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安鋼鐵、三元集發、三安光電等「三個三」大項目為湖頭長遠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圖為建設中的三安光電。 (舒揚 攝)
核心提示
人文薈萃地,湖頭小泉州。
不過,如今的安溪湖頭,福建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的盛名已無法體現全部內涵。作為省市兩級綜合改革建設試點小城鎮,近年來,湖頭不斷增強憂患意識,積極搶抓發展機遇,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駛入發展快車道,千年古鎮煥發出全新的生機與活力。
數據雖然枯燥,但也最能說明問題。讓我們通過一組簡潔有力的數據,窺斑見豹,檢閱和巡禮湖頭在綜合實力、產業、城建、民生等領域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不凡業績。 □本報記者 孫燦芬
2.9億元
2012年湖頭完成財稅收入2.9億元,是2008年的4倍。換句話說,四年來,這裡財稅收入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長,經濟實力連續翻了兩番。
熟知經濟的人都知道,衡量經濟發展,規模看GDP大小,而整體經濟實力,則要看財稅收入。沒有足夠的財稅收入,就無法加快發展,更無力改善民生。也因此,財稅指標是整個指標體系裡含金量最高、說服力最強的核心指標。
從湖頭新城到省、市兩級綜合改革建設試點小城鎮,四年來,圍繞試點小城鎮建設各項決策部署,湖頭加強運作,先後貫徹開展了「項目建設年」、「服務企業年」、「招商選資年」活動,經濟發展規模、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數據顯示,2012年,湖頭工農業總產值首次突破100億元,比增27.2%,其中規上工業總值90億元,比增40.5%;財稅收入方面,全年完成2.9億元,比增30%,是2008年的近4倍。也就是說,同樣一片土地,四年間的收益和實力持續翻了兩番,其發展速度和質量,早已超越人們印象中對山區縣鄉鎮的理解。
大河漲水小河滿。綜合實力持續增長,意味著企業在發展,就業機會在增多,群眾收入自然水漲船高。去年,湖頭農民人均純收入1.2萬元,同比增長13.6%,高於全市12.6%的平均增長速度,延續了2010年以來13%以上的高速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