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平臺視頻創作者,能否複製「成功」?

2020-12-12 網易新聞

(原標題:跨平臺視頻創作者,能否複製「成功」?)

「一點都不辣,我今天就是想吃爆辣的。」美食內容創作者張喜喜嘗了兩個小龍蝦之後,對著鏡頭說。「再回個鍋吧,加點辣。」隨後,一鍋紅油油的爆炒小龍蝦出現在畫面中,周圍氤氳著熱氣,看得人食指大動。

張喜喜視頻中加工後的小龍蝦

「這個才叫靈魂!」看著重新加工好的小龍蝦,張喜喜雀躍地點評道。她將小龍蝦、烤麵筋、烤辣椒、烤生蠔,和新疆特色的面肺子逐一擺放在桌子上,向鏡頭做了簡單介紹後,便開始大快朵頤。

吃到興起,張喜喜拿出一瓶燒酒,暢快地喝了一大口。

這樣一個煙火氣十足的視頻,在抖音上發出後不久,播放量就達到了數百萬。入駐抖音不過短短半年時間,張喜喜吸粉近200萬,獲贊總數300多萬。

「真實、漂亮、豪邁大氣」是網友們對張喜喜的評價。

初來乍到,遭遇「陣痛期」

張喜喜其實是個四川妹子,小學三年級跟隨父母一起來到新疆定居。畢業後,家裡安排她去姐姐開的美容院工作,希望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她也能在這個領域獨當一面。但張喜喜的內心是拒絕的,她不善與人溝通,且與美容院的顧客之間有著不小的年齡差,完全聊不到一塊。

在工作之餘刷視頻,便成了張喜喜生活中最大的樂趣。

「每次刷到吃播時,我都會有極強的代入感。我經常想,其實我也可以(做吃播)。」張喜喜告訴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因為想拍美食視頻,她買了人生中第一臺單眼相機。

2018年6月,張喜喜在B站發布了第一個吃播視頻,形式非常簡單,她坐在窗臺前吃一碗家常冒菜。現實中不善言辭的張喜喜,在鏡頭面前像是換了個人,不僅滔滔不絕地聊著生活中的逸聞趣事,還經常蹦出些自創的口頭禪,配上四川妹子特有的甜美長相,很快便斬獲了10多萬粉絲。

坐在窗臺前的第一個吃播視頻

「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很傻,但網友們還挺喜歡我的性格。」張喜喜說,她在視頻中漸漸釋放了天性。「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現實中的自己還是那樣,但在鏡頭前我就像打了雞血,就想跟大家分享最開心的事情,跟網友們互動,問他們的生活近況。」

張喜喜極具特色的表達能力、視頻帶有的強互動屬性,和日漸豐富的內容維度,讓她憑藉10到20分鐘時長的吃播作品,累計了百萬餘粉絲。

2019年底,張喜喜決定入駐抖音。

像張喜喜一樣跨平臺發展的視頻博主越來越多,他們不依賴於任何商業組織,不接受流水線式的內容生產模式,尋求自我表達和成長,才是他們的核心訴求。

初來乍到的她對抖音平臺的內容玩法和規則知之甚少,她只知道這是個國民級App,DAU超4億。

「我覺得是個人都挺想往上面(抖音)發展的。」 張喜喜坦率地說,之所以一直沒有進軍抖音,一來是因為剛開始做吃播時,她並不想被熟人發現,但隨著粉絲數量不斷增長,這一點她自己慢慢釋懷了;二來她認為10~20分鐘時長的視頻,被剪輯成短視頻,喪失了原本的完整度,可能會犧牲作品本身想要表達的內容。

「後來行業內的一個朋友,他跟我說其實可以把視頻分開剪,觀眾並沒有那麼苛刻。」 張喜喜說,剛好那段時間,抖音官方正式放開了「一分鐘以上視頻」的用戶權限,最高時長可達15分鐘。

最初,張喜喜的視頻內容在抖音平臺的表現不是特別符合預期。即便如此,她也並未利用自己在其他平臺的影響力,強行為抖音帳號導流。張喜喜沉下心來,將精力放在觀察抖音頭部創作者的內容模式中,她發現抖音用戶並不太喜歡略顯拖沓的內容。

在抖音平臺,張喜喜嘗試著「分段式」視頻內容

「我在剪輯的時候,會把互動元素加快一點,囉嗦的部分就直接剪掉了。但能體現人物特性的地方,我還是堅持留下。」精簡後的視頻每一個在3到5分鐘左右,節奏變得輕快的同時,分段放出讓觀眾找到了追劇的感覺,也增強了粉絲粘性,張喜喜在平臺的粉絲增長速度得到大幅提升。

進擊的腰部創作者

然而,也並非所有的跨平臺創作者,都會經歷這樣的「轉型陣痛期」。

「三維地圖看世界」創作團隊(以下簡稱三維團隊)於今年1月初入駐抖音,粉絲量在五個月裡突破442萬,視頻累計獲贊數超過1200萬。如此裂變式的成長,遠遠超過他們在其他內容平臺的增長速度。

對三維團隊來說,他們正實現著從知識科普類腰部視頻創作者,邁向頭部梯隊的蛻變。

與個人IP色彩強烈的90後創作者相比,三維團隊顯得低調很多。在接受刺蝟公社採訪時,他們說團隊創立的初衷十分簡單,就是幾個85後技術人員,出於共同的興趣愛好,做了一些比較有意思的視頻。

三維地圖看世界的作品列表

三維團隊的視頻有著極為震撼的視覺效果。

從宏觀的宇宙視角出發,鎖定藍色地球上的中國版圖,再以醒目的黃色字體配以機打聲點明主題,這是三維團隊視頻片頭的一貫風格。進入正片後,視頻用高超的3D技術、精準的地理圖標、詳細的字幕解說,帶領觀眾「上天入地」,在虛擬立體地圖中,感受人文地理、歷史事件、時事新聞發生的第一現場。

生動形象之餘,觀看者對廣袤大地和山川河流,多了幾分油然而生的敬意。

雖然沒有跨平臺創作者初期的「水土不服」,三維團隊的視頻也算不上「開門紅」。

直到某天晚上11點發布的一則玄奘取經視頻,他們才有了第一個爆款。一夜過後,三維團隊的抖音帳號漲了50多萬粉,視頻的播放量達到了3000多萬。截至發稿前,該視頻的總累計播放量突破6700萬,點讚量超過230萬。

以玄奘取經為主題的三維地圖視頻

看到抖音用戶喜愛具有文化底蘊的內容,三維團隊趁熱打鐵製作出了秦嶺、復活的永定河、海南自貿港等系列視頻,多數作品的首日播放量超過千萬。三維團隊的粉絲數,也隨著居高不下的播放量,一路飆升至442萬。

更讓三維團隊喜出望外的是,之前因為擔心短視頻平臺的用戶對「1分鐘以上視頻」的接受度較小,會影響作品的完播率,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三維團隊發現作品的完播率,並不比在其他平臺差。

「還會有很多粉絲來私信我們催更,說有兩天沒有發作品了。」 三維團隊負責人說。

從敲定選題,到查閱整理相關資料,再到構思作品的故事結構,每一個環節都確認無誤後,三維團隊才會開始視頻製作。為了保證視頻信息的準確性,有時要在一個細節上打磨很久。

「我們之前在做官渡之戰這一期的時候,文獻資料中有兩個點位一直找不到。後來我們又查閱了很多古文獻,不斷地討論後發現,原來是因為歷史上的黃河改道導致了地圖區域的變化。只有找到三國時期的黃河走勢,才能復原現在的地圖點位。」三維團隊負責人說。

三維團隊的視頻帶有很強的知識屬性。短視頻平臺的娛樂屬性隨著時間而沉澱,知識類內容視頻異軍突起,平均播放量、點讚量、創作者粉絲量均高於站內平均水平,知識內容的生產和傳播主體也不斷擴大,硬核科普視頻成為了一種「新潮流」。

在此時機下,平臺方於近幾年推出了「DOU知」計劃、「Vlog十億流量扶持計劃」等政策,給予創作者更多的曝光機會和現金獎勵,短視頻也從最初單一的有趣,向高價值、多元化的長內容方向演進。

三維團隊的粉絲群體中,很大一部分是老師和學生。有的老師在課堂上放了「三維地圖看世界」的視頻,學生下課後又在抖音上找到了他們的帳號。

「沒想過我們的視頻被用作教學,這樣一來我們的內容一定要準確無誤,莫名有一種責任感。」

早期入局者,在攀登「高峰」

2015年開始做自媒體時,片片沒想到這將成為他未來的事業。

彼時短視頻剛剛興起,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圖文類自媒體正處於上升期。廣播電視編導出身的他,在一家美妝自媒體做拍攝剪輯工作,作為一個鋼鐵直男,片片對美妝時尚內容並不感興趣,更多地是在實現別人的想法。

「但我覺得短視頻這個形式挺有趣的,想做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片片特別喜歡電影,而寫腳本、錄音、剪輯等編導向的工作也正是他的老本行。

沒想太多,片片一個人創立了「小片片說大片」。

小片片說大片創始人,片片

起初,片片一周發兩個視頻,每個一分鐘,後來做得上手了,逐漸延長到5分鐘。視頻的內容從新上映的院線大片,到懸疑燒腦類電影,再到熱門劇集和綜藝,選題的角度越來越廣,粉絲數量也越來越多。2017年底,單打獨鬥近三年的片片辭去原本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自媒體事業中。

「辭職後我成立了自己的團隊,一個合作人、一個剪輯、一個文案,總共4個人。」片片說,團隊成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始觀察抖音平臺。從2017年3月爆發,抖音在這一年保持著令人震驚的增長速度,並於12月順利登頂中國的App Store免費榜。

片片算是抖音上第一波「跨平臺創作者」。據刺蝟公社觀察,很多擅長製作「一分鐘以上」視頻的創作者,都是從2018年前後入局短視頻平臺的。除了片片,刺蝟公社曾採訪過的美食博主徐大sao、科技博主「科技美學」、以及日本生活類博主「納豆奶奶」等,都在這期間入駐抖音平臺。

而從平臺規模、發展前景、創作氛圍來看,抖音也的確給了這群「初期淘金者」巨大的支持。

剛入駐抖音,片片就感受到了平臺帶來的巨大流量。那時短視頻多以出鏡類創意視頻、歌舞表演、技術流實拍等主題為主,影視劇二次創作內容很少,這讓「小片片說大片」的粉絲體量得以迅猛增長,很快就突破了百萬大關。

片片極為擅長創作懸疑燒腦類視頻

隨著粉絲體量的不斷增長,片片團隊也開始收到商業合作邀約。

與「小片片說大片」視頻內容最為契合的商業合作是影視劇推廣。然而片片面臨著一個難題,既然團隊的自身定位是「影視劇二次創作自媒體」,就不能像營銷號一樣為了恰飯失去自身的媒體立場。

「所以我們一定會考核作品的質量和口碑怎麼樣,如果不好的話,給再多錢我也不會接。我推掉的廣告遠比接下的多得多。甚至好多是重金推廣,但我就是忍住了。」

但每一個創作者都在尋求內容生產和商業變現的平衡點,片片也不例外。除了影視劇推廣外,片片團隊也在開拓著更多元化的商務合作:App、生活日用品、銀行、汽車等,這些看起來五花八門的品類,在片片團隊的策劃下,都找到了與內容的完美結合點。

「我們接過的最高端的一個品牌是保時捷跑車。你可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影視解說創作者能接到跑車的廣告?因為保時捷跑車其實是星球大戰電影的贊助商,我們用電影中的宇宙飛船和跑車概念做了一些內容聯動。」片片說,這十分考驗團隊的創作能力。

經過近幾年的大浪淘沙,抖音平臺中得以脫穎而出的都是各自垂直領域的佼佼者。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所有創作者都火力全開地生產內容。

片片發現,影視劇解說視頻有一個共同的發展趨勢:視頻越做越長,市面上的影視劇二次創作內容主要有兩種,一種比較短在3至分鐘左右,另一種是10分鐘以上。

經典影視劇的解說視頻層出不窮,「豆瓣電影TOP250」的電影中已然沒有處女地,即便是有些年頭的冷門電影,也能輕易地找到相應的解說視頻。

唯一的破局方式,是內容差異化。

「很多影視劇解說就是講故事。一個電影可能兩個小時,一部劇要看幾十個小時,我們用一個幾分鐘的視頻把故事講給大家聽,如果感興趣他們再去看原片。」 片片說,他的團隊要做一些別人沒做過的事情。「觀眾已經不滿足於聽一個好故事,他們希望你能挖掘出一些深層次的價值出來,比如電影中的一些伏筆、鏡頭語言背後的特殊用意、還有一些埋得比較深的梗。」

作為一名跨平臺視頻創作者,片片至今為止做了1000多個影視劇解說作品。他並沒有為了抖音特意定製內容,雖然平臺上目前短視頻的比例高於「1分鐘以上視頻」,但在片片看來,兩類視頻的用戶大部分是重疊的。

「很多人只是習慣了用抖音看短視頻,但當用戶發現這裡也有長內容時 ,他們就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而平臺算法發現用戶有頻繁消費長內容的行為後,也會推薦更多同類視頻。」

好內容不分長短。

頭部視頻創作者,也在死磕內容

提及在中國發展的外國博主,很多人都會想到「歪果仁研究協會」(以下簡稱歪研會)。

這個由以色列人高佑思,和三位中國高校學生聯合創辦的視頻自媒體,在2016年末憑藉第一支視頻《自從這群歪果仁嘗試了微信紅包以後…..》火遍了社交媒體,高佑思舉著話筒在北京街頭隨機採訪來往的外國人,他們中有人沒聽說過微信紅包,也有人已經熟練地在各個群裡搶紅包。

歪國人研究協會的抖音主頁

隨後,一系列「自從這群歪果仁……」的視頻上線,每一期都是外國人視角下的中國文化觀察,短短三個月便成功吸引了100多萬粉絲。

「高佑思和我們另一個創始人當時都在北大讀書,那時我們發現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他們觀察中國的視角,會與中國人對自身的理解有所差異。」歪研會內容負責人劉小祺在採訪中說,這個差異對中國和世界來說算不上必需品,但值得被大家看到。

他們希望通過視頻來展現文化衝突,從而逐漸消弭中西方大眾對彼此的認知誤區。

自2018年3月入駐抖音,歪研會的粉絲量現已超過760萬,累積獲贊數高達8588萬。在幾年的內容探索中,歪研會也總結出了一套獨特的內容製作底層邏輯。每一個選題背後都有一個二維坐標層:橫軸是內容的受眾群體,分為中國和外國;豎軸是內容製作方向,分為廣度和深度。只有在這個坐標平面中定位清晰的選題,才能通過篩選、進入後續流程。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一個選題判斷路徑,即內容是不是自嗨、通過外國人視角介入此事件,是否具有合法性、選題是不是有獨特的切入點、內容是否涉及政治或輿論風險。」劉小祺說,兩種判斷路徑相結合,從而篩選出真正有價值的視頻選題。

歪研會近期創作的抖音視頻

然而與片片的經歷很相似,歪研會在經歷了前幾年的高速成長後,也遇到了增長壁壘。

主打的街採系列視頻已做了100多期,由於其取材的隨機性和採訪時間的局限性,這類視頻無法深入地討論某一話題,並且與中國相關又適合做街採的選題,基本也所剩無幾。

「我們覺得這種對於中國的淺層次認知與碎片化觀點,已經不足以實現我們最初成立時的目標。」 劉小祺說,對深度內容的追求,推動著歪研會在多個維度進行轉型。

在抖音平臺上,歪研會開始探索「1分鐘以上視頻」的更多可能性。

最初的街採系列視頻,關注的是「生活在中國文化邊緣的歪果仁」,而現在他們開始關注中國社會中缺少話語權的廣大群體,開拓更多內容維度的邊界。

不斷對自身內容進行迭代升級的同時,歪研會也沒有忘記與競爭對手賽跑。

在其他內容平臺中,歪研會的主要競爭對手是橫屏長視頻。而在抖音平臺,他們的主要對手是15到30秒的豎屏短視頻。

「我們1分鐘以上的視頻也不會像在其他平臺,用起承轉合來慢慢地塑造高潮。我們在抖音的創作思路永遠以吸引人為主,會把最精彩的部分放在開頭,再以解謎的形式來展開內容。」劉小祺說,這樣的形式可以增加粉絲對視頻的粘性和依賴程度。

「近期我們的抖音帳號停更了一周左右,就是為了想要去嘗試新內容,形式會是一種全英文短劇。這種風格在抖音上很少見,視頻節奏和鏡頭轉換都很快。」

即便站在了行業頂端,歪研會也從未停下腳步,他們在尋求著更多維度的突破與改變。劉小祺透露,歪研會正醞釀著一個巨大的全球化內容戰略。

張喜喜說,自己在短時間內獲取了大量關注,這讓她既開心又焦慮,欣喜於自己的視頻內容得到肯定,卻也擔心創作能力跟不上大眾的審美升級,她在經歷著裂變式的極速成長;三維團隊作為腰部創作者,以進擊的姿態向頭部梯隊前進。他們埋頭於「一分鐘以上視頻」的內容創作,還無暇顧及團隊未來的運營和變現。

片片算是「影視劇二次創作」領域的佼佼者,卻仍有著清晰的自我定位,不斷地觀察學習著行業中更優秀的創作者。

但這遠遠不夠。

「我希望平臺可以多搞一些線下分享交流活動,因為抖音的用戶體量特別大,玩法又跟其他平臺不太一樣。」

片片說,如果有這樣的線下活動,他一定像個學生去聽課一樣,認真做筆記。

2020年抖音向全網視頻創作者發出召集令,以4億日活用戶和巨大的平臺變現潛力,激勵創作者拍出更多元化的視頻,不僅是內容主題的多元化,更是形式的多元化。

其背後是一個愈加明顯的趨勢:短視頻行業經過四年爆炸式的發展,正逐步打破與長視頻之間原有的「平行世界」,15至30秒短視頻沒有過時,但「1分鐘以上視頻」正在抖音崛起。

而優質的視頻創作者,站在平臺的肩膀上,將擁有更多的資源和機遇。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李子柒的成功可以複製嗎?
    李子柒,一個從四川深山走出的姑娘,憑藉田園式歲月靜好的鄉村生活,4年時間,用134個視頻紅遍海內外,美國視頻網站YouTube全球訂閱者超過1000多萬,吸金能力超過許多家上市公司。她的成功,是她的必然,也是時代的偶然。
  • Google Hangouts上線 可跨平臺視頻通話
    北京時間5月17日消息,據科技網站VR-Zone報導,谷歌在Google I/O 2013主題演講中提到的iOS和Android版Google Hangouts已經正式上線,支持跨平臺視頻通話功能。Google Hangouts上線(圖片來自VR-Zone) 谷歌在Google I/O 2013上宣布,Google Hangouts即將在iOS和Android平臺上提供獨立應用,提供跨平臺視頻通話功能
  • 2020短視頻大會成功舉辦——安妮股份為創作者權益保駕護航
    大會以「新視頻 新動能 新生態」為主題,舉辦開幕式、主論壇、智能視聽產業大會、產業對接會、主題分論壇、年度盛典和短視頻集美之夜——行業高端沙龍,融聚中國短視頻內容生態,助力產業發展,推動產業進步,共謀產業未來。
  • 那些選擇「跳槽」的視頻創作者後來怎麼樣了?
    此時,距離張亞鑫選擇與西瓜視頻獨家籤約剛剛過去三個多月。不只是他,越來越多的視頻創作者開始主動選擇更契合自身發展的內容平臺。逐漸常規化的創作者「跳槽」現象背後,是一個日益流動的視頻內容市場。在過去,這樣的變化幾乎是不可想像的。網際網路初期的視頻創作者多是興趣使然,沒有太多現實考慮,即使偶爾出現爆款內容,也很難以此為生。而當時的視頻平臺並未提供肥沃的土壤。
  • 頻繁布局的西瓜視頻,能為視頻創作者帶來什麼?
    李永樂老師是從西瓜視頻走出的知名創作者,他的快速出圈也體現出了西瓜視頻的變化:自「PUGC視頻平臺」這一定位被確定後,西瓜視頻似乎正在加快吸引、助推和積累優質內容創作者的腳步。而對於創作者來說,平臺的頻繁動作也預示著一次新機遇的到來——在這個頭部KOL、MCN機構、內容平臺都已不再是新風口的時候,視頻的火仍未熄滅,入局視頻似乎還不算晚。
  • 《幸福工廠》怎麼跨平臺聯機 跨平臺聯機方法介紹
    幸福工廠怎麼跨平臺聯機?steam版本上線之後,很多玩家都想要和自己epic平臺上的朋友聯機。馬上帶來satisfactory跨平臺聯機方法介紹,不清楚的玩家可以來了解一下。 幸福工廠怎麼跨平臺聯機?
  • 安卓也要有 AirDrop 了,還有哪些工具可以跨平臺傳輸文件?
    蘋果生態有一點讓其他用戶很羨慕,就是跨平臺傳輸。傳輸文件用 AirDrop、複製文字用 Handoff,兩個功能都內置在了系統中,不用另外安裝軟體。這樣的體驗得益於蘋果對軟硬體的一手掌控,其它平臺很難複製。有挑戰不代表就要放棄,Google 最近就在考慮給 Android 系統增加一個類似 AirDrop 的功能。
  • 視頻時代,文字創作者求生指南
    現在,這樣的事情也落在文字創作者身上。一場史無前例的大遷徙正在襲來。根據第三方機構QuestMobile的數據,截止今年6月,視頻工具的月活躍用戶規模同比增長了89.3%,視頻內容的消費需求正在爆發,這種連續爆發已經持續了近三年。 對於很多文字創作者來說,一個最直觀的體驗可能是,今年甲方送來的月餅變少了。
  • 網易雲音樂推短視頻現金激勵計劃 扶持視頻創作者
    網易雲音樂推出短視頻現金激勵計劃 將投入數千萬扶持視頻創作者  近日,網易雲音樂正式推出「短視頻現金激勵計劃」,未來一年計劃投入數千萬現金扶持平臺內所有音樂相關原創視頻創作者,為用戶提供更多原創、優質視頻內容。
  • 諾基亞推出跨平臺支持的OZOPlayerSDK:最大支持8K解析度處理
    諾基亞已經推出了跨平臺支持的OZO Player SDK,方便內容創作者開發高質量的OZO VR內容和在各個主流平臺發行作品。RoadtoVR為此採訪了諾基亞VR部門的負責人Tarif Sayed,他解釋了更多關於該SDK的信息。
  • 蘋果(AAPL.US)最貴原創劇誕生,能否複製奈飛(NFLX.US)的成功?
    美股 蘋果(AAPL.US)最貴原創劇誕生,能否複製奈飛(NFLX.US)的成功?蘋果全球視頻節目負責人之一的扎克·范·安伯格,在接受《Emmy》採訪時透露:「我們在蘋果使用的一個重要詞彙是人性。而《看見》,正是以『人性是如何在其中體現?』為核心。」
  • 共生·連結未來—短視頻創作者連結大會舉行
    短視頻行業的日益繁榮,令短視頻內容生產乘著行業的東風飛速發展。短視頻內容創作者、MCN機構、短視頻平臺、品牌等多方如何實現行業資源的無縫對接,愈來愈成為行業的關注熱點。 為了給短視頻創作者與各大企業們搭建溝通交流平臺,11月26日下午,共生·連結未來—短視頻創作者連結大會盛大舉行。
  • VeeRVR上線HeatMap熱點圖分析功能助力創作者製作更受歡迎的視頻
    現在,這項技術也應用到VR視頻領域,用來統計觀眾的視覺焦點以分析觀眾的觀看為,真正做到將觀眾的關注點可視化。由於360視頻具備全景視角,觀眾可以隨時自主切換方向、改變視覺焦點、關注自己想要看的內容,所以360視頻的拍攝者不能像普通2D視頻的拍攝者一樣,通過特寫或移動鏡頭來引導觀眾的視線。這就造成創作者對觀眾的喜好無法精準判定,難以有效獲取觀眾的反饋。
  • 一幀短視頻現金激勵計劃啟動!扶持短視頻創作者
    但與此同時,我們看到,短視頻行業中只有頭部的創作者能夠獲得豐厚的回報,而大部分腰部及尾部的普通 PGC、UGC 都面臨著變現難的困境,變現的無力導致創作者越來越無心創作,創作者的激情也漸漸淡去。作為國內領先的短視頻大數據營銷平臺,一幀於本月5日開始,拿出數千萬現金給予所有短視頻創作者分享,不限帳號、不限平臺、不限數量,短視頻創作者只需添加客服接受任務,把素材植入進視頻全網發布(渠道不限),一幀即按照所有平臺的總播放量為創作者發放現金。
  • 汽車內容創作者如何「捅開」短視頻這層窗戶紙?
    小宇和麥子其實只是龐大的內容創作者團隊中的冰山一角,但他們或早或晚進軍短視頻的背後,是更多內容創作者不約而同轉戰短視頻的「遷徙洪流」。《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中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9.01億,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18億。
  • 視頻創作者走向「雨林」的時代到了
    但這還不夠,對於平臺方而言,終極目的應該是搭建生態,與創作者共贏。比如騰訊視頻現在的做法就是不僅布局中視頻,也把短視頻納入這個內容生態中,包括分帳制度的升級等,都是要體系化、長期化建構一個雨林,讓視頻創作者能夠在這種環境裡,可持續化生產以及變現。
  • 好看視頻10億元補貼泛知識創作者
    北京商報訊(記者 魏蔚)12月22日,百度短視頻生態平臺總經理宋健宣布,2021年好看視頻將投入10億元補貼創作者,這次補貼的對象是泛知識創作者,泛知識也是百度、百度直播強調的品牌調性。好看視頻是百度旗下的短視頻平臺,也是百度最核心的短視頻平臺,入口包括獨立App、百度App,小度智硬體等。
  • 知乎發布視頻創作者招募計劃,億級流量扶持視頻IP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知乎最新資訊 > 正文 知乎發布視頻創作者招募計劃,億級流量扶持視頻IP
  • 視頻筆記漲粉率領跑圖文,小紅書和創作者攜手「創業」
    「依靠18篇筆記,拿下7.9萬粉絲和12.5萬的點讚和收藏,單月收穫200萬次視頻播放量」,這件事發生在小紅書上一位名叫Yolanda的創作者身上,而即將度過21歲生日的Yolanda,只是上海外國語大學的一名大三學生。
  • 創作者揭秘是China China China(視頻)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聽力視頻>新聞視頻>正文千年等一回間奏唱的是什麼?創作者揭秘是China China China(視頻) 2018-08-01 09:57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新白娘子傳奇》這部神劇從92年開播後就一直沒有停下創造神奇的腳步,這部臺視臺慶大戲從演員到服化道具尤其是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