講理,那其他的女人更接受不了。
  • 你的女朋友生氣了怎麼辦,記得千萬別和她講道理!
    男人是無法揣摩到女人的真實的內心感受,尤其是在生氣的時候,作為直男癌最忌諱的就是跟自己的女朋友講道理,因為此時的她需要更多的是心理安慰,而不是你跟她掙個高低,拼個你死我活。
  • 感情裡的哄和講道理的區別:哄是掩蓋問題,講道理是解決問題
    是那種在你們女孩生氣的時候,你希望自己的男朋友是哄你還是對你講道理了?其實這個答案一目了然,當然喜歡那個願意去哄你的男孩子了。小玲和和男朋友現在在一起已經快三年了,他男朋友對她很好,有一點讓她最接受不了的就是每一次在她明明很生氣的時候,小玲的男朋友總是要和她講道理,這就讓她很鬱悶,也很無奈。
  • 為什麼男人明明知道你生氣,卻還是不哄你?真相很殘酷
    為什麼男人明明知道你生氣,卻還是不哄你?真相很殘酷其實,只要來看這個問題的人,先來反問一句「女生不哄男生,是因為不夠喜歡嗎?」你肯定會清脆的說,不是。其實,哄不哄與喜歡不喜歡,雖然有聯繫,但也要分情況。你跟媽媽家裡吵架,也有可能會不哄,那是你不喜歡媽媽嗎?不是的。
  • 在家講道理,本身就是不講道理
    第一:不要急著講道理吵架的時候,你聲音大,他的聲音更大,這是誰都會的事情。她的聲音大,你的聲音小,這個比較難得,那她的聲音自然會小一點。你的聲音再小一點,她的聲音也小一點,彼此就比較冷靜了。冷靜的時候,才有辦法講道理。火氣大的時候,是沒辦法講道理的。她的聲音大,是因為她情緒不好,你又何必跟她一樣呢?
  • 其實,我不喜歡聽你講道理
    她是這樣講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自己有一天受了委屈,或是和誰生了氣。因為很難受所以去找身邊人抱怨,可是他卻開始給你分析道理,然後勸你大度點,別生氣,不至於。其實他們也沒有錯。你能和他抱怨,說明他是你最親近的人,他知道正確的做法是怎樣的,他覺得自己有必要指出你的不足。
  • 孩子犯錯後,作為父母的你,是選擇講道理還是引導?
    所以,每次教育孩子的時候,她都會苦口婆心地給孩子講道理,希望他能夠自己認識到錯誤,並改正。不過,最近這種方式好像「失效」了,無論她怎麼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就像是沒有聽見一樣,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而且不知悔改。看著孩子這個樣子,她真的是氣不打一處來,有時候都想直接上手教育了。
  • 我見過最討厭的人,就是不停的給你講道理
    總有人會問,為什麼懂得那麼多道理,偏偏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我猜,那一定是你喜歡把這些道理應用在生活當中。別人欺負你,你偏不生氣,他們自然就知難而退了...... 總之,那次談話本該是我的吐槽傾訴,結果總共沒說兩句話,反而被朋友教育了一大堆的大道理。 自那次之後,我就很少再單獨約他出來喝酒。
  • 「寶寶你這樣做是不對的」有時候別跟寶寶講道理比講道理更有用
    導言 很多媽媽在教育孩子時,遇到問題總是耐心地跟孩子講道理。 但是,這種方式往往只起幾天的效果,孩子遇到問題還是回到最初「錯誤」的方式,並且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會發現這種講道理的方式越來越行不通了。 孩子甚至很固執逆反,不管家長怎麼說,就是不聽。有些媽媽認為,教育孩子過程中不要太文明了,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軟的聽不進去就要來硬的。
  • 12星座生氣了怎麼「哄」?獅子座多說好話,而摩羯最講道理!
    12星座生氣了怎麼「哄」?獅子座多說好話,而摩羯最講道理! 白羊座:真誠道歉 如果簡單直率的白羊座生氣了,就很容易哄他,只要你真誠地向白羊座道歉,最簡單的方法是最有效的。
  • 跟一個不講理的人講道理,是你傻還是他傻
    跟一個不講理的人講道理,是你傻還是他傻朋友氣呼呼地跟我訴苦,說他剛剛遇到了一個蠻不講理的人,不守規矩騎電動車走反道,差一點就要撞到人,朋友跟他理論,對方竟然還理直氣壯地說,「我就喜歡走反道,關你屁事。」
  • 不要總是和女人講道理,講得通嗎?
    很多夫妻感情破裂,大多都是輸在了講道理上面,有時候女人不是不懂道理,只是要看什麼情況下。我身邊就有一對這樣的夫妻,每天都在為一些小事爭吵,誰也不讓誰,其實很多時候女人爭吵的不是道理,而是爭一個態度,吵來吵去到最後都不知道是因為什麼在吵。
  • 為什麼你的女朋友這麼容易生氣?
    為什麼你的女朋友這麼容易生氣?2020-08-03 0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每臨大事有靜氣 心教育為什麼你的女朋友這麼容易生氣
  • 精益生產 25:學會了這麼多道理,為什麼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又到周五了,精益生產寫到計劃的25節,這一節,我給自己定的標題是:在職培訓。這讓我想到,培訓讓我們學會了這麼多道理,可為什麼我們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在說明問題之前,我還是不想離題十萬裡,精益生產還是要講的,培訓也是要談的。那麼首先,我想說說在職培訓的定義,以及它為什麼是精益生產的一部分。
  • 為什麼老婆愛生氣?這個世紀難題終於解決了!
    最後,表弟還一直問我:「明明讓我洗碗我也洗了,為什麼她動不動就生氣?」聽他急切的語氣,真是既生氣又忍不住想笑。這麼明顯的原因,他怎麼就看不到呢!比如:老婆大舅家的兒子的媳婦的孩子的同學家生了一窩狗,她告訴我這個消息,因為我沒有表現出興高採烈,所以她生氣了。比如:老婆懷孕那會兒,有天做夢然後哭醒了,醒來看見我在身邊睡得很香,於是氣就不打一處來,一邊哭一邊打……看,老婆生氣的理由就是這麼奇葩,有時候甚至都不需要理由。
  • 冷處理比講道理有效!4招面對愛生氣的小霸王
    做法1.冷處理:孩子怎麼哭、怎麼鬧都不理他冷不代表置之不理,孩子有情緒還是要安撫。可以用和緩的語氣對孩子說:爸拔/馬麻在旁邊陪你,等你不鬧了再來說。充分的陪伴與支持有助孩子恢復冷靜。有些父母會對孩子說:看你可以哭多久,這句話帶有強烈的攻擊性和貶意,只會造成孩子的壓力。
  • 為什麼聽過那麼多道理,卻依然教不好孩子?
    但實踐過後,很多父母又深有感觸:道理知道了很多,還是茫然無緒;方法用了很多,總難見預期效果。為什麼我們聽過很多道理,卻還是教不好孩子?比如有一次,我的孩子出去玩回家晚了,我非常生氣。但本著「講理」的原則,我沒有直接斥責他,而是大加強調晚歸的安全隱患。我自認為自己佔理,所以毫無忌憚,把晚歸的危險說得非常誇大,好像只要晚歸就「九死一生」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