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在境外的美好生活

2020-12-24 環球網

隨著世界各地保護環境的呼聲越來越高,既低碳環保,又節省能源的綠色交通公具——自行車受到各國青睞,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大力發展國際自行車賽事,並重點建設自行車騎行專用道和自行車租賃點,以此激勵並促使自行車成為重要交通工具,為市民和遊客選擇自行車出行提供方便。自行車旅遊更加成熟,經驗值得借鑑。

法國自行車租賃服務和運營

為了減少城市空氣汙染、改善交通擁堵狀況,法國從2005年開始推行「自行車自由行」,為市民提供幾乎免費的自行車租賃服務,提倡人們儘量選擇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這一既健康又經濟環保的自由行運動,取得了很大成功。隨後巴黎市政府於2007年夏天推出了「自由單車」自助租賃系統,短短一年多,巴黎的「自由單車」已累計為數千萬人次服務。與此同時,自行車在法國也更加普及起來。

在巴黎,要租自行車需先領表格填報申請,向租賃站提供162歐元預付押金或者信用卡以及個人資料。租車人按一天1歐元、一周5歐元、一年29歐元三種形式交納定金辦理租車卡,然後就可在自行車出租點用卡租用自行車。如果每次使用車時間不超過半小時,可享受免費騎車待遇。但半小時到1小時要收費1歐元,1小時到1個半小時再加收2歐元,超過1個半小時後,每半小時收費為4歐元。這種逐漸加價的收費是希望騎車人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將車就近送回出租點,以方便他人使用。同時提倡「隨用隨騎、騎後速還」的用車理念。由於巴黎市居民使用自行車的大多數車程不超過30分鐘,這項「自行車城市」計劃等於為廣大市民提供免費服務。巴黎出租自行車車頭有車筐,並配有防盜鎖。每輛車上都印有「騎車公約」:我不在人行道上騎車,遵守紅綠燈和停車標誌,不騎車帶人也不騎車逆行。

為方便顧客,租車點24小時開放,而且是電腦化運作,客人使用信用卡結帳,並提供法語、德語、英語和中文四種服務語言。結帳後,機器列印出一張卡片,然後騎車人就能刷卡提車了。為防止有人偷車或者不愛護車輛,每位租車人都要支付150歐元的「押金」,這些錢在還車時返還。另外,如果某輛車到規定時間沒送回,車內安裝的報警裝置會發出提示聲。

目前巴黎自行車專用道路總長為371公裡,分布在巴黎市區的大街小巷。騎車可以到達巴黎幾乎所有的主要景點,為此,巴黎還銷售騎行地圖。

法國裡昂的自行車租賃服務是當地政府和戶外廣告公司德戈共同合作來進行的。根據協議,德戈承擔項目的啟動費用,包括自行車的購買、未來10年自行車的修理費用,以及維持項目運轉的員工的工資。作為回報,德戈公司從裡昂市政府獲得了未來10年內,政府擁有的戶外廣告牌的獨家經營權。這樣,裡昂市政府只需要履行監管職能、參與項目的宣傳活動即可,而不必費力盯著項目,雙方在合作中實現了「雙贏」。

目前已有約15個法國城市開始推出自行車自助租賃服務,約40000輛自行車投入使用。法國第二大城市馬賽為市民提供了750輛自行車,分布在80個租賃點。從2007年冬天開始,土魯斯、南錫、亞眠、第戎、卡昂、佩皮尼昂、奧爾良和魯昂也都啟動了自行車自助租賃系統。南特、勒芒和瓦朗西納從2008年開始也相繼啟動類似的系統。此外,巴黎郊區附近30個城鎮的居民2012年也享受到了自行車自動租賃服務。

荷蘭,單車上的富國

荷蘭被譽為「歐洲自行車王國」,政府大力興建自行車專用設施。根據荷蘭旅遊局的資料顯示,在荷蘭,自行車是最受歡迎的交通工具,1600萬的人口,卻有超過1800萬輛的自行車,每年都會銷售平均140萬輛自行車,全國人口每年騎自行車的公裡數為140億公裡。同時荷蘭也是世界上擁有最完備的自行車道路網的國家,人們可以在超過1.9萬公裡的自行車道路上暢快騎行。每逢天氣好的假日,荷蘭人就會舉家騎車出行。騎車在荷蘭人心中是健康的、環保的休閒運動,並且緩解道路壓力,是不錯的休閒運動。每年5月至6月間,荷蘭有各種各樣的自行車日,大家可以充分享受騎行帶來的愜意。

除此之外,荷蘭擁有上百條的一天、一周、一月騎行路線供遊客選擇,豐富的路標指示引導遊客遊覽到荷蘭最優美的部分。比如想在庫肯霍夫公園附近欣賞花海,就有5條騎行線路,人們在火車站、當地旅遊接待中心和庫肯霍夫鬱金香公園門口均可租到自行車,然後選擇不同的花田騎行線路,有5公裡、10公裡、20公裡、25公裡等長短不同的線路,它們帶遊客經過花田、海灘,盡情欣賞壯美的鬱金香花海。另外,著名的小孩堤防風車群、羊角村、梵谷國家森林公園等地都有騎行線路。而且在旅遊接待中心、公園入口處,甚至附近的旅館也都提供租車服務,其便捷程度令人驚嘆。

丹麥「CityBike」自由馳騁

像其他歐洲城市一樣,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也有「公共自行車」設施,稱為「CityBike」,全市125個地點置有1300輛腳踏車供市民免費使用。

這些公共腳踏車最適合在城市的旅行者使用,只要在CityBike的停車格投入20丹麥克朗的保證金,就可以使用腳踏車,如果不想騎了,只要停放回任何一個CityBike的停車格,為腳踏車上鎖後就可以取回保證金。據一項以12小時為區間的調查,一臺CityBike公共腳踏車平均閒置的時間只有8分鐘,可見其受歡迎之程度。據悉,CityBike全部由私人商家捐贈,商家也得以在腳踏車架上替自己打廣告,因此,CityBike幾乎是不需要花納稅人錢的雙贏措施。

與此同時,哥本哈根有高達34%的人騎腳踏車上班(搭乘大眾交通系統的佔32%,開私家車的則佔34%),58%的哥本哈根市民每天會固定使用腳踏車。

瑞士「自行車之旅」帶旺旅遊

在瑞士,騎自行車旅行蔚然成風。瑞士近年來修建了完善的自行車公路網,據負責瑞士居民自行車旅遊業務的「自行車之旅」負責人彼得·安裡格介紹,近幾年,在只有700多萬人口的瑞士,騎車旅行的人已超過了400萬,行程達兩億公裡,相當於繞地球5000圈。一年中,在騎車旅行途經地過夜的旅遊者為60萬人,僅此一項收入就達2.4億瑞士法郎,騎車旅行已成為瑞士旅遊業中一個重要項目。

資料顯示,瑞士境內目前共有9條自行車公路,全長3300公裡,沿路設有1.5萬個專為自行車提供的紅藍色路標。各條自行車路線難易程度不同,有適合一家大小的沿湖、河岸的平坦的家庭路線,也有難度較大的山地自行車路線,甚至越野自行車路線。自行車公路與公共運輸設施相接,如果遊客不想爬坡或累了,還可以帶著自行車搭乘一段火車。

騎行臺灣更愜意

臺灣自由行開放後,如何遊臺灣成為自由行遊客關注的問題。除了利用公共運輸系統出行以外,騎自行車成為新穎的遊覽方式。臺灣在特定區域建立了自行車專用道,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簡稱臺旅會)也專門設計了5條經典騎行路線:鹽寮龍門自行車道—舊草嶺隧道自行車道、宜蘭濱海自行車道—冬山河自行車道、關山環鎮自行車道、石門—長濱段自行車道和李玉潭環潭自行車道—七星潭濱海自行車道。遊客沿這五條自行車道可以瀏覽臺灣富有歷史感的古蹟,瑰麗的海岸、河岸風光,以及充滿臺灣原住民風味的小鎮。比如在舊草嶺隧道自行車道上,遊客可以欣賞到隧道內復古的油燈燈罩,以及廢棄的鐵道文物裝飾,令人有種時光交錯的感覺。沿著宜蘭濱海的自行車道和冬山河自行車道一路騎行,遊客可以隨心漫遊河岸、觀海濱美景;關山環鎮自行車道則有親水段和親山段之分,風景宜人;石門—長濱段自行車道、鯉魚潭環潭自行車道和七星潭濱海自行車道主要以海岸美景為主,御風而行,獲得的將是另外一種感受。

相關焦點

  • 原創學生作文:《創意讓生活更美好》
    什麼讓生活更美好?有人認為美食讓生活更美好;有人認為種花讓生活更美好;還有人認為運動生活更美好。 而我則認為創意讓生活更美好,因為陶行知爺爺告訴我們「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動手又動腦,才能有創造。」
  • 寬容讓生活更美好(作文)
    如果你要問我是什麼讓生活更美好,我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寬容。」那一天至今還使我記憶猶新……冬天的早晨,寒風刺骨,潮溼的地面有些滑,路上行人皆是裹得嚴嚴實實的,腳步匆匆。趕去上學的我卻被拐角處的人群吸引住了:人群中央的地面上躺著一輛摩託車和自行車,一個年輕人身上的外套沾滿了湯汁,頗顯狼狽,還有一個中年人在旁邊不停地道歉:「對不起,對不起……」通過周圍人群的議論,我終於了解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那位中年人是要騎自行車去給病人送湯,但拐彎時由於地面太滑不小心撞到了騎摩託車的年輕人,並把湯汁灑在了年輕人的身上。
  • 有自行車和沒自行車的生活有什麼差別
    這個問題諸如"有男女朋友和沒有男女朋友的生活有什麼差別"之類的問題,那麼問題真的來了,有了自行車之後的生活有什麼變化嗎?
  • 要客境外生活方式報告
    2017年3月14日,中國權威生活方式(含奢侈品)研究和顧問機構財富品質研究院在北京首次發布《要客境外生活方式報告》。該報告有三個第一值得關注,這是第一次針對中國千萬以上資產人群的大規模調研,共調研千萬以上資產消費者3278人;也是第一份從境外生活方式角度全新解讀中國高淨值客戶群體的報告;更是第一次用「要客」來定義中國龐大的高淨值客戶群體。
  • 深入平常生活的自行車熱潮,荷蘭人騎自行車不只是說說而已
    而「自行車王國」荷蘭又有什麼獨到經驗值得全世界借鑑呢?新冠病毒或重塑公共空間,荷蘭已有什麼妙招?研究人員指出,這場全球性大流行病已經蔓延了半年甚至可能將一直持續數年,也許會從根本上改變城市的面貌。許多生活在郊區的人慶幸自家擁有一個足夠寬敞的後院,不用在高層公寓住宅裡和一大群人擠來擠去。
  • 廢舊自行車該咋處理?拿到這裡可換生活用品
    這個「攤位」上的日用品不用花錢買,只要家裡有閒置的廢舊自行車就能換。原來,這是社區服務站為讓「廢舊物品不堆放,社區環境更美好」而發起的廢舊自行車置換活動。這兩天,不少居民推著家裡閒置的廢舊自行車,來社區服務站的「攤位」前,置換一些實用的生活用品。
  • 「買買買」,折射美好生活方向
    【逛逛進博會】  「買買買」,折射美好生活方向——來自消費品展區的觀察光明日報記者 劉夢  「雙十一」尚未來到,「在這裡,世界品牌集聚、全球新品首發、國際潮流引領,指向了共同的目標——美好生活。  科技感:內涵更豐富  雖是首次參展,優衣庫以1500平方米的展區,成為消費品展區的「展王」。優衣庫將展區命名為「明日博物館」,旨在通過充滿科技感的沉浸式體驗,揭秘服飾背後的故事。
  • 在杭州騎自行車真是太方便,有兩種自行車,帶你看看
    有人說旅遊就是到別人活膩了的地方、看別人看膩的風景、過別人過膩的生活,但不進遊園怎知春色美好,每個人都期待沒到過的遠方,不妨和我一起看看那些城市和美景,為以後的旅行留一個念想。說說杭州的公共自行車吧,這裡不僅有近些年來流行的公共自行車,也有以前就有的,杭州一直提倡騎這種自行車出行的方式,杭州的道路提供了自行車專用車道,騎自行車去很方便,每天早晚上下班,騎車的人很多,是杭州的另一種風景,請不要擔心這裡永遠不會停泊,各辦公樓、百貨公司、商場都為自行車提供停車場,有很多人坐著,卻不佔行人人行道,這與北方的城市完全不同,非常進步。
  • 孟夏谷主節|嗨Five溪谷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 花樣溪谷關於美好的生活,你想過嗎?都市裡的家,是一個居所而已,處處瀰漫了鋼筋水泥的味道,處處瀰漫了東家長李家短的浮躁,處處承載著下班後的疲勞。@實拍圖美好生活,需要儀式感。還為谷主貼心設計「社區溫度BUS」,為大溪谷的美好生活融入人文關懷。
  • 有專門的自行車公園?這個自行車公園距離市區35公裡,無需門票
    但對於就生活在江蘇這一個地區的人們來說,自己反而更加嚮往遠離城市喧囂的生活,希望能夠去沒有那麼多遊客的小眾旅遊景點。現如今江蘇還真的就有這樣一個地方了,那就是一個專門的自行車公園。可能有不少人都會忍不住的驚呼,自行車還能夠有專門的公園。這一個景點就是專門供我們邊騎自行車邊欣賞風景的,而這一個公園的景色也是非常的漂亮,這個公園就是龍池山自行車公園。
  • 交通銀行YouthElite優逸白金信用卡 為年輕精英築建「美好生活」
    免境外取現手續費、5積分搶兌亞太區籤證、溫德姆酒店最高75折優惠、5積分搶兌境外7日免費WIFI、5積分搶兌諾心指定款蛋糕5折優惠券、5積分搶兌Flowerplus99元升級購悅花優惠券、5積分搶兌Kindle Unlimited亞馬遜電子書包年服務、5積分搶兌Under Armour官網滿500元減100元優惠券......
  • 疫情改變生活方式 英自行車銷量激增
    【新華社微特稿】新冠疫情改變不少人的生活方式。在英國,或是出於擔心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可能感染新冠病毒,或是為鍛鍊身體,一些人選擇騎自行車出行,致使自行車銷量激增,一些店鋪賣光庫存。英國廣播公司7日援引英國鼓勵騎車通勤項目「騎自行車上班計劃」的數據報導,來自緊急服務系統的自行車購買量增加兩倍,迪卡儂、埃文斯等多個商家山地和公路自行車均告售罄。迪卡儂網站上不得不貼出告示,提醒消費者「由於現在銷量大,送貨可能延遲」;另一家商店也提醒消費者,「需求量大意味著多種產品庫存告急,送貨時間可能延遲7至10天」。
  • 捷安特自行車價格,享譽全球的自行車品牌
    在中國這個自行車大國,想必人人都會騎自行車,小編還記得自己上小學的時候騎得就是一輛捷安特自行車,在那時候,捷安特自行車價格還不算低,已經算是比較好的自行車品牌了。捷安特自行車在中國可以說家喻戶曉,在大街上隨處可見都是捷安特自行車的身影,雖然近幾年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都騎上了電動自行車,可這仍然無法撼動捷安特自行車在中國的市場佔有量。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詳細介紹下這個來自臺灣的自行車品牌——捷安特自行車。
  • 李洪志的「凡人」生活:倒賣自行車、吃烤肉
    此文節選自《我與李洪志一家在泰國的日子》一書,作者孫森倫(NATAWUTSMITTIPONG)為泰籍華人、李洪志二妹李萍的前夫,以歷史見證人的身份,回憶了自己與李洪志一家在泰國生活的真實經歷,再現了法輪功形成前後鮮為人知的真實故事。
  • 70-80年代的記憶(騎自行車,學自行車,坐自行車)你是否還記得
    還可以多多的關注我哦)是否像當年的你今天和大家聊一聊70-80年代,「三大件」之一的自行車。聊聊當時我們是怎樣坐在自行車上的?是怎樣學自行車的?它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哪些的快樂?那些騎自行車的場景你是否還記得?你是否也和圖片上一樣。坐在自行車車的前面或在坐後面。(文章內容純屬回憶過往。)歡迎大家多多點評。
  • 境外自駕遊需避開這些「坑」
    2017年國慶中秋的8天長假即將來臨,國人出境旅遊的熱情再度高漲,以往被視為「小眾」旅行方式的境外自駕遊市場,今年增長迅猛。據了解,部分平臺訂單超過100%。隨著旅遊消費觀念的轉變,境外自駕遊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在業內人士看來,自駕遊風行的背景是,都市人工作、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人們更渴望自由和釋放。
  • 《瓦嘉達的自行車》:社會性別文化視角下的阿拉伯婦女生活樣態
    雖然生活在這樣傳統守舊的的環境中,瓦嘉達依然擁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她喜歡穿牛仔褲配板鞋,愛聽搖滾樂,與傳統意義上被包裹在黑紗下的沙特女性格格不入。她最大的願望就是買下那輛漂亮的綠色自行車,然而根據當地瓦哈比派的教義,女性是不允許騎自行車的,尤其是未婚少女,這甚至被認為是一項"有損婦德"的運動。
  • 蘇州有共享電動自行車啦!
    今朝頭條共享電動自行車亮相蘇州街頭 首批2000輛目前,在蘇州工業園區唯亭東區、西區人口密集區域首批投放了約2000輛共享電動自行車新出現的共享電動自行車外形藍黑相間,全部採用碟剎輕便車型,上下十分方便。市民在使用時無需專門下載APP進行解鎖,可直接通過微信掃碼,進行實名登記註冊後騎行,騎行起步價2元(20分鐘內),平均每公裡0.5元。
  •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作文指導——__讓生活更美好
    「_______讓生活更美好」這個題目,它的落腳點顯然在「更」字上。3、寫作素材切入點要小。從自我生活實際來擬題,從自我興趣愛好來擬題,這就具體得多,就能通過自我的生活細節來寫活名著、科學、自然等對自己的深刻影響,而且可以採用多種表達方式,生動形象地展現自己的體驗與感悟。4、關注寫法。(1)把事情寫完整。
  • 市民收藏老自行車牌照 記錄鄭州時代變遷
    (原標題:這些老自行車牌照 承載著美好回憶) 市民王懷民喜歡收藏老物件已經近30年時間了,其家中保存的一些老自行車牌照,記錄著鄭州的時代變遷,也承載著自己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