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子總會遇到一些患者跑到藥局來詢問,為什麼醫生推薦的藥品一般都是進口藥?為什麼不能買藥名相同的國產藥,價格還比進口藥便宜,難道是推薦價錢高的進口藥有更多的利潤嗎?華子遇到這樣的問題,會告訴他們並不是這樣。
一、藥品的價格與醫院利潤無關
雖然進口藥與國產藥價格相差懸殊,但對於醫院利潤來說沒有區別,而且從醫院的角度來說,醫院更傾向於讓醫生們使用國產藥。這是因為醫改之後醫院的藥品零加成,不論藥價是多少,對於醫院來說都沒有一分錢的利潤。藥價貴的進口藥反而會讓醫院承擔更多的藥品成本壓力。
二、國產藥的促銷力度比進口藥大
既然藥價與醫院利潤無關,那有些聰明的患者就會想到,那肯定是與醫生個人收入有關了。對於這個疑問華子要說,醫生開出越多的進口藥,他的收入就會越少!國家對藥品促銷雖然查得很嚴,但還是會有漏網之魚。可現在的藥品促銷回扣都集中在國產藥之中,大部分的進口藥並沒有。而且現在醫改政策對醫生的藥佔比限制得嚴格,醫生們超出比例開藥後會被扣罰獎金,所以醫生並不願意開高價的進口藥。
三、用進口藥唯一的原因是質量
國家要求生產企業對其仿製進口藥的品種進行臨床試驗,也就是說要檢測仿製藥與進口原研製藥之間的生物等效性、生物利用度等一致性檢驗。但實際使用中,國產藥與進口藥仍然存在著質量差異。甚至國內不同廠家生產的同一類藥品的質量都差異巨大。舉個例子,2011年發表在《中國藥房》的一篇文章用市售6種阿奇進行比較,不同廠家的阿奇黴素生物利用度最高的超過了90%,而最低的不足30%。同樣的藥品療效相差3倍之多,所以在醫生在選擇用藥的時候不得不慎重。
四、選擇進口藥也是醫生的無奈
華子在工作中見過一個患者,因為感染而要使用某種頭孢菌素,用十幾元的國產藥物做皮試是陽性,而換用六十多元的進口藥物做皮試則為陰性。原因就是因為進口藥品的工藝更為精良,配料中雜質更少。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所以當醫生面對患者生死存亡的關頭,選用質量更為穩妥的進口藥品也就成為了無奈之舉。
華子並不是抹黑自己國家的藥企,大多數的大型中國藥企的藥品質量仍然值得信賴,而且隨著藥品生產和監管水平的國際化,大多數的中國藥企的質量標準正在向歐美看齊,那些低端的廠家終究會被淘汰,國內的藥品質量會越來越好。
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讓我成為你身邊的藥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