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青山區幸福路街道幸福社區裡,社區工作人員練起攤來。這個「攤位」上的日用品不用花錢買,只要家裡有閒置的廢舊自行車就能換。
原來,這是社區服務站為讓「廢舊物品不堆放,社區環境更美好」而發起的廢舊自行車置換活動。這兩天,不少居民推著家裡閒置的廢舊自行車,來社區服務站的「攤位」前,置換一些實用的生活用品。
不同車況區別置換
記者在現場看到,根據車況的不同,社區準備了不同價位的置換物品。廢舊自行車可以置換黑啤、紙巾、棗片、黑米等實用的生活物資,居民可以任意選擇;對於一些經簡單修理後還可以使用的自行車,可置換古法薑糖、洗潔精、捲紙、足浴包等。這些用於置換的物資,是由左右驛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此次活動是社區發起,左右驛家支持的。社區與左右驛家是區域共建單位。」左右驛家負責人王禹熙表示,他們希望能藉此機會為居民創造一個更優質的居住環境。
短短一個下午,記者在置換活動現場感受到了社區的用心考慮。為了避免置換的自行車有的來源是非法的,社區對前來參與活動的居民進行了信息登記。核實好車輛情況後,居民就可以按照類別自主選擇要置換的物品。採訪時,不少路過的居民表示這次活動十分惠民,也解決了社區廢舊自行車停放佔位的問題。
談到舉辦此次活動的初衷,幸福社區管理服務站站長馬俊傑告訴記者,廢舊自行車佔道一直是社區非常關注的問題。一些廢舊自行車長年停放在固定區域無人認領,部分自行車甚至佔據了逃生通道。這樣不僅影響了社區的環境,也產生了安全隱患。借創建文明城市這一契機,社區便想到了用置換自行車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同時,社區對其他無主廢舊自行車的處理也實行了另一種方法,即限定時間讓居民先自行處理,到時沒有處理的便由社區集中清理,目的是讓社區儘早恢復整潔。
每周五都是「置換日」
對於置換的廢舊自行車的後期處理工作,馬俊傑表示,這些車子後期將集中運往廢品回收站。「由於歷史問題,多年前自行車購買後會在車把中間打一個鋼印,以確定其合法來源,車輛還有相關手續,但後來的自行車漸漸都沒有了這一標記,居民前來置換的自行車中多是使用了較長時間的,手續也無從查找。基於這種情況,社區不能隨便聯繫二手車市場對這些自行車進行再利用,只能運往廢品回收站進行下一步的處理。至於那些無主廢舊自行車,社區後期將聯繫自行車管理所進行解決。」馬俊傑介紹。
記者了解到,為了儘可能多地將廢舊自行車置換回來,在活動前期,社區已進行了線上與線下多渠道的宣傳,剛開始的一段時間,社區工作人員選擇在社區廣場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出攤」,以此擴大影響範圍,吸引居民前來置換,後來將「攤位」轉至了社區。這一活動社區將長期進行下去,置換時間固定在每周五,居民可以去幸福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直接置換。
(包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霍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