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在孕9月這兩項檢查要做,能預測分娩是否順利,再忙也別錯過

2020-09-07 J媽學堂

隨著人們文化水平的提升,現代年輕人對於孕檢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排斥,人們逐漸意識到,定期孕檢確實可以幫助我們提前發現危險。

然而,新的問題又冒了出來,根據我的觀察,人們往往只關注孕早期的孕檢,對於孕晚期,尤其是8-9個月時的孕檢項目,總是抱著「多此一舉」的態度,不太願意去做。正如一位網友描述的那樣,要出問題早就出問題了,哪裡還需要等到8-9個月?

事實顯然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恰恰相反,專家表示,越到孕晚期,我們越是要注意定期孕檢。

為什麼到了孕晚期,還得孕檢呢?

理論上來說,孕前期的胎兒是最脆弱的,在這個階段,受精卵處於高速分裂、分化階段,此時外界任何細微的幹擾,比如震動,輻射,有毒因子等等,均有可能造成無法預計的後果。有些甚至會給胎兒留下一生都難以痊癒的創傷,全家跟著遭罪。

而到了孕中晚期,情況就不一樣了,此時胎兒絕大多數生理功能都已經發育完全,他們的耐受性明顯升高,此時出現問題的可能性,確實要比孕前期低很多倍。

不過我們要注意的是,機率低不代表不存在,這就好比夏天不容易感冒,但我們有時候還會容易感冒一樣。

此外,數據顯示,孕晚期出現問題的危險性,以及它們造成的遺留問題,往往要比孕前期更大。畢竟要是孕早期發現問題的話,我們可以選擇直接打掉,雖然也會傷心,但是因為付出的時間與精力都沒那麼多,所以相對而言,心理上要好接受很多。

到了孕晚期就不一樣了,在胎兒身上,我們付出了太多,誰能忍心直接將孩子打掉?再者,此時打胎叫引產,實際上與生完沒什麼差別,而且過程非常殘忍,極易給孕媽留下心理問題。

因此,越是孕晚期,我們越是要定期孕檢,將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

孕9月也不能保證絕對安全,孕婦這兩項檢查不做,風險性太大

下面這兩項孕檢項目,孕婦再忙也別忘做,小心使得萬年船。

1、入盆檢查

孕9月也就是孕36周,在醫學定義上,36周之前出生的胎兒,應該歸屬於早產兒範疇(最新規定延後為37周),而滿36周的就是足月兒,36周是個分界線。

而順利娩出的前提是能順利入盆,正常情況下,胎兒會在這個時間段,會慢慢擺出頭下腳上、全身蜷縮的姿勢,頭部通過母體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這就是入盆。

只有順利入盆,下面才能正常分娩,這一步不到位的話,其它所有一切都是白扯,順產更是無從說起。

因此,我們需要及時檢查胎兒的入盆情況,比如胎位問題,有沒有異常胎位,入盆到了哪個環節等等。

2、分娩方式評估

過去,老一輩都是盲目崇拜順產,不論是否符合條件,都逼著女人順產,哪怕醫生勸阻都不好使。以至於發生了一系列悲劇,甚至出現「孕婦無法忍受痛苦而選擇跳樓」的慘案。

儘管單從理論角度來看,順產確實要比剖腹產好,優勢面非常多,但到底選擇何種分娩方式,我們還得從孕婦生理、心理以及外在客觀因素等多個層面去分析,醫生會通過專業手段給出建議。

事實上,不是所有的孕婦都適合順產,在某些情況下,我們甚至還得提前剖產,總之,一切以孕婦以及胎兒的健康安全為宗旨。

如果二者互相矛盾的話,母體才是最重要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孕晚期除了定期孕檢,還有細節需要我們多加關注?

有個詞叫「功虧一簣」,好不容易熬過十月懷胎,沒有人希望到最後一步再出現問題,細節決定成敗。

1、控制飲食

隨著胎兒逐漸入盆,子宮對於胃部的壓迫會大幅減少,此時孕媽往往會覺得胃口大開,食量猛增。

可別急著高興,這不一定就是好事兒,如果此時孕婦不注意控制飲食的話,很容易出現「吃撐了」的情況。而媽媽吃撐了,意味著胎兒也會吃撐,他們會過度發育,最後成為巨大兒

這類胎兒一般是無法正常順產的,危險係數太高,安全起見,只能選擇剖腹產。美食什麼時候都能吃,但生娃就這麼一次,各位孕媽一定要穩住。

2、安全第一

胎兒孕晚期相對而來,確實比較安全,但這裡所說的「安全」並不代表零風險,生活中依舊存在很多因素能危及胎兒以及母體的健康,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衝擊。

例如摔跟頭、撞擊、絆一跤等等,任何劇烈運動都有可能造成早產,儘管現代科技發達,正常情況下,早產兒的生命安全基本可以得到保障。不過早產肯定沒有正常時間出生好,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差異在未來會慢慢體現。

因此,孕婦不管做什麼,都要把安全因素考慮進去,儘量遠離人群,靠邊行走,出門得有人陪同……

3、注意補鈣

我有一個朋友,她學歷挺高,知識面也很廣,所以總覺得自己是對的,可現實是她對妊娠知識一知半解。

她知道孕晚期不能多吃,卻不知道需要額外補充一些特殊的營養元素,於是就出現了肌肉抽搐,四肢乏力的症狀,去醫院一檢查,嚴重缺鈣。

事實上,哪怕到了孕晚期,也不意味著胎兒發育已經完全,在這個階段,胎兒在整體上可能不會出現大的變動,不過在一些細節層面上,依舊需要額外的營養補充,尤其是鈣質。

根據墨菲定律,越害怕什麼,越容易發生什麼,而越是臨近終點,越是容易發生意外。因此,孕媽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給危險任何可乘之機。實在不知道應該怎麼做的,可以去諮詢醫生,對方讓幹什麼就幹什麼,不要打折扣,也不要誇大,這才是科學、合理的態度。

相關焦點

  • 孕36周有兩個重要檢查,是胎兒平安出生的關鍵,孕婦再忙也別錯過
    導讀:孕36周有兩個重要檢查,是胎兒平安出生的關鍵,孕婦再忙也別錯過對孕婦來說,懷胎十月的每個時刻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初次懷孕的孕婦,因為沒經驗、不了解,擔心的事非常多,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會緊張不已。其實懷孕並沒有多麼可怕,胎兒也比我們想像的更堅強,只要孕婦謹慎一些,能夠定期產檢,注意飲食睡眠和安全健康,胎兒基本都會發育的非常好!不過,孕晚期確實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就是孕36周。這個孕周的檢查比較麻煩,耗費的時間也更久,但是卻是胎兒能否平安出生的關鍵,孕婦再忙也別錯過。
  • 孕9月後產檢重要嗎?4項檢查對分娩有很大關係,孕婦別僥倖不做
    ,整個孕期孕媽都要經歷大大小小,多次的孕期檢查。孕檢能很大程度上檢測到胎兒的發育情況,排除發育異常等問題,相當於給媽媽吃了一顆「定心丸」。但隨著孕周的增加,孕媽的活動愈發地不方便,尤其到了孕晚期8、9個月的時候,孕媽更是不願意去孕檢。想著反正也快要「卸貨」了,一些孕媽就會認為去孕檢有些多此一舉。
  • 孕36周胎兒和孕婦的變化,注意2個檢查,有助孕媽媽順利分娩
    在孕36周,孕媽媽們將會看到胎兒驚喜的變化,也要做好分娩前的各項檢查與準備工作。這就需要時常準備一個乾淨的,軟布用清水進行擦拭。如果孕媽媽有乳房內陷的狀況,可以用熱毛巾敷一下,並用手向外拉一拉,也可以做一些輕輕的按摩,每次5~10分鐘即可,這樣有助於生產之後的順利哺乳。
  • 孕晚期這三周,是胎兒的「猛長期」?這兩項重要檢查孕媽別忘了做
    導讀:孕晚期這三周,是胎兒的「猛長期」?這兩項重要檢查孕媽別忘了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孕晚期這三周,是胎兒的「猛長期」?這兩項重要檢查孕媽別忘了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孕婦在孕期要做多少次B超?這四次能看胎兒「畸形」,忙也別錯過
    小楊到了懷孕9個月的時候,因為覺得自己肚子太大,活動不太方便,所以不願意去醫院進行檢查。而她老公又非常寵她,想到之前的檢查都非常正常後,也就同意了小楊的這個想法。但正因為小楊和她老公的這個決定,使得他們的寶寶胎死腹中。因為小楊到了預產期的時候,肚子裡的寶寶遲遲沒有發動,而且表現的非常平靜。
  • 孕36周胎兒和孕婦的變化,注意2個檢查3項注意,有助順利分娩
    經歷了孕早期的惴惴不安,孕中期的平穩,進入孕晚期的笨重,孕婦終於看到了「卸貨」的曙光。在孕36周,孕媽媽們將會看到胎兒驚喜的變化,也要做好分娩前的各項檢查與準備工作。如果低下頭來看看肚臍,孕媽媽會發現它已經變得又大又突出。此時,細心的孕媽媽也會發現,自己的乳腺會有乳汁排出。這就需要時常準備一個乾淨的,軟布用清水進行擦拭。如果孕媽媽有乳房內陷的狀況,可以用熱毛巾敷一下,並用手向外拉一拉,也可以做一些輕輕的按摩,每次5~10分鐘即可,這樣有助於生產之後的順利哺乳。
  • 孕期最後一個月,孕媽要知道「3做2不做」,分娩更順利,別不懂
    特別是到了最後一個月,要格外重視起來,已經小心謹慎了那麼多月,最後一個月還要堅持到底,才是成功,別大意了! 最後一個月我們只的是37到40周的時間,孕37周,胎兒已經足月了,有的孕婦可能這個時候會選擇剖腹產,除此之外,都要等到寶寶正常發動,才能分娩。 那麼在最後一個月,也就是37周到40周的這段時間內,孕媽該做些什麼?不能做什麼?孕媽要知道「3做2不做」,分娩更順利,一定要知道,別不懂!
  • 孕期的十項產檢,這兩項對胎兒很重要,孕媽檢查要按時
    一旦得知自己懷孕的消息,我們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要去醫院做檢查進行最終確認。從醫院「板上釘釘」通知懷孕的那一刻起,孕媽媽和胎寶寶就開始了漫漫的十月懷胎之旅。在這40周內,孕媽媽需要按時去產檢,根據醫生的建議和檢查結果進行孕期飲食、運動以及分娩的準備。
  • 懷孕最後一個月,需要孕媽做好這7件事,對順利分娩有好處
    孕媽們,進入孕期最後一個月了,產檢要堅持按時做,及時了解自身和胎兒的健康情況,保持充分的休息不是嬌氣,還不要太好強勉強著幹體力活哦。3、不再出遠門預產期只是分娩的大概日期,進入孕期的最後一個月,分娩很快就到來了,有的孕婦比預產期提前一個月分娩的情況也是有的,孕媽們不要再出遠門,以免分娩突然到來,出現突發狀況,對自己和胎兒都不利。
  • 整個孕期要做多少次B超?孕婦謹記:這四次彩超再忙也不要錯過
    導讀:整個孕期要做幾次B超,為什麼?B超是檢查什麼的?懷孕期間至少要做4次B超,再忙也不要錯過,我當時是做了6次,還有的朋友做了不下10次,具體還要根據孕期的情況來確定。下面來說說必須做的幾次B超,孕媽媽做到心中有數。
  • 孕期需要做多少次B超?從懷孕到生產,這幾個階段再忙也別錯過
    而在得知小淳孕期只做了兩次B超時,醫生嘆氣表示:"B超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檢查胎兒是否異常,所以錯過B超,就難以提前了解胎兒可能存在的問題。" 孕期媽媽需要做幾次B超? 在一檔嬰幼兒科學養育節目中,北京婦產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伍紹文表示,孕媽在孕期一共要經歷6次B超檢查,這幾個階段再忙也不能給錯過。 1、孕6-10周 第一次B超檢查是寶媽懷孕6-10周的時候。
  • 孕期需要做多少次B超?從懷孕到生娃,這幾個階段再忙也別錯過
    而在得知小淳孕期只做了兩次B超時,醫生嘆氣表示:"B超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檢查胎兒是否異常,所以錯過B超,就難以提前了解胎兒可能存在的問題。"孕期媽媽需要做幾次B超?在一檔嬰幼兒科學養育節目中,北京婦產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伍紹文表示,孕媽在孕期一共要經歷6次B超檢查,這幾個階段再忙也不能給錯過。
  • 孕期最後一個月,孕婦遵循「三做二不做」,胎兒出生更順利
    此階段,孕婦如何才能輕鬆度過,順利分娩呢?我們必須要明確,孕期最後一個月,胎兒孕婦會遇到什麼困難?需要注意什麼問題?01、孕37-40周,孕婦常見問題醫學上,整個孕期是按照40周來計算的,孕40周就是預產期,孕期最後一個月指的就是孕37-40周。孕37周,胎兒已經足月,隨時都有分娩的可能,孕婦不僅要保護好自己、關注胎兒的宮內發育,還要注意自身變化,尤其是對產前徵兆的了解,一定要充足!
  • 懷孕最後一個月,孕婦檢查須問清四個問題,關係胎兒健康和分娩
    懷孕後,孕婦需要進行多次檢查,雖然有些麻煩,但是平均一個月一次,還是可以承受的。只是進入孕晚期以後,產檢項目明顯增加,次數也越來越頻繁,尤其是懷孕的最後一個月,一周至少檢查一次。懷孕最後一個月,也就是孕36-40周這段時間。從孕36周開始,檢查次數增加為每周一次,也就是說,不管孕婦和胎兒是否健康,有無發動,孕婦一個周至少得去醫院檢查一次(如果出現異常,必須及時就醫)。
  • 孕晚期,孕媽勤做這三件事,順產可能性大,而且分娩順利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孕婦會先順產,其次剖腹產,因為即使醫生也會建議順產,順產恢復期短,恢復效果較好,後遺症較少,而且計劃二胎間隔時間也較短,不受時間限制,再懷孕風險較小。那麼,怎樣才能增加順產率呢?今日JoJo媽與大家分享三件事,在孕晚期,孕媽堅持做這三件事請你做,順產率就會提高,而且順產率也可能降低,分娩順利。首先就是勤鍛鍊。
  • 預產期前兩周,這三個問題孕婦要提前注意,有利於胎兒順利分娩
    越臨近預產期,孕媽會感覺日子過得更慢,所以這時你不妨做點其他事,來分享一下注意力,而且還能為分娩和產後坐月子做準備。預產期的前兩周,三個問題孕媽應該整理好,和分娩有關女人懷孕之後,胎寶寶會在嬰兒肚裡呆40周的時間,大約就是10個月的時間,所以說懷孕38度的時候其實立馬就是馬上要到預產期了,這樣會使孕婦變得非常緊張,既有希望寶寶快點叫他的願望,還有對未來生活感到比較迷茫和擔心的一些意思。
  • 孕期產檢那麼多,這幾次檢查,準爸爸再忙也要陪孕婦去
    人們都說「要看一個男人愛不愛你,看你懷孕後他的表現就知道了。」這話雖說有些絕對,但也不無道理。懷孕不是孕婦一個人的事,整個孕期需要準爸爸做的事情也有很多。尤其是產檢的時候,孕婦會很無助,更加需要老公陪在身邊。像這幾次產檢,準爸爸再忙都應陪著孕婦去。
  • 懷孕最後一個月,孕婦每次檢查,都要問清楚四個問題
    懷孕最後一個月,檢查項目和頻率明顯增加,孕婦必須重視起來,每次檢查必須問清楚四個問題,關係胎兒健康和後期分娩。懷孕最後一個月,孕婦需要做什麼檢查?懷孕最後一個月,也就是孕36-40周這段時間。基礎檢查:孕36周-分娩,每周檢查都得做。包括但不限於:體重、血壓、宮高、腹圍、胎心率、血常規、尿常規等等。2.胎心監護:孕36周-分娩,每周都得檢查一次。
  • 分娩前兩個月要做啥準備?孕媽再焦慮也別忘了這幾件事,事無巨細
    不論是做什麼事,都會小心翼翼的,全面保證肚子裡寶寶的安全我還安慰她放輕鬆,別還沒有生產就把自己搞得緊張兮兮的,可就怕事趕事。你說巧不巧,當天晚上閨蜜就破水了,結果著急忙慌的就去醫院,一檢查說羊水混濁,就安排了緊急剖腹產手術。
  • 分娩前還要做檢查?會做哪些檢查?
    臨近預產期的孕婦,產科醫生都會安排再做一次全面的產前檢查。為什麼整個孕期已經做了各式各樣的產前檢查,在分娩前還要再做一次大檢查呢? 這是因為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孕婦身體各項機能不斷發生變化,易發生孕晚期的各類妊娠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