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非遺傳承人將黨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到瀘州古藺花燈表演中
1月4日下午,古藺縣古藺花燈進校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系列活動來到永樂鎮永樂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古藺花燈演出,讓全校師生在領略國家級非遺魅力的同時,也深刻學習到了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現實意義。
古藺花燈進校園 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唱出來、跳出來」
記者在演出現場看到,古藺花燈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姚佔楷和同伴一起,又唱又跳地把古藺花燈節目展現在同學們眼前;同學們在操場上圍成一個圓圈,聚精會神地觀看演出,現場不時響起陣陣掌聲。在演出之餘,姚佔楷等人還教授學生們古藺花燈的表演動作、唱腔等,帶領學生們一起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姚佔楷說,黨的十九大召開後,他們把十九大精神融入到古藺花燈表演中,創作了「永遠跟黨走、燈唱脫貧」等易於傳唱且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並帶上節目走進學校演出。姚佔楷告訴記者,古藺花燈進校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既讓更多學生認識了古藺花燈,也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唱出來、跳出來」,讓學生們記得住、能理解。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古藺花燈在新時代、新要求下,創作出一批符合時代潮流,弘揚主旋律的作品。同時,不斷創新演出形式,讓學生、市民都喜歡看、能看懂。
永樂中學八年級一班學生周先進說,看了這場古藺花燈演出,覺得古藺花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我們古藺的傳統文化需要更多人去關注、學習、傳承。周先進稱,作為一名中學生,他會努力學習,不怕困難、勇於挑戰,在未來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永樂中學政治老師胡思坤說,青年學生是國家的未來,通過此次演出,能讓學生們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精彩的古藺花燈表演結合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激勵學生們努力學習、奮發有為,將成為國家棟梁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
據了解,2017年12月以來,古藺縣多支古藺花燈隊伍已累計進入30所學校表演,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惠及近5萬名師生。下一步,各古藺花燈表演隊伍還將帶著最新創作的節目走進社區、學校、村社。
延伸閱讀>>古藺花燈簡介
古藺花燈是流行於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一帶的漢族民間歌舞藝術,具有「要逗要笑、要拽要鬧、要唱要跳」的表演風格。2014年,古藺花燈成功申報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同學們在操場上圍成一個圓圈,聚精會神地觀看演出
古藺花燈的表演者主要是一男(「唐二」)、一女(「么妹」),么妹由男子扮演,民間稱為「童子扮么妹」,另外還有一詼諧的丑角。古藺花燈的音樂旋律優美、節奏鮮明,融入民歌、山歌、小調、戲曲等元素,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同時,古藺花燈在表演過程中,一般會用到摺扇、牌燈、八面燈、蓮檯燈、桃兒燈、荷花燈、鼓鼓燈、蟬兒燈等道具,主要以各種燈為主,各種道具的運用和動作手法皆有不同。記者 許世智 實習記者 康安友 攝影報導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