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圖集
到了該睡覺的時間,小朋友卻還賴在媽媽屋裡不走。媽媽說:「咱們說好今天你要自己睡覺了,快去你屋裡吧。」
「我不!就要跟媽媽一起睡!!」
「這不行,咱們來講講道理,咱們不是說好了的嗎?」
「不要!」說完,小朋友就開始在床上撒潑打滾。
「你記得媽媽說,定了規則要怎麼樣嗎?」
「哇……」看媽媽不答應,小朋友哭了。
這家隔壁住著一對情侶,兩人聽到哭聲,無奈對視:又開始啦!
「咱們上次說要在這面牆上貼隔音海綿來著,什麼時候貼呀?」
「哈哈……開個玩笑,一面牆應該也沒那麼有效啦。」
「啊,你上次不還誇我主意出得好?你騙我。」
「不是呀,我以為你在開玩笑嘛,覺得不能讓你掃興,我以為這樣說能讓你開心,不是在騙你呀。」
「你還狡辯!!!」
「我只是想告訴你我的真實想法啊!」
「我真的很生氣,而且你還不哄我。」
「我不想服軟哄你了事,我想讓你知道我的想法。」
事情到了這裡,兩家人都有些冒火又洩氣。
一個人想:為什麼你跟我說話,像隔壁小孩一樣「不講道理」呢?
而另一個人想:我都這麼氣了,你怎麼還不安撫我呢?
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是聽不進道理的
如果我們分別站到幾個人的角度,會覺得大家說得都有道理:孩子需要媽媽安撫才能睡著;媽媽覺得規則很有必要;「感到被欺騙」的伴侶想要安撫和道歉,這很合理;認為自己是好心的伴侶想要心平氣和,好好解釋講道理,本來也沒什麼問題。
但是很顯然,兩家的溝通都是錯位的,兩個成年人間就像隔壁的大人和小朋友。解釋的人會把憤怒理解成「像小朋友般不可理喻」,憤怒的人會把道理接收為「你的情緒不應該出現」,所以即便兩個人都沒有犯嚴重的錯誤,仍然能吵個昏天黑地。
心理學領域有過一個有趣又影響深遠的「三重腦假說」,認為我們人類的大腦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越是負責基礎功能的腦,在進化中出現得越早:先是負責心跳、呼吸、睡眠等功能的腦幹、小腦、基底核;然後是參與情緒功能、記憶功能的邊緣系統;最後才是跟語言、思維、自控有關的新皮層。雖然這個假說有過度簡化的地方,但其所揭示的現象確有其事:情緒會先於思維出現,情緒也會干擾我們的思考和自控力。
處於強烈的情緒之中,比如極度憤怒時,我們是很難聽得進道理的。
生氣的時候,我們多數是在害怕不被愛
雖然生氣的人看起來強勢又蠻橫,他們可能嘮叨不講理、批評攻擊、追趕糾纏、鍥而不捨、永不示弱,但其實,他們的內在可能並沒有這麼強硬。
情緒聚焦療法(EFT)認為,人們的情緒像一座冰山,表露在外的只是一小部分,而潛在水下的,是深層的害怕、傷心。他們害怕被拒絕,因為別人的不喜愛而難過。冰山的更底層是人天生的依戀需求,人們之所以有上層表現出的情緒,很可能是因為感受不到與別人穩固的情感連結、害怕自己不被愛。
依戀是哺乳動物求生存的本能,在危急的情況下,維持與父母的親近,可以得到父母的照顧和保護,得到安撫並降低情緒的激動程度,然後重新回復到自認為安全的狀態,以繼續探索外部世界。小朋友需要媽媽陪著才能睡著,就是想獲取安全感。
而在長大成人之後,往往是伴侶替代父母成為我們的安全基地,有了安全的成人依戀關係,我們就更有自信與安全感去應對外界的挑戰,更自在地向外探索。但如果我們覺得當下的依戀關係不夠安全穩固時,比如感覺自己被騙了,於是感覺不到足夠的支持關愛時,就可能容易情緒激動,害怕、憤怒,甚至於超過了腦神經系統可以負荷的程度,造成認知功能暫時失調,而讓情緒成為此刻的主宰。
道理要講,但情緒要先安撫
我們有時能看到這樣的說法:為什麼男朋友明知我生氣,還不來哄哄我,而是一直講道理?
這樣的問題下往往吵成一團,大部分人支持講道理,但也有人會覺得「你是覺得我不懂道理嗎」?
其實,生氣的人首先需要的,的確不是道理,但也不是單純地服軟,而是安撫。
EFT治療師認為,大部分家人、伴侶之間的吵架,並非因為不相愛,也不是因為某人有人格障礙,而是因為他們無法找到有效的方法來滿足自己和對方的依戀需求,他們嘗試的各種方法不僅沒有正面效果,往往還讓對方覺得更不被關愛,從而產生生氣、挫折、傷心、受傷、害怕、羞愧、歉疚、後悔等負面情緒。
這些情緒累積蔓延到生活的各個層面,影響兩人互動的方式、對彼此的態度,導致缺乏信任和安全感,進一步更難以體會到對方的善意和脆弱,傾向於將對方的一舉一動視為惡意攻擊,以至於無法傳達正面溫暖的信息。負面防衛信息被放大,任何的嘗試都變得無效。而跳出這種無效惡性循環的最重要的第一步,就需要承認情緒的正當性,先安撫情緒。
做到這一點,有兩個很簡單的辦法:接觸和重複。
擁抱也好,握住手也好,然後溫和、緩慢、輕柔地用對方剛剛使用的情緒詞來描述對方的情緒,表達自己的理解。比如,故事二中的情侶就可以抱住生氣的那個人說,「我知道你感覺被騙了、很生氣,我說的話讓你感覺我在狡辯在欺騙,我知道了」。這就像我們安慰哭泣的小朋友時,我們會一面反覆輕拍孩子,一面重複地說我在這裡、我知道,等等。
正如我們在前面提到的,情緒激動時我們聽不下去道理。重複可以幫助對方在情緒激動、認知功能受影響、難以思考時,多留一些時間來接收處理這些信息。這樣的應對方式,也可以幫助發脾氣的本人逐漸學習到自我安撫的方法,在下次要吵起來的時候,知道自己是在害怕和擔心,不至於被古老的情緒腦完全控制住。
不要因為表層爆發的情緒,而毀了深愛的安全港灣。(殷錦繡)
責任編輯: 王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