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文梅 實習生 孫家琪 北京報導
12月4日,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指導,中國經濟傳媒協會、華夏時報社主辦的第十三屆(2020)中國經濟媒體高層峰會在北京如期舉行。會中,天眼查媒體生態事業部總經理崔夢玲從數據角度對扶貧後的經濟變化進行了分享和討論。
崔夢玲表示:「貧困縣超3成企業新增於脫貧攻堅期間。」據天眼查專業版數據,各省份貧困縣在脫貧攻堅期間新增企業數量均佔該地區企業註冊總量的30%以上。其中,貴州省在脫貧攻堅期間新增相關企業數量佔比最大,超60%,其次為湖北、新疆、四川、安徽、西藏五省,新增企業佔比超50%。
脫貧攻堅期間,我國經濟實體發生了很大變化,在經濟實體增長漲幅中,有超過10個省份的增速跑贏全國。各省份貧困縣在近五年新增經濟社會參與實體的特徵方面,第三產業新增企業數量多,科技創新勢頭顯露。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各省份「貧困縣」近五年新增企業仍然集中在第三產業。其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的相關企業總量佔比超六成。新增企業中,掛牌上市企業超60家,產生過融資事件企業近200家,高新技術企業500餘家。此外,超過3.8萬家相關企業擁有專利,其中,貴州省貧困縣擁有專利企業數量最多,超1.4萬家,平均每個貧困縣有超200家擁有專利的企業。
脫貧攻堅期間,無論是社會、經濟的活力指數,還是科技的活躍度,都較之前有了大幅提升。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在此過程中,鄉村教育企業、鄉村醫療企業的變化也值得被分享。
在「兩不愁三保障」的要求之下,我國2020年前11月新增7.5萬家鄉村教育相關企業。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除義務教育之外,職業教育佔比同樣很大,這有力的促進了鄉村經濟振興。從地域分布上來看,山東省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近9.5萬家,佔全國總量的10.66%。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超66%的鄉村醫療相關企業成立於5年內。截至2020年11月,我國新增11.2萬家鄉村醫療相關企業,較去年同比增長47.7%。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近46萬家鄉村醫療相關企業,有限責任公司佔比超6成。其中,批發和零售業佔比60.33%,衛生和社會工作業佔比9.66%。
當前,網際網路+農業特點突出,農副產品越來越多的以企業形式出現。截至11月底,我國今年已新增近56萬家農副產品相關企業,同比增長超62%。
同時,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鄉村旅遊也是新業態之一,在扶貧攻堅政策的引導下,鄉村旅遊近幾年已成新型休閒娛樂方式。目前,我國有超19萬家農家樂相關企業,個體工商戶佔比超過75%,主要集中在住宿和餐飲業。
「相信脫貧攻堅、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引導下,在各大平臺、企業公益的支持以及媒體的關注下,未來農村會越來越好!」崔夢玲說。
責任編輯:方鳳嬌 主編:文梅