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人!廢舊自行車該咋處理?拿到這裡可換生活用品

2020-12-25 包頭新聞網

近期,青山區幸福路街道幸福社區裡,社區工作人員練起攤來。這個「攤位」上的日用品不用花錢買,只要家裡有閒置的廢舊自行車就能換。

原來,這是社區服務站為讓「廢舊物品不堆放,社區環境更美好」而發起的廢舊自行車置換活動。這兩天,不少居民推著家裡閒置的廢舊自行車,來社區服務站的「攤位」前,置換一些實用的生活用品。

不同車況區別置換

記者在現場看到,根據車況的不同,社區準備了不同價位的置換物品。廢舊自行車可以置換黑啤、紙巾、棗片、黑米等實用的生活物資,居民可以任意選擇;對於一些經簡單修理後還可以使用的自行車,可置換古法薑糖、洗潔精、捲紙、足浴包等。這些用於置換的物資,是由左右驛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此次活動是社區發起,左右驛家支持的。社區與左右驛家是區域共建單位。」左右驛家負責人王禹熙表示,他們希望能藉此機會為居民創造一個更優質的居住環境。

短短一個下午,記者在置換活動現場感受到了社區的用心考慮。為了避免置換的自行車有的來源是非法的,社區對前來參與活動的居民進行了信息登記。核實好車輛情況後,居民就可以按照類別自主選擇要置換的物品。採訪時,不少路過的居民表示這次活動十分惠民,也解決了社區廢舊自行車停放佔位的問題。

談到舉辦此次活動的初衷,幸福社區管理服務站站長馬俊傑告訴記者,廢舊自行車佔道一直是社區非常關注的問題。一些廢舊自行車長年停放在固定區域無人認領,部分自行車甚至佔據了逃生通道。這樣不僅影響了社區的環境,也產生了安全隱患。借創建文明城市這一契機,社區便想到了用置換自行車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同時,社區對其他無主廢舊自行車的處理也實行了另一種方法,即限定時間讓居民先自行處理,到時沒有處理的便由社區集中清理,目的是讓社區儘早恢復整潔。

每周五都是「置換日」

對於置換的廢舊自行車的後期處理工作,馬俊傑表示,這些車子後期將集中運往廢品回收站。「由於歷史問題,多年前自行車購買後會在車把中間打一個鋼印,以確定其合法來源,車輛還有相關手續,但後來的自行車漸漸都沒有了這一標記,居民前來置換的自行車中多是使用了較長時間的,手續也無從查找。基於這種情況,社區不能隨便聯繫二手車市場對這些自行車進行再利用,只能運往廢品回收站進行下一步的處理。至於那些無主廢舊自行車,社區後期將聯繫自行車管理所進行解決。」馬俊傑介紹。

記者了解到,為了儘可能多地將廢舊自行車置換回來,在活動前期,社區已進行了線上與線下多渠道的宣傳,剛開始的一段時間,社區工作人員選擇在社區廣場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出攤」,以此擴大影響範圍,吸引居民前來置換,後來將「攤位」轉至了社區。這一活動社區將長期進行下去,置換時間固定在每周五,居民可以去幸福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直接置換。

(包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霍曉霞)

相關焦點

  • 小區裡廢舊自行車怎麼清理?這裡的居民能用它換生活用品
    廢舊的自行車和三輪車,佔地又不美觀,成了居民心中的一件煩心事兒。今天,玉橋街道玉橋東裡南社區以黨建為引領,開啟以舊換物活動,鼓勵居民用手中的廢棄自行車來兌換生活用品。此次,街道以黨建為引領,採取以舊物換新的方式,吸引居民主動前來參與。鼓勵大家拿著家中不用的廢舊自行車來換取生活用品。上午10時,居民趙永利和王德明兩人相約一同前來,她們各自推著一輛家裡已經用不上的廢舊自行車,換取了洗滌靈、衛生紙等生活用品。「藉此機會把不用的自行車處理了,騰出地方挺好,還能換點實用的。」
  • 自行車報廢之惑 廢舊自行車該何去何從
    城市每年都有大量的廢舊自行車被淘汰出局,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如果這輛自行車我不想要了,那我該怎麼處理?      為此,我們找到了很多的相關部門但卻沒有一個明確的答覆,環保部門認為這歸公安部門管,而公安部門事實上只是處理了大量的被盜自行車。
  • 雙林街仕林苑社區清理「殭屍自行車」出妙招
    為提高社區環境治理能力,改善居民生活環境,近日,雙林街仕林苑社區聯合物業開展「廢舊自行車換生活用品」活動。 活動中,不少居民積極參與,將自家閒置的廢舊自行車拿到指定地點進行登記兌換。參與兌換的居民說:「家裡的自行車長期不用,早就想處理了,扔掉覺得可惜,不扔又佔地方。
  • 舊衣服可換 生活用品
    市橋街自去年8月起攜手廣州保潔美科技環保公司在轄區內15個「垃圾不落地」試點小區每周開展一場「舊衣服回收」活動,鼓勵居民把自家沒用的舊衣服換成各種生活用品,探索「把舊衣服從其它垃圾變為可回收垃圾」的路子。活動受到了社區居民的歡迎和好評,有效推動了「垃圾不落地」工作的實施。
  • 廢舊手機80%原材料可製作水壺自行車等
    5%的中國受訪者像扔垃圾一樣直接丟棄廢舊手機,這真是浪費。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87311.htm  你知道嗎?手機中80%的原材料可以用來製作水壺,長凳,自行車甚至薩克斯管。
  • 廢舊家具家電何去何從 舊貨經營戶:可出售,也可拆解處理
    「我想把房子重新裝潢一下,整理出兩個舊沙發、一臺舊電視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近日,市民陳女士向本報24小時新聞熱線86611000打來諮詢電話。記者採訪發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換房和重新裝修的家庭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如何處理廢舊物和建築垃圾成為困擾不少市民的問題。
  • 探訪成都廢舊共享單車倉庫 看看廢舊單車如何再處理
    封面新聞記者 陳靜 實習生 劉柯辰廢舊單車如何處理?資源如何實現回收利用?10月22日,封面新聞記者探訪成都兩家共享單車倉庫發現,共享單車廢舊損壞問題仍然突出,但是目前已經採取維修和再利用等方式,防止資源浪費。換下來的坐墊被堆積成小山10月22日11:30,成都武青西三路,哈囉單車倉庫。
  • 廢舊自行車等「殭屍」常年盤踞老舊小區,怎麼破?
    一些車輛旁邊還有破床墊、垃圾等廢舊物品。在1號樓和2號樓之間的室外角落裡,同樣摞著好幾輛「缺胳膊斷腿」的廢舊自行車。此外,與1號樓一樣,2號樓的長走廊中也停放了「殭屍」自行車和堆物堆料。「我們這層有好幾輛廢舊自行車,已經放了好多年了,具體是誰家的我也不清楚。」
  • 無法捐助的廢舊衣物又該怎麼處理?
    西安市民不經意發現,在小區院內、街頭巷尾,出現了許多綠色環保的舊衣物回收箱,大多以慈善公益的名義,提倡「奉獻愛心,變廢為寶」的理念,回收的物品包括四季服裝、皮包、鞋帽、家紡用品等等,市民穿過用過的舊時裝、半新的衣服、陳舊的被褥有了一個好的去處,獲得市民的讚許和認同。
  • 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開展廢舊自行車置換活動
    近日,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臘山南苑社區開展了一場以「綠色兌換,美化家園」為主題的廢舊自行車置換活動。  時下,隨著私家車保有量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居民將自行車放在車棚、樓道中,棄之不用成為「殭屍車」。如何在維護居民利益的前提下美化環境?成為了文明創建工作中急需破解的難題。
  • 廢舊電池的處理方法
    一粒廢棄乾電池會汙染一平方米土壤或者十幾立方米的水,廢棄的鉛酸蓄電池若不加處理處置直接投入自然環境,會引起嚴重的環境汙染,危害人類健康。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電池,電池有哪些分類?不同類型的電池又該如何處置呢?經常有市民向環保部門諮詢相關問題,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環保專家,介紹幾種常見類別廢舊電池的處理和收集方法,為大家答疑解惑。
  • 廢舊家具咋處理?這些小妙招你須知道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薇 受訪者供圖近日,市民付女士因為自家一套廢舊沙發而鬱悶——家裡要換沙發,這套六七成新的沙發不但送不脫,自己還倒貼了300元的搬運費才運走它……「當初六千多元買的沙發,如今就這麼不值錢嗎?」記者調查發現,類似付女士的困惑,很多市民也都遇到過。
  • 廢舊電池、過期藥品咋處理?多數人不知如何安全處理有害垃圾
    伴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生活中的危險廢棄物越來越多。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儘管危險廢棄物數量與日俱增,但大部分人缺少安全處理這些廢棄物的意識和手段。處理廢舊電池不容易很多人都有過處理廢舊電池的經驗。在出差時,他一般會把廢舊電池帶到機場,放在安檢前的電池箱子裡。一名女性受訪者告訴記者,報廢的電腦電池以及其他一些廢舊電池,她都交給了學校的低碳公益站,換來了小盆栽,這讓她覺得自己的做法很有意義和價值。不過,不少受訪者都對處置廢舊電池感到頗為吃力。
  • 廢舊自行車沒出路?北京八裡莊東裡和感化胡同3號院是這麼做的
    一字形的自行車棚體量不小,目測裝上七八十輛自行車毫無問題,可如今這裡卻成了廢舊自行車的「樂園」——棚內自行車大多滿身蒙塵,看起來已在這裡安臥了不少時日。這其中,還有廢置不用的電動自行車與殘疾人摩託。「清理一下的話,大家也不用費勁推車上樓。」
  • 廢舊家具該如何處理?白送都不要,還倒貼錢才能運走
    這兩天,付女士因為自家一套廢舊沙發而鬱悶——家裡要換沙發,這套六七成新的沙發不但送不脫,自己還倒貼了300元的搬運費才運走它……「當初六千多元買的沙發,如今就這麼不值錢嗎?」記者調查發現,付女士的困惑,很多市民也都遇到過。
  • 北京市朝陽區300輛廢舊自行車變身「藝術護欄」
    走進一看,這段長度為100餘米的護欄是由大小不同的自行車焊接而成。往遠了瞧,每輛自行車都塗有不同顏色,居民笑稱「有藝術範」,圍欄是用近300輛廢舊自行車焊接的。8月10日上午,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從八裡莊街道獲悉,街道聯合綠芽公益組織對廢舊自行車經過統一回收處理,「變身」富有藝術氣息的護欄,再次回到社區。
  • 不知道怎麼處理廢舊手機?找京東「以舊換新」最划算
    5月1日開始,北京市將正式實施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這意味著北京生活垃圾分類將正式納入法治框架。垃圾分類,一直都是老白姓熱議的話題,魔都上海老阿姨「你是什麼垃圾?」的靈魂拷問仍未消退,什麼是幹垃圾,什麼是溼垃圾,這都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
  • 濰坊這16個小區居民有福了 生活垃圾可以用來換環保小禮品
    王女士告訴記者,「不同的類別,不同的重量,所換的積分也不一樣。在平時,這些穿不到的廢舊衣服只能扔掉,一件衣服塞進垃圾箱裡之後也很佔地方,如果扔掉的衣服多了,其它生活垃圾就放不到垃圾桶裡了,只能堆在路邊。現在,廢舊衣服都捨不得扔掉,放到這個柜子裡還能換積分,並為垃圾桶騰出了容量,一舉兩得。」居民將生活垃圾提前分類,投放到對應窗口。
  • 翻新改造廢舊自行車 諸暨首個社區版免費「共享單車」來了
    如今,汽車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主要出行工具,而「缺胳膊少腿」的廢舊自行車既佔地方,又影響美觀,其存放成為不少社區的頑疾。為此,諸暨市暨陽街道越都社區想了個妙招:為這些「殭屍自行車」穿上由居民自己設計的LOGO新衣,改造成「共享單車」供居民免費試用。
  • 還記得你那輛舊自行車嗎?它已成「鋼鐵垃圾」......
    某社區,一些廢舊自行車被用來佔機動車車位。圖片來自新京報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都以汽車代替了自行車,從而導致大量自行車閒置。在不少小區的自行車停放處、樓道入口處等隨處可見一些閒置的自行車。這些自行車不僅佔用了公共空間,造成安全隱患,也帶來了衛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