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張亞勤:AI將變革傳統行業,催生新業態

2021-02-08 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1月23日至24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如期召開。在24日上午的「人工智慧:育新機、開新局」人工智慧分論壇上,清華大學講席教授、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張亞勤發表了題為「智能技術趨勢」的演講,深度解析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趨勢。

張亞勤認為,在經歷了內容數位化、企業數位化之後,我們已經進入了數位化3.0階段,即信息,物理和生物世界的融合。物理世界的數位化,體現在城市、工廠、家庭等各個場景的數位化,生物世界的數位化,則是通過新型傳感器,實現大腦、各個器官DNA、RNA、蛋白質等的數位化。

相比於前兩次數位化,3.0除了形式之外還有著諸多不同。一方面是數據的量級提升了上千乃至上萬倍,比如無人車,每天所產生的數據達到5-10T。另一方面則是海量數據的決策者由原來的人逐漸向機器轉變,現階段的機器承擔起了更多的數據智能決策的功能。

事實上,這種轉變與5G、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不斷升級迭代有著密切的關係,尤其是人工智慧及其深度學習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機器更加智能,具備了深度分析數據的能力。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以及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已經成為推動產業數位化、智能化的關鍵力量。對此,張亞勤在演講中也表示,人工智慧將改變包括教育、醫療、金融、製造、交通在內的所有傳統行業。

他指出,AI深入到了各行各業,推動著行業轉型升級,幫助行業降本增效。在農業方面,依託人工智慧技術開發出的農業遙感智能監測系統,可以對農作物病蟲害實施智能化監測,並完成精準施藥,提升農產品質量;工業領域,智能零件分揀機可以實現零件的自動分揀,大幅提升分揀效率。

不僅如此,AI還在催生了新的產業。張亞勤在演講中指出,人工智慧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引擎,很多產業都會被其改變,也會產生很多新產業。而在諸多新興產業中,張亞勤表示,將會聚焦自動駕駛、工業網際網路以及AI+醫療。

「我希望通過我們的研究院新的技術能和產業去合作,對中國和全球人工智慧產業,第四次工業革命都做出貢獻。「張亞勤表示。

相關焦點

  • 前百度總裁張亞勤掛帥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 披露三大戰略願景
    經濟觀察網 沈建緣/文履新清華一年後,前百度總裁張亞勤又有新的身份。近日,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Institute for AI Industry Research, Tsinghua University,英文簡稱AIR)正式宣告成立,張亞勤掛帥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擔任院長。
  • 張亞勤掛帥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 多名圖靈獎得主任學術顧問
    12月1日,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Institute for AI Industry Research, Tsinghua University,英文簡稱AIR)正式宣告成立,面向第四次工業革命,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在智慧交通(AI+Transportation)、智慧物聯(AI+IoT)、智慧醫療(AI+Healthcare)領域開展應用研究,賦能產業升級
  • 清華智能產業研究院成立,張亞勤喊來了半個朋友圈
    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英文簡稱AIR)成立,擔任院長的張亞勤喊來了他的半個朋友圈: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亞信科技董事長田溯寧、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萬科創始人王石、小米公司總裁林斌、搜狗CEO王小川、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黃鐵軍等大佬全來了。
  • 清華智能產業研究院成立!張亞勤任院長,姚期智等擔任顧問
    【新智元導讀】12月1日下午,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正式成立,楊元慶、王石、王小川、林斌等大佬到場慶祝。這是清華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創新學科與產業交叉融合的又一重要舉措,張亞勤任院長,包括姚期智在內的多名圖靈獎得主擔任顧問。AIR正式成立!
  • 清華大學張亞勤:物理和生物世界數位化時代已至
    在近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舉行的「人工智慧:育新機、開新局」人工智慧分論壇上,清華大學講席教授、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百度前總裁張亞勤發表了題為「智能技術趨勢」的演講,他提出,在經歷了內容數位化、企業數位化之後,我們已經進入了數位化3.0階段,即信息,物理和生物世界的融合
  • 張亞勤正式加盟清華大學,任「智能科學」講席教授
    據清華大學新聞網 12 月 31 日消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前百度總裁張亞勤正式加盟清華大學。他已受聘為清華大學「智能科學」講席教授,將在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計算機系和相關院系開展科研、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
  • 業態創新是產業變革的新動力
    業態是產業發展層次和階段的外化體現,業態創新對產業升級、原創產業培育、經濟增長和區域發展將產生巨大作用,由業態創新所引發的產業變革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商業模式變革引發顛覆式業態創新   商業模式變革和顛覆式業態創新是全球化的兩大重要表徵。商業模式創新可以創造改變世界的大企業;業態創新則可以催生原創性新興產業。
  • 原百度總裁張亞勤正式加盟清華大學,受聘「智能科學」講席教授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張亞勤最新資訊 > 正文 原百度總裁張亞勤正式加盟清華大學,受聘「智能科學」講席教授
  • 張亞勤:不太完全認同算力比算法更重要的觀點
    在24日的「人工智慧:育新機、開新局」人工智慧分論壇上,清華大學講席教授兼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張亞勤在演講中表示,不太完全認同算力比算法更重要的觀點。他表示,這次數位化和過去那兩次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量高了很多數量級,比如說無人車每天所產生的數據就是5到10個T。基因測序每一次就差不多3T左右。
  • 人工智慧加持,大盒子智能洗車助力傳統洗車行業轉型升級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說:「作為『新基建』的重要一環,人工智慧是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將進一步釋放歷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並創造新的強大引擎,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助力傳統行業轉型升級。不遠的將來,人工智慧技術將滲透到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
  • 清華大學成立重磅研究院
    早在2018年,清華大學就成立了人工智慧研究院,開始布局人工智慧領域。隨後於2020年6月,清華大學成立了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離完成人工智慧戰略布局僅差一項。就在日前,這一研究院的成立標誌著人工智慧領域的戰略規劃初步完成,那就是智能產業研究院。這是清華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創新學科與產業交叉融合的又一重要舉措。
  • 由於個人興趣,字節跳動技術大神馬維英離職加入清華智能研究院
    有知情人士透露,字節跳動副總裁、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馬維英離職,接下來將赴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任職,加入正在籌備該產業院的原百度總裁張亞勤團隊。張亞勤於2014年9月加盟百度公司擔任總裁,並於2019年10月從百度退休。
  • 張亞勤:深度學習更近一步,如何突破香農、馮諾依曼和摩爾瓶頸?
    機器之心發布 聯想創投2020 CEO年會 近日,在聯想創投 2020 CEO 年會上,清華大學講席教授、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百度前總裁張亞勤先生帶來了《未來科技趨勢展望》。
  • 文化產業數位化不斷加速 激發創造活力催生新型業態
    激發創造活力催生新型業態文化生產領域的變革總是與科技進步息息相關。歷史上,印刷技術帶來圖書出版、報刊、廣告、新聞等行業勃興,電信技術則帶動電影、電視、廣播、唱片等業態崛起;如今,信息技術進步正給文化生產帶來又一次重大變革,這就是方興未艾的文化產業數位化。
  • 面向智能時代的教育創新與變革
    該成果通過跨學科、系統性研究,得出智能時代教育創新與變革的「十大趨勢」:即新技術重塑教育生態、新範式引領學習革命、新需求激發創新能力、新環境呼喚數字素養、新市場革新人力結構、新業態豐富服務供給、新投資驅動產業升級、新實踐聚焦公平優質、新治理鼓勵多元協同、新財政亟待兼容技術,以及研究未來教育獲得的以全人發展為根本、以主動學習為中心、以能力提升為抓手、以優質供給為導向、以優化治理為保障的「五點啟示」。
  • 強力政策推動下 醫藥產業業態將如何變革?
    強力政策推動下 醫藥產業業態將如何變革?屆時將有資本大佬和醫藥行業大咖雲集,熱議未來的醫藥產業業態變革。而將在11月24日下午舉辦「2017中國醫藥資本論壇」中,「中國醫藥產業新業態的成長邏輯」這一重要議題將對當前醫藥產業的格局與發展趨勢,未來存在的機會展開熱烈對話。
  • 張亞勤宣布退休:百度使命已達成
    他在內部信中寫道:亞勤相繼推動了國際化市場開拓、金融和教育等業務的孵化和探索,最近兩年來,他帶領團隊,在智能雲和AI to B業務的整合及商業化加速、Apollo生態的建設及產業合作、基礎技術體系的夯實與建設、晶片和量子計算等前瞻技術的布局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0-2025年四大數位技術對數字經濟的影響
    包括但不限於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車聯網等融合型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 產業數位化轉型由單點應用向連續協同演進,傳統產業利用數位技術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鏈條的改造提升,數據集成、平臺賦能成為推動產業數位化的關鍵。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統計,2019年我國產業數位化增加值達到28.8萬億元,佔GDP比重提升至29.0%,其中工業網際網路、智能交通等領域增速較快。
  • 食物識別成手機必備技能 健康有益AI催生新業態崛起
    會上隨處可見的機器人、智能終端,也表明AI已經步入服務實際場景的階段。因而,2018年成為了AI技術真正落地場景的關鍵時期。AI也即將走過轟轟烈烈的野蠻生長期,進入穩步有序的商業化加速期。在這個過程中,AI技術落地和應用場景之間,正在形成互為推動之勢,一則是因為技術革新必將成為產業的驅動力;另一方面,新業態的崛起,催生出足夠多的場景,也容乃更多的技術需求。
  • 中國智能經濟的發展和產業變革
    為了落實《建議》精神,中國經濟時報社、國研經濟研究院組織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相關部委和中國傳媒大學專家,對中國智能經濟的發展和產業變革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報告認為,展望我國「十四五」和2035年的發展藍圖,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智能技術體系將更加廣泛而深入地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智能技術賦能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機制將構成「智能經濟」方陣,並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