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跟縣委書記們講了啥|他在正定度過了怎樣不尋常的3年

2020-12-25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習近平跟縣委書記們講了啥|他在正定度過了怎樣不尋常的3年

習近平總書記12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交流。

今天上午,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跟206名縣委書記座談。現在帶你進入這神秘的課堂,聽一聽總書記講了什麼。

這是總書記第一次在人民大會堂與縣委書記們談心,特別之處還有兩個:一是沒有掛橫幅;二是課堂由「習老師」自己主持。

活動之前,他還與全部206名縣委書記合影留念。「這是從來沒有過的!非常親切!能參加這樣一個班,能與總書記面對面,感受到中央對基層工作的重視和關懷。」現場的書記們都很激動。

總書記在聽取6位縣委書記代表的發言後,原定半小時講話,實際講了約一個半小時,其中強調當好縣委書記要做到「四個有」: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

參加這個班次學習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206位縣委書記,而且是「純」的縣委書記班,不包括部門、地方、企事業單位相同級別的黨組織書記,更沒有政府方面的縣(市、區)長負責人參加。培訓從去年11月14日開始,至今年1月15日結業。

承上啟下的重要角色

「郡縣治,天下安」。縣一級在中國的政治構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層級,在中共執政和國家治理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可謂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而縣委書記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責任。數據顯示我國有2800多個縣(市、區)委書記,不到中國處級以上領導幹部總數的1%,但他們主政一方,所產生的影響卻遠非這一比例可以衡量,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座談會現場一位來自浙江的縣委書記說,縣委書記作為『一把手』,其業務能力要求與業務幹部、技術幹部是不同的。黨派你到一個縣裡當書記,改革、發展、穩定要抓好,黨的建設要負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責任非常重大。

習近平對縣級工作和縣級幹部問題一貫高度重視,對縣委書記隊伍建設非常關注。資料顯示,在其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期間,就曾在全國性的縣委書記培訓班上指出,縣委書記擔子重、責任大,並對縣委書記提出了四點明確要求。

2013年在山東考察期間,習近平還給市、縣委書記們念了一副來自河南內鄉縣衙的「得失聯」,以警示縣委書記等領導幹部認清官民關係;2014年在蘭考調研期間,他又號召全黨學習已離世50年的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要求全體黨員、幹部以焦裕祿為鏡,深學、細照、篤行。

有分析認為,除了縣委書記在政治架構、治理體系中的特殊重要地位,習近平總書記自身的縣委書記任職經歷,也使其對此問題的關切有了獨到之處。

老縣委書記」的「諄諄教導」

習近平曾於上世紀80年代在河北省正定縣擔任縣委書記。在上午的講話中,總書記談到了自己擔任縣委書記的經歷,並以此勉勵在場的縣委書記們,可以說是「如數家珍」「諄諄教導」,現場氣氛非常親切。

怎樣才能當好縣委書記?總書記特別提到要向焦裕祿同志學習。

焦裕祿同志為縣委書記樹立的榜樣,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習近平對焦裕祿充滿感情:「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一首《念奴嬌》,直抒胸臆,讓人感佩。

對於這次座談會,在場的縣委書記認為,這彰顯了中央特別是總書記對縣委書記群體的高度期待。而「四個有」,分別從對黨忠誠、為民服務、履職盡責、嚴格自律的角度提出要求,有非常強的現實針對性,自當成為縣委書記的座右銘。「就是要強調心中存有敬畏。牢記權力姓公不姓私,必須用來為人民服務,不能以權謀私,不能追求享受。作為縣委書記,作為黨的幹部,要依法依規用權,始終為民奮鬥。」

另外,從2015年到2017年,中央將利用三年時間,將全國2800多名縣委書記全部輪訓一遍,而這項工作將由中央黨校來負責,這也體現了中央夯實鞏固執政基礎的決心。

延伸閱讀:

習近平在正定度過了怎樣「不尋常的3年」

習近平在正定度過了怎樣「不尋常的3年、非同一般的3年」?一個不講吃穿、不端架子,年紀輕輕的縣委書記,為什麼那麼有威信?離開正定這麼多年了,為什麼當地幹部群眾一直念念不忘?

正定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三關雄鎮、神京鎖鑰、八方交匯,位於北京以南240公裡,石家莊以北15公裡。

1982年4月初,正定縣委大院來了一位高大魁梧的小夥,他身著褪色軍服,背著簡單行囊,住進了辦公室。

他就是習近平。

「他來了,成為正定人民的一分子,帶來了智慧和理念,帶來了改革的春風,更帶來了正定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

正定翻身記

1981年底,正定人均年收入僅148元。「農業學大寨」先進縣的錦旗高懸在縣委的會議室裡,而老百姓卻不得溫飽。面對這個「高產窮縣」,習近平的心情十分沉重……

「我是來學習的,希望得到你們的幫助和指教。」到正定以後,習近平沒有坐在辦公室,他走訪座談,進村入戶,虛心向每一位同志請教。

正定的老同志曾評價習近平:平易近人、沉穩、健談、自信、謙和;是位年輕幹部,但做事老練成熟;工作既嚴肅認真,又密切聯繫群眾。

「吃飯問題是解決正定問題的當務之急」。習近平通過調研發現高徵購造成正定農業結構比例失調,他跑省進京,向上級部門反映困難要求減少徵購任務,為「正定人民立了一大功。」

老百姓吃飽了,還想富起來。在習近平的推動下縣委和縣政府決定先搞「大包幹」試點,再全面推廣,開創河北省的先河。

此外,習近平還和縣委班長一道開展大討論,發展「半城郊型經濟」,發展多種經營,發展經濟作物和鄉鎮企業,讓正定經濟效益大增。

1984年6月17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正定翻身記》,肯定正定所作的嘗試。

正定騰飛記

1984年4月,在正定改革如火如荼時,習近平同志牽頭制定了縣委工作大綱。1985年,縣裡又制定了《正定縣經濟技術、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提出了正定經濟「三步走」發展目標與發展方針。正定開始走向新的輝煌……

「栽上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根據習近平同志提議,1982年,正定對全縣知識分子進行大普查,建立「人才帳」,刊登「招賢榜」,獻上「定心丸」。他說,看待人才貴乎正,使用人才貴乎當,培養人才貴乎周,招聘人才貴乎廣,才集賢眾,方能振興經濟。

1985年,習近平曾經帶領代表團去美國馬斯卡廷考察農業技術。圖為習近平和代表團一起拜訪當地居民珍妮特·勞奇的家。2012年2月14日,習近平訪問美國,重遊艾奧瓦小城馬斯卡廷。

1983年,中央電視臺籌拍大型電視連續劇《紅樓夢》,尋找地方政府共建「榮國府」臨時外景基地。習近平馬上派人聯繫,很快達成協議。景區1986年順利竣工,1987年當年有130萬人次前來參觀遊覽,旅遊收入1761萬元,開創了旅遊業「正定模式」。

習近平回正定

1991年、1993年和1997年、2005年、2008年,習近平曾五次回到他工作和生活了1000多個日日夜夜,與鄉親們朝夕相處的正定縣。

習近平在正定看望了30多年前在一個班子一起工作的老同事。他說,正定是我從政起步的地方,這裡是我的第二故鄉。

習近平在正定塔元莊村與鄉親們座談時說,作風問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 一個人不論活到多大歲數,最寶貴的是歷經滄桑仍懷有赤子之心。同樣,我們黨成立90多年了,執政60多年了,最寶貴的是要永葆青春、 永葆生機活力。這就要不斷改進作風,不斷改革創新,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來源:微信公號「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習近平第一次上人民日報:正定當縣委書記全國發榜招賢
    1984年6月17日,時任河北省正定縣縣委書記習近平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人民日報刊發的通訊《正定翻身記》中。昨天(25日),「學習小組」微信號刊載了《正定翻身記》全文。(《正定翻身記》作者趙德潤,現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曾任光明日報副總編輯、新華社河南分社社長等職。)
  • 「近平把戰略眼光和務實精神結合起來,很了不起」——習近平在正定
    1984年,採訪時任正定縣委書記習近平,撰寫報告文學《而立之年》。2014年退休。時間不長,還讓我當了一編室主任。這個編輯室主要負責正面典型、先進事跡及重大活動的採編。  1984年春節期間,老鄉同學中有兩人跟我提到習近平。他們說正定縣有個年輕的縣委書記,從北京來的,很能幹,很有闖勁,並建議我去採訪他。  第三個跟我提到習近平的,是我在趙縣插隊時的知青辦主任李遵英,他當時在石家莊地委宣傳部工作。
  • 習書記與我們聊如何做好基層工作 ——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二)
    1984年7月29日下午3時45分,時任正定縣委書記習近平到縣招待所看望前來參加社會實踐的徐南雄、任錦芳等中國人民大學師生,並在同學們住宿的房間裡與大家談心兩個小時。在交流中,針對同學們關於「如何做好基層工作」的提問,習近平同志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基層工作的體會和感悟,鼓勵同學們畢業後到基層一線去接受實踐鍛鍊。
  • 習書記與我們聊如何做好基層工作——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二)
    1984年7月29日下午3時45分,時任正定縣委書記習近平到縣招待所看望前來參加社會實踐的徐南雄、任錦芳等中國人民大學師生,並在同學們住宿的房間裡與大家談心兩個小時。在交流中,針對同學們關於「如何做好基層工作」的提問,習近平同志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基層工作的體會和感悟,鼓勵同學們畢業後到基層一線去接受實踐鍛鍊。
  • 習書記邀請我們返家鄉搞農村調研 ——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一)
    編者按  早在30多年前的1984年3月13日,《中國青年報》即以「縣領導關懷負笈者 大學生不忘故鄉情——中共正定縣委書記與本縣籍大學生的通信」為題,報導了時任正定縣委書記習近平與河北農業大學全體正定籍學生之間書信往來的一段佳話,並全文刊登了這兩封信。
  • 習書記邀請我們返家鄉搞農村調研——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一)
    編者按早在30多年前的1984年3月13日,《中國青年報》即以「縣領導關懷負笈者大學生不忘故鄉情——中共正定縣委書記與本縣籍大學生的通信」為題,報導了時任正定縣委書記習近平與河北農業大學全體正定籍學生之間書信往來的一段佳話,並全文刊登了這兩封信。
  • 「跟習近平學領導藝術」系列之六——自信篤定
    下雨颳風我在窯洞裡跟他們鍘草,晚上跟著看牲口,然後跟他們去放羊,什麼活都幹,因為我那個時候扛200斤麥子,十裡山路我不換肩。」 當時,約29000北京知識青年到延安插隊,習近平是第一個當大隊支部書記的。這種歷練,讓他「看到了人民群眾的力量,看到人民群眾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會,這個是最根本的。很多實事求是的想法,都是從那個時候生根發芽的,以至於到現在每時每刻影響著我」。
  • 習近平的自行車載過誰?
    縣上決定把摩託車獎給支部書記習近平。他卻不高興。他說:「這個摩託車對咱有啥用! 拉不了多少東西,又不能下地幹農活,難道我天天開著它去兜風嗎?」 他當即就委託梁家河的老支書梁玉明,到延安農機公司把這輛本來可以成為他「坐騎」的三輪摩託,換成手扶拖拉機等農機具。
  • 習近平表彰縣委書記:見賢思齊
    【學習經典】  ——跟習大大學引經據典(三十二)  習近平表彰縣委書記:見賢思齊  文丨曹雅欣 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  6月30日,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劉雲山等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
  • 「為群眾做實事是習近平始終不渝的信念」——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
    在他被批准上大學、梁家河鄉親們依依不捨他離開時,他甚至跟鄉親們說出過「要不然我不走了,繼續留下來幹」的話,我相信那是肺腑之言。 習近平臨走之前,我正好在縣上開會,和他在縣委招待所裡話了別,我送給他一個筆記本,出了門目送他穿著洗得發白的舊軍裝遠去的身影,心裡有一絲悵惘,但更多的是為他走上了人生的新階段而高興。不管等待著他的前路是什麼,我相信他是做好了準備的。
  • 習近平總書記當「縣官」的日子,長文值得一讀!
    縣委書記們應該如何作為?今天出版的《學習時報》整版刊登了一篇文章,學習大國(XXDAGUO)同大家一起重溫習近平總書記當縣委書記的日子。  2015年1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206名參加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的學員座談。這一宏大的培訓計劃,將在三年內對全中國2800多名縣委書記全部輪訓一遍。規格高、範圍大,引人關注。
  • 習近平與人民日報的10個故事
    談起這段往事,習近平動情地說:「1966年2月6日,《人民日報》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我當時正上初一,政治課張老師念了這篇通訊,我們當時幾次都泣不成聲,特別是講到焦裕祿同志肝癌後期堅持工作,拿個棍子頂著肝部,藤椅右邊被頂出了一個大窟窿時,我深感震撼。
  • 五四青年節 聽習近平總書記親述10則青春成長故事
    2014年3月,習近平在河南蘭考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談到,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我當時上初中一年級,政治課老師在念這篇通訊的過程中多次泣不成聲。
  • 習近平:縣委書記是執政興國一線總指揮
    習近平會見優秀縣委書記新華網北京8月31日電 9月1日出版的《求是》雜誌第17期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在會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時的講話》。習近平在講話中,對縣一級在我們黨的組織結構和國家政權結構中所處的關鍵作用給予充分肯定,對縣委書記在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促進國家長治久安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給予高度重視,指出縣委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一線指揮部」,縣委書記就是「一線總指揮」,是我們黨在縣域治國理政的重要骨幹力量。習近平在講話中,對廣大縣委書記提出殷切期望。
  • 「怎樣當好縣委書記」系列圖書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
    「怎樣當好縣委書記」系列圖書出版座談會現場(記者 王金雪 攝)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王金雪)10月31日,由黨建讀物出版社主辦的「怎樣當好縣委書記」系列圖書出版座談會在中共中央黨校舉行,
  • 學習感受習近平總書記尊老敬老情懷
    早在1984年12月,他在《人民日報》發表的第一篇署名文章,題目就是《中青年幹部要「尊老」》,強調要「學習老幹部的堅強黨性」「繼承老幹部的優秀品德」「大力發揚老幹部的優良傳統」「熱情照顧好老幹部的晚年生活」。當年,他才31歲,剛履新河北正定縣委書記一年。據《習近平在正定》一書介紹,他在正定時,只要不出城關就騎自行車,但卻把正定縣委僅有的一輛212吉普車配給了老幹部使用。
  • 從梁家河到黨中央 習近平教你如何當好「關鍵少數」
    包括縣委書記——「少數的關鍵」。在2015年1月,習近平在同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勉勵他們:縣委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一線指揮部」,縣委書記就是「一線總指揮」。   其言諄諄,語重心長。   在正定:景行行止一縣官   1983年12月,在時任正定縣縣委書記習近平的主持下,正定縣委出臺了《關於改進領導作風的六項規定》,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謀大勢,堅持以身作則,反對官僚作風,不搞不正之風。
  • 習近平同志提倡年輕人要「自找苦吃」 ——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
    參加座談的教師對《資本論》研究水平都很高,某句話在《資本論》哪章哪節哪頁,前面講的什麼,後面講的什麼,前後如何結合起來理解,等等,都裝在腦子裡了。跟廈大的老師們座談《資本論》,要是沒讀過幾遍原著,沒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堅實的社會實踐,還真難以深入交流下去。但習近平同志很早就反覆閱讀過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老師們交流起來深入淺出,得心應手。
  • 習近平同志提倡年輕人要「自找苦吃」——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三)
    參加座談的教師對《資本論》研究水平都很高,某句話在《資本論》哪章哪節哪頁,前面講的什麼,後面講的什麼,前後如何結合起來理解,等等,都裝在腦子裡了。跟廈大的老師們座談《資本論》,要是沒讀過幾遍原著,沒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堅實的社會實踐,還真難以深入交流下去。但習近平同志很早就反覆閱讀過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老師們交流起來深入淺出,得心應手。
  • 這三年真不易,習近平為什麼「能」?
    很多渠道都在傳,在省裡一次會議上,石家莊市委書記賈然說習近平到正定確實變化不小。我最感興趣的是,他在當地轉換思想後,工副業和多種經營上去了,棉花、瓜菜等產量增加了,農民生活改善了,為什麼糧食產量卻沒掉下來?我給正定朋友高培琦(學習小組註:就是《正定翻身記》第二作者,身份為縣報導組長)打電話,他說得更為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