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冬山河自行車道

2020-12-19 一份波瀾不驚的愛情

冬山河親水公園,轉眼已經四、五年沒來了。

今天的冬山河之行,是以鐵馬代步,想要完整的騎一圈冬山河自行車道。

認識冬山河自行車道十多年了,卻只騎過其中一段路而已。最近對鐵馬旅行懷抱熱情, 想起了冬山河,於是安排了這趟鐵馬旅行。

冬山河自行車道,北起五結防潮閘門,南至冬山火車站附近的冬山河森林公園,全長約10公裡, 環狀來回20公裡,騎乘時間約2至3小時。

冬山河親水公園的位置約在冬山河自行車道的中點,公園內有自行車出租站, 而公園外附近也有租車商店,所以最多遊客選擇從這裡租騎自行車。

我們就近在親水公園大門對面的租車店租自行車。老婆騎一輛單車,我與小東共騎一輛協力車。從冬山河親水公園出發,先沿著左岸南行,騎往冬山火車站。

圖:冬山河

今天天氣微涼,陽光從雲間露臉,冷中又有一絲暖意,是適合騎單車的好日子。

我喜歡冬山河自行車道,沿河而行,河水碧綠,鄉村野闊,給人很心曠神怡的美好感受。

老婆一路騎在前頭,我和小東跟在後面,雖然是騎協力車,但大多是我在出力,像個車夫, 小東輕鬆坐在後頭沿路抓寶(可夢)。

因為沿途有寶可抓,小東對冬山河的印象還不錯,偶爾也會出力助騎。冬山河自行車道一路平緩,加上天氣得宜,騎來舒適,鐵馬輕旅行,輕鬆如意。

沿途經過利澤簡橋、蔣渭水高速公路跨河大橋、嘉冬橋、富農橋,抵達宜冬橋。從宜冬橋過橋至冬山河右岸, 然後續騎往冬山火車站。從冬山河親水公園騎至冬山火車站,騎車及停留休息拍照,總計花了40分鐘。在冬山街上找家餐廳用餐,休息過後,就啟程往回走, 騎往冬山河自行車道北端的五結防潮閘門。

圖:利澤簡橋

回程沿著冬山河右岸而行。經過飛虹橋,附近大片低洼的田野,是宜蘭賞鳥景點五十二甲溼地。

過飛虹橋不久,抵達利澤簡橋。利澤簡橋座落於冬山河親水公園之旁,醒目的紅色鋼拱橋梁,成為冬山河著名的地標。

橋旁的河岸的景觀瓷磚牆,刻有《冬山河整治志略》,記述冬山河整治始末。早期冬山河遇颱風豪雨,即泛濫成災,羅東、冬山、五結等鄉鎮水患最為嚴重。

民國六十三年(1974),接連兩個颱風,造成冬山河堤潰屋倒,當時行政院長蔣經國指示儘速解決水患, 行政院撥專款治河;隨後省政府於民國六十五年至七十一年之間,共投入四億多元經費, 終於成功整治冬山河,解決長久以來的水患問題。

民國七十年(1981),陳定南當選宜蘭縣長,引進日本的國際景觀設計團隊,在冬山河河岸打造冬山河親水公園, 使冬山河蛻變成為臺灣知名的觀光景點。因此許多人(包括我在內)一直以來的印象,都認為是陳定南成功整治了冬山河。

其實較正確的說法是,冬山河經歷多年的整治工程,終於在陳定南縣長任內完成; 冬山河親水公園才是出自於陳定南的規劃與興建,也由於冬山河親水公園的盛名,才讓世人對冬山河整治成果留下深刻的印象。

圖:五結防潮閘門(清水大閘門)

由利澤簡橋續行,途中經過五股防潮閘門,閘門內的河道即冬山河舊河道。

舊河道附近的原野是昔日噶瑪蘭流流社的舊址。

一路北騎,接著抵達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自行車道就從園區外圍繞過。續經過傳藝大橋,不久即抵達冬山河自行車道的最北端—五結防潮閘門。

五結防潮閘門,又稱「清水大閘門」,整排閘門,橫臥河道,守護冬山河的門戶,以防止海水倒灌。冬山河流過閘門之後,在蘭陽溪的出海口附近匯入蘭陽溪。

從利澤簡橋騎至清水大閘門,大約半個小時。從閘門旁的橋梁通過冬山河,來到冬山河左岸, 然後沿著左岸的自行車道,一路騎回冬山河親水公園。

圖:冬山河親水公園水岸

往親水公園的這段左岸,是我最早曾經騎過的冬山河自行車道。

十四、五年前的暑假,我曾騎著協力車,載著當時才十歲的大女兒,冒雨奔馳於這條這行車道上。

當時萬萬沒有料想到,十多年之後,我竟然還會騎著協力車,載著另一個約十歲年齡的兒子來遊冬山河。人生有時會有生涯規劃之外的特殊際遇,大約就是如此,而相逢自是有緣,自然珍惜這份情緣。

當年第一次造訪冬山河親水公園,是帶兩個女兒來宜蘭國際童玩節玩樂。記得當時宜蘭路途迢迢, 來時走北宜公路,九彎十八拐,女兒暈車叫苦;回程走濱海公路,遠繞三貂角。當年旅行宜蘭,很難一日來回。

如今時空環境已轉變。今天我們拖到中午才從臺北出發,一個小時之後,就見到了冬山河。騎完冬山河自行車道,也才下午四點多而已,還可以閒坐河岸看船舟。

通往宜蘭的雪山隧道,宛如進入桃花源的入口窄洞。穿過了隧道,轉眼就從喧囂的臺北,來到桃花源之境的噶瑪蘭了。

相關焦點

  • 欣賞美麗冬山河 玩轉傳統藝術中心【13】
    我們此行直奔宜蘭冬山河自行車逍遙遊。冬山河是臺灣知名的旅遊地,河水清澈、河面寬闊、水流平穩,沿河有冬山河親水公園、虹橋、五十二甲溼地、森林公園等旅遊景點。 冬山河自行車道位於河道兩側,起點從冬山火車站開始到清水防潮閘門結束,單程9公裡,與火車、公共汽車等能方便接駁,大大方便了騎行遊覽冬山河的遊客。
  • 巧遇臺灣小眾知名騎行路線冬山河騎行道
    但是環境風景真的沒得說,房東一家很熱情,給我們推薦了臺灣出名的騎行路線——冬山河騎行段,大約20多公裡。騎上房東家免費提供的自行車就出門了,冬山河自行車道位於宜蘭冬山河畔,這一代是臺北市民度假休閒的首選,當時正值跨年放假,別墅裡除了我們還有幾家臺北來旅遊的家庭。
  • 宜蘭縣打造臺灣最長自行車隧道 將成宜蘭特色
    宜蘭縣打造臺灣最長自行車隧道 將成宜蘭特色 2008年11月10日 10:34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 臺灣省宜蘭縣旅遊景區風景點攻略介紹
    宜蘭縣地區旅遊景點臺灣省 宜蘭縣文物古蹟 宜蘭縣十大景點 全部 宜蘭縣特產 宜蘭縣美食 宜蘭縣地名網 宜蘭縣名人 [移動版]
  • 宜蘭縣秘書長擁2棟豪華農舍 曝光後改調參議
    宜蘭縣政府秘書長陳鑫益被踢爆在冬山河畔有兩棟豪華農舍,屋旁有栽種香水蓮的蓮花池,景色優美;陳鑫益澄清農舍是登記在妻兒名下。 記者羅建旺/攝影     宜蘭縣政府秘書長陳鑫益被踢爆在冬山河畔有兩棟豪華農舍,屋旁有栽種香水蓮的蓮花池,景色優美;陳鑫益澄清農舍是登記在妻兒名下。
  • 春耕下田趣 宜蘭縣五結鄉農會開展農夫親子遊
    宜蘭縣五結鄉農會將於14日舉辦「夢田禮下、稻田您下」半日農夫活動,邀請親子。宜蘭縣五結鄉農會將於14日舉辦半日農夫活動,可體驗插秧、碾米,用稻彩繪出不一樣的土地,感受當農夫的樂趣;冬山河森林公園也將於21日舉辦體驗活動,讓民眾腳踏田地,感受泥土的溫度。
  • 宜蘭縣推農地農用 縣秘書長卻被爆擁2豪華農舍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宜蘭縣率先推農地農用,遭網友踢爆,縣府秘書長陳鑫益在冬山河畔擁有2間農舍,未農用也無道路可出入。(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9月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宜蘭縣率全臺之先推農地農用,縣長林聰賢還在臉譜網PO文發表《永續,才是發展唯一的道路》文章,卻遭網友留言踢爆,縣府秘書長陳鑫益在冬山河畔擁有2間農舍,未農用也無道路可出入,質疑建照、使用執照取得過程,不過目前該留言已遭刪除。
  • 山東文化經貿交流團考察臺灣宜蘭縣珍珠社區(圖)
    (圖片來源:威海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1月16日消息  日前,以山東省臺辦主任張雪燕為團長的文化和經貿交流團在臺灣宜蘭縣珍珠社區交流考察。威海市臺辦主任於連波等陪同。   交流期間,考察團先後實地參觀了珍珠社區稻草工藝館、冬山河水觀水公園、冬山河森林公園、仁山植物園、傳統藝術中心等活動場所。
  • 宜蘭縣
    宜蘭縣 2008年07月02日 15:51 來源:華夏經緯網 宜蘭以山水勝景取勝,北關、太平山、翠峰湖、棲蘭、明池、松蘿湖、神秘湖、福山植物園最為代表;人文風情則有頭城牽罟、二龍村賽舟、本地歌仔戲,還有致力田園鄉土體驗的頭城、北關、香格裡拉等休閒農場,以及南澳純樸的泰雅風情;而規劃設計精良的冬山河遊憩區、羅東北成運動公園,更是近年臺灣公共藝術、建設的裡程碑。
  • 臺宜蘭縣來廈引客 力推四大主題旅遊
    本報訊(記者 林雪萍)記者日前從2012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獲悉,臺灣宜蘭縣政府精心規劃「節慶」、「樂活」、「文化」、「溫泉」四大主題遊程,帶著宜蘭一眾文化旅遊的業者一同來到廈門,展現宜蘭縣的特色風情。
  • 自行車在境外的美好生活
    根據荷蘭旅遊局的資料顯示,在荷蘭,自行車是最受歡迎的交通工具,1600萬的人口,卻有超過1800萬輛的自行車,每年都會銷售平均140萬輛自行車,全國人口每年騎自行車的公裡數為140億公裡。同時荷蘭也是世界上擁有最完備的自行車道路網的國家,人們可以在超過1.9萬公裡的自行車道路上暢快騎行。每逢天氣好的假日,荷蘭人就會舉家騎車出行。
  • 霄裡溪自行車道 田園風光圖
    新竹縣新埔鎮霄裡溪大橋旁的霄裡溪自行車道起點,全程約>新竹縣新埔鎮為客家鎮,具有柿餅香、粄條Q、宗廟美及兼具休閒的農園,為主要的鄉鎮特色;歡迎走訪霄裡溪有機休閒綠色廊道、新埔莊義民宗廟乾隆盛事古蹟文化、旱坑裡的九降風乾柿,秋冬溪岸芒草彩花田的農閒冬芒景象
  • 民進黨鐵票倉亮紅燈,國民黨65歲女鎮長能否讓宜蘭縣由綠變藍?
    被視作民進黨「民主聖地」的臺灣東北部宜蘭縣可能明年由綠變藍。最新民調顯示,在2018年的宜蘭縣長選舉中,國民黨人、現任宜蘭縣羅東鎮女鎮長林姿妙以28.6%的支持率遙遙領先於其他對手。 綠色執政長達24年 宜蘭縣之所以被民進黨人士視為「民主聖地」,是因為自1981年陳定南當選宜蘭縣長以來,民進黨曾在當地連續執政24年。
  • 看宜蘭縣如何以文化創意提升農業和旅遊業水平
    宜蘭縣是臺灣東北部地區的一個小縣,全縣46萬人口,重要產業是農業和漁業。但耕地只佔土地面積的12.7%的狀況,迫使宜蘭農業提前走上了升級之路。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宜蘭縣冬山就誕生了一個經典觀光農業園——香格裡拉農場,一年就接待遊客3萬多人次,淨收入140多萬元新臺幣,平均每戶純收入是實施觀光農業前的2.5倍。
  • 人間忽晚,山河已秋。庭院也冬,佳人亦念
    人間忽晚,山河已秋。庭院也冬,佳人亦念。今年的秋來得特別早,而思念的人卻遲遲未歸。雖已慢慢習慣任何人的忽冷忽熱,看淡身邊人的漸行漸遠。但這樣柔美的秋,當自己一個人體念或追究這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時,也就照樣的在這黃昏中會有點薄薄的悽涼。於是,這日子就成為痛苦的東西了。
  • 臺灣宜蘭縣汙水下水道工程意外 一名工人遭活埋
    中新網9月4日電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臺灣宜蘭縣一處汙水下水道工程3日晚上6點多傳出意外,一名工人遭土石掩埋,當晚9點被救出時已經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