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自行車載過誰?

2021-01-09 中國青年網

  出訪時的飛機,閱兵時的紅旗檢閱車,參觀「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時臨時興起試騎的平衡車……習近平用過的交通工具有很多。 但是他在基層工作時,還是最常騎自行車

  習近平經常騎車去基層調研

  1969年1月,不滿16歲的習近平從北京來到梁家河村插隊落戶,後來擔任大隊黨支部書記。

  那時候,交通全是靠走。村部連一輛自行車都沒有,到文安驛公社10多裡路,就一條羊腸山道,得走一個來小時。

  所以,當北京給延川縣一輛130工具車和一臺三輪摩託車的時候,可想而知大家有多高興。

  縣上決定把摩託車獎給支部書記習近平。他卻不高興。他說:「這個摩託車對咱有啥用! 拉不了多少東西,又不能下地幹農活,難道我天天開著它去兜風嗎?」 他當即就委託梁家河的老支書梁玉明,到延安農機公司把這輛本來可以成為他「坐騎」的三輪摩託,換成手扶拖拉機等農機具。

  後來,習近平到正定任職,特意從北京託運來了一輛老式的二八自行車。可以說,這輛自行車,陪伴著他從政生涯裡的一步步成長。

  他經常對大家說:「騎自行車有三個好處: 一是鍛鍊身體,二是接近群眾,三是節約汽油。」

  縣委當時有吉普車,但習近平覺得:「咱們還是騎自行車下去好,這樣可以多看看。」

  這樣,他平時基本都是騎自行車下鄉。隨走隨看。在正定短短3年內,習近平騎著自行車跑遍了全縣25個公社、220多個大隊。

  1983年,時任河北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前排居中),臨時在大街上擺桌子聽取老百姓意見。

  一次,習近平到永安鄉三角村調研。有個60歲上下的老太太在路邊坐著,一臉苦相。他當時就下了自行車,俯下身來和她打招呼。旁邊有村民說:「這老太太,無兒無女,身體也不好,生活可苦啦。」他當時就從身上掏出20塊錢交到老太太手裡 。這20塊錢,放在今天不算什麼,但20世紀80年代初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習近平作為縣委書記的工資是50塊錢左右,卻能拿出小半個月的工資給一個素不相識的農村老太太。

  習近平自己經常騎自行車,卻把縣委那輛僅有的吉普車安排給老幹部使用。 他還常常利用節假日,不帶縣委辦公室的人,一個人直接騎著自行車就去老幹部家裡走訪、看望,拉家常、談問題。

  習近平還把縣委的吉普車讓給記者坐。 他說:「記者時間緊、任務重,跑的地方多,跑的路也遠,而且他們又不認識路,汽車一定要優先給記者用。」而他自己則騎自行車外出。晚上,他還經常到招待所看望記者,噓寒問暖,聽取意見。

  正定縣塔元莊村邊有條滹沱河,當時也沒有橋,河裡都是泥沙,他到村裡來調研的時候,騎自行車過不去河,推著也走不動,他就把自行車扛起來過河。

  2008年初,習近平到中央工作後來正定視察工作,曾到塔元莊調研,這也是他20多年後的「故地重遊」。他對縣裡的同志說:「我那個時候就想治理這個滹沱河,想防汛、修壩。你們現在開始治理了,我很滿意。」

  他的自行車還載過這些人

  秘書

  據公開報導,他的自行車還載過他的秘書。

「武夷」牌自行車

  1985年,習近平到廈門擔任副市長。

  當時交通不像現在這麼方便,他對道路也不熟悉,為了開展調研,他還專門購買了一輛廈門自行車廠生產的「武夷」牌自行車,由他騎車帶著當時的秘書王太興,到社區街道或者工廠去調研。

  在調研過程中,他也和普通老百姓一樣,一坐下來,就把煙遞過去,溝通一下感情,然後才進入正題。別人泡的茶,他也不管衛生不衛生,該喝的就喝 。廈門的夏天比較悶熱,群眾看他工作辛苦,給他切一個西瓜,他也不管周圍蒼蠅圍著嗡嗡飛,接過來就吃。 王太興覺得,這個副市長真是沒一點兒架子。

  習近平還帶頭下鄉吃食堂,交夥食費。時任寧德電視新聞宣傳站副站長、現任寧德電視臺臺長邢常葆曾多次跟隨習近平下鄉採訪,20多年過去,他對一個細節仍記憶猶新。「有一次,到蕉城區虎貝鄉調研,在鄉政府食堂用餐,習近平同志交代秘書餐後要交1.5元的夥食費,但那位鄉長不要。吃完飯後回到車上,習近平問秘書夥食費交了沒有,秘書回答沒有,被說了一頓。 他趕緊跑回去交夥食費,拿收條。

  女兒

  習近平的自行車上除了他的工作,還有他的家庭。

  習近平是國家主席,也是一位樂於陪伴孩子的好父親。 在他辦公室的書架上,擺著一張與女兒小時候的合影,照片裡,他騎車帶著女兒玩。

  女兒習明澤的名字是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勳給起的,「希望她將來清清白白地做人,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習近平一直希望生個女兒,後來真的如願了。女兒很像他,也和他最親。媽媽帶她時,她老是調皮搗蛋,可是一跟她爸爸,就乖得像只聽話的小貓。

  女兒是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家庭、強調家風,一直深刻地烙印在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中。

  從基層調研到治國理政,幾十年來,他的自行車和自行車上坐過的那些人,見證了他的成長、工作和親情……

相關焦點

  • DonkyBike,載物自行車
    DonkyBike,載物自行車設計師 Ben Wilson 每天騎自行車往返於家和工作室,幾年前的某一天,朋友送了他一條狗,他的自行車表示很為難,於是萌生念頭自己動手改造出一輛能放一個簍子讓安全帶上狗狗的自行車。
  • 松下聯手康貝研發可載兒童電動自行車
    [摘要]松下將與中國共享單車龍頭企業「北京摩拜科技」聯手,2019年度內在日本國內推出使用松下電動自行車的共享單車服務。 松下7日宣布,與嬰兒用品巨頭康貝公司(東京)合作開發了兼顧安全性和舒適度的可載兒童電動自行車「GYUTTO CROOM」,將於12月3日發售。兒童椅採用如同被母親抱在手臂中的設計,通過康貝研發的緩衝材料對兒童頭部形成保護。自行車車架的形狀也有所調整,方便家長上下車。
  • 臨沂一家長騎公共自行車載孩子
    近日,一張「公共自行車載孩子」的照片在朋友圈和微博傳播。「屁股還好嗎?」
  • 誰是習近平眼中的「自己人」?
    ——習近平 近日,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我國的經濟奇蹟,特別是改革開放這40多年裡,民營經濟功不可沒。習近平曾強調:「要不斷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 如何讓民營企業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習近平從政以來做了很多好的示範,今天我們一起學習。
  • 結婚那天,我用自行車載你吧
    去衛生間擦衣服的時候,一個小女孩和她說:姐姐,沒事的,我也灑過。7我和父親說,我談戀愛了。父親沒說什麼,只是問我是誰,然後點點頭,囑咐我好好學習。她和母親坦白我們的關係時,我們站在首師大第二校區門口的公交車站上,迎著呼嘯而過的汽車,我握緊拳頭,屏住呼吸。8我給她的第一個生日禮物是一條項鍊。
  • 【太奇葩】神媽公共自行車車簍載孩子 真懸
    網友「揚州秦勉asia」在微博中爆料:路上有個女的騎著車竟然將小孩子放進了公共自行車簍子裡~這媽媽也太不把自己孩子當回事了!過馬路太不安全了! 記者從網友上傳的照片中看到,年輕的媽媽把5歲左右的小孩子,放在公共自行車車簍裡,自己氣定神閒的騎著車過馬路。
  • 動漫二次元壁紙:騎著自行車的時光都在想你,想載你去雲上之巔
    動漫二次元壁紙,騎著自行車的時光都在想你,想載你去雲上之巔,有時候就變騎自行車便想事情,想到你有時候會難過,會心酸,你說笑一下就開心了,我笑了一下,可也還是不開心,你這個騙子。夕陽西下,我的身影穿梭在這個鄉間田野,蛙看見了,蟬也瞧見了,可是我想的是和你遇見。
  • 載小伢兒8年的杭州親子公共自行車為什麼越來越少?
    ,是不是公共自行車取消了兒童座椅了?  近年來,杭州公共自行車的「招牌」越擦越亮,不僅更新了車輛,還推出了網際網路掃碼租車,在公共自行車越來越便捷的同時,不少市民發現,原本帶有兒童座椅的親子車卻越來越少,甚至「消失」了。   記者跑了多個租賃點均沒看見親子車  11月15日,記者走訪了體育場路沿線的多個公共自行車租賃點,並沒有看見一輛親子車。
  • 外媒熱議習近平辦公室擺家人照片:更人性化(圖)
    資料圖片:2013年12月31日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一四年新年賀詞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發表二〇一四年新年賀詞。據網民辨認,它們分別是:習近平與家人推著坐輪椅的父親習仲勳、習近平和母親齊心牽手散步、習近平與夫人彭麗媛在福建東山島,以及習近平在福州騎自行車載女兒的照片。  還有網民發現,習近平右側的書架上還有兩幅照片,上層是習近平考察廣州軍區時與官兵同桌就餐的照片,下層的照片則是習近平2012年時任國家副主席出訪愛爾蘭時,小秀足球技巧的場景。  這幾張照片昨天引發中國媒體解讀熱潮。
  • 五四青年節 聽習近平總書記親述10則青春成長故事
    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分享了自己的青春成長故事,少年時深受焦裕祿精神影響;15歲時來到梁家河插隊面臨過「五關」考驗;20歲挑起了梁家河大隊支部書記重擔,帶領村民建起陝西第一口沼氣池;30歲當縣委書記時依然騎著自行車下鄉走訪。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整理了10則總書記的青春成長故事,供網友閱讀。
  • 時光如流,誰走進了習近平的新年賀詞?
    (近觀中國)時光如流,誰走進了習近平的新年賀詞?  中新社北京12月31日電 題:時光如流,誰走進了習近平的新年賀詞?  中新社記者 馬學玲  「2019年,最難忘的是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31日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〇二〇年新年賀詞中如此勾勒自己的「年度記憶」。
  • 習近平:最寶貴的是懷有赤子之心
    【習近平:最寶貴的是懷有赤子之心】習近平在塔元莊村說,作風問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一個人不論活到多大歲數,最寶貴的是歷經滄桑仍懷有赤子之心。同樣, 我們黨成立90多年了,執政60多年了,最寶貴的是要永葆青春、永葆生機活力。
  • 台州:親子公共自行車今天上路
    「想租輛能載寶寶的公共自行車,太難了。」這是幾個月來,記者採訪群眾對公共自行車意見時聽到最多的一句抱怨。不過,從今天開始,新一代親子公共自行車將進入椒江市民的視野。  記者昨天從台州市公共自行車發展有限公司了解到,這批新投放的500輛公共自行車全部都是親子車,車輛的安全性能也有了多方面改進。
  • 那些年騎過的自行車
    那些年騎過的自行車 發布時間:2020-12-20 11:06 星期日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 曾潤華 時至今日,老式「永久牌」自行車已難得一見。偶爾見到,會讓我覺得非常親切。
  • [宜蘭縣].冬山河自行車道
    今天的冬山河之行,是以鐵馬代步,想要完整的騎一圈冬山河自行車道。認識冬山河自行車道十多年了,卻只騎過其中一段路而已。最近對鐵馬旅行懷抱熱情, 想起了冬山河,於是安排了這趟鐵馬旅行。冬山河自行車道,北起五結防潮閘門,南至冬山火車站附近的冬山河森林公園,全長約10公裡, 環狀來回20公裡,騎乘時間約2至3小時。冬山河親水公園的位置約在冬山河自行車道的中點,公園內有自行車出租站, 而公園外附近也有租車商店,所以最多遊客選擇從這裡租騎自行車。
  • 我不會騎自行車
    接著就是1百米、繞圈、剎車,上馬路……現在,別人跟我說不會騎自行車時,我的反應也變成:「啊,你不會騎自行車啊?」說完我就覺得自己怪討厭的。這是我唯一一個騎自行車的方法 圖片來源:Annabelle「我連白衣少年的自行車後座都沒坐過。」
  • 《學騎自行車》
    上了小學一年級,個頭還沒有自行車高,看見那些比我大一些的小孩輕鬆自在地騎著自行車在我面前晃來晃去,然後對我說:滾開,臭小子,有本事你也騎呀!我瞧不起那些兄長們騎自行車時像耍雜技一樣,手不抓車把,吹著口哨從我身旁掠過。其實我內心還是十分渴望自己能像他們一樣,我從不反感自己跟他們一樣的、不可一世的德性。於是我跑回家跟父親申請:「爸爸,我要像他們一樣!」
  • 話說石碼側三輪自行車
    想當年(上世紀60年代初),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就會騎側三輪自行車,那時候,側三輪自行車只有公家單位才有,就好像是王爺馬,難得把它牽來騎。改革開放以後,私人側三輪自行車很普及,看見客運側三輪自行車上面的篷仔很大,就把它叫「大篷車」。那是看了印度電影《大篷車》以後才聯想的綽號——影片裡面的大篷車,本來是窮人的車子,卻有富豪女郎光臨,雖然一路風風雨雨,卻有好結局。
  • 你騎摩託車載過孩子吧?你是這麼做的嗎?
    下面是一些常見事故: 1、媽媽騎摩託載著熟睡了的小孩小孩子正在長身體發育期間,就容易犯困打瞌睡,坐車睡覺也是許多孩子都有過的經歷,上圖這個小孩,坐在摩託車後座上,已經睡著了,腦袋都歪過一邊,媽媽一手握車把,另一手託住孩子的腦袋,還在機動車道上繼續前行,單手駕駛,另一隻手還要顧及後面熟睡的孩子
  • 習近平都給誰回過信?愛給青少年學生和群眾回信
    習近平都給誰回過信?2009年3月,習近平給澳門街坊總會頤駿中心長者義工組的老人回信,勉勵其「繼續秉承愛國愛澳的光榮傳統」。同年9月,習近平給甘肅省華池縣列寧學校楊振宇校長回信,對發展好基礎教育提出要求,並祝賀教師節。同年11月,在給山東壽光離崗18年的老縣委書記王伯祥的回信中,習近平寄望其「珍惜榮譽、保重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