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好,我現在在澳洲讀研究生,老公陪讀,我希望他期間也讀書,因為老公只是大專,說實話這在上海,文化水平確實找不到很好的工作,之前他做銷售,底薪6000加提成一萬一周休一天,但他不肯,他一直覺得讀書沒用,口頭禪就是很多大學生賺的都沒我多。我是非常注重生活品質,在這方面要求高,可老公是那種特別務實追求性價比的人,基本和他買東西得先看價格再考慮喜不喜歡,而且他去飯店吃飯,點菜價格因素很重要,他口頭禪就是點多了吃不了,煩的要死。買束花回家他第一反應就是30塊又沒了,不會考慮這個花帶給我的快樂。
我老公和浪漫二字真的是無半點關係,我們從不過節,我和他在一起七年他一共就送過我一束花,領結婚證的時候,送過戒指從不捨得出去旅遊,期間和朋友家人每年最少出去玩一次,可是我最想和他出去啊,人家不去。其實一起過日子扯來扯去就是原始家庭,從經濟到精神差距太大的問題,覺得愛情可以戰勝一切,可是在生活面前,不值一提啊。陪讀這件事之前,我因為他在上海工作了4年,這個犧牲也不小吧,陪讀也是他願意的,而且他媽媽也是希望他出國可以讀讀書學習的。而且說是陪讀,其實我覺得他挺爽的,兼職上班有一半時間是在家玩遊戲的,而且做飯打掃衛生都是我做,不過他會幫忙。
我的回覆:
根據你所說的,你們的價值觀非常的不一樣。這在那麼多家庭當中是非常常見的問題,其實婚姻的弊端在於我們常常希望對方變成自己想要的模樣,於是不停地說教或努力希望他(她)改變,變成我們喜歡的這樣那樣,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當我們執力於改變的時候,觀念就已經錯了。兩個人的相處模式有很多種,可以嘗試慢慢溝通,就像你喜歡買衣服,買回來你老公就會說你,你可以當作聽不見,然後慢慢跟他溝通,一遍沒用,十遍一百遍總是會見到效果的,但切忌使用暴力溝通。感覺你的家庭條件還是可以的,環境造就了你的消費費,而他的家庭環境可能從小就讓他注意節約,人成長的環境那麼多年,很多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想要改變太難了,但不是不可以。而綜合來看,你們之間太多都是些小事,這在中國的太多家庭中是非常常見的,並沒有很致命的問題,嘗試溝通和改變,並沒有那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