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動車事故:出事前鐵路已屢次出現過事故

2020-12-19 騰訊網

製圖/張許君

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稱小伊伊獲救「是奇蹟」備受質疑。

7月23日20時27分,北京南至福州的D301次列車行駛至溫州市雙嶼路段時,與杭州開往福州的D3115次列車追尾,造成D301次列車4節車廂從高架橋上掉落。事故造成40人死亡,約200人受傷。

歸途

7月23日。杭州,午後,城區有陣雨或雷雨。

16點36分,停靠在杭州站的D 3115動車車身顫動,準備開出,窗外電閃雷鳴。

這是D 3115的始發站,經停11個站點後,21點45分到達福州南,行程740公裡,運行時間5小時09分。

兩歲半的女童伊伊一家三口坐在16號車廂,即將返程。目的地是溫州,以前從溫州到杭州一趟,坐火車走甬溫線要8個小時,甬溫線經過改造之後開通了動車組,運行時間縮短一半,只需要4個小時。

對於歸家心切的人來說,雷雨是擋不住的。這是伊伊第一次出遠門,從溫州到杭州。杭州對她而言,是外公外婆和舅舅生活的地方,也是一個陌生而神秘的地方,還有動車組,伊伊還沒坐過火車呢。

日前,為紀念女兒的第一次遠行,父親項餘岸和母親施李紅都寫下一條微博,「這傢伙這麼興奮。本來一上車就睡的,今天一直動個不停。」項餘岸寫道。

可是,在杭州只待了一天,伊伊就想家了。母親施李紅的微博寫道:「金屋銀屋不如自己的狗窩。不僅小寶貝念叨回家,我也期待周末快來。」

D3115準備啟動時,早上7點50分從北京南站發出的D 301車已經停靠在上海站,晚到了約半個小時。

「離開上海了。北京南到福州的動車到上海虹橋就晚點了半個小時。吼了一群孩子來送我,謝謝@特輪Sue@PoeticFuCk@hibck@吾來又一又@晨晨_m ichael以及@不到的點點朱德和皓哥,謝謝你們來追火車!!袁小芫在福州歡迎你們來哈~」剛從上海外國語大學畢業的袁小芫在動車D 301上用手機發了這樣一條微博。

兩列列車殊途同歸。動車D 301,由北京南開往福州,全程2283公裡,運行時間13小時36分,如果準點,袁小芫將在晚上9點26分到達家鄉的福州站。

從南京站上車的福建海峽之聲廣播電臺記者劉洪濤此時正坐在D 301次動車4號軟包間,他在南京讀新聞學博士,放假回福州老家,一路行駛,有兩個地方正下大雨。

駕駛D301列車的司機潘一恆,福州市晉安區人,1993年8月從廣州鐵路機械學校畢業後分配到福州機務段,18年來,一直從事機車乘務工作。

17時18分,D 3115停靠紹興,16號車廂又上來了5個人。他們分別是紹興商人楊峰的妻子、嶽父、嶽母、妻姐,以及外甥。車票是楊峰買的。妻子已經懷孕7個月,他們剛結束探親,返回福州。為了讓妻子更舒適,楊峰特意買了5張16號車廂一等座的位子。如不出意外,4小時後到達福州南。

一流鐵路

7月23日晚,當38歲的動車司機潘一恆駕駛從北京南下的D 301飛馳至浙江省內的甬溫線時,這位在機車上呆了18年的司機不會想到,死亡正在暗夜前方的高架橋上幽靈般等待。

北起浙江寧波,南至溫州的甬溫線鐵路,開通不過兩年,建成之時曾被稱為「中國動工建設的現代化程度最高」的鐵道線。

公開資料顯示,這條鐵路不僅是中國沿海大通道浙江境內的重要控制性項目,同時,它也是中國鐵路網中長期規劃「八縱、八橫」中沿海通道和「四縱、四橫」高速客運網中的組成部分。另外它還是連接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重要紐帶。

以客運為主、客貨兼顧的這條國家一級鐵路,建設技術標準為一級雙線電氣化鐵路,設計時速為200公裡,預留時速可提升到250-300公裡。也是中國第一條客運時速達200公裡的客貨混跑線。

據甬溫線鐵路公開資料,這條設計正線全長282.39公裡,項目總投資概算155.3億元的鐵路,為當時中國同類鐵路中設計標準最高、國際一流的鐵路,而無論是平縱麵條件、橋隧標準、基礎加固、軌道結構、行車指揮系統和今後的管理模式,都遠遠高於當時同類其他鐵路。

然而據媒體報導,於2005年10月在浙江台州正式開工,2009年9月28日開通動車組的甬溫線,其在竣工之前便發生過數次事故。但關涉這條鐵路的建設方,當時的施工速度卻被廣為稱讚。

據台州當地媒體報導,甬溫線鐵路由鐵道部、浙江省合資建設。鐵道部委託上海鐵路局,浙江省委託省鐵路建設投資公司為產權代表,共同組建「沿海鐵路浙江有限公司」,作為甬溫線鐵路的項目建設業主。

沿海鐵路浙江有限公司下設甬溫線鐵路建設指揮部和溫福(浙江段)鐵路建設指揮部,負責工程建設管理工作。甬溫線鐵路的設計單位則為鐵道第四勘察設計院。

負責甬溫線鐵路鋪軌工程的是中國中鐵旗下的中鐵一局和中鐵四局,而負責該段鐵路的電氣化系統公司為中國中鐵下屬的中鐵電氣化局,而在中鐵電氣化局公司簡介中,也提到為其建設項目的甬溫線鐵路。

2009年9月28日,設計時速200公裡的甬溫鐵路和溫福鐵路正式通車,這是浙江省首條高速鐵路,使得杭州到福州的列車運行時間從以前的15個小時縮短到5小時。而據當時媒體報導,甬溫鐵路和溫福鐵路浙江段全長351公裡,平均時速200公裡,最高時速可達290公裡,結束了浙江台州地區沒有鐵路的歷史。

甬溫線鐵路正式通車後,浙江媒體對該省第一條高速鐵路一片歡呼,浙江在線記者當日乘坐D3105次列車體驗「子彈頭」的貼地飛行,發現列車從寧波火車站開出後,「經過短暫的加速,列車車廂內的列車運行時速實時顯示屏上,數字一路從227公裡/小時、236公裡/小時,最高飆升至253公裡/小時!」

另一家當地媒體則以《開往春天的列車———甬臺溫、溫福鐵路牽引溫州駛入高鐵時代》對之予以盛讚。該媒體報導,甬溫、溫福鐵路是國家一級電氣化高速鐵路,設計時速200公裡(預留250公裡時速的提速條件),實際上已經按250公裡時速一步到位建成。開通後溫州至寧波、福州乘動車都只需1小時30分鐘左右,大大拉近了溫州與福州、寧波的時空距離。

報導遙想當年,溫州曾無奈被長三角和珠三角邊緣化,而甬溫、溫福鐵路打通了溫州北上南下的「任督二脈」,結束了溫州「地理死角」、「鐵路末端」的宿命,轉而使其躋身全國45個鐵路樞紐城市的行列。

而在甬溫線鐵路客運通車舉行的典禮上,上海鐵路局一名常務副局長曾在現場表示,「中鐵十一局澆築的無砟道床工藝先進,操作精細,工程質量非常好」。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8月24日,鐵路開通前一個月,《人民鐵道報》還以《為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厚禮———確保甬臺溫、溫福鐵路10月1日開通運營》為題,刊發了時任鐵道部黨組書記、部長劉志軍親臨施工前線,看望慰問廣大鐵路建設者的報導。劉志軍要求,「如期實現10月1日全面投入運營的目標,為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上一份厚禮。」

然而資料顯示,也是這段當時最為先進的鐵路,建成之前便屢次出現過事故。

據財新網報導稱,在甬溫線鐵路開通之際,最高人民檢察院鐵路運輸檢察廳的馮慧還在《檢察日報》撰文說,寧波至溫州的甬溫線鐵路建設工程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裡發生4起事故,共造成13人死亡、4人重傷、17人輕傷。

2008年6月21日,由中鐵大橋局五公司項目部負責施工的甬溫線鐵路溫州鹿城段發生移動模架坍塌事故,壓垮鹿城區雙嶼鎮牛嶺村的3間民房,造成7人死亡,19人受傷。

兩個月後的2008年8月21日,浙江在線報導,甬溫線鐵路浙江黃巖金寺堂特大橋(與104國道立交處)工程項目38號墩0號塊梁板發生坍塌事故,4名施工人員被埋。其中,兩人被240多噸的梁板壓死,另兩人成功獲救。

相關焦點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致35死210傷 出事線路15時通車
    7月23日,從鐵道部獲悉,23日20時50分,杭深線永嘉至溫州南間,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車與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事故。 D301次列車第1至4位脫線,D3115次列車第15、16位脫線。記者從事故現場方面獲悉,目前事故已造成11人死亡,89人被送往醫院。
  • 723動車追尾事故原因深究:「不可能」的事故
    事故發生地位於溫州雙嶼鎮下岙村,這裡是溫州城郊的一個「城中村」,村民們與數倍於村民的外來務工者聚集此處。來自安徽宿州的壽達山在一個鞋廠上班, 他的廠子離出事地點不到一百米。  「前面的那輛車」 就是D3115,7月23日20:23,列車停在了高架橋上。在其後12公裡的永嘉站,是另一輛動車D301。距離兩車追尾的慘劇發生,還有最後的8分鐘。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已致38人死亡 事故路段恢復通車
    事故現場消防搜救結束 仍有人詢問失蹤人員  25日上午,消防部門再次派出一支20多人的隊伍來到「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現場進行搜救。溫州消防部門消息稱,經過一上午的搜救,未再發現被困人員。目前,消防搜救工作已全部結束。  25日凌晨,受24日晚的一場暴雨影響,事故現場的搜救工作被迫暫停。
  • 溫州動車事故死亡人數升至40人
    東方網7月29日消息:綜合報導,29日上午最新消息稱,「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已升至40人。新華網援引「7·23」事故救援善後總指揮部稱,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規定,經過與事故遇難人員家屬具體協商,「7·23」事故遇難人員賠償救助標準為91.5萬元。
  • 溫州動車事故:鐵道部下令拆車廂只為儘快通車
    7月27日,事故現場已清理完畢,高架橋上,不時有動車組呼嘯而過。本刊記者 崔曉林 I攝見不到血跡,見不到散落的物品;毀壞的高架橋護欄已修補一新,泥塘裡的車體殘骸已清理乾淨,所有搶險人員及車輛也已經撤離……一切,好像從未發生。7月27日下午2點30分,記者來到位於溫州雙嶼鎮下岙路的事發現場。此時,「追尾事故」已過去了4天,現場幾乎找不到這裡曾「出過事」的痕跡。然而,悲情與凝重氣氛卻並未散去。
  • 溫州動車事故之怮:7·23成「妻兒散」
    25日,針對網上有消息:「溫州事故原因有新進展:鐵路調度程式設計師出現BUG(故障)是事故的根本原因,警方已拘留兩名無證程式設計師。」溫州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沈強也予以否認。「近來頻頻雷擊事件導致列車晚點,本就應該引起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有評論認為。先車後到?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被埋車頭重新挖出轉移
    核心提示:7月26日深夜,「7·23」甬溫線鐵路交通事故車輛已經全部移出事故現場,之前埋下的D301次動車車頭被挖出運走。國務院調查組決定將現場殘骸移送至溫州西站,作進一步調查處理。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原因追問 行車安全系統為何失效(全文)
    40歲的李研婷是天津人,7月23日早上8點10分許,打算去溫州雁蕩山遊玩的她們一家五口從天津上了車。一路有雨,不過列車行駛還算平穩,但卻時常走走停停。進入溫州永嘉站前,雨越來越大,閃電頻繁,李妍婷隱約有些擔心,感覺車速有些慢了。「時速大約不到100公裡,列車當時已晚點25分鐘左右。」D301次動車在永嘉站本不停靠,但這趟列車卻在此停留了幾分鐘。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原因可能為遭雷擊後失去動力
    網友 yaoyaosz 圖昨晚20時50分,在杭州-深圳沿海鐵路溫州雙嶼段,北京南至福州的D301次動車與杭州至福州的D3115次動車追尾,D301次第1-4節車廂脫軌、D3115次第15-16節車廂脫軌,其中4節車廂墜落20多米高的高架橋(上圖)。截至今日凌晨1時30分許,已確認該事故造成18人遇難、100多人受傷,消防等有關部門和附近居民正連夜在現場搶救(下圖)。
  • 人民日報逐一核實「溫州動車事故29名失蹤者」
    記者核實情況(為保護當事人個人隱私,未顯示全名及電話號碼)   近日,有網民在網上發帖《以下部分失蹤人員名單,請鐵道部回答》,文中列出29名在溫州動車事故中失蹤人員名單。這篇帖文引起人們對鐵道部公布的「7·23」甬溫線特大鐵路交通事故遇難人數的質疑。  8月8日上午,記者就此問題採訪了有關部門,並就帖文提供的名單一一予以核查,結果證明:「溫州動車事故29人失蹤」的說法不準確。  上午9時許,記者首先聯繫了溫州市外宣辦張主任,他表示,溫州方面對此事不知情,鐵道部已經調查此事。隨後,記者又聯繫到鐵道部政治部宣傳部一位姓王的處長。
  • 院士:惡意炒作溫州7·23動車事故阻礙中國高鐵發展
    院士錢清泉稱惡意炒作溫州7·23動車事故阻礙中國高鐵發展,外媒稱在中國,每年即使有1萬名乘客遇難,也不會有人大驚小怪。  2011年7月23日晚,溫州發生動車事故。據新華網消息,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937億元。
  • 交通行業媒體反思溫州動車事故:惡意炒作讓中國高鐵付出代價
    而在兩個星期前,印度總理莫迪訪問日本時,日本也向印度極力推銷出口其新幹線技術。此前,中國的「高鐵外交」向外推行的過程當中已經遇到過一些挑戰。伴隨挑戰的還有個別國家的媒體對溫州「7·23」動車事故的糾纏不休,試圖以此幹擾中國高鐵出海。       三年了,溫州「7·23」動車事故的陰霾漸漸散去。
  • 滾動:溫州動車追尾脫軌墜落事故 已致35人死亡210人受傷
    已致35人死亡210人受傷03:33分 官方發布>>>7月23日兩列動車在溫州境內發生追尾事故   核心提示:7月23日20時30分,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車行駛至溫州市雙嶼路段時,與杭州開往福州的D3115
  • 溫州動車事故調查處理結果公布
    23日,南昌鐵路機械師在檢修動車  國務院近日批覆了「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全文已在國家安監總局官網公布)。【回顧】動車追尾造成40人死172人傷  2011年7月23日20時30分05秒,甬溫線浙江省溫州市境內,由北京南站開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車與杭州站開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車發生動車組列車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傷,中斷行車32小時35分,直接經濟損失19371.65萬元。
  • 鐵道部:溫州動車追尾事故39人死亡192人受傷
    最新消息:溫州動車事故遇難人數升至39人截至25日23時許,「7·23」溫州動車事故已造成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中殉職司機家屬已獲5萬理賠款
    本報訊(記者 林野)因動車發生追尾造成線路中斷的甬溫線已在24日晚搶修完畢,昨日,記者從南昌鐵路局獲悉,溫福、福廈線上動車昨日已基本恢復正常。  遇難人數增至39人  鐵道部緊急部署排查高鐵安路生調任上鐵局長  記者從溫州市有關部門了解到,截至25日23時許,「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已造成39人死亡,其中初步確定身份的有38人。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通報調查進展
    國務院「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組21日通報了事故調查進展情況。  事故發生後,國務院及時批准成立並調整充實了事故調查組。事故調查組下設技術組、管理組、綜合組,聘請了國內權威專家組成專家組,並邀請了最高人民檢察院派員參加。
  • 溫州動車事故增至40人遇難 賠償提高至91.5萬
    中新網7月29日電 綜合報導,29日上午最新消息稱,「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已升至40人。新華網援引「7·23」事故救援善後總指揮部稱,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規定,經過與事故遇難人員家屬具體協商,「7·23」事故遇難人員賠償救助標準為91.5萬元。
  •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發生七日回顧
    他的女婿也就是陳碧的丈夫——楊峰在得知消息後,穿著睡衣就從紹興驅車趕往溫州。4個多小時後,楊峰趕到事故現場。他在大雨中撥開人群,進到地面的車廂尋找親人,沒有收穫。楊峰耗盡力氣爬上鐵路高架橋,此時現場已經封鎖,他突破阻礙來到D3115的第16號車廂,用力砸破好幾塊車窗玻璃,喊著妻子陳碧的名字。
  • 必須要有人為溫州動車事故負責
    黎光壽/文  23日晚上的溫州動車事故,令人痛心。D3115次動車被雷劈後停電失去動力,停在軌道上,而後從北京趕來的D301次從尾部撞上,一共有D301的4節車廂和D3115的2節車廂脫軌,其中4節車廂從高架橋上掉到地上,截至24日早上6點,這場事故已經造成了32人死亡和191人受傷。從每節車廂定員100人的數字計算,理應還有180人左右,究竟死傷多少人,相信隨著救援的進展,會進一步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