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威尼斯 |第58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Re-睿」展覽...

2020-12-25 雅昌藝術網20201029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

義大利時間2019年5月9日下午,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展覽「Re-睿」在義大利水城威尼斯的軍械庫和處女花園拉開帷幕。此次展覽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組織實施。

中國駐義大利大使李瑞宇,威尼斯雙年展主席保羅·巴拉塔,中國駐義大利使館文化參讚許蓉,裡米尼機場基金會主席蘿拉·芬卡託,威尼斯2000基金會主席朱利亞諾·賽格萊,威尼斯市市長代表馬斯米拉諾·德·馬丁,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代表、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謝凌絜貞,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局長穆欣欣,中國國家館策展人吳洪亮及參展藝術家陳琦、費俊、何翔宇、耿雪作品合作者劉大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嘉德投資控股董事總裁及CEO、嘉德藝術中心總經理寇勤,景德鎮陶文旅集團董事長劉子力、盈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東省和的慈善基金會主席、和美術館館長何劍鋒等近300餘人出席了開幕式。

中國駐義大利大使李瑞宇在開幕式上致辭(攝影:殷蔚林)

開幕式上,李瑞宇大使首先致辭並談到,威尼斯雙年展是舉世矚目的文化盛會,也是中意文化合作機制的意方成員單位。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經過多年積累、實踐和創新,不僅是中國藝術家向世界展示中國的舞臺,也已經成為世界了解中國、認識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窗口。他還談到,中意兩國在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原本就有非常堅實的基礎,相信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必將進一步創新模式、不斷深化,推動中意之間民心相通,互學互鑑,鞏固和發展中意人民之間的傳統友好。

裡米尼機場基金會主席蘿拉·芬卡託致辭(攝影:殷蔚林)

裡米尼機場基金會主席蘿拉·芬卡託致辭時表示,本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的主題 「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能夠引發藝術家的創造性以及觀眾的思考。同時,「有趣的時代」對於我們來說也意味著挑戰和雄圖。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是把中國和歐洲連接起來的一座橋,這將讓中意兩國人民生活在有趣,有幸的時代。

中國館策展人吳洪亮在開幕式上致辭(攝影:有初記)

藝術家陳琦在開幕式上發言(攝影:有初記)

開幕式上,策展人吳洪亮和參展藝術家代表陳琦分別對策展理念以及藝術創作進行了全面闡述。

本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總策展人拉爾夫·魯戈夫(Ralph Rugoff)將主題定為「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對於這一主題,中國國家館策展人吳洪亮認為,這是一個可以開放性理解的題目,面對今天人類發展面臨的問題,從媒體的信息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每一個「我」都或多或少感受到人類仿佛開始面臨所謂的「新問題」,而解決當下與未來的問題,回眺或許可以獲得由「Re」及「睿」的洞察。「Re」是西方多種語言詞彙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前綴,有「回、向後」之意,給後綴的詞彙構成一個往前回溯的動勢。中文裡有一個相似讀音的字:睿,它的意思是智慧。基於這樣的邏輯,策展人吳洪亮選擇了陳琦、費俊、耿雪、何翔宇四位藝術家參展,他們的作品分別從文明的共識、生活的日常、自身的感知三個維度呈現了藝術家們「Re」的探索。在展覽空間的構想上,策展人依託展覽虛擬與現實世界兩條線索,基於展覽的在地性和中國古典園林的空間關係等因素,營造出一段讓觀者回歸本心的路徑。展廳的空間節奏如同一幅中國畫的立體長卷,它的有趣之處在於不能一覽無餘,時而逼仄,時而豁然開朗,只有漫步其中,用心體會,方能感悟。

觀眾與藝術家費俊作品《有趣的世界》(裝置一)進行互動(藝術家供圖)

中國國家館的展場位於軍械庫展區最深處,在威尼斯曲折的巷子和錯綜的水道橋梁之間穿行很容易迷路,為了讓觀眾找到中國館,藝術家費俊利用手機 App 創作了作品《睿·尋》,將威尼斯的橋與導航功能相結合,不僅可以遊戲般體會人類過往創造中「橋」的相似,更能指引觀者去往中國國家館方向。走進中國國家館後,觀者首先必須穿過一條狹長的通道,這條通道的右側是軍械庫歷史建築古老的斑駁磚牆,而左側是一個與觀者、玩家互動的,正在成長中的虛擬世界。

耿雪作品《金色之名》片段(攝影:謝慕)

這個簡單而又錯綜複雜,有糾葛也有共創,它們會以橋相連,溝通彼此。走過歷史滄桑與未來感對望的遊戲世界,豁然是一片開闊的小廣場,走上廣場一側圓拱形的小橋,可以站在整個展廳的制高點俯視藝術家耿雪的《金色之名》,這是一件影像裝置作品。長 10 米高 4 米的視頻作品,整個影片主體在絕對的黑白世界中呈現出這位女性藝術家對生命初始與輪迴的關照。而在結尾時一艘金色的船,從黑白影像的虛空中漂來,呼應著地面上幾朵金色如「水花」、如「臍帶」的裝置,其中的影像是一個金色的人漂浮、分解、羽化......

陳琦作品《2012 生成與彌散》現場 (攝影:謝慕)

陳琦作品所組成的光線巷子 (攝影:謝慕)

何翔宇作品《我們所創造的一切都不是我們自己》現場(攝影:謝慕)

水是這一區域的主題,無論觀者在橋上還是橋下,都會透過漏窗,看到藝術家陳琦巨大的、超寫實的、源自中國傳統的黑白水印木刻作品《2012 生成與彌散》。如果觀者走近它,甚至會融入其中,身與心同時蕩漾起來。觀者可以穿過橋,沿著窄窄的夾道進入一個完全意料之外的粉紅色空間。這是藝術家何翔宇的裝置作品《我們所創造的一切都不是我們自己》。此作將身體內部的觸覺感知外化,他用舌頭碰觸上顎,再將觸覺感受到的形狀轉譯出來做成鑄銅雕塑,數年間像日課一樣持續完成這種身體知覺的可視轉化。觀者可以坐下來,觸摸那些雕塑,達成與藝術家觸覺的共知。此時,正是觀者體會這個園林空間妙處的時候。

陳琦作品《別處》內景 (攝影:謝慕)

觀者或者穿過粉紅色空間,經過拱門回到耿雪作品的小廣場,也可以折返到橋下的出口,右拐,斑駁的光影從頭頂蝕刻的曲折洞隙裡灑下,這是藝術家陳琦的空間裝置《別處》。這些光影的形態來自古書被書蟲咬噬的蟲洞,隱喻著人類文明與自然力量的衝突與和諧。走出這條光線幽暗的巷子,天光大盛,隨即進入了中國國家館的室外展場,花園的草坪上一隻淡粉色的巨大盒子, 盒子內部卻是陽光穿過「蟲洞」投影出的虛靜空間,它是送給觀者的一份來自中國的禮物,可遊可居。當然,如果觀者恰好是從花園的入口進入中國國家館,也一樣能感受到這空間手卷的另一番景致,這是中國國家館為觀者建構的又一有趣之處。

費俊作品《有趣的世界》現場(攝影:謝慕)

此外,為激發觀眾的多維體驗,本次中國國家館還將心理學、大數據的研究成果與藝術家的作品融合,來拓寬展覽的邊界。不僅有帶觀者走入中國館的費俊的作品《睿·尋》,還嘗試與中國科學院合作,給部分觀眾製作了體驗手環。通過與手機的聯動,可以根據觀者參觀過程中的生理數據測算出情緒狀態,並轉換成一幅以陳琦作品為基礎的觀者自己獨一無二的心理圖像,成為此行的留念。與威尼斯雙年展同步,展覽在中國各地建立了多個分享信息的「驛亭」,讓大眾在中國就可以感受威尼斯雙年展的魅力。部分戶外裝置還將與太陽能技術相結合,使作品更加節能環保。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晨主持開幕式(攝影:有初記)

威尼斯雙年展主席保羅·巴拉塔出席中國館開幕式(攝影:有初記)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嘉德投資控股董事總裁及CEO、嘉德藝術中心總經理寇勤、景德鎮陶文旅集團董事長劉子力與現場嘉賓合影(攝影:曉媛)

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是全世界最為重要的當代藝術展會之一,中國國家館作為彰顯中國新時代文化主張和文化自信的國際平臺,此次著眼於傾聽時代的脈搏,將新的技術方式融入中國藝術的傳統邏輯中,用更加開放和包容的姿態面對藝術與時代、藝術與大眾的互動關係,讓藝術為大眾的美好生活開啟新的思維角度。

據悉,作為開幕式的序曲,中國國家館還於5月8日在威尼斯達涅利酒店舉辦了「中國之夜」晚宴活動,來自國內外文化藝術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媒體代表出席。晚宴還發布了由中央戲劇學院宋震帶來的以多媒體形式將傳統京劇藝術可視化並賦予其雕塑感的新媒體作品。此外,作為此次中國國家館在開幕周的配套活動,策展人吳洪亮還將於5月10日上午在威尼斯大學孔子學院舉辦學術講座,與來自全球的藝術愛好者分享中國國家館的策展思路與展覽敘事。

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展覽將持續到2019年11月24日。

「Re-睿」2019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相關信息:

展覽時間:2019年5月11日至11月24日

展覽機構:威尼斯中國館

開放時間:每天上午10點至下午6點,直至10月5日軍械庫展區在周五和周六開放至晚上8點。 雙年展於星期一休息(5月13日、9月2日和11月18日除外)

展覽地點:義大利威尼斯軍械庫中國館

策展人:吳洪亮

參展人員:陳琦 費俊 耿雪 何翔宇

相關焦點

  • 以「Re-睿」回應展覽主題 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方案發布
    日前,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主辦的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新聞發布會在嘉德藝術中心舉行,策展人吳洪亮向公眾詳細介紹了本屆中國國家館的參展方案。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展覽的主題為「Re-睿」,展覽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組織實施,策展人為吳洪亮,藝術家為陳琦、費俊、耿雪、何翔宇。
  • 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以「Re-睿」回應「有趣的時代」
    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將於2019年5月11日至11月24日舉辦,主題為「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3月27日,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策展人吳洪亮攜手藝術家陳琦、費俊、耿雪、何翔宇,發布展覽主題「Re-睿」及參展作品。
  • 全景·威尼斯:現場圖!生活在有趣的時代看最好的雙年展
    威尼斯雙年展VIP開放日綠園城堡外景,雖陰雨綿綿,依然人頭攢動2019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作為全世界第一個藝術雙年展,持續百年至今的第58屆雙年展仍然是全球矚目的焦點,全球重要的美術館館長、畫廊主中國館外景【中國-China】本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展覽主題為「Re-睿」,策展人為吳洪亮,藝術家為陳琦、費俊、耿雪、何翔宇。
  • 2019年威尼斯藝術雙年展:7個展覽推薦
    第58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Venice Biennale)於今年5月拉開帷幕,並將持續至11月。本屆雙年展由倫敦海沃德畫廊(Hayward Gallery)總監Ralph Rugoff(拉夫•魯戈夫)總策劃。
  • 第53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館現身水城
    2009年6月5日,第53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館正式在水城開幕。展覽持續時間為6月6日至11月22日。這是中國以國家館的形式第三度在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上亮相。其中,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的盧昊與威尼斯雙年展素有淵源,他曾受邀參加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的主題展,還參與過威尼斯雙年展並稱全球當代藝術三大展事之一的卡塞爾文獻展,是中國藝術家在國際藝術界的重要實力派代表人物之一。趙力為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在中國現當代油畫及藝術市場方面著述頗豐。
  • 第十六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城市館開幕!
    由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主辦、蘇州市政府聯合主辦,蘇州姑蘇區政府、北京國際設計周公司及北京科意文創聯合承辦的第16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平行展中國城市館「穿越中國-構建共同體」,25日在威尼斯建築大學卡特隆宮舉辦了開幕活動。
  • 威尼斯雙年展深圳 「驛亭」落戶南方科技大學 激發藝術與科學交融...
    南科大教育基金會理事、秘書長塗蓉輝主持儀式當天下午,儀式由教育基金會理事、秘書長塗蓉輝主持,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北京畫院副院長、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著名藝術評論家吳洪亮,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項目協調人唐勝,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驛亭項目創意人、藝術家何巖青,深圳設計與藝術聯盟副主席欒倩,當代藝術家向京等嘉賓及南科大領導應邀出席儀式。
  • [分享]威尼斯建設雙年展資料下載
    這次展覽共六大板塊,分別以「業、旅、社、文、居、拓」,展示中國建築師近年的鄉村實踐作品,目的希望回到中國文化的發源之地,去尋找被遺忘的價值和被忽視的可能性,於此展望我們未來的鄉村。  瀏覽數:2111 關鍵詞: 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 鄉土建築設計 四川村落竹建築 概念建築設計
  • 全景·威尼斯 | 陳琦:送給威尼斯一份禮物 關於生命與時間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館即將於2018年5月9日正式開幕,作為中國館的參展藝術家,陳琦為威尼斯帶去了一份「來自東方的禮物」。
  • 2020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城市館主題發布:疫情與城市-700年透視
    作為文化部中意文化交流機製成員,北京國際設計周於2019年下半年開始,聯合大運河沿線城市,以《中國大運河》為主題,啟動了2020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城市館的方案策劃工作,並於2019年12月20日正式收到威尼斯雙年展組委會的官方平行展的入選通知。鑑於2020年一月開始的疫情,無論是傳播速度、規模、影響都超出了全世界的預期,組委會和策展人緊急決策,決定將「疫情與城市」作為今年的年度主題。
  • 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東郊戲劇展演季、2020抖inCity城市美好...
    2020年9月19日,由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成華區人民政府指導、藝文立方(成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的「復·始——後傳統藝術季」(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成都站)&工·在當代——中國工筆畫學術邀請展)登陸成都東郊記憶藝術區國際藝術展覽中心,王晨、吳洪亮、徐累等大咖重磅坐鎮。
  • 53屆威尼斯雙年展:藝術如何「製造世界」?
    丹麥館和北歐館是今年威尼斯「綠園」裡屈指可數的興奮和驚喜。北歐館傳統上由芬蘭、挪威、瑞典共享,輪流策展,今年交到挪威手中。兩個國家館首次以同一主題「收藏家」(Collectors)聯合策展,這也是威尼斯雙年展歷史上第一次打破國家界限的國家館展覽。
  • 第14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館之「山外山」
    第14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將在2014年6月7日開幕,持續到11月23日結束。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經文化部評審委員嚴肅認真的評選,最終確定了策展人姜珺的方案。
  • 2020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從「大院兒」到「小院兒」
    第17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館主題日前公布,澎湃新聞獲悉,「院兒——從最大到最小」(Yuan-er,a courtyard-ology: from the mega to the micro)為本屆中國國家館的實施方案。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張利擔任2020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的策展人。
  • 中國城市館「穿越中國——構建共同體」啟程威尼斯
    2018年3月29日,由北京國際設計周主辦,蘇州市姑蘇區政府、大中華區慢食協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支持的第16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平行展中國城市館發布會在義大利駐華大使館成功舉辦。中國城市館發布了「穿越中國——構建共同體」的2018年度主題。來自建築、設計、企業、地方政府以及媒體等150多名代表參加了當天的活動。
  • 威尼斯雙年展再度推遲,建築與藝術雙年展分別於明年後年舉行
    威尼斯雙年展主辦方當地時間18日宣布,原定於2020年舉辦的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延遲至2021年5月22日至11月21日,而原定於2021年5月舉辦的第59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被延遲到2022年4月23日至11月27日,展期7個月。
  • 走,帶你去看威尼斯當代藝術雙年展
    有人說,他是中國最勇敢的導演。從威尼斯聖馬可廣場一路向東,穿過如織的人群。當象牙色的宮殿建築逐漸被港口城市典型的紅磚取代,威尼斯雙年展就近在眼前。與卡塞爾文獻展和聖保羅雙年展一道,它是世界三大藝術展之一,且在其中資格最老、知名度最高。自1895年始創,它位於威尼斯主島東端的展區,就一直是前沿藝術的聖地。
  • 北歐國家花樣翻新威尼斯雙年展
    本報訊 在以前的威尼斯雙年展上,北歐國家嘗試了聯合辦展的方式,上一屆威尼斯雙年展,丹麥和挪威共同使用一個場館進行了主題展示。近日,主辦方放出消息稱,2011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北歐國家將會有新嘗試:北歐的3個國家——瑞典、芬蘭和挪威將統一由瑞典代表北歐館來展示。
  • Denton Corker Marshall設計威尼斯雙年展上的澳大利亞館
    本站訊 Denton Corker Marshall事務所在國際設計競賽中獲勝,為澳大利亞設計在威尼斯雙年展上的展館。展館位於活動的核心地帶「雙年展花園」(Giardini della Biennale)內。
  • 邱志傑任57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 主題"不息"
    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主辦方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介紹,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策展主題與參展藝術家已經確定: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由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邱志傑擔任策展人,他將率湯南南、鄔建安、汪天穩、姚惠芬四位藝術家參展,中國館主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