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陳出新,勤學慎思
熱愛舞臺,鍾情藝術
知行合一,飲水思源
擔任冬季大戲導演、畢業大戲編劇
四年累計31門課程滿績
連續三年獲得國家獎學金
……
推免績點位列專業第一,保送至清華大學
他是吳思宇
一位顏值與實力並存的交大學子
勤學慎思,收穫累累碩果
吳思宇,北京交通大學2016級電氣工程學院新能源國際班學生。四年累計31門課程滿績,連續三年獲得國家獎學金,推免績點位列專業第一,現保送至清華大學。曾獲數學建模比賽全國二等獎、知行獎學金、多個創新創業大賽獎項等。擔任電氣學院16級團總支支委,協助完成年級日常事務;擔任校團委宣傳部網絡輿論分析部部長等職務,累計志願時長162小時。
初入大學時,他通過選拔加入了新能源國際班。面對從未接觸過的全英文授課環境,他曾質疑過自己,但他從自身出發主動去尋找解決方法,發現問題,分析不足,確定了一套「自定義」的學習方法。面對繁重的課業,他預習課本提高聽課效率,合理安排計劃和事件優先級,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他強調:「在實際應用學習方式時,當需求變化時,計劃也要隨著調整。不過不變的始終是從自身出發,定製屬於自己的方法。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優解。」
學習之餘,各類大賽獲獎名單上也常有他的名字。「西門子杯華北賽區二等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M獎」、「全國英語競賽C類三等獎」、「外研社英語閱讀比賽三等獎」、「北京交通大學『挑戰杯』一等獎」、「北京交通大學『網際網路+』二等獎」……正如他所說,「人生的劇本要靠自己來書寫」。
努力創新,不畏探索世界
談及對科研的見解,他說:「要了解自己研究方向的前沿領域,就要經常閱讀期刊文獻。同時進入實驗室接觸科研也十分重要,在接觸過程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在這個基礎上會發現感興趣的科研點。此外,和導師的交流過程中也可以收穫許多前輩的研究成果,從而轉化成自己的知識。」
在課堂之餘,他發揮創新精神,探索未知領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他和隊友研究之前從未接觸過的Radon變換和CT重建的醫學成像問題,面對未知的挑戰,他們砥志研思,通過不懈的努力最終取得了本科組二等獎。大二學年,他對「充電網絡規劃」這一課題進行了深入研究,經過近一年的潛心鑽研,他和軟體學院的同學共同開發了用於充電停車調度的APP——「停車管家」。
面對學習和科研路上的低谷期,他表示:「一般我會努力讓情緒不要影響到自己,我可能會去看看待完成的事項,然後挑出不會太被情緒影響到的事情去做,可能事情做著做著,就會忘記低谷情緒。有時候,我也會去重新定一下後續計劃,有了新目標新計劃之後,情緒也會緩解很多。」
飲水思源,用力熱愛生活
心懷對話劇的熱愛,他剛入校時便加入了北交話劇團。在話劇團的四年裡,他多次參加北京交大大型原創話劇《茅以升》的迎新演出,擔任話劇團畢業大戲聯合編劇、冬季大戲導演,參與的短劇《詹天佑軼事》更是獲得了北京市大戲節銀獎。
大學四年裡,前輩的幫助讓他少走了很多彎路。所以有學弟學妹來諮詢請教時,他也一定會盡力解答。懷揣著這樣的想法,大學四年間,他做了很多學生工作,參與多個大型活動籌備工作。「對我來說,最大收穫應該是認識了很多很有意思的人,做了一些我覺得很有意義的事情。」
他的個人公眾號「Fullfeel」用來分享學習經驗,公眾號建立兩個月內,關注人數就達到了1000+。平日裡,作為一名朋輩諮詢師,他會在學業講座上為學弟學妹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在課後為同學們進行課程答疑,累計時長超過100小時。除此之外,他也積極參與志願活動,包括「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等,累計志願時長達162小時。他認為,志願活動是讓人快樂的一件事。
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路,將四年時光精雕細刻,回首大學不負初心,他已成就了足夠優秀的自己。
作為一個「斜槓青年」,他讓自己儘可能嘗試多種可能,不斷成長,不斷變化。他對自己說:「Keep rolling.」
來源 | 北京交通大學官方微信
編輯 | 郭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