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智谷趨勢
近日謀劃建設的「深珠合作示範區」,讓即將迎來40歲生日的珠海特區,與深圳一起站到聚光燈下。
40年,珠海始終在高層關切的目光中。
自貿區、國際旅遊島花落珠海,橫琴一時風頭無兩。深珠通道概念一出,唐家灣頓時站到機遇潮頭。
珠海的利好,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實實在在落到具體板塊。
橫琴、唐家灣這麼火,但珠海最具投資價值的地方,還有一個你100%想不到。
金灣,是珠海押注未來的關鍵。憑什麼?
交通是融合的血脈基礎,拉升區域價值的前提。
這一點,珠海深有體會。
連接珠海與廣州的公路,1987年才開建。此路竣工前,珠海到廣州需經6個渡口,往返要花一天。
2011年,珠海才有鐵路,結束了「地無寸鐵」的歷史。
珠江口那邊,廣深港間的動脈早早打通,香港向深圳轉移大量製造業,輸送三來一補的投資。深圳因此迅速甩開珠海。
港珠澳大橋的通車,歷史性把珠海與香港相連,一舉改變了區域交通格局。
如果說曾經珠海是全國的交通末梢,那麼金灣曾經就是珠海的死角。
從珠海行政區劃就一目了然:
香洲區、鬥門區、金灣區之間存在「隔斷」。中山的坦洲、三鄉兩鎮從中間插進來,加上西江穿城,造成珠海被明顯分為東區和西區。
傳統市中心在香洲,珠海經濟體量不大時,不會外溢到西邊的金灣。加上阻隔帶來的交通不便,金灣長期不受關注。
不過,這些已經成為歷史。
珠海在西江規劃了3橋1隧。由北向南分別為:
香海大橋:全長約20km,計劃今年建成通車。通車後,從鬥門至香洲城區只要20分鐘車程。
洪鶴大橋:全長約9.65km,計劃今年航展前通車。通車後從金灣航空新城前往拱北口岸只需15分鐘車程。
金海大橋:這是座公鐵兩路橋,未來將連接金灣機場和港珠澳大橋。2023年建成後,10分鐘車程可以從金灣到橫琴。搭乘城軌從拱北到金灣機場僅需25分鐘。
珠海隧道:設計時速為80公裡,雙向6車道。目前已動工,建成後將大大緩解珠海大橋的交通擁堵。
特別是即將通車的洪鶴大橋,堪稱連接香港的黃金要道。
之前香港人想來珠海投資,出口岸開車半小時,只能到8公裡外的格力電器附近。
洪鶴大橋一通,20分鐘就能到20公裡外的金灣。屆時金灣吸收的香港投資額將大幅增加。
這為香港、澳門的資金人才技術「西進」,鋪平了道路。
圖片來源:鳳凰網
洪鶴大橋與西邊的鶴港高速共同構成「港珠澳大橋西延線」,建成後將成為連接珠海東西部城區的又一黃金通道。
港珠澳大橋西延線,會在西邊與規劃中的黃茅海跨海通道對接,把港珠澳大橋的輻射範圍延伸到江門。
未來,黃茅海跨海通道還會與西部沿海高速相連,把輻射範圍擴大到開平、臺山、恩平、陽春等地。
正所謂,昔日梗阻變通途。
除了交通等基建設施,產業布局同樣重要。
無論人口還是土地開發,珠海都呈現出明顯的東密西疏。
隨著珠海產業不斷發展,東區可開發土地不多,西區的優勢一下就體現出來了。
毫無疑問,金灣將是珠海產業爆發的增長極。未來珠海的GDP拉動、產業導入等,很可能要看金灣。
珠海的產業布局很明確,金灣主要發力西部臨空製造和西部臨港製造,目前已形成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和精密製造構成的「3+1」產業結構。
2018年,金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對GDP的貢獻達到67.3%。
也是在2018年,金灣GDP達624.29億元,增速全市第一。
圖片來源:前瞻經濟學人APP
香洲GDP數據雖然遠高於金灣,考慮到它包括了橫琴、高新區、保稅區等地,體量大並不意外。
倒是金灣後勁十足,漲勢驚人。
截至2019年底,金灣有106個國家、省、市級技術中心、超過290家高新技術企業。到2020年,金灣高新技術企業預計有320家。
如果說基礎設施和產業布局,各區都有機會爭取,也就還有同臺競合的機會。
金灣還有一張牌,是別的區不具備的,絕對躺贏。那就是金灣機場。
珠海常住人口在2019年剛剛突破了200萬,機場客流量在2018年就突破了1000萬。
相比灣區其他機場,深圳人口是珠海的10倍,機場客流量僅為珠海的5倍。佛山機場吞吐量只是珠海的零頭,東莞、中山、江門壓根沒有機場。
大家想想,周圍機場密布的蘇州,為何非要建一個自己的機場,並為此奔走多年。蘇州缺的壓根不是機場,而是大城市的名分。
珠海的名分,早早就有了。
由於種種限制,澳門機場和深圳機場三期擴建結束後,基本沒有進一步拓展的空間。而廣深港三大機場,還面臨空域緊張、航路衝突問題。只有珠海機場,沒到天花板。
2019年11月29日,珠海機場改擴建工程正式進入實施階段。該工程總投資約48.02億元,擬於2023年建成。項目投入使用後將使珠海機場的設計容量提升至滿足年旅客吞吐量2750萬人次水平。
如今,機場早已不僅是交通樞紐。如果利用得好,它可以衍生出很多高級產業。
比如金融,從業者出差頻率高、活動半徑大、長距離飛行是家常便飯。這是高鐵難以滿足的。
比如會展,上海、深圳等城市已經把會展中心建在機場旁邊,參會者都不用進城,直接完成商務。
比如科技,質輕價昂的高精尖產品運輸,對時效性要求高,只能空運。而且這類產品往往附加值也高,付得起運費。相應產業布局就會靠近機場。
所以珠海高瞻遠矚布局了航空新城,希望金灣藉此成為城市副中心。
珠海一貫有高標準、高起點做事的風格,規劃航空新城也不例外。當時,金灣特地邀請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等專家參與城市設計。
圖片來源:10design
產業和城市規劃吸引來不少人。航空新城從最初數百人居住,迅速增長到6萬多常駐居民。
機場對城市的好處,對區域的助力,毋庸置疑。
一個現實問題是:既然機場好處多多,那麼機場能否拉升板塊價值和房價呢?
其實一般情況,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飛機會帶來巨大的噪音問題,航班越密集,噪音越頻繁。離機場越近越不宜居。哪裡還可能拉動房價?
噪音問題產生的衝突,讓很多世界級的大型機場,都無法24小時運作。比如亞洲門戶東京成田機場、歐洲樞紐法蘭克福機場。世界最繁忙的倫敦希思羅機場,也由於噪音問題,附近居民怨聲載道。哪怕機場飽和,但擴建遙遙無期。
同樣的問題也影響著深圳,隨著深圳機場發展迅速,寶安區和南山區飽受空噪之苦。只是深圳人多地少、選擇不多,當地居民只能忍了。
廣州也沒有好哪裡去,由於白雲機場跑道全部為南北走向,飛機起降必須穿過主城區。靠近機場的白雲區長期是主城區的房價窪地。
但珠海卻沒有這方面的困擾,原因何在?
秘密就在金灣機場的跑道為西南-東北方向,與城區平行,而非垂直。這樣飛機起降經過的是海上,不會吵到城區,可謂完美避開。
金灣機場的跑道設計,將空噪問題降到最低。而金灣機場的周邊環境,更是好得沒話說。這不僅是金灣的優勢,也是整個珠海的優勢。
離機場近、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沒有噪音,這為金灣的產業引進,以及外地人投資置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珠海的天花板,絕對不止於吸引港澳,甚至不只是吸引整個大灣區。只要珠海的目標在更高處與更遠方,金灣就是一個無法替代的地方。
對於想押注未來的人,城市的想像力比眼下的經濟數據更重要。而金灣的發展,或將決定珠海的想像力。
—這裡是華麗麗的分割線—
房子貫穿你的一生,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專業的房產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